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三节 正月半—客家狂欢节
歌舞花灯会
田村云灯
赣县田村云灯即云灯歌舞,俗称“云灯”、“云灯舞”。
云灯舞也叫“云牌舞”、“云尕舞”、“云彩灯”,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曾经广为流传。舞者有男有女,手持彩色云尕道具集体穿插舞蹈,舞步轻盈,其动作有浮云、游云、散云、卷云、磨云等,主要表现各种云景,忽而明月上升,彩云飘动;忽而骤变,乌云翻滚。夜晚表演时,云灯内燃点灯烛。有的歌舞结合,也有的与龙灯同舞。云灯舞主要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等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批量性地消失,“云灯”这种民间灯彩尚保存完好者,唯有江西赣县田村“云灯”和安徽芜湖郎溪县姚村“跑云灯”。
田村云灯集歌、舞、乐三位一体,既有民间地方色彩,又有客家戏曲音乐风格。其历史颇为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云灯的起源与田村的东河戏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东河戏“凝秀班”每到春节,为了恭贺新年,便由演员手拿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迹的牌子,化装成八仙到各家去拜年,深得村民的喜爱。同时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演出,而按照田村的民间习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出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凝秀班”老艺人便利用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一折的水族舞表演形式,结合田村灯彩的特点,将水族舞的“水旗”改为“云牌”,并经过老艺人的精心加工编排,改编创作了富有民间地方色彩的云灯舞,后在田村一带的东河班社中广为传学,逐渐成为东河班社的“班灯”。
田村云灯之所以繁荣,这和云灯的风格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一是云灯的云牌组合造型,二是云灯舞的演出特点,三是云灯的音乐。云牌是云灯的主要道具,天空中各种云彩,地上各种花鸟虫鱼形象以及各种文学图案,都由云牌的造型来完成。舞蹈造型有“跳云”、“点斗”、“团云”、“洗云”“结云”及“摆字”等,歌词的内容也用云牌来表达,即云牌摆字,大多为吉庆、祝愿之语,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九州升平”“人财兴旺”。田村云灯舞演出初为六至八人,后逐渐发展到十二至二十四人以上的大型舞队,原只舞不唱,后又发展到配以东河昆腔词曲,到清朝末年,还在云灯舞队之前加上两盏方形灯笼作为舞队的前导灯彩。田村云灯通常随东河戏班到各处演出,每年正月半前后为演出旺期。云灯进村前,先由两盏方形花灯引路,后随“鼓架”(两人抬鼓架,司鼓者站于架内),其余乐队随后,乐队后为灯舞,最后是一付“鸾架”(即皇凉伞)。云灯进村前先敲锣打鼓,主人鸣放鞭炮以示迎接。田村云灯音乐以古老的戏曲音乐(昆腔)与民间地方音乐(吹、打曲牌)紧密结合,溶为一体,并配以“轻而缓、细而密”的舞蹈动作。另外,云灯的道具、服装都绘制成“云钩”图案,所有服装、头饰的装扮都为传统的古装戏曲形式。田村云灯的黄金时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据1926年赣州梨园工会登记,当时共有六十多个云灯班社,先后流传于赣县田村、白鹭、南塘、吉埠、白石、江口及兴国县龙口,于都县峡江等周边乡镇。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田村云灯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形式,一些民间老艺人在保留原有云灯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歌舞艺术特点,由原来的每段舞蹈之后摆出一个字,改为一次性完成摆字的表演。在服装上也大胆地改进,式样和颜色都较为明快、鲜艳,以衬托热烈、欢快的气氛。在道具“云牌”的制作上适当加宽加大,由单片式改为灯箱式,这样既提高了“云牌”亮度,又增强了所摆出字的立体效果。尤其是近年来,由该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的刘盛涵老人精心制作的田村云灯,更加增添了喜庆、祥和、万民同乐的韵味,表达了客家人祈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图1-75 赣县田村客家云灯歌舞表演(图片来源:中国赣州网 www.gndaily.com)
