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4|回复: 9

客家话原创音乐之路杂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00: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一个泉州音响公司的作词作曲的赣南小伙在与我谈及音乐创作时的对话:他最近在社区里发了首客家话唱的歌曲。



黄志颖:客家话歌曲要普及一定要走年轻人能接受的曲风。

昌哥:我收集并演绎了赣南18县市的上千首民歌,这些民歌对客家创作歌曲,特别是赣南的客家创作歌曲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黄志颖:哦,我也想写一些客家话的歌,可以流行的那种。

昌哥:你刚才说到客家歌曲要走出,来就得走年轻人喜欢的路子,是对的,但一定不能完全把客家音乐元素丢得干干净净,没有自己的音乐特征的音乐很快就会大浪滔沙的。我认为你应该采用我们赣南的客家音乐元素,加上流行风格和年轻人的音乐思维去写,这个一定要切记

黄志颖:对呀!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

昌哥:只用客家话唱唱,而没音乐特点和内涵的歌曲走不远的。  

黄志颖:你说的很对,我一直想把我们客家文化的东西融入到我的歌里。我想找一种元素最能代表的。

昌哥:我们赣南民歌千千万万,是江西省乃至中国南方的歌海,一定要多多汲取这份宝贵的音乐养分。  

黄志颖:对呀!我一直想和我们客家的艺人合作交流呀!看着这边他们的闽南语那样发展,我相信客家文化一样可以的。

昌哥:你有这个热情和客家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在“客家堂”里说,客家人学唱闽南语和广府人的歌曲是离经叛道,出卖自己祖宗的事情,是可耻的,把客家祖先筚路蓝缕的辛苦和奋斗史丢脑后了,是忘本的事情。

黄志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喜欢客家的文化。呵呵…可是我们客家话的歌曲少之又少,可以去KTV点来唱的就更少了,这是个事实呀。

昌哥:所以大家要一起努力,而这正是你的职业,象我,无尝而不求任何回报,也没任何回报地坚持做了这么多年。

现在音响出版行业其实也不大景气的,包括普通话歌曲,其实这里有个很本质性的问题,就是可以传唱和打动人的歌少,一年都难得有一两首,这也是因为搞歌曲创作的人文化底蕴不够,特别是音乐文化的底子不足所致

志颖:是呀!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客家话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让人家来学唱。

昌哥:当下不管是流行歌曲还是民族创作歌曲,千首一调,似曾相识,听第一句就感到乏味,原因就在这。

志颖:对呀!不景气还有个原因是,网络下载和盗版太猖狂了 模仿的太多呀。

你收集的民歌应该都是采茶戏那种形式的吧

昌哥:不对!难道赣南只有采茶戏音乐吗?赣南的民间音乐包括山歌,小调,采茶,儿歌,风俗歌,劳动号子,十分丰富的。

志颖:我很少听我们那的山歌呀!因为我们那都没人会唱呀!我知道我们那还有山歌的,只是小时候有听过。

昌哥:肚子里没货是写不好歌曲的,自弹自唱式的歌曲很快就会有雷同之感的。我现在的意思时,以后你创作歌曲时,可常常拿到我们的那些赣南原生态民歌来,听着听着,就有了感觉,然后就不知不觉地用到了你的歌曲里,再结合时尚的东西这样的才有生命力的。

志颖:我们过去写歌都是听老外的,然后就听听戏曲,比较少听山歌 。好呀!我正愁没地方收集呢。

昌哥:老外的东西也有些好的,特别是美国乡村音乐,但不可以借鉴他们的音乐元素,只能借鉴他们的节奏和配器等方面的。戏曲也不可以多采用的,因为戏曲是由曲牌程式化了的东西。

