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聞網)
清朝初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最大的移民潮,大量人口從湖廣等省向四川移民,史稱「湖廣填四川」。後來很多客家移民被當地同化。但遷徙而來的客家人對宗祠有著特殊的情結,以祠堂和祖先為核心形成了強大的家族聚合力,它不僅維持著宗族的倫理秩序,同時也維護著社會秩序和公德。近日,三台縣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在該縣西平鎮新發現幾處福建客家移民於清代修建的吳氏客家宗祠。
新發現的清代客家宗祠群分佈在三台縣西平場鎮附近村落之間,在當地文管工作人員帶領下,我們來到西平鎮東門外的一處古祠堂,據當地族人吳金芫介紹,古祠堂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歷史。創建宗祠的主人是清康熙五十六年「湖廣填四川」時來此落業的吳姓始祖;當地吳姓人原籍福建省龍巖州小池鎮何家坡村。這處祠堂是當地吳姓人的總祠堂,佔地面積達五千平方米,建築面積約四千平方米,是典型的客家古建築,它由正殿、武聖殿、觀音殿、左右偏殿、中廳、內天井及大門門廳組成。左右還各有一個天井,外加三個院壩。宗祠還轄八個保護完整的分支客家祠堂。在當地宗祠守護人的帶領下,我們輾轉來到另一處當地人俗稱塔水橋的一分支祠堂,該座祠堂坐落在丘陵環抱的山巒之間,祠堂坐東向西,屬小青瓦斜山式四合院古建築結構。佔地面積比先前看到的祠堂還要寬大許多,祠堂大門外有一青石梯形石階,兩扇大門均為鏤空雕花木門,基座石墎上面雕刻的精美圖案惟妙惟肖。在屋脊大梁描繪有玄武、雲雀等精美圖案,穿過前廳便步入一座面積達80平方米的正方形天井,天井地面仍保持著當時修建時鋪就的長條青石板,經過歲月的磨礪,佈滿青苔的石板已變得如同大理石一般光滑。
穿過天井便是祠堂正廳。正廳兩側是兩根高約4米的整根方形石條柱頭,石柱兩方有一對聯為「延陵世澤著千秋」「渤海淵源系萬代」。在正廳裡,擺放的是祖先牌位和後人臨摹的祖先畫像。隨同的文管工作人員介紹,這座祠堂為當地吳氏族人的宗祠分支,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建築結構很有閩南風格。這也是新近發現的又一處比較完整的客家文化祠堂古建築,時隔兩百年來還能這樣原汁原味的保存,極具文物以及客家文化的雙重保護價值。同時也讓人理解到了「寧可自己屋陋,也不讓祠堂寒酸」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今年60歲的祠堂守護人吳金芫對吳氏客家人從福建移民進川的整個歷史過程很有研究。據瞭解,他曾經三次去福建省認祖祭祀,架起了兩地客家人交流的互動橋樑。據吳金芫老人介紹,現在在三台的吳氏客家人經過了200多年的繁衍,已經有26支幹,3萬多人,以前有20多處祠堂,但是現在僅存8處。除總祠堂外,其它都屬進川始祖後人繁衍的分支祠堂。祠堂族規甚嚴很有講究,平時婦女和兒童不許擅自進入祠堂。在與西平鎮毗鄰的中江縣朝真鄉的吳氏祠堂(同屬西平吳氏支系),供奉祖先神位的正廳大門,用了22根方木做成高約3米的柵欄,而用木柵欄也是有用意的,只有取得功名的人才可以使用這種類似衙門建築風格的木柵欄,庶民不能進入木柵欄內供奉祖先,只能隔著木柵欄在外敬奉。據瞭解,吳氏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同時也是族人舉辦紅白喜事聚集的場所,直到現在吳氏客家族人還在延續著這種移留的風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