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8|回复: 1

孕育一代客家巨子朱德的伟大女性----钟太夫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孕育一代客家巨子朱德的伟大女性----钟太夫人

朱德母亲钟太夫人,1860年4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周河乡钟家山下一位贫苦的流浪艺人家庭,卒于1944年2月15日,享年84岁。父亲钟必顺,朴实厚道,吹得一手好唢喇,人称“钟吹嘴”。钟太夫人从小就很懂事,女指针红,置茶办饭,样样入手,体格高大健壮,曾裹过脚但没成功,最终还是一双大脚。及笄之年,嫁入朱家。

钟太夫人非常勤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轮班煮饭,轮到了就煮一天。饭煮好了,还要种田、务菜、喂猪养蚕、拈棉纺纱、洗浆补丁,常常忙到深夜。朱德出生前一分钟她还在灶前做饭,临终时也同样还在灶前转动。年轻时,钟太夫人挑水拿柴,栽秧打谷,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一把劳动好手。后来上了年纪后,在家的儿子媳妇、孙孙崽崽,争相教敬,纷纷将她接到自己家中玩耍,以安享晚年。谁知她一点也闲不惯,总是放了“笆笆”,就拿扫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砍到家中的柴,挽成小把码起备烧,或帮着绩麻纺线,喂猪喂牛。

钟太夫人辛劳一生,但从未得过病,连药引子水都没喝过。八十多岁时,都还耳聪目明,神智清醒,口齿清楚。

钟太夫人一生共生了十三个孩子,只养活了六男两女,其余由于家贫,无力扶养,一生下来就夭折了。面对这样众多的儿女,她教子有方,从不打骂,以理服人,循循善诱。

朱德读私塾,取功名,到南充、成都求学,钟太夫人坚决支持。后来朱德又去云南投考陆军讲武堂,她十发同情和支持。成都体育学堂毕业后,回仪陇金城小学当体育教习,和反动的封建势力水火不容。仅一年就辞职没干了,在家干农活。那年麦播时节,朱德随父一起挑粪上山,谁知山高坡陡,不小心扑爬一跤,桶毁粪倒,泼了自己一身,臭气熏天。下种覆土,锄头又不听使唤,净往自己脚上铲。钟太夫人手把手地教朱德,如何根据山路的特点进行肩挑背磨,,如何抛粮下种,打窝覆土……就这样,年轻的朱德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

不久,朱德的一位同学戴与龄从成都写信来,约他同去云南报考陆军讲武堂,这次家里没给什么钱。朱德的三叔朱世和常年在外做生意,思想开放,在经济上给了一些资助。朱德到云南后,钟太夫人又时常牵挂,常常去信给予诸多问候和安慰。

钟太夫人一生虽然养了八个孩子。但二子朱代凤于1905年病逝,长子朱代历,四子、五子朱代炳、朱代均又早早为国捐躯,朱德系国家民族命运于一身,长年征战在外,只剩下一个幺儿子朱代庄和一大堆孤儿寡母在钟太夫人身边。朱代庄无心家事,整个朱家大家庭的责任,便由年老的钟太夫人一肩挑。

钟太夫人,生性和蔼,为人处世宁愿自己吃亏,也绝不亏待别人。在朱家这样一个二十几个人的大家庭里,她从未和任何人争吵打骂,连红脸话都未说过,长幼叔伯妯娌相处十分和睦。

朱德的养父母朱世莲夫妇二人一直没有生育。而钟太夫人却生养了八个孩子,负担十分沉重。嫂夫人刘氏一直要帮着带养一两个。钟太夫人知道这样做,虽然给自己减轻了负担,但一定会给哥嫂添不少的麻烦,因此一直真心相劝:“你们还那么年轻,一定会生的,何必那么着急!”刘夫人感动极了,更加坚定了帮助弟夫人的决心。每个月子洗屎洗尿,汤药服侍,都不辞辛苦,最终将朱德过继入室。享年78岁的嫂夫人刘氏1938年11月过世后,钟太夫人感到痛失知心姐妹,悲痛万分。

钟太夫人一副菩萨心肠,特别同情穷苦人,就连叫化子她也能说几句话。邻居有什么困难,她千方百计地帮助,年头瑞节,家做甜饼、糖果,她自己舍不得吃,一般都分送给周围穷苦人家的小孩。谁家没衣穿,送一两件;谁家没粮了,印一两升;讨口子上门,总有打发。幺儿子朱代庄常常埋怨她出手太大方了,她就说:“做好事积德,多做善事有好报。”

