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76|回复: 3

作家温涌泉(江西石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竞清 于 2014-4-17 21:59 编辑

山河壮丽人文秀      真诚纯朴客家情
——记作家温涌泉

   

    温涌泉,男,江西石城人。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客家文化研究会理事、赣州师范学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任江西石城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县计生委主任,现任县扶贫办公室主任。
    温涌泉,他于19605月出生在江西赣江源头武夷山下,碧水丹山,人杰地灵,风景秀丽,人文蔚起之地——石城琴江镇温坊村檀树下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上进,酷爱诗书。同时,山村艰苦的生活环境炼就了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志存高远、艰苦创业的好精神。他真诚纯朴,博学睿智,虚怀若谷,热爱生活。从小就受到“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开拓创新”的客家精神薰陶和教育。因而,他数十年如一日,工作之余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和客家文化研究。
    在文学创作方面,以散文、小说、诗歌为主。于2004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涌泉诗文集》中,可详品其“山水”之情怀的散文;可详品其“诗台”之诗歌韵味;可详品其“小说”之幽情。在客家文化研究方面,更是造诣颇深,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个人对客家文化研究专著《客家民系发祥地——石城》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他主编的全国客家文化学术研究论文集《客家大儒温革》一书。有四篇客家文化研究学术论文分别被第十八届、第十九届、第二十届、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选用宣读,并在全世界公开发表。有四篇研究论文在国家级发表和宣读。有几十篇在省级发表和宣读,有百余篇相关文章在地市级发表和有关网站发表。其中有一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有五篇获省级优秀论文奖。个人传略被收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土地上百颗星·续集》等。
    温涌泉,在青山碧水客家祖地而又最富于红色故土上,将丰富的客家风情生活和壮丽美好的河山相结合,巧妙地浓缩进一篇篇文章中去。内容丰富,文采清雅,结构巧妙,文笔流畅,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既富于感情,又有想象力,生活意境浓美,给人的一种感染力,读来耐人寻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祝愿涌泉作家在文学创作和客家文化研究中,再接再,深研细探,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论文,为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作出更大的贡献。客祖石城人文秀,涌泉真诚有成就,温情华章探源纪,共建和谐耀千秋。


                                                                                                                                
                                                                                                            2009423于深圳紫竹斋灯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1: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
                                     温涌泉