志颖:我听老外是听他们的和声走向,戏曲是想加上一点中国风的东西。

昌哥:不仅是要汲取山歌的音乐素材,有很多小调,采茶,儿歌,风俗歌,劳动号子更有可汲取的营养。

志颖:当然写客家话的时候老外的东西是不能掺杂进去的了。

昌哥:但其实中国的歌曲,不管是民族的还是流行的,一定要从民歌中找出路的,所谓礼失求于野,乐失也求于野。

志颖:这就要看写歌的观念了,现在的现实却是真正有思想的创作者人们看不到,而一些肤浅的拿钱砸出来的东西却天天出现在我们面前,像现在在网络或者电台的排行榜上的歌都是拿钱砸的。

昌哥:这是因为受众的欣赏水平低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商业化运作的缘故,文化的东西沾上铜臭味的商业化的运作,就会是用垃圾文化填充大众的脑子,会误导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09: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解,现代客家流行音乐,需要加上客家文化元素,附丽乡土风味(节奏,韵律,内容等),而非仅仅是改用客家话来歌唱。

兴宁人陈的明几位创作的《矛相干》,明确地提出这个见解并且努力尝试。

请看: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57732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0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昌哥与黄志颖的探讨很有实质意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09: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xiuhong 于 2009-2-13 09:02 发表
正解,现代客家流行音乐,需要加上客家文化元素,附丽乡土风味(节奏,韵律,内容等),而非仅仅是改用客家话来歌唱。

兴宁人陈的明几位创作的《矛相干》,明确地提出这个见解并且努力尝试。

请看:http://www ...

<冇相干>及刘伟聪演唱的<时下的后生是好奇>和<你想要我样瞒哩>,都是阿丁他们创作的歌曲,我早有评论过,他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只是出的作品比较少,客家话的偏僻词语过多,除了兴宁本县人,别地的客家人动听不懂的,建议他们唱词发音可以用这些词,显示出来的字眼尽量用大家能懂的.

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客家音乐人都积极地探索出适合大众和有客家音乐元素的音乐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民歌一般情况下保存有比较多个客家传统文化元素,人家一听就听得识哩系客家歌曲。

而客语流行音乐系客家语言同流行音乐个结合体,客家语言本身就具有独特个音律,也就表示也有一定的客家文化元素在里面,只是文化元素的多少而已。

现代客语流行音乐可以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唔一定爱局限在所谓个客家文化元素哩个细圈圈里,否则永远走不出客家山歌或者客家新山歌个阴影里。

刘劭希老师个话值得大家深思:

https://www.hakkaonline.com/attachment/forum/month_0709/200709031204_CrazyJazz-8647.wmv

刘劭希老师语录:“创新就系维护传统”视频



刘劭希老师曾经讲过一句话:“创新就系维护传统”“。

意思就系讲传统捞创新看起来矛盾,其实完全系衔接个,若无创新,传统就会落寞得更快;若有了创新之后,恩哩还更会怀念以前个传统。

刘劭希老师认为:“现代人有现代人个语法,现代人有现代人个做法,恩用现代人个做法,来唱恩客家人个东西,唔系讲反对传统捞传统个元素,恩反对个系永远用一百年前个方式,唔系讲以前个介种方式唔好,唔过个系100年前个环境出来个东西,恩100年以后,恩还系用共样个方式去唱,恁样就唔得。”

转载自『客家人社区』 http://www.HakkaOnline.com
https://www.hakkaonline.com/post ... p;page=1&extra=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9-2-13 10:24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音乐莫先把自家限制死,音乐一样具有很大个伸缩空间,爱随音乐人个意愿去拓展。

当客语音乐可以达到很拉丁、很摇滚、很jazz、很东洋、很R&B、很古典……等多元曲风之时,客语流行音乐正算真正有生命力。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9-2-13 10:25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1: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kjwhsky.net/bbs/viewt ... 0812&highlight=

在第三届深圳“客家文化节”上,将创新性地举行“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最令人关注。就此,本报记者和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广东流行音乐学会会长陈小奇、副会长陈洁明分别对话,探讨了这一高峰论坛的意义,展望了客家山歌创新发展的前景。
  
杨宏海:
  
使深圳成为最具创意又最有文化包容的“新客家之都”
  