钟太夫人作为朱德的生母,一生也遇到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困难。

1933年国民党边防军总司令李家钰部下戴连长一伙大挖朱氏祖坟,割颅烧尸,逼得朱家子孙纷纷改姓隐名,四处躲藏。1935年,红军撤离低陇后,国民党政府的地方团防武装,反攻倒算,四处追捕、残害红军家属,逼得朱母全家四处逃避,钟太夫人和幺儿朱代庄逃到泸州,得到朱德好友戴与龄多方掩护,才得以脱险。1937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后,钟太夫人又才回到仪陇马鞍老家。但因年荒,无果腹之粮,又是戴与龄捐助200块银元,钟太夫人等才顺利度过了荒年。

面对如此困难,钟太夫人仍像往常一样,泰然处之,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1944年农历2月15日戊时左右,84岁高龄的钟太夫人,正在灶后转动,帮着媳妇做晚饭,忽然感到身体不适,晕倒在灶后。儿子媳妇、孙孙崽崽们赶忙找来一张椅子,扶她到上面坐起,孙媳妇陈福用广东话指挥大家说:“把婆婆扛到龙边(指 子)摊摊气”,钟太夫人听到就立刻用广东话回答:“我怕扛到鼓边扛到龙边!”大家知道老夫人不喜欢,就径直往堂屋抬。这时她似乎清醒了许多,吩咐抬她的人:“我脚甩甩的不稳当,给我把脚抬起”。到正堂屋,按照老人的意思,洗澡梳头,包寿帕、穿寿衣、蹬寿鞋。在这期间,还在不停地给儿孙们念叨不在自己身边的朱德。后来就像睡着了一样,很久就不落气收老。众儿孙跪伏一地,哭着恳求老夫人不要牵挂,她这才喉头“咕噜”一声,落气走了。

按客家葬礼,口内含金,两手佩玉,封棺闭敛,择日下葬。

钟太夫人的棺椁很大,是有子盖的六合子大料,灵房九尺多高,八角搬瓜,走马转过楼。金童玉女、纸人、纸马,都是请福临场有名的匠师龙显沛,亲自到家精工制做的。请僧人邓逸仙等7人,做了5天5夜的道场。所有孝子一起出动“飘香游青山”。从家出发,鞭炮阵阵,锣鼓声声,经轿顶包,到药铺垭,走潘家岩,再回。

自发到朱家吊唁哀悼的有人很多,前前后后,众亲百客就坐了近百桌,光“讨口子席”就有5桌。

钟太夫人遗嘱后辈,不要将她葬入早已修好的墓室,而要葬在屋左侧的一棵大松树下,不修坟头,不立墓碑;种树栽刺覆盖坟墓,任何时候都不得砍伐。因为钟太夫人担心自己,也会像朱家其他早已作古的先人一样,被国民党反动派挖掘曝尸。

钟太夫人仙逝的消息传到延安,朱德悲痛万分,一挥而就写成《母亲的回忆》,发表于《解放日报》1944年4月3日延安版,以示蔡奠。朱德在这篇文章中对钟太夫人的品德、劳动以及对子女的教养都有详尽的回忆。他充满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已经饱尝艰苦,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舞我以后走革命的道路。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朱德母亲钟太夫人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介的传播,延安各界反响强烈,要求表彰这位贤母的呼声很高。于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力,邀请延安各界代表一千多人,于4月10日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集会,追悼表彰钟太夫人。会场庄严肃穆,挂了很多挽联。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贺龙等领导人也前去参加大会,并送了挽联。党中央的挽联写着:“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勤劳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写道:“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人的挽联写着:“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花;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荷好家风”中央党校的挽联写道:“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谢觉哉的挽联写着:“红星入怀,盖世功名光子余;白云在望,漫天暗怛陨慈辉。”

在会上,谢觉哉代读了《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为朱德的祭文。周恩来、林伯渠、吴玉章、贺龙分别在会上讲话,赞扬钟太夫人的勤劳俭朴,支持儿子革命,为党分忧,为民济国的美德,号召中国千百万做母亲的、千百万做儿女的,都要学习钟太夫人和朱德。

这就是孕育一代客家巨子朱德的伟大女性――钟太夫人。(陈泰阶为仪陇县农机局退休干部,陈明祥为仪陇县石佛乡小学教师)
  