安徽芜湖云灯舞俗称“跑云灯”、“云舞”,是芜湖市郎溪县姚村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种,起初作为龙灯、马灯的伴舞,后成为独立的舞蹈形式。云舞登场表演共十五人,其中跑云者十人,男女各半,各执两朵彩云。男的扎白头巾,白色短褂、白灯笼裤,代表白云。女的穿彩衣、彩裤,代表彩色云朵。另有五名少女,衣著与跑云舞女相同,手捧花篮,篮内插五谷,象征着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云舞”的舞姿优美,飘飘荡荡,来往穿梭,忽而如彩霞荡天,忽而如祥云朵朵。捧花篮的少女穿插其中,犹如天女散花。最后以云朵摆字,一声锣响,在三妙钟之内摆成一个字,然后再散开退后,再一声锣响,又摆一字,分别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样。摆字动作迅速整齐,字形清晰。云舞边舞边唱,曲调有“云调”、“五更调”等,民乐伴奏有唢呐、笛子、二胡等。由此可见,芜湖郎溪县姚村“跑云灯”与赣县田村云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伴奏音乐、曲牌的区别,云牌道具、舞队队形变化、云牌摆字等都非常相似。
鲤鱼灯舞
客家鲤鱼灯遍及赣南、闽西、粤东整个客家源流区,是客家灯彩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据《隋书·音乐志》载:“鱼化龙,龙变鱼,黄龙变。”在隋代以前就有鱼龙变幻的艺能。隋代诗人薛道衡、南宋词人辛弃疾均有关于歌舞鱼龙情景的咏诵。今日客家地区所流行的《鲤鱼灯》舞,当为历代中原歌舞的继承与发展。客家人之所以喜爱《鲤鱼灯》舞,究其原因除了因为鱼与客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外,还有其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首先“鱼”与“余”谐音,常与“富贵有余”、“年年有余”联系在一起,因此,鱼便成为了吉祥、幸福的代名词。其次,鲤鱼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还与“鲤鱼跳龙门”有关,寄寓着客家世世代代向上跃进的意义,即由“鱼”成为“龙”。因此,客家鲤鱼灯舞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勇于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
赣南鲤鱼灯舞现今主要流传于章水、犹江流域两岸,贡江流域尤其是于都、瑞金等县市也多有传承。鲤鱼灯常被象征为吉祥、富裕、年年有余(鱼)。每逢春节除夕,两岸各村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鲤鱼灯队伍在村内穿街过巷,在各户门前来回舞动。年初二晚更有百人之众,烧响座地跑,擂响锣鼓,浩浩荡荡舞着鲤鱼灯出村到外地团拜,深受各乡村客家民众的欢迎。
图1-76 赣南于都客家2007年元宵灯会展演的“鲤鱼灯舞”(左)
赣南瑞金客家“鲤鱼灯舞”展演(右)(图片来源:www.rj365.com)
赣南鲤鱼灯的由来还有个传说,相传宋朝中期,章水岸边的鲤鱼岭有个修炼多年的鲤鱼精,它欲成神龙,便在章水每年暴发时,兴风作浪,想跳过“龙门”成“龙”,不想,却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水患。百姓不堪忍受其害,便告到官府,官府察情后,即命能工巧匠在鲤鱼岭筑塔,将鲤鱼精镇住,但因这塔无顶,鱼尾还在章水边,仍会提动,水患依然未除。于是人们便仿效龙灯,用竹篾扎成八只鲤鱼灯,让它们跟在龙头后面,名曰:“久久长”(八只鲤鱼灯,一只龙头),去追逐龙头成神。所以鲤鱼灯流传至今都是龙头逐灯。此传说虽无详尽文字记载,却在赣南客家民间广为流传。旭日岭上也的确有一无名塔,废于六十年代,至今尚留痕迹。鲤鱼灯种类繁多,以鲤鱼为主,配以虾灯、螃蟹灯、螺灯、青蛙灯等,其骨架用小圆竹扎制,外表用纸糊,再描绘各种颜色,里面装有蜡烛照明,舞动起来生动传神。鲤鱼灯表演时,以龙头为中心的鲤鱼灯随龙头转动,虾灯则或前或后,或四处游荡,表现的最为自由活泼,整个灯阵要求移动如行云流水,宛如一条游龙,灯阵还运用鲤鱼灯舞成福、喜、吉等字形,向人们送上美好的愿望。
粤东客家地区鲤鱼灯舞以梅州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著称,约二百四十多年以前由族人杨缵绪从陕西直接传承而来。杨缵绪,清康熙辛丑进士,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812年)任陕西按察使。大埔鲤鱼灯歌舞的代表作是《鲤跳龙门》。它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和“鲤跳龙门”、“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富于表情,亲情融融,以情感人;“鲤跳龙门”则富于想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平远船灯
客家“船灯”在数不胜数的客家花灯中可数第三。