记者:杨先生作为本届“客家文化节”的总策划人,您为什么选择在深圳举办“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
  
杨宏海:选择在深圳举办“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是因为深圳作为具有客家历史渊源的新兴移民城市,市民有开放与时尚的心理特征,比较多元兼容的审美情趣,要求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联姻,优势互补与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批像《黄土高坡》的“西北风”、闽南的《酒干趟卖无》、《爱拼才会赢》这样的流行民谣,这些歌曲都在继承地方民歌的基础上,很好地结合时代流行音乐元素,使传统民俗得到了新生,推动了地方音乐的发展。
  
就拿广东来说,在山歌借助流行音乐创作方面,有过不少可贵的尝试,如陈小奇上世纪八十年代写的《山歌》,陈洁明、姚晓强的《快乐山歌》,菊子的《天籁山歌》、徐秋菊的《客家乡亲》等;梅州、惠州、东莞一批音乐人也有不少作品。而在深圳,这方面的实践更为突出,如饶荣发的《山歌唱出好兆头》、姚峰的《自由结婚好》、蒋开儒的《客家酿酒》、房千的《月光光》、赵连弟的《客家土楼》、尹良的《客家情歌》等,此外王佑贵、谷勇等人都有佳作,有些还被入选央视“青歌赛”。不仅客家山歌名家喜欢演唱,有的已被搬上了春节晚会,获得了多项全国大奖。客家山歌由此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如何把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怎样使客家山歌得到创新与发展?这正是这个高峰论坛想要探索和寻求的东西。我们的想法与广东流行音乐学会陈小奇会长一拍即合,同时得到了深圳大学章必功校长的支持,因此,就由三家联合发起在深圳举办这次高峰论坛。
  
记者:有关领导将文联称之为深圳最大的“创意联合体”,你们这次大胆将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联姻,进行创新探索,是否体现了这一追求?
  
杨宏海:作为拥有最多国内新移民的城市,深圳已成为最具创意的“设计之都”,而作为拥有最多文学艺术家的“文联”,也被赋予最具创意的“联合体”。多年来,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全体同仁通力合作,致力于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深圳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促使老客家与新移民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活的文化”,承接“新的传统”,使之成为最具创意而又拥有最多文化包容的“新客家之都”!
  
移民是开拓的先锋,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把传统文化节庆放在“创意十二月”,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在上两届“客家文化节”中,我们除了收集整理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在客家山歌的唱腔与表现形式上作过尝试,比如将传统龙岗皆歌谱写新词演唱,引进梅州山歌与之交流等等。这次“创意十二月”大胆将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联姻,并且在客家歌舞中融进时尚元素与现代表现形式,全部采用普通话演唱等,进行创新探索,正是体现了我们不断进行创新的追求。
  
陈小奇:
  
中国流行乐发展必须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找到根和源泉
  
记者:陈小奇先生,作为全国著名音乐人、广东流行音乐学会会长,您怎么看这次“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的意义?
  
陈小奇:关于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议题多年前我和杨宏海就沟通过,这次终于梦想成真,相信研讨会将有很多新的成果出来。这也是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双方各自内在的寻求,客家文化与流行文化需要良好互动。客家山歌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诗经》,据我所知,民间歌曲里能直接与《诗经》相联系并且至今依然焕发着生命力的也只有客家山歌,在广州的很多公园等场所也很容易听到人们唱起客家山歌,张嘴就来,内容都是原创的。
  
如何借鉴流行音乐的包装、推广来发展客家山歌值得我们探索。客家山歌是农业社会里人们在乡间、山里面唱的,在当今都市化的进程中,客家山歌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流传下去?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让它就此消失。
  
其实,流行音乐在中国的产生也只有31年历史,我们在即将出版的一本《广东省流行音乐史》中梳理到,1977年广州出现第一支轻音乐队开始标志着流行音乐在中国的产生,这31年来,广东在中国流行乐坛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至今依然涌现了很多新的歌曲和新歌手,在新媒体音乐的探索上也走在前面,其中深圳何沐阳的《月亮之上》是一大代表作。因此,中国流行乐发展也必须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找到根、找到源泉、找到继续发展的元素,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会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这是两者各自的需求。
  