       温革、字廷斌、江西石城县人,属中原南迁温氏汉人的第十五代子孙,是石城温氏同保公之六世孙。他出生于宋真宗显德三年丙午(1006年),殁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因捐家资兴办义学且知识渊博,所教弟子为官者众多而闻名朝野,被当朝皇上恩赐为进士、并敕封为大儒。他的业绩载入了《宋史》、《大明一统志》、《江西通志》及府县志中。温革是客家私人办学之先驱,为推动客家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一、温革的办学形式及办学思想
     “客家是一个与迁移有着不解之缘的民系。客家旺盛的生命力和宝贵的创造精神,就是在不断辗转迁移中体现和造就的。”<1>    据温氏族谱载,温革在中原的先祖是名门望族,历代均为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南迁的开基初祖离开中原后,在新的环境中仍然保存着读书为贵的观念。即使是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也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后代读书识字。因条件所限,在温革之前其读书识字都是以私塾形式出现,常常父教子读,多为亦耕亦读。
      温革的家庭较富有,他自幼聪慧过人、心地善良、好学上进、饱学诗书、名登乡贡。后举进士不第,决心放弃科举仕途,在家乡兴办教育,以培养更多的客家后代。于是在北宋宗宝年间(1036年)他尽捐家资兴办义学,他在汴京倾囊购书,凡当时国子监所藏之书,只要市上有售者尽购还乡,在石城县柏中里建起了藏书楼,开办了柏林讲学堂(今石城岩岭堂下村)。据温氏族谱载,在建藏书楼掘基时,意外挖出五銖钱五万枚,温革认为是祥瑞之兆,将藏书楼取名为“青钱馆”。
       温革聘请了一批饱学之士在柏林讲学堂任教,自己也亲自授课。由于柏林讲学堂环境优雅,可以为学子提供吃、住且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教育质量高,培养出了许多有用之材,在朝为官者甚多。从而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除了赣籍学子外,闽粤学子也纷纷前往求学,一时学子盈门、名噪江南,闻名朝野。许多官宦及文人雅士也争相来到这山青水秀之地,考察柏林讲学堂,参观藏书楼“青钱馆”,并一睹温革的风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当朝进士郑润甫、许褒等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柏林讲学堂,并均成为温革的文友。北宋太学说书,人称盱江先生的李觏(字泰伯)为藏书楼撰写《书楼记》,并
       为藏书楼撰联:“照榻有嫦娥齐问天香消息,登楼无俗客共谈花样文章”。<1>曾巩为柏林讲学堂题字“雅儒堂”,以赞扬温革的文才及其柏林讲学堂学子们的雅儒之风。温革逝死后,进士吉州安福伍柳菊为其撰写《宋大儒温革廷斌先生墓表》,<2>以追记温革为客家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温革办学推行的是普遍教育,只要是真心求学者均可成为柏林讲学堂的学生,不分贫富贵贱均可入学,对贫困子弟可免费入学,以培养和造就后人为目的。据温氏族谱载,他在办学伊始曾写下:“不求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充分体现了其办学思想不是为了个人获取利益和贪图虚名,而是为了子孙后代,给后辈创造出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将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同时,通过普遍提高子孙后代的文化知识,可以使他们的素质及生存能力得到提高,可以使民风更为纯朴、道德更为规范、社会更为平安、生活更为幸福。
       北宋太学说书李觏为柏林讲学堂写的《书楼记》中曾写到:“……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其事,君得之以为君,臣得之以为臣,父得之以为父,子得之以为子,兄得之以为兄,弟得之以为弟,夫得之以为夫,妇得之以为妇,长得之以为长,幼得之以为幼。反是则争夺相杀,未有能已也。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3>他首肯温革举办义学行为,合乎天道、顺乎民意、是圣人之举。此举可以使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普遍提高人的素质,民风定能纯化、伦理道德定能规范、社会定能平安。李觏的预言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证实。
       二、温革办学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古时为百越族人的生息繁衍之地,后又为畲、瑶族所居之地。石城最早记载有中原汉人居住时间为秦代,西晋开始以中原大地为中心的古代历史上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避战乱求生存,大量中原汉人南迁,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石城成了接受南迁客家先民的第一站,中原汉人大量迁入,人口迅速增多。石城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隋开皇年间在今琴江镇地建置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场为县。建县后先后隶属于江南西道昭信军、虔州、宁都州、赣州府。因石城境内地山多石,耸峙如城,古取名为石城。石城自建县以后,教育事业几度兴衰。北宋大儒温革创办柏林讲学堂,为石城教育的中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温革不但开创了客家私人办学的先河,并为石城乃至整个客家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多种形式大办教育
       自温革开办柏林讲学堂并取得重大成效之后,石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仿效温革之义举,通过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①当地富户聘请德高旺重的先生在家中教授自己的子弟,属私塾的一种类型。
②落第秀才在家中设馆,招收少量学生,也属于私塾的一种类型。
③房族中聘请先生在祠堂中教授本房族的子弟,这也是私塾的一种类型。
④由村社一些知名人士牵头,收集少量学费,聘请先生教授较贫寒的子弟。这也是属私塾的一种类型。
⑤社会贤达捐资办学堂:一些有独家办学能力的能人志士出资办学堂,广招学生入学。
⑥社会集资兴办书院:由官府牵头,号召全社会集资捐款,兴办书院。如在石城县由社会集资办起了琴江书院、通政书院、龙门书院、横江书院、长松书院、鳌峰书院、大由书院……等许多书院,广收客家子弟入学。
⑦官办教育:以官府投资办县学、府学。
2、促进了形式多样的奖学制度的形成
为鼓励子弟求学上进、争取功名,同时也为了使有出息的贫家子弟能安心读书,每个姓氏宗族都逐步设立了奖学制度,以确保想读书的人有书读,考取了功名的人受奖功。
①宗族或宗祠,按得功名、学历的高低,每年拨给一定数量的学租谷,并终生受用,不可以继承。
②宗祠或香火堂内,按得功名、学历的高低,一次性奖给一定数量的奖学田,可终生享受,不可以继承。
③宗祠或香火堂内,按得功名、学历的高低,一次性奖给一定数量的银子。
④房族间为取得功名、官职者在祠堂前树碑,在族谱中宣传。死后为其送旌表、建牌坊,以鼓励后人好学上进。
⑤在科举中考取功名者,会在其家门口竖起一对桅杆,以旌表其是书香门第。
⑥如考中了秀才、举人、进士者,家族牵头,用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到三十里外的站口迎接,并燃放鞭炮、火铳。由长辈引领乐队迎进祠堂,接受各方祝贺,晚间还要安排大戏,要庆贺3-5天。
       3、促进了民风纯朴的形成
宋太学说书李觏在为柏林讲学堂所作的《书楼记》中写到:“南州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二州之赋贡与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伙可识已。虽然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虔无有也,疑其负南越,袭瘴蛊馀气,去京师愈远,风化及之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1>从中道出当时的石城由于地处偏远,门户较闭塞、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均较低。
自温革创办柏林讲学堂,带来了石城教育的崛起,石城的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使更多的人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了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推动了石城客家民风纯朴的形成。崇尚礼节、尊祖敬宗、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勤俭节约、注重名节等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
