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7 12: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而造成此種語言隱形行為的因素又為何?
1.客家庄的客語使用隱形原因
(1)對客語使用者逐漸消失的想像
透過訪談,研究者發現,大部分居住在客家庄的報導在與陌生人開始談話時,對話者的年紀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判準依據。報導人賴姐即談到,一般來說,如果是在客家庄遇到陌生人,她會看年紀,如果年紀在4、50歲以上,他才可能選擇主動以客語交談,大半時候,遇到陌生人,他仍是會以華語做為第一溝通語言。問她既然知道南苗地區大部分都是客家人,為什麼不敢主動以客家話與人交談,她談道:因為現在的客家年輕人很多人都不會說客家話了,有的還聽不懂,而且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客家人,如果講了對方不懂怎麼辦?為了省麻煩乾脆直接用國語溝通比較快。
(2)族群身份判準的困難
萱媽年輕時曾在板橋工作過,雖然她知道板橋客家人口眾多,但她還是以華語做為主要溝通工具。研究者向她提出質疑「可是板橋客家人很多啊。」她回答:「對啊,因為抓不準啊,不知道他是閩南還是客家人,你跟閩南人說客家話,他聽不懂很奇怪,對對方不好意思。」。雖然她也認同在板橋有很多客家人,但是為了避免認錯人,造成談話時的尷尬,所以乾脆都不使用客語。關於此種族群身份判準的困難,擔任計程車司機的志明曾進一步說明:
??? 我們不像原住民,可以從外表判表他是不是客家人,客家人和閩南人都長得差不多,我不知道誰是客家人,當然講國語會比較好。像原住民就很好,他們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是不是原住民,我常看他們聚在一起講原住民話。
雖然志明說法有很大的問題,但卻道盡了外表對於客家族群身份辨識難度的影響,因為我們真的很難從外表去判斷他/她是閩南或客家人。事實上,台灣原住民並不如志明說的那麼好判斷,因其種族眾多,有些很難以外貌辨識,即便能以外貌辨識其原住民身份,但不同族的原住民,在語言溝通上仍有困難。
2. 非客家庄客語使用隱形原因
(1).對族群互動場域弱勢的想像?? 透過訪談,研究者發現,相較於台灣其他族群對於人口分佈狀況所具的模糊概念,大部分住在非客家庄的報導人,對於苗栗地區閩客族群分布場域,則有一定程度的想像與了解。報導人憑藉著個人的主觀經驗及媒體所建構的族群場域想像,將閩客族群互動的生活場域作一切割,哪裡是閩南庄?哪裡是客家庄?或是哪裡的閩南人多?哪裡的閩南人少?在他們心中自有一套判斷準則。在與人交往時會依據這個判斷準則來進行語言使用的抉擇。
像豆奶會知道「北勢窩」[5]有很多客家人,因為有一群阿婆從北勢窩來,初一十五會到白沙屯拱天宮[6]拜拜,來的時候都會跟他買早餐,就會說幾句客語。年姐本身是南和里的客家人,媽媽是福興里的福佬客,所以對這兩地的客家族群分布並不陌生,也都能細數出來。阿Sir在偵訊嫌犯時會先了解他是哪裡人,若是通霄,即認定他是閩南人,若是通霄鎮烏眉里,他認為「八成五是客家人」。
??? 而在客家族群是少數族群的主觀認知下,非客家庄的報導人在與人交談時,會有一種預設心理,認為對方一定聽不懂客語,所以不主動使用客語。
(2)怕被視為異類
??? 另有些受訪者怕被視為異類而不敢主動說客家話,尤其是處在客家人口較少的環境。報導人邱桑曾談論大學時於南部求學時,雖然與客家友人常會私下以客家話對談,但如果旁邊有其他同學,他們一定會以閩南語或華語對話,進一步詢問原因,他談到:
邱桑:南部人很奇怪,他們很習慣的會認為每個人都會講閩南語,所以我也只好跟著講,後來即使是跟同樣是客家人的朋友在班上聊天,我們也不敢講客家話。
??? Q:為什麼?