   朱老总也是广东乳源县客家人


从残壁、古堡中,能隐约找到朱氏先人的踪迹  
乳源文史工作者赴四川仪陇县考察后认为,朱德先人于清初徙川垦荒 ------  多数史料都记载着一代名帅朱德是“四川南充市仪陇县人氏”。然而,民间却也一直有着朱德是“广东韶关人氏”的说法。近日更有传言,称朱德嫡孙朱和平有意“要到乳源寻根”……
  乳源县文史工作者许化鹏等一行11人,于本月初前往朱老总出生之地四川仪陇县考察。根据《朱氏宗谱》记载、朱德回忆录和当地长者的口述,他们认为朱德元帅的祖籍“极有可能就在韶关乳源”。
  清初离粤赴川垦荒
  “是朱老总的老乡来了啊,欢迎、欢迎!”当许化鹏一行来到四川仪陇县文史馆,当地文史工作者得知他们来自韶关乳源,马上热情地拉着众人的手。
  刚从四川归来的许化鹏告诉记者:“仪陇县的客家人,和我们说的客家话基本一样。我们到了那里,就好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
  据许老师介绍,明末清初的移民垦荒政策是朱德先人离粤赴川的主要原因。当年,由于战乱,处于中国腹地的四川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芜。为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问题,清初的四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措施,从两湖、两广以及江西、福建等十余个省移民到四川定居。移民享受特殊政策,三五年内免交赋税。在乳源西京古道边的梯下朱家陇村居住的朱德元帅的祖先朱仕耀,就是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离开祖居地的。宗谱记载迁徙历程
  “朱德先祖是沿着西京古道北上,经湖南、湖北移居四川的,今四川仪陇县的客家人也多半是来自粤北韶关地区。”许化鹏告诉记者,“这并非民间传说,这在《朱氏宗谱》中得到了证实。”
  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许化鹏一行看到了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朱氏宗谱》,宗谱详细而清楚地记载了朱德先祖的迁徙历程。
  朱氏始祖朱聪、朱万父子,于明成化年间自闽迁粤。在乳源县龙溪枫树坪、梯下朱家陇定居200多年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朱仕耀“携带家眷移居四川”。
  两地后人共修族谱
  祖辈移居四川的朱德元帅,始终不忘广东,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一开篇就说:“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
  2000年,朱德元帅的堂侄孙,时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建设局工委主任、高级工程师朱香儒,根据保存至今的清同治十年《朱氏宗谱》中所记载的地址,来到乳源寻根问祖,找到了在乳源的同宗共祖的朱姓族人。同宗族叔一见如故,互通情况,查族谱,拜祖堂,还用客家方言对话。在乳源朱氏族人的带领下,一起到梯下朱家陇村遗址考察。2003年6月,乳源朱姓族人前往四川仪陇探望同宗族叔,两地宗亲共同篡修了《朱氏族谱》。
  故居早已淹没湖底
  朱德祖先迁至四川仪陇迄今,已有290多年。记者与许化鹏等人一起,在当地村民带领下,来到了史料中记载的朱老总祖居———距离韶关乳源县城约35公里的东坪镇梯下朱家陇村。
  如今的朱家陇村除了地名没有变,旧时的一切都已改变了面貌。据了解,当初这里村庄密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西京古道贯通其间。由于解放初期修建水库,旧时的鱼米之乡成为人工湖泊,几百年前的祖居地已被淹没在湖底。
  而今,由于水库水位降低,昔日的断壁残垣又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这里方圆几公里早已无人居住,一眼望去,整个朱家陇村显得有些荒凉。带领我们前去的村民熟悉地翻开丛生的茅草,可以看见一排屋基与砖头瓦砾。村民肯定地说:“这里就是朱德元帅祖先居住的地方,我从小就听我爷爷说过,我们这里的村民都知道!”
  本报记者 彭卫 通讯员 赖南坡 摄影报道
  河上发现千年以上家谱!4月30日,笔者在河上朱家村看到,由朱国干先生提供的朱氏续谱,起修于公元905年的唐朝时期,民国时期,该家谱进行了一次续补,此后一直记录到上个世纪40年代。

  从家谱记载的历史来看,朱氏于唐朝天佑丰年,成为生活在河上的氏族第一世,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朱家村可能是我区朱氏族人的起源地之一。

  现有16卷的这本朱氏家谱全部以文言文写成,分传记和世系表两块内容,详细记载了朱氏第一世落户河上凤山山脚下繁衍生息的过程。家谱的有些纸张已发黄破损。

  据悉,该家谱是朱国干收拾自家老屋时,在神龛上一只木盒子里发现的。此前,朱国干的儿子也曾经发现过这只盒子,但他没有打开看过。据朱国干先生介绍,保存如此完好的家谱从来没有见过,大多数家谱在文革时期被毁坏了。





http://hi.baidu.com/zfccfz/blog/item/f1e80af5d118e622bd3109cb.html[/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母凭子贵! 母慈子孝!

---大家知道老夫人不喜欢,就径直往堂屋抬。这时她似乎清醒了许多,吩咐抬她的人:“我脚甩甩的不稳当,给我把脚抬起”。到正堂屋,按照老人的意思,洗澡梳头,包寿帕、穿寿衣、蹬寿鞋。在这期间,还在不停地给儿孙们念叨不在自己身边的朱德。后来就像睡着了一样,很久就不落气收老。众儿孙跪伏一地,哭着恳求老夫人不要牵挂,她这才喉头“咕噜”一声,落气走了。---

上面这段描述,和捱阿婆(奶奶)临老前一样做法,情景此生难忘!老人家会等人计,她会吾甘心,等待她最牵挂孩子们来到身边送终的!

[ 本帖最后由 linqifeng 于 2009-4-28 20:4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