       4、促进了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尊师重教是客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客家民系和客家精神的形成在宋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石城是客家先民南迁居住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最早的发祥地和最大的中转站之一。冯秀珍教授在《客家文化大观》一书中写到:“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县成为了早期客家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石城县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历史的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刚好温革在此时捐资办学,并获得巨大成就,其学生遍布赣、闽、粤的客家人居住地。从而当时石城的人文环境对客家精神的形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①教师及教育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受温革办学的影响,从北宋开始石城的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进士及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石城人群中懂文化、有一定知识的人大为增多,使石城人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和教育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尊师重教的风气在石城形成。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同时也为了生存发展所需,许多石城客家人不断地向闽粤迁徙,温革在闽、粤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也回到原籍,尊师重教的风气也随之播散,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可以说,温革在北宋时期大办教育,随之带来了石城教育的兴旺,并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对石城客家人乃至整个客家民系中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明显加强
由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石城客家人非常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儿童幼小时,客家父母很能编排一些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既有知识又有趣味的儿歌不停地反复呤唱。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花草、动物、伦理、礼仪等各方面的内容。如:较为通俗的儿歌:“月光光,秀才朗。骑白马,入祠堂……。”使自己的子弟从幼小的心灵中,就产生对知识的追求。到7岁时,一般都要送去读书。
③形成了对客家子弟普遍教育的良好风气
封建科举时代,中原人办教育入学对象多为富家子弟,贫穷家庭的子弟只能望而却步。北宋温革办学之后,石城客家人办教育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均可入学。这样就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可能被埋没的人才,促进了客家民系的兴旺发达。
       5、促进了光宗耀祖、知书识礼观念的形成
石城客家人口增多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姓氏为阵营的聚族而居的习惯,姓氏和宗族观念明显增强。北宋温革办学之后石城进士的不断涌现,在朝为官的迅速增多,为其家族带来了莫大的荣耀,其姓氏之间的竞争性和荣誉感明显增强。如果某一姓氏、某一房、某一家庭的子弟金榜高中或出现一个朝庭命官,则这一姓氏、这一房、这一家庭的社会地位就会明显提高。促使了这些子弟对科举功名及仕途成功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标,从而可以光宗耀祖。
另外,也造就了石城客家人更加讲究知书识礼,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即使不能获得科举功名,也必须知书识礼,以便更好的做人做事,以取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许。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得到适当的教育,有的为了确保自己的子弟读书,就是卖田卖地也在所不惜。
        6、提高了客家人外出谋生的能力
石城由于地处偏僻且四周群山环抱,境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躲避战乱求生存的理想之地。中国古代历史上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出现了五次较大的战乱,也造成了五次人口迁徙。石城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成了中原汉人南迁首选的居住地。但由于石城区域不大,发展空间太小,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之地,在和平时期,许多男人必须外出谋生或举家外迁。在古代,石城境内客家人的数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在战乱年代,由于石城非常适宜避乱生存,大量中原汉人或外迁了的客家人迁入石城,境内人口猛增。到了社会较安定的和平时期,由于石城发展空间小,许多客家人又不断向闽粤或其它地区迁徙,以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境内人口迅速减少。如: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石城境内常住户达14709户,丁数达29294,到了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境内常住户仅为1295户,5339人。到了清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使大半个中国战乱纷飞,大量人口迁入石城躲避战乱,境内总人口猛增到228050人,比1985年的总人口还多一千多人。从而可以看到,在古代历史上,迁入石城的人口很多,石城人口向外播散迁徙的同样多。外出谋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掌握更多的谋生技能和增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能力。
在温革办学的影响下,既读书又种田成了许多石城人的选择,耕读传家成了石成客家人的一种优良传统。这一传统使许多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增强了对社会的适应性,更容易学到其它谋生的本领,大大提高了外出谋生的能力。也造就了客家人不断的迁徙和播散的能力。
       7、影响着历代石城客家人奋发向上
在温革创办柏林讲学堂之前,石城的教育处于低潮时期,柏林讲学堂的开办,带动了石城教育的兴旺,并激励着历代石城人崇尚教育、人才辈出。宋朝太学说书李觏撰文赞扬温革:“翁为名儒,性嗜诗书。手不释卷,仕途纡徐。陶化遐迩,躬蹈力趋。讲经明道,先哲莫逾。素云求内,吻契典模”。<1>文中高度赞扬温革的才华及办学的功绩。
在温革创办柏林讲学堂(1036年)之前,石城只考中了两名进士,一名为盐铁史陈恕,于太平兴国戊寅(978年)进士及第;另一名为翰林院秘书许褒于大中祥符戊申(1008年)进士及第。在柏林讲学堂开办后的石城有二十二名学子进士及第,其中两宋时期,石城有十二名学子进士及第。特别是在崇宁丙戊(1106年)、大观已丑(1109年)、政和壬辰(1112年),连续三科石城学子创造了一科两人同登进士榜的奇迹。在一个人口不多的山区小县,真是极为罕见的成就。在明清两朝又有10名石城学子进士及第,69人中文举、25人中武举。清末石城人翰林黄大壎率学者数十人赴日本考察教育,返国后回到江西创办学堂,开江西新学之先河。这些成绩的取得,直接受到了温革办学思想的影响。
民国期间,石城有62名学子大学毕业,5人在外国留学。
新中国成立之后,石城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每年向国家输送大学生按总人口比在江西省名列前茅,获取硕士、博士学位的人迅速增多,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注目,获得了小县大教育的美誉。
      “朝来爽气翠如流,供人指顾。晚至岚光清欲泼,入我品题”。<1>这是温革为藏书楼亲自撰写的楹联,其胸怀、其境界、其文才为后人称道。北宋客家大儒温革捐家资办义学,为振兴石城的教育,为培养客家子孙,为推动客家民系尊师重教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温革的义举和成就闻名于世,被当朝皇上恩赐为进士,敕封为大儒,并被载入了《宋史》、《大明一统志》、《江西通志》和府、县、乡等志书。更重要的是他崇尚教育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客家后代,为客家教育树起了一座丰碑。