目前,传统的客家地区到处都还有“船灯”流传,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有梅州市平远县船灯、闽西武平县船灯以及粤北韶关各县市船灯和赣南瑞金、石城等地船灯。
客家船灯起源于清代汀州府武平县等闽西地区。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微服巡游江南,体察民情。来到福建沿海某地时,投宿于一渔船上,船家祖父和孙女俩盛情接待。闲聊之中,乾隆皇帝获悉渔家饱受渔霸欺凌,不得温饱,动了恻隐之心,特赠夜明珠一颗,还亲笔题赠“渔家乐”金匾和“圣旨”金牌各一悬挂于船头,在金匾下两旁各竖龙柱,以示威严,并把夜明珠挂上船尾。尔后,渔霸不敢再欺凌渔家,渔家因有夜明珠之光,不论风雨黑夜,均可出海捕鱼。闽西客家根据这一传说,创作了“船灯”这一民间表演艺术,每逢新春、元宵佳节期间,则操起画舫,载歌载舞,欢庆升平之乐。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出巡汀州,晚宴之后突然公务告急,需立即启程返京,来到汀江时已半夜三更,船家都熄灯就寝了,惟远处有一小船还映射出微弱的灯光。侍卫于是上前打探,船上唯有祖孙俩。侍卫请求摆渡过江,渔翁征询孙女意见,孙女答:“全由爷爷决定。”渔翁身体硬朗,欣然同意,与孙女撑起竹篙,将乾隆一行撑至彼岸。接下来赠“渔家乐”金匾和“圣旨”金牌、赠夜明珠一颗等情节,与第一则传说基本相同。
图1-77 “船灯舞民间艺术之乡”梅州平远县客家双船表演形式“船灯”与“郎奴”形象展示
武平船灯较完好地保留了客家船灯本来的面貌。船灯队一般由器乐班十人(即十番伴奏)、表演者三人组成。船头“艄公”头戴笠帽,一身老渔翁打扮代表祖父,船尾“艇妹”,长辫、青衣、花旦打扮代表孙女,“艄公”、“艇妹”各持船桨一枝,边唱边舞,船身内设一人抬船,“船灯”一切动作皆由抬船者表演,是一位不露面的灯队演员。“艄公”、“艇妹”均腰系红绸带,手执红船桨,随着隐藏于漂亮画舫之中抬船者操纵船灯的各种动作,时而尽情歌唱,荡漾在春江之中;时而同心协力稳掌船舵,击风破浪,化险为夷。
武平船灯灯架长七尺左右,高约五尺,外面用色纸、花布扎成花鸟虫鱼装饰。武平船灯会通常以《八板头》起奏,《渔家乐》、《过江龙》为主题歌,穿插演奏《十二月古人》等几十种客家小曲。演唱以船头船尾为主,伴以问答对话,打俏讽嘲。隐藏船身抬船者则不时帮唱,指挥“艄公”、“艇妹”沿舞台或旋转,或俯仰,作平船、拖船、上船、停船等舞蹈动作,整出船灯舞蹈完毕,还往往加演落地花鼓。
平远县素称“船灯舞民间艺术之乡”。据武平、平远清代地方志记载,平远船灯于十九世纪末从武平县下坝乡传入到平远县差干、仁居等地,进而风靡整个平远乃至其他粤东地区。
平远船灯已由传统的单船发展到双船、多船表演,船灯的制作、装饰也更趋于完美。平远船灯歌舞道具之“船”,一般用竹、木制作,外表涂上亮丽而喜庆的色彩,并配以彩纸花束、彩带和彩灯等作为装饰。平远船灯灯会所表演的歌舞,也与武平船灯有较大差别,不再单纯演唱客家小调或客家传统山歌,而主要表现客家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平远船灯单船表演形式与武平船灯大致相同,而双船形式则每条船同样由隐藏船身抬船者控制船灯、协调舞步,而原本分属一头一尾的“艄公”、“艇妹”,现在都站到了船头。“艄公”、“艇妹”也由原来的祖孙关系演变成为郎妹、郎奴关系,客家男女一出出痴迷、缠绵的爱情故事,不断在平远客家村落之间上演。
其中有一段戏,以奴、郎双双运货到码头为线索,感情描写非常细腻感人。随着微波荡漾的小船缓缓前行,只见“奴”摆动着她那款款腰肢,轻迈莲花碎步,边舞边唱:“冬景好,梅雪争娇娇,船楼松竹映纱窗,银江照龙头让,奴划浆,郎拨筝,水乡冬景好风光。”“奴”的顾盼倩笑、妩媚神采,不仅迷惑着看灯的客家后生,即使性情直率的客家妹也艳羡不已。有如唱“春景”,“春景好,桃花柳绿傍小桥,花落水中流,黄莺山上叫,奴醉酒,郎吹箫”。那种酒醉缠绵,别有一种媚态,几近焦灼,俨然是“爱要让你看见,心要让你听见。”而夏日则“榴花红似火,奴煮茶,郎笛响”,恩爱、浪漫的情形跃然纸上。更有秋江月夜船头望,牛郎织女各一方,“奴献饼,郎鼓琴,银河彩云飘。”道不尽的男欢女爱,喷薄着山里人特有的坦率奔放,用不着遮遮掩掩,情波荡漾也无法掩饰。
图1-78 各地客家旱地船灯表演情景
发扬光大中的平远船灯尽管各方面都作了重大革新,但作为客家船灯灵魂的曲目、小调,如《渔家乐》、《十二月古人》等,仍然是船灯会上必不可少的经典内容。相比之下,《十二月古人》少了几分浪漫,多了一些喟叹。《十二月古人》依着时令顺序,一月一典故,极尽人间百态。如“六月里来热难当,汉朝出有楚霸王,霸王乌江来自刎,韩信功劳在何方?”直叙其事,依事发问,在一种悠然的发问中点化我们身边的世俗人生,诱发我们作哲学思索。十二月就更加简洁,“十二月来又一年,文公走雪真可怜,桥上遇着韩湘子,雪拥蓝关马不前。”一派一籁,不著不粘,文公默默地打量广漠雪白的世界,最终化作无言。
在赣南广昌县甘竹一带,由一男一女表演的船灯,因其主要动作是三步一摆,故又称“三步船”或“三湖船”。演唱曲目主要有《艄公艄婆把船摇》、《十月好唱祝英台》等。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1: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