邱桑:因為怕被當成異類,被認為是怪胎。
(3).顧慮他人
??? 報導人賴奶奶曾談到他年輕時北上工作的經驗,當時的工作環境閩客雜處,他亦和許多閩南人關係良好,研究者詢問會不會在閩南人面前與客家人講客家話,她說不會,問她原因,她說:「我們用客家話講她們又聽不懂,但是她又會很想知道我們在講什麼啊,到時我又要再解釋,所以我會用閩南語講,這樣她才聽得懂」。豆奶也指出同樣的顧慮,:「對啊,也是會顧慮,我講的伊會聽無,所以我就卡沒講。」。
(4).怕丟臉
??? 受訪者楊媽算是比較特別的案例,她和先生都是客家人,但是他們不教小孩講客家話,小孩從小是講華語和閩南語,問她為什麼不教孩子講客家話,她回說「講客家話很丟臉」,再細問她為什麼覺得講客家話很丟臉,她說「因為小時候大家都用客郎啊稱呼我們,而且說我們很摳,很多閩南人都不喜歡客家人,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被喜歡啊」。
如我們將上述的說明做進一步歸納,可發現,報導人對於族群互動場域及語言使用者組成的想像,影響了其一開始的語言使用選擇而某些心理特質,則影響了其在非客家庄與其他客家人私下互動的語言使用。
進一步深究上述報導人所提出的各式說法可發現,本研究的報導人深受他人導向影響,像怕對方聽不懂、顧慮他人等,一切以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另外亦具從眾心理,希望與別人相同,不要被另眼看待,故而怕被視為異類。而這些特質或許源自於中國社會重視團體、強調和諧的社會取向。
至於認為講客家話很丟臉,則可說是某些客家人自我內化整個台灣長期積累的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族群環境,進一步形成的隱形心理,它是根基於客家族群在台灣的社經語言地位而來。由於在過往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客語被定義為方言,語言位階較低,再加上過去閩客械鬥時所造成的衝突,及其後閩南族群加諸於客家人的刻板負面印象,致使某些客家人,對自己的族群不願認同。
五、結論
?? 由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客家族群在客語使用上,通常是採取被動的姿態,如,須在得知對方亦會使用客語後,才會以客語與之交談。即便在私下場合與熟識且為客家人互動時,如身處於非客家庄且有其他非客家人,仍是不說客語。而這樣的被動心態,也導致一般人,甚而是客家人都很難察覺客家人的存在。
這種「別人不說,我就不說」,「有其他族群人在,我也盡量不說」的行為,很容易使人誤判客家人口很少,再加上從眾心理普遍存在於客家族群,易造成惡性循環。即客家人不表明自己的客家身份,導致人們以為客家人很少,而客家人又有從眾心理,當自覺客家人口少時,從眾的結果就是說華語,故而久而久之,會願意主動說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少,也造成此一族群的語言使用及認同危機。
事實上,如果依據相關的人口調查(施正鋒,2004)的結果,客家人口在台灣絕對不在少數,至少有數百萬之多,換言之,客家族群可說是台灣相當重要的組成份子。如果因著一些政治、社經、心理因素,致使其不斷流失,可謂台灣文化的一大遺憾。
是故,在此,我們呼籲客家族群應該積極在各式場合主動以客語發言。因為語言現身某個程度即意味著身份認同、承認自己的認同,並對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更是族群浮現成為集體存在的政治行動。現身是要人家看見,被看見才會被當作一個完整的人看待。亦即,在各式場合主動以客語發言除能帶動其他客家人一起現身外,也能夠讓台灣其他族群的人,進一步看到客家人的存在。
參考文獻: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學群出版社。
丘昌泰(2005)。<臺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5/26—27,載(2005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學術定位、社會脈絡與經驗探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客家學院主辦。
丘昌泰(2006)。<台灣都會客家的隱形化現象-台北市與高雄市的比較研究>,《客家研究輯刊》,2:23-38。
江中信(2002)。《人際傳播學:人際溝通與關係》。台北:風雲論壇。
朱瑞玲(1991)。<「面子」壓力與其因應行為>。《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14-31。
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收於施政鋒(主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頁501- 542,台北:前衛。
客委會(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取自http://tung.hakka.gov.tw/public/Data/5112314124171.doc。上網日期2007年11月10日。
施正鋒(2004年6月5日)。<台灣客家族群與政治>。發表於台灣歷史學會主辦「台灣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國際會館。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政中書局。
范振乾(2002)。《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介玄(1994)。《協力網路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圖書公司。
陳運棟(1994)。<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名信仰>,收入徐正光等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運棟(1987)。<誰說褒忠義民是客家之恥?>。《客家風雲》。1:58-61。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載徐正光主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05-338。
陳板(2002年12月)。<落地生根新故鄉:台灣客家社區運動>。《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
曹逢甫(2001)。<新竹市閩南人與客家人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143-171。
曹逢甫、黃雅榆(2002)。<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2002年6月21-22日。