[ 本帖最后由 温竞清 于 2009-4-27 11:19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温革

温涌泉

温革,字廷斌,石城县人。出生于宋真宗显德三年丙午(公元1006年),殁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公元1076年),属温氏同保公之六世孙。
温革家庭较富有,他自幼聪慧过人、好学上进、博览诗书、名登乡贡。后举进士不第,决心放弃科举仕途,在家乡兴办教育,以培养更多的客家后代。于是他尽捐家资,兴办义学。在汴京倾囊购书,凡当时国子监所藏之书,只要市上有售者,尽购还乡,在石城柏中里建起藏书楼,开办了柏林讲学堂。他当时曾写到:“不求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充分体现了其办学育人之决心。
通过温革的艰苦努力,办起了相当规模的柏林讲学堂,聘请了一批饱学诗书之士任教,他自己也亲自讲学。由于藏书丰富、师资雄厚、环境优雅、教育质量高,又能为学生提供膳食,一时学子盈门。除了赣籍学子外,闽粤学子也前来拜师求学,名噪江南,人才辈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和郑润甫,都为其文友,他所教弟子为官者众多。他热心教育之举及其深博的学识为世人推崇,并闻名于朝野。被当朝皇上宋仁宗恩赐为进士,并敕封为大儒。当朝太学助教大学问家盱江李觐亲自撰文赞扬温革:“翁为名儒,性嗜诗书。手不释卷,仕途纡徐。陶化遐迩,躬蹈力趋。讲经明道,先哲莫逾。素云求内,吻契典模。”同时还为其藏书楼赠联:“照榻有嫦娥,齐问天香消息;登楼无俗客,共谈花样文章。”温革捐家资兴办义学之举载入了《大明一统志》、《江西通志》和府县乡等志书。温革本人还著有《十友锁谈》、《隐窟杂志》、《说郛》……等专著。
温革仙逝之后,葬于石城县高田湖坑,进士吉州伍柳菊为其撰墓表。后人建雅儒堂以祀之。现讲学堂虽然不存,而祠堂犹在。
温革捐家资、办义学、育人才的创举,有力地推动了客家办学及崇文重教观念的形成,也极大地激励了客家子弟求学上进的积极性,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其学识和远见值得我们后人所敬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0: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