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3|回复: 1

客商“八大王”:将“报效祖国”写进遗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8 08: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11-6-8 02:19 编辑

客商“八大王”:将“报效祖国”写进遗嘱





2009-11-18

邹锡兰 吴尚清 陈文娟   

中国经济周刊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版图中,一支神秘的商帮正席卷中国大陆、香港、东南亚,并以顶级企业的霸气攻城掠地,成为服装、钢铁、地产等行业巨头。




  “属于‘客商’的时代来了!”10月13日,首届“世界客商大会”在广东梅州举行。会上,海内外1000多名客商第一次团聚,正式向世人宣告,客家商人将以一个群体名词“客商”打天下。

  “客商”,是客家人中的商人。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的民系之一。在商界,客家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客商一词,首先出现于明清之际,是当时广东的四大商帮,以这个民系命名的商帮,以福建、广东、江西三地的商人为主,背后是遍布全球的1亿多客家人。这种突破地域界限的商帮,以文化为纽带,保留着中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守望互助,共同守护精神家园。

  近百年来,客家人从广东梅州等地远渡重洋外出谋生,遍布港台及东南亚,产生了一大批创富成功的客家商人。张裕集团的张弼士,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早期客商的代表人物;“化工大王”田家炳,“领带大王”曾宪梓,“东南亚钢铁大王”何侨生,“毛衫大王”吴惠权,“国货大王”余国春等则是当代客商翘楚。这些客商,大都是“布腰带出去金腰带归来”,写下了一个个创富的传奇故事。多年的游子生活,也让客商对家乡、对祖国总有种特别的眷恋。

  在“世界客商大会”上,《中国经济周刊》对话客商中的八大产业大王,论道客商风云。

  “领带大王曾宪梓”:将“报效祖国”写进遗嘱

  创富史:

  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68年移居香港,与夫人黄丽群女士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名牌,被称为“领带大王”。1997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勋衔制度中的最高荣誉奖章--大紫荆奖章。30年来,曾宪梓为支持国家教育、体育和航天等各项事业,捐款超过了8亿港元。

  对话实录:

  关于在大陆从政--“很多人赞同我,也有一些人打电话骂过我,说我是‘左仔’,还烧了我两辆奔驰。”

  关于生活--“我不赌马,不跳舞,不到夜总会,花天酒地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我不能浪费,将节省下来的钱帮助贫苦穷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报效国家--“我以前总说,只要我不死,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现在看样子得改口了,不单单我要终身报效祖国,我也要我的儿子、家人,像我一样拥护共产党,爱我们的国家,爱香港,爱家乡。”

  “香港人造革大王”田家炳:享受没房没车的幸福生活

  创富史:

  1919年出生,祖籍广东大埔,16岁继承父业开办广泰兴,1936年赴越南创立泰安隆瓷土公司,后与同乡合办茶阳瓷土公司,“卖土”起家。1945年在印尼创办超伦树胶厂,1951年又创办南洋树胶有限公司,1956年创办印尼首家塑料薄膜制造厂,1958年将业务重心转移到香港,创办田氏塑料厂、田化化工厂有限公司,办成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业,被称为“香港人造革大王”。20多年来,在大陆和港台,田家炳共捐助了130多所中学、8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9所职业学校、9所幼儿园和115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因而又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对话实录:

  关于创业--“从商也好,做人也好,为人处事,最重视的是一个‘诚’字。企业家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财富,而是人格。”

  关于做慈善--“做慈善要有钱来支持才好,但做慈善不一定是钱的问题。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

  关于自己--“两年前,把住了37年的别墅卖了,卖的钱能建几十所学校,我很高兴。现在我90岁了,住家也没有,私家车也没有,每天坐公车,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基本上找不到了。”

  “香港裤大王”杨钊:佛心向“善”

  创富史:

  1947年出生于广东惠阳良井镇。1967年到香港创业,从日薪6元的工人做起,白手起家,20多年间,把原来规模很小的“旭日制衣厂”发展成为旭日集团--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服装制造和出口商之一,并向金融、地产方面拓展业务。直属公司80多家,员工19000多人,年营业额逾50亿港元。旭日旗下的成衣制造、贸易、零售业务于1996年在香港上市,上市时投资者申请认购股票超额236倍。杨钊本人也被誉为“香港裤王”。

  对话实录:

  关于佛学--“我从1981年开始接触佛学文化,近30年来,我一直坚持素食,不沾烟酒,每天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打坐,以净化心灵。”

  关于慈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又一境界,也是佛学文化中对人生在世的一种追求。”

  关于客商--“客家人经过了多年的漂泊,希望能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大家庭,这也是世界客商大会肩负的使命。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也许客商真正懂得把心中的快乐拿出来与人分享。”

  “珠宝大王”吴德芳:不抢同乡同族的生意

  创富史:

  193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祖籍广东梅县程江镇,是第二代客家移民,现为马来西亚多美金钻珠宝机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白手起家,几经波折,建立起提炼黄金、生产金饰、工厂加工、金饰设计、批发、门市零售“一站式”经营的“珠宝王国”,年营业额达1.5亿令吉(合3亿元人民币)。从1985到1990年,担任马来西亚金钻珠宝商公会联合总会会长期间,设立了民办但公信力强的金饰标准局与检验局,奠定了马来西亚黄金首饰国际化的基础,被业界称为“珠宝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创业--“我的人生理念是忠诚、信义为主轴。当年之所以打金,是不想和哥哥竞争,我们客家人在外,不像潮商那么扎堆,一个人卖米,就一条街都卖米。”

  关于经商理念--“容易受热就容易冷,也就是说,热得快的冷得也快,我们客家人做生意,跑的虽然慢,但是很踏实。我做多美也是一样,好比建房子,地基要做好,地基做好了,房子就很快了。”

  关于客家文化--“没有根的民族很容易被时间的洪流冲走,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就是因为不忘根,不忘本,才在寄居地顽强开枝散叶……”

  “毛衫大王”吴惠权:为祖国,我可以什么都没有

  创富史: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新田镇,现为香港福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少年时代,遭遇“文革”牵连,被迫流浪,要过饭,1979年辗转来到香港。从时薪6元的洗衫工做起,四年后“斗胆”应聘利士毛衫厂厂长。1986年买下福新毛织厂,短短十几年间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纺织工业集团,并在广州增城、新塘、河源等内地城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开设分厂,被称为“毛衫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苦难--“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是飘洋过海、背景离乡,四处谋生,敢闯敢拼的。如果我年轻时没有经受过苦难,也许就不会有对成功的渴望,也许就只能永远做一个技术熟练的师傅,或是一个小厂长了。”

  关于“仇人”--“当年拿着枪批斗我和我父亲的民兵队长,后来就在福新集团工作,干了近20年,直到退休。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我要宽恕、信任他们,帮助、照顾他们。”

  关于家乡--“我的根在这里,我投资6亿创办河源福新工业园,是为了帮助家乡的发展。为了河源,为了祖国,我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

  “东南亚钢铁大王”何侨生:做生意,我从不走捷径

  创富史:

  194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梅州丰顺,在新加破创业。1967年高中毕业后加入了新加坡的瑞典STORA公司,在人们对“特殊钢”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销售特殊钢,并一直坚守,将这一极度“冷门”的行业做成了“热门”。1970年,与他人合资创办了隆英私人有限公司,以代理特殊钢和工具模为业务核心,1975年购下瑞典STORA公司在新加坡的厂房和其它资产。从此,隆英公司得到了飞跃发展,“东南亚钢铁大王”声名鹊起。

  对话实录:

  关于经商--“干我们这行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才能发展起来,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做生意,我从不走捷径,每个细节都决定着成败。”

  关于公益事业--“我们手上会流过很多钱,甚至上亿元,但真正是自己吃的、用的,却是很少。无论谁都如此。你不可能把财富全部自己用光。趁有一些钱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要不然人生短短几十年,没留下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也太可惜了。”

  “国货大王”余国春:与社会同步,与祖国并进

  创富史:

  1951年出生于印尼,祖籍广东梅县松口官坪村。1959年随父母定居香港,1974年从悉尼亚麦哥得大学毕业后返港,加入父、叔创办的裕华国货有限公司,开始其裕华生涯。他从襄理做起,逐步升任副经理、副总经理,到1986年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正式接班,掌管公司及集团的所有业务。裕华数十年如一日的热忱服务,使其在香港中国、中侨、裕华、大华及华丰五大国货品牌的竞争激烈中愈战愈勇,裕华国货分店多达十一个,分布在香港各重要商业旺区,并向多元化发展,年营业额达数亿元,成为香港国货业的重要代表,余国春本人也被称之为“国货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国货--“走出国门的国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更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父亲1959年创立裕华国货,取的是富裕中华之意!”

  关于客商精神--“我很欣赏‘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梅州人精神’。我觉得,每个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都要有信念,有定位,要吃苦耐劳,这也可以说是梅花精神吧。”

  “从商一定要诚信做事、诚信为人,我觉得客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爱国、爱乡及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橱柜大王”姚良松:客商绝不会比潮商逊色

  创富史:

  1964年生,广东平远大拓人,广州欧派企业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配到江西景德镇一家飞机制造厂技工学校任教,1988年下海经商,开酒楼、做业务员、创办医疗器械公司。1994年成功介入厨柜市场,创立欧派厨柜品牌。他率先将欧洲“整体橱柜”概念引入中国,先后提出“厨房革命”、“厨房胜厅堂”等厨卫发展新观念,将欧派打造成亚洲最大的橱柜中心,姚良松也因而被业界称为“中国橱柜大王”。

  对话实录:

  关于客家人--“你要找客家人,只需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俯瞰大地,看到崇山峻岭之地,几乎就等于找到了客家人聚居之地。”

  关于客商--“客商身上具有内敛稳重、不愿出头、诚恳本分、友善待人的品质,但有些‘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味道。不过,客商绝不会比潮商等其他商帮逊色,从长远看,客商更具韧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andrew + 3 謝謝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7 17: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4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