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为刘成禺著《太平天国战史》序
(一九○四年)
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胡元亡汉,运不及百年,去古未远,衣冠制度仍用汉官仪。加以当时上君子,半师承赵江汉、刘因诸贤学说,华夷之辩,多能道者。故李思齐等拥兵关陕不出,刘基、徐达、常遇春、胡深诸人皆徒步从明祖,群起亡胡,则大事易举也。
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逸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曾、左、郭①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平天国遂底于亡。岂天未厌胡运欤?汉子孙不肖应使然欤?抑当时战略失宜有以致之欤?
洪朝亡国距今四十年,一代典章伟绩概付焚如,即洪门子弟亦不详其事实,是可忧也。汉公搜辑东西太平遗书,钞译成册,中士秘本考证者不下数十种,虽当年遗老所见所闻异辞,文献足征大备,史料官书可据者录之,题曰《太平天国战史》,洵洪朝十三年一代信史也。太平一朝,与战相终始,其他文艺官制诸典不能蔚然成帙;又近时官书伪本流行,关于太平战绩,每多隐讳。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洪门诸君子手此一编,亦足征高曾矩矱之遗,当世守其志而勿替也,予亦有光荣焉。
此序。
孙文逸仙拜撰
注释:
①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
据汉公(刘成禺)编著《太平天国战史》前编(东京祖国杂志社出版)
《太平天国战史》一书作者刘成禺,是旅居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这部著作是孙中山建议他写的。孙中山为他提供资料,并作序。这年,《太平天国战史》前编在东京初版发行。
(来源:《孙中山选集》)
刘成禺(1876-1953)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本名问尧,字禺生,笔名壮夫、汉公、刘汉,原籍湖北武昌,生于广东番禺。在孙中山的生平故旧中,武昌刘成禺是不应当被忽视的。据载,孙刘之间在1900年即有联系。1902年,刘氏受湖北官派赴日留学,在孙领导下积极从事反清活动。1903年加入兴中会,并入日本成城陆军预备学校。因发表反清演说,被逐出东京。后赴美,入加州大学攻读。1904年刘氏赴美留学后,主持旧金山《大同日报》,大力宣传革命主张与孙中山学说,并将孙介绍给旅欧湖北留学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离美返国,在沪加入“南社”。1912年,任南京临时参议院湖北省参议员、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次年4月,第一届正式国会开幕,任参议院议员。二次革命时,被袁世凯通缉,逃往上海。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至1916年袁世凯去世,孙刘关系从疏离走向对立。护法军兴,孙刘复合, 1917年8月,任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参议院议员;9月,被孙中山聘为大元帅府顾问。1921年5月,奉派为总统府宣传局主任。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脱险后,命刘游说办理“和赣制粤”策略。1923年3月,被孙中山任为大本营参议;12月,国民党发表改组宣言,被任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1931年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32年回湖北,后从事湖北文献纂修工作。1947年10月在广州就任两广监察使。1953年在武昌病逝。著有《太平天国战史》、《洪宪纪事诗》、《世载堂诗集》、《世载堂杂忆》等书。孙中山还为刘氏的《太平天国战纪》、《洪宪纪事诗》作序。研究孙中山与刘成禺的关系,对了解孙中山生平活动与中国近代史,均有一定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