莊英章(2004年10月)。<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31-40。
黃河(2002)。《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之抽樣調查》。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長鎮(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收錄於施政鋒編《族群政策與政治》,頁17-35,台北:前衛。
黃子堯(1993)。<再創客家運動的宏圖_臺灣客協二週年的展望>,《客家雜誌》,33:42-43。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黃毅志、章英華(2005年12月)。<台灣地區族群交友界限之變遷:1970年與1997年的比較>,《台灣社會學刊》。35:127-179。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台北:桂冠。
鄭自隆 (2003) 《台灣客語電視節目策略分析與推廣建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研究。
劉還月(2002)。《臺灣客家風土志》,臺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蘇惠君、臧國仁(2004年12月)。<新聞訪談之「施惠語言」:記者與消息來源之語言互動>,《中華傳播學刊》,6:105-155。
英文文獻:
Angyal, A.(1941). Foundations for a science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Commonwealth Fund.
Altman, J. & Taylor, D. A.(1973).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ochner, A. P.(1989).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p.336-34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obach, L.J.(1955). Processes affecting scores on understanding of other, Psychological Bulltin,52:177-193.
Giles, H.(1973). Accent mobility: A model and some data.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15:87-105.
Giles, H., Bourhis, Y. & Taylor, D. M.(1977). Toward a theory of language in ethnic group relations. In Howard Giles ed., Language, ethnic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iles, H. & Coupland, J.(1991). The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 theory: Dimensions of 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Ho, D.Y. F.(1998).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domi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1-16.
Hwang, K. K.(198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944-974.
Hwang, K. K.(2000). Chinese relationalism :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ation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30(2):155-178.
Littlejohn , Stephen W. (1992).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4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a, H. K.(1993). The relation of altruistic orientation to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in Chinese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4:85-96.
Thibaut, J. & Kelly, H.(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Wiley.
Yang, K. S.(1996).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s a result of societial modernization. In M.H. Bond(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pp.479-498).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吳翠松: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助理教授
[2]冉明珠: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3] 筆者家住南部,每星期固定從苗栗市區搭計程車至火車站坐車。每次上計程車,筆者總等待司機開口詢問到何處,而每次得到的提問總是以華語說的「請問要到哪裡」,從未問過有人以客語提問。但這些計程車司機卻全都是客家人,且是處在客家地區。
[4] 這份調查在全國各鄉鎮市區完成5萬1千多份有效樣本,結果顯示「單一自我認定」是客家人的比例,佔台灣人口一成三五,約310萬人,廣義的客家人,也就是祖父外祖父母,甚至祖先有客家血統者,佔二成五六,推估有587萬人,也就是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可算是廣義的客家人。
[5] 舊地名,位於通霄鎮福龍里內,位置接近內島里,是通霄鎮較多客家人的里別。
[6] 白沙屯拱天宮奉祀媽祖,是白沙屯人信仰的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