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5|回复: 0

客家立春民俗:馈春盘 吃春酒 送春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0 15: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正月:欢天喜地


第一节           一月节气:立春和雨水


和美从春天开始:客家立春



馈春盘

立春日吃春饼、春卷,其实是“馈春盘”习俗的延伸。所谓春盘,就是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在一个大陶盘里,亲友间相互馈赠、共同享用,取生机蓬勃、迎春纳福之意,象征万象更新、吉祥如意。这一习俗源自晋代的“五辛盘”,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六百余年。五辛盘亦称“辛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风俗,意在尝接春尝新,其民俗源头乃汉代立春日食生菜“咬春”。唐宋时期“五辛盘”渐渐演变为立春日的“春盘”。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曰:“正月一日......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原注引晋代周处《风士记》:“元日制五辛盘。”《风士记》集注:“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即葱)、韭菜、芸苔(类似今天的油菜)、胡荽(即芫荽)是也。《庄子》所谓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食医心镜》曰:食五辛以辟厉气。”
中华先民何以要在当春之际进食“五辛”?《食医心镜》的回答非常精辟,“食五辛以辟厉气”。“厉”者,祸患、恶鬼、瘟疫之类的传染性病毒。可见古人食五辛,仍然与华夏先民笃信巫术有关,认为对人体感官具有刺激性的植物,对凶邪之物、鬼类、妖孽具有驱除性,即具有“禳除”的巫术功效。
在古代汉语词汇里,“辛”即“荤”。今天“荤菜”乃肉类、蛋类食品的统称,但古代汉语里“荤菜”的含义却并非如此。中国古代宗教之“荤”指的是一些食用后会影响人们性情、欲望的植物,其中主要有五种荤菜,合称五荤,而佛家与道家所指各异。佛家五辛即五种辛味之菜,根据《大佛顶首楞严经》记载,佛家五荤为大蒜、小蒜、兴渠(即现在的萝卜)、慈葱、茖葱;五荤生啖增恚,使人易怒;熟食发淫,令人多欲。根据《尔雅》记载,道家五荤为韭、薤(即藠头)、蒜、芸苔、胡荽。近代则讹称含有动物性成分的餐饮食物为荤菜,事实上这在古代是称之为“腥”。所谓“荤腥”即这两类食物的合称。佛道两家对五辛之物的态度基本一致,那就是加以抵制、禁用,以达到清心寡欲的宗教境界。
民间虽然也遵从佛家、道家不食五辛的教条,但每到立春日,该教条自然失效,馈春盘者、食五辛者比比皆是,蔚然成风。这就是传统民俗的社会力量!

馈春盘.jpg
图1-11  王宏力《晋·馈春盘》(《中国古代风俗图解》)

历经南北朝、隋之后的唐代,立春馈春盘的习俗更加发扬光大。杜甫一首《立春》诗中描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春盘食品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开始注重春盘的装饰,将原本佩戴在头上的绫罗假花或金鸡玉燕即“春幡”插在盘中做成装饰品,用以传达对春天的热望心情。唐代欧阳詹(福建第一位进士)《春盘赋》云:“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春。丛林具秀,百卉争新……研秘思于金闺,同献寿乎瑶席……故得事随意制,物逐情裁,当筵而珍奇竞集,下手乃芬馨乱开。”欧阳詹细致地描写了唐代女性竞相用罗帛剪制出各种生动、鲜艳花卉情景,继而缀接到假花枝上,插在春盘中,因此装扮出满盘春色。

到了宋代,春盘习俗继续演变,成为“春饼”。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写道:“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而到了明代,春饼不仅流行在民间,而且已是国宴上的佳肴了。《明史·志第二十九·礼七》载:“凡立春、元宵……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立春日赐春饼。”大凡立春多半在农历正月头数日,各家各户一边吃饼一边吃菜,有人觉得不够痛快,变干脆将饼和菜一块卷起来吃,因此便又有了“春卷”。
到了清代,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是民间的食品,而且成为了宫廷糕点之一,再次登上大雅之堂。据说乾隆皇帝对春卷情有独钟,倍加赞赏。从此,清朝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点中,春卷成了九道点心之一。


