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6|回复: 1

教育技术学权威专家何克抗教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克抗,男,1937年8月生,广东省大埔县人。196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自1978年以来,先后七次获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特别奖一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两次,一次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金奖。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4年7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目前是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ICE)第一副主席,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1~2005),国际著名刊物JCAL(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编委。何克抗教授其他曾任和现任的主要学术兼职如下:
第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ICCE)执行委员

国际计算机教育促进会(AACE)亚太分会执行委员
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席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副组长

何克抗教授和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以下简称北师大何克抗团队)自九十年代以来主要从“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和“教育创新理论”等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与探索,下面着重将该团队近五年来所作研究工作介绍如下:

1.积极参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研发出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技术研发成果)。

⑴ 1999年8月,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个“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该规范已于2000年5月由高教司正式发文在全国高校使用。

⑵ 1998年底,在国内率先提出“城域教育网”概念。随后在广东佛山市政府支持下,于1999年3月~2000年7月期间,由何克抗团队自主设计并独立承担全部软硬件工程,高质量地建成我国第一个“城域教育网”。何克抗团队提出了包含“硬件设施、软件平台、资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四要素并重的城域教育网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域教育网的基本指导思想。

⑶ 2000年6月,何克抗承担教育部委托研制项目“现代远程教学支撑平台”——为68所高校的网络学院和教育部资助的200多门“新世纪网络课程’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统一教学支撑平台,该平台经权威专家鉴定,认为是我国第一个功能最完备且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⑷ 2001年10月28日,何克抗团队独立研制完成并开通了国内第一个省级大型“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络系统”——广东省基础教育分布式资源网络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省级范围教育资源的四级分布式存储与检索。

⑸ 2002年6月,何克抗团队在与IBM、Cisco、Oracle等众多国外大公司的强大竞争中,首次在平安保险公司的超大型企业网络培训平台的招标项目中中标,突破了所有超大型企业的网络培训平台项目均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的局面。随后在2003年7月,在“银河证券公司”的超大型企业网络培训平台的招标中再次中标,从而不仅奠定了何克抗团队在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平台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领先地位,而且也奠定了在企业E-Learning(网络培训)中的领先地位。

⑹ 1999年6月,何克抗团队与深圳教育局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技能性非客观题计算机自动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7)多次受邀参加教育技术重要会议并做主题报告。

.全身心投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甚础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引领国内的方向与潮流。
3.从2002年4月开始担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并向教育部建议制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此建议被采纳后,即负责主持这一标准的制定工作。两年后该标准制定完成,并于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标准的颁布与推行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于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贯彻与实施,特别是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深入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以下5个方面逐步创立了自成一家的全新教育理论(理论研究成果)。

⑴ 创造性思维理论

创新人才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而其核心则是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结构及组成要素以及心理加工模型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创造性思维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因而难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何克抗在2000年11月发表的专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力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上述问题作出系统而全面的回答。此书发表后,在国内与海外均引起较大的反响,香港、台湾等著名大学均曾邀请何克抗前去讲学(专门介绍这一理论)。该书首次阐明了创造性思维的结构与要素以及心理加工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结合不同学科教学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对于中小学教师具有可操作性,因而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指导意义。

⑵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整合”的内涵、实质,特别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却没有一种系统的理论来给予科学的、合理的阐述。为了解决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何克抗教授在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观点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的教改实践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最后终于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运用这种理论可以深刻、清晰、明确地解释并指导上面所提出的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该理论目前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指导思想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正在引领国内“整合”的方向与潮流。

⑶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花费的学习年限很长,课时很多,但收效却不大,语言文字的教学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的落后状态。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在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何克抗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并结合其多年进行中小学教改实践的丰富经验,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在此理论指引下,设计出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方法,大力培训语文教师掌握这一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开发出适合该模式、方法的丰富教学资源,从而使该理论得以尽快应用于实际。目前该理论已成为实现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此理论指导下和网络环境支持下,可以使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阅读与写作能力达到新课标五、六年级的水平)。

⑷ 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众所周知,中小学的英语教育也和语文教育一样花费很长的学习年限、很多的课时,而效果却很不理想——最终仍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在全面总结并批判继承现有各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从事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感知觉系统不是五种而是六种(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类感知觉只有五种即: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这第六种是语义知觉(简称语觉),是对语音的感知与辨析以及对语义的分析与识别的一种天生的感知能力,也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前五种感知觉一般哺乳动物都有,只有语觉才为人类所独有)。在分析众多儿童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案例的基础上,何克抗首次绘出了反映语觉敏感度的半梯形曲线。按照语觉论及语觉敏感度曲线,何克抗设计出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方法,大力培训试验教师尽快掌握这一教学模式与方法,并组织教师开发出适合该模式的丰富教学资源。按照这种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儿童的英语听说能力。目前,语觉论已成为实现英语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⑸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

建构主义是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教育领域流行的一种全新理论。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外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建构主义仅仅是一种学习理论而非教学理论。何克抗教授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他不仅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介绍,更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介绍,尤其是率先提出“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即“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概念,并根据当时国际上对建构主义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一次较系统地总结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从而受到广大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热烈欢迎,建构主义理论也因此而迅速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何克抗撰写的关于建构主义的论文也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引用率最高的一篇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2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有意思 的 看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