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23|回复: 7

视频:厦门翔安新店镇溪尾村:四年前“认祖归宗”的客家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9 1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日报讯:


在五年前,包括余红星在内,翔安新店镇溪尾村里的老人都还不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闽南人。

    溪尾村祖祠的灯号是下邳——江苏邳县,村里的老人说那里就是客家祖先的聚居地。从江苏到闽北,进入南靖,走入南山村,最后分入溪尾村——作为几百年前南山村的一个分支,从南山村走出来之后,最后留在溪尾村的却仅有五个人。面对四周闽南古村落的包围,五个人带来的客家风俗如同强弩之末,在与闽南村落的通婚中,渐渐被闽南风俗所取代、消融。
    现在村子里找不到一间客家的建筑和一点客家的风俗,他们也过“普渡”,在建楼房安横梁的时候,会在横梁边上挂尺子、剪刀与铜镜,寓意平安和一家团圆。“所有的风俗,都和旁边的闽南村子一样。”余红星毫不讳言这一点,而他们也同时在准备组织人回到南靖去,找寻一些丢失的客家风俗。

    四年前,当溪尾村的村民知道自己是客家人的时候,他们欣然接受并以此为荣——住在溪尾村的、或从溪尾村里走出去的村民,无一例外地祭拜着与南山村一样的祖先,都同样会回乡祭祖——与其他客家人一样,他们时刻记挂着自己的家乡。
    “所有人都觉得,这里才是我们的家。”余红星说。


    割不断的血缘


    尽管在1919年,余平禧的先人就已经从溪尾村迁至小金门上库村居住,至今已有六代,但溪尾村的人说起余平禧却丝毫不陌生,因为无论是祖祠悬挂的照片还是余平禧本人,他们都见过多次。

    “1991年重修祠堂的时候,他回来祭祖,还捐钱助修。”余红星说,祖祠里悬挂的照片里就有余平禧。2000年起,余平禧在金门组织“烈屿慈幼会”,募集善款对溪尾村小学的贫困学生进行常年捐助,每年40名,现又发展至捐助贫困中学生与大学生。
    除了余平禧,还有很多宗亲隔了若干代之后,仍会回来祭祖、捐资。“海外宗亲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越南,估计人口上千了。”余红星说,村里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与他们联系——毕竟,空间无法割断血脉的联系。


    人才辈出之地


    溪尾村里几乎年年都出大学生。余红星说,村里的孩子想读书、爱读书,自然就出大学生。事实上,从古至今,溪尾村一直是个人才辈出之地。
    在溪尾村祖祠里,悬挂着三块匾额——里面有武魁、文魁,外面挂着进士。尽管在文革原匾已被损毁,但这三块匾额依原匾复制,村里的老人都说这匾额是可信的。崇祯进士余日新、顺治礼部尚书余一元、宋仁宗年间工部尚书余靖——无论从官职还是学识上,在当时都是翘楚。


    奇特的族规


    一块“贞孝”匾挂在祖祠的门口,祭拜的是余冬娘。“没有余冬娘,就没有溪尾村。”余红星说,女子不入祖祠,故而匾额挂在门口。村里有一个自早立下的规矩:春秋两祭,先祭姑婆——姑婆,指的就是余冬娘。

    当年留在溪尾村开荒的五人是一家子:余端好夫妇带着余冬娘与两个儿子。端好夫妇过劳早逝,冬娘立誓不嫁,以畜牧、纺织抚养两个弟弟成人,建业娶亲,历尽艰辛。当溪尾村在两兄弟的努力下现出雏形的时候,冬娘却撒手人寰。两个弟弟感其恩德,遂立下族规:春秋两祭,先祭姑婆。后裔更是为其制了“贞孝”匾,尊称为“祖姑祖”,永久祭奠,至今不替。

    “其实可以这么说,没有余冬娘,就没有溪尾村。祭拜她,是应该的。”作为在农村土生土长受男权观念影响颇深的人,村里的老人认为祭拜这样一位女性,并没有什么不妥。








http://218.5.80.234/servlet/playurl?indexid=10400&streamid=3906


厦门电视台:寻访厦门客家古村落

[ 本帖最后由 无法无天 于 2007-9-29 10:2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索 关键字:厦门 客家村
https://www.hakkaonline.com/sear ... mp;searchsubmit=yes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汉人能成为客家汉族民系,为什么客家人的后代一定还要是客家人?
违科学的东西。
客家话都没了,还有什么客家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2: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责备楼主,请勿误会。相反,我感谢楼主转的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4: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这些不过是历史记忆,而无现实凭借了。

人家爱追寻踪迹,也无妨。

不过,目前状况看那个村子已经不是客家社区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17: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德 于 2007-9-29 12:41 发表
这不是责备楼主,请勿误会。相反,我感谢楼主转的帖。



呵呵,不会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8: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法无天 于 2007-9-29 10:08 发表
厦门日报讯:


在五年前,包括余红星在内,翔安新店镇溪尾村里的老人都还不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闽南人。

    溪尾村祖祠的灯号是下邳——江苏邳县,村里的老人说那里就是
...
  当年留在溪尾村开荒的五人是一家子:余端好夫妇带着余冬娘与两个儿子。端好夫妇过劳早逝,冬