吃春酒

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归善即今惠州惠阳县)载曰:“(立春)是日,啖春饼、生菜,饮酒庆新春。”
民国二十七年铅印本《沙县志》载曰:“立春届时,焚香拜天,谓之‘接春’。是日,家设春酒会亲族,并请新戚女婿,多在此时。”
民国八年铅印本《建宁县志》载曰:“新春(即立春),家设春酒会族戚。时市井子弟搬弄游春戏或朱裳鬼,而以为傩,要索赏钱。”
上述文献所记载的便是清代、民国时期客家人立春吃春酒的传统习俗。
“春酒”酿造的历史始于商周时代。《诗经‧豳(音宾bin)风‧七月》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描绘了华夏先民喜饮春酒、欢庆丰收的古朴民俗。清嘉庆年间进士马瑞辰著有《毛诗传笺通释》解释说:“盖以冬酿,经春始成,因名‘春酒’。”就是说冬天酿造的酒,立春过后才熟,所以叫做“春酒”。现入选为中学语文课本的《春酒》,作者琦君所回味的“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正好验证了马瑞辰的“通释”是正确的。独具浙南温州特色的家酿“八宝酒”,有着补气、健脾、明目的功效,八样做酒的“宝贝”乃是八种常用的中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井冈山客家吃春酒.jpg

赣南客家吃春酒.jpg

图1-12  上图:井冈山客家春酒宴席  下图:赣南客家请春酒情境

客家春酒亦多在冬至开始酿造,但与客家“冬至酒”却是两码事。客家春酒重在两个字,“请”与“喝”。立春时节大多在正月初一拜正到正月十五元宵这段期间,正好利用过年、过节“嬲正月”宴请亲友,藉以联络感情,故谓之“请春酒”。(按:“嬲”本音鸟niao,客语读作liao,词义也非“戏弄、纠缠”本义,而作“休闲、休息”解。)至于“吃”字,乃指客家请春酒远不止只是喝酒而已,而是以最丰盛、最阔绰的酒宴来招待亲友。当然,即使只是喝酒,客家人也不用“喝”字,因为客家人的饮食文化词汇中,只有“吃”、“食”,而不用“饮”、“喝”。如不叫“喝水”,而说“吃水”、“食水”。
唐代请春酒叫做“传座酒”,平日难得见面的亲友,都趁此机会互相拜访,加深感情。中小户人家请春酒,自然是以温馨的家宴为主。至于富室巨贾,应酬往来的对象既多,请起春酒来规模也较大。旧时北京的同仁堂药铺,每年春酒要请三天,还搭台子唱大戏。而戏码一定是多年未演的剧目,延请当红的名角来演出,可谓别开生面。
明清时期,立春请喝春酒的习俗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时至今日,吃春酒的日子不一定就是立春日,从正月初二开始的整个春节期间,都可以宴请春酒。目前仍然保留原汁原味吃春酒习俗的地域出了传统的客家地区,大约还有江苏、浙江、安徽、四川以及山西、山东等地。清康熙年间《济南府志·岁时》载曰:“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川南地区喝春酒又叫“拜转转年”,春节期间,三朋四友,老亲新戚,轮流着你到我家耍一天,我到你家耍一天,一户不漏,家家户户轮转请喝春酒。
客家人请吃春酒,唯有女婿是年年必请的。客家女婿的地位,恐怕高于出嫁了的女儿许多。对丈母娘来说,好吃好喝的往往先是女婿,然后才到女儿。而每每亲友会集之时,客家岳丈也总是很乐意把自家女婿介绍给大家认识。客家地区流行二次葬,捡金、圆坟之日女婿也是必须到场的,还要高举着象征子孙繁荣的竹枝。今天的客家乃中原汉族与赣闽粤客家源流区当地“南蛮”融合的结果,这已在史学界形成定论。流寓到蛮僚之中的中原汉族,深受土著器重女婿的传统婚姻文化影响而加以接受和传承。中原客家先民最初到达赣闽粤客家源流区时,当地土著民族主要是现在的畲族、瑶族、壮族先民。他们“重女婿”的习俗,在《隋书·地理志下》中便记载得极为详尽:“(蛮)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敛毕,送到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当葬之夕,女婿或三数十人,集会于宗长之宅,著芒心接篱,名曰茅绥。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典。传云盘瓠初死,置之于树,乃以竹木刺而下之,故相承至今,以为风俗。隐讳其事,谓之刺北斗。既葬设祭,则亲疏咸哭,哭毕,家人既至,但欢饮而归,无复祭哭也。”
客家立春吃春酒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正月初二的“转妹家”。(参见本章第二节)


