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9 1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迹”唐鱼种群神秘现陆河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8-09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秦仲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被宣布已灭绝
●广州专家组在陆河水产保护区科考发现野生唐鱼
●有专家指唐鱼是测定环境品质的“指标鱼”
本报陆河讯 (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叶剑平摄影报道)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被宣布已灭绝的唐鱼野生种群,继4年前意外地在广州从化被发现后,昨天又从汕尾市陆河县水产保护区传来喜讯:这里也发现了唐鱼野生种群,且数量不少。
发现:陆河惊现濒危“白云金丝”
陆河县水产局局长罗国创昨天告诉记者,受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的委派,由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教授组成的广东陆河花鳗鲡水产保护区升级科学考察组一行5人,于本月1日进入陆河,开展了为期6天的陆河花鳗鲡保护区升级科学考察活动。考察组深入到螺河、南北溪、吉石溪等主要流域及支流开展了水质、资源、生态、环境、物种以及动植物多样性等科学考察内容。
在这次科学考察活动中,专家组在陆河水产保护区内还获得意外惊喜,发现了濒临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唐鱼种群,这种鱼在广州白云山被发现后被命名为“白云金丝”,是一种外形漂亮、极具经济价值的观赏鱼类,深受鱼类专家和海内外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这一意外发现,对推动陆河县花鳗鲡保护区申报升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濒危原因:种群小 水质改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水产专家在广州及附近河溪跟踪多年也未发现野生种群,推断野生唐鱼种群已绝迹。专家分析,唐鱼种群减少、灭绝原因初步认定为:首先是唐鱼的种群小,个体数量原本稀少。同时,唐鱼喜欢水质清澈、流动的小溪,而近年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造成山涧断流或改道,唐鱼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有的水域还修建水库,身形很小的唐鱼无法通过水闸,因此,慢慢绝迹;此外,由于唐鱼的繁殖力不强,以及人类开发活动对唐鱼分布区山林的破坏使资源减少;还有,唐鱼的数量越来越少,有可能是水温降低引致的。1998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标明唐鱼濒危等级为绝迹。唐鱼也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之一,与众所周知的“娃娃鱼”是同一保护级别。
突破:首次在广州地域外发现
广州水生动物救护中心2001年起从海外引回唐鱼亲本,在实验室进行人工繁育后,他们将10万尾唐鱼鱼苗放回流溪河、白云山等地,民间则不少人将它当作观赏鱼养殖。2004年,水生动物救护中心意外地在从化水尾洞再次发现了野生种群的唐鱼存在,后来又在花都、增城等地零星发现唐鱼野生种群。2007年5月,规划建于从化良口镇横坑水尾洞的唐鱼保护区终于成立。这也是广州第一批水生资源保护区。此次在陆河县发现野生唐鱼,是除广州地域外的首次发现,有重要科考价值。
专家解读:唐鱼是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鱼种
此次带队进行陆河考察活动的广州大学易祖盛副教授向记者介绍,虽然近年在广州进行了唐鱼野放,但陆河与广州水系并不相连,且相隔甚远,为何在陆河有发现野生种群?这是原生的还是后人带往此地野放后自行繁殖的?与广州原产地唐鱼有何关联?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广州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梁健宏表示,作为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鱼种,唐鱼或将成为测定环境品质的“指标鱼”。它是用生物方法监测环境水质污染的又一个极好的鱼类生物标志。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生物资源的保护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
唐鱼小档案
据了解,唐鱼是广州特有的物种,近代仅分布于广州的白云山、花都及广州附近的山溪中,1988年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与众所周知的“娃娃鱼”是同一保护级别。
上世纪初,观赏鱼养殖风靡欧美,辐射我国上海、广州等大城市。1932年鱼类学家林书颜等广州的观赏鱼爱好者首次在白云山的小溪中发现这种特别的小型热带鱼,由于其独特的观赏价值,收集饲养很快流传至世界各地,因来自中国,故称“唐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