我认为,客家山歌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编配、演唱上进行改良,用客家山歌的素材进行改编,仍用客家话演唱;二是不用客家话而普通话演唱,但用客家山歌的旋律和素材。因为客家话很多人听不懂,推广时需要用大量普通话来唱,但大部分要用客家山歌的旋律。总之路子很多,怎么弄,相信研讨会中一定将有精彩的观点奉献给大家。

陈洁明:

只有扎根民族的东西,流行音乐才能活起来

记者:陈洁明先生,您又是如何看待此次高峰论坛将在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上的探讨和探索?

陈洁明:这次深圳搞这个活动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性。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次就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开展这样的活动。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到了新的时期,要思考后面的路怎么走得更宽。现在进入了版权时代,中华民族的音乐市场怎样守护和捍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每到年底,全世界的版权协会就会来中国盘点要钱,比如我们唱韩、日歌曲多了,付给韩、日版权组织的钱也多,我们泱泱文化大国,每年要引进25000多件音乐作品,出口的却只有80余件,这是巨大的遗憾。客家人在全世界有上亿人,这是个很大的音乐市场。

其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艺门类和客家山歌一样,面临着怎样在流变过程中创新和革新的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客家山歌的问题,可能会给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有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博物馆的东西是需要原生态的,但文化要传承下去,就要让年轻人在应用中去喜欢它,一定要用今天的审美观念、科技手段去改革它,而不是用博物馆的眼光去看它。就比如APEC会议上,我们让所有中外领导人穿上唐装,但这个唐装是改良过的,不是原来的样式,客家山歌也必须要走这样的道路。

如今的山歌要让当代年轻人所接受,机会留给了流行音乐,只有扎根我们民族的东西,才能活起来,改造客家山歌非常有前途。例如陶喆的《苏三说》很受欢迎,用今天的观念去做得到了年轻人喜欢。如果大家都喜欢自己的东西,可以保证我们的音乐市场不会给老外拿走。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1: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的客家话流行音乐有些还好,有些也是千首一曲,自弹自叹式的,听之不上耳,这都是因为偏离了音乐娱人的轨道,而成了音乐制作人的一时之兴而作的东西,我想他们自己都在过一段时间后觉得没什么好听的。

但台湾有几首还是值得一听的,如东东的《远方的鼓声》,那也是因为他传统与现代结合得好。

另外还有几首,如《三月的风》和《纸鹞》也是百听不厌,这两首比较脱离客家原真民歌的风格,却依然动人,这是因为他们用真情和感受打动了人。这也值得我们的学习。

阿彬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提议的客家音乐的创作要与客家音乐元素相结合是没错的,志颖的那首客家歌曲就没有任何客家音乐的影子,又不能打动人,这种样子我们不提倡。

当然,年轻人还是要大家的鼓励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人黄志颖

看了大家的讨论有点想法,我们的客家山歌为什么少人问津,甚至我们这些80后土生土长的客家人都很少听到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我们的文化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时候就会被人们渐渐的遗忘,而我们还在写一些不能表达现在人的心理的歌曲.当我们看着闽南语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是要想想我们该做些什么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3 12: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音乐的客家元素举例:

1,象征客家的风物:纸鹞,风车,山狗大,围龙屋,桐花,烟田,南洋渡船,土楼,粄,蓝衫,古井

2,客家独特的词语:做么个,酿结煞,得人畏,憨古,四六货,缅到

3,客家山歌传统:对答,押韵,衔接处的用语

4,客家韵律:字调与曲调和谐,字调高处配高调,字调低沉则配低调。

5,客家性格:坚毅,耐心,沧桑,悠远,生动,深情

6,客家故事:等郎妹,过番,风水,李文古,廖昆玉,下广东,走四川,土客械斗,抗日,耕田,外交家,革命根据地,洪秀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