送春牛

客家传统岁时民俗一直保留着立春“送春牛”的风俗。
瑞金客家送春牛名曰:“送春”,据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县大夫于仪门外安芒神位,次早黎明祀毕,用彩线缠竹鞭击土牛,名曰‘打春’。打毕,将土牛撞碎,阴阳生取其泥另做小牛送至各绅士家,名曰‘送春’。”瑞金客家“取其泥另做小牛”者,并非百姓人家均可,而是“阴阳生”的专利。阴阳生即阴阳人,是一种两性畸形。可以是性染色体异常所引起,也可以是性腺发育异常所致,还可以是胎儿期的内分泌异常而产生的。表现为性器官的发育异常,俗称两性人、雌雄人。两性畸形分两种,即真性与假性。真两性畸形也就是在同一个人体内有有男女两种性腺,就是既有男性的性腺(睾丸),又有女性的性腺(卵巢),可以是一侧性腺为睾丸,另一侧性腺为卵巢,也可以在一个性腺内有睾丸及卵巢两种组织。外生殖器官为混合型。另—种为假性两性畸形,就是在同一个人体内只有一种性腺,而其外生殖器的形态与异性相似。

增城派潭客家舞春牛.jpg
河源紫金客家舞春牛.jpg
图13  上图:增城市派潭镇客家送春牛  下图:河源紫金客家送春牛

各地客家送春牛的习俗不尽一样。
从化客家是“以鼓吹导送土牛于同官及荐绅家”,象征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春牛”显然也是没有惠及普通百姓,“春牛”的派送对象只局限于官僚、乡绅。
乳源客家在“鞭春牛”仪式之后,取土制作春牛的是花匠,派送对象、方式与从化客家相似,“鼓吹送各乡绅家取赏”。
大埔客家“春官吏以小土牛遗各里社”。送春牛者,春官、春吏也。派送对象不再局限于官僚、士绅,而是各乡、各村。其送春牛习俗,名之曰:“发春”。
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客家则每年立春这一天,按惯例举行鞭打春牛的仪式。届时,高举的牛鞭把纸糊的春牛打碎时,从纸牛的肚内掉下若干个泥塑的小牛犊。围观的人们将其捡起,分别送给那些久婚不育的人家。民间认为,春牛兆示生子。主人家对送春牛者热情款待,并给予一定报酬。最初它是作为一门生财之道,由泥塑匠人在开春时节,将上述诸物送达各家,以此讨取利是钱。送春牛时往往敲锣打鼓,无论有无儿子之家,均需虔诚迎迓,不得稍作推辞或将大门关闭。送春牛时也送泥娃娃代表送子,这当不难理解,但送泥牛也有此意,则是各地客家固有的习俗。因为客家视牛为力气最大、田地中出力最多的劳动力,它与男人的意义是相同的。四川客家这种送春牛的习俗,一直持续到今天,只不过现在的“春牛”已不再包含送子的寓意了。“春牛”也只是一本关于四季节气的油印小册子,封面有一头牛,并无泥塑的小牛像。
立春民俗风味最浓的,还数闽西连城客家。连城客家称立春为“新春日”。立春在正月初一之前的,叫“旧年春”;在正月初一之后的,叫“新年春”。立春前后,有人将一个用泥捏成拇指大的“牛”和一张“迎春接福”的喜帖,送到各家各户去打“秋风(抽丰)”。这就是连城“送春牛”。立春日,家家户户在长竹竿上扎有缀以红纸花的冬青和桃李树枝,名曰“春把”,竖在大厅前的天井中,伸向天空,摆好供品(一般为素品),等历书注明立春的时辰一到,就点松明、焚香烛、放喜炮,门上贴“迎春接福”、“春到我家”、“春到财来”等小红帽。最独特的民俗活动还是“游春牛”。连城县中南乡、下南乡在立春日都有这项活动,新泉乡则更具特色。这天,给牛头上戴上大红花,配上犁耙,后面扶犁的人有的化装成壮年人,有的化装成老人,还有化装成送谷种、送茶饭等人物角色,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牌匾,配有锣鼓“十番”,簇拥着环村而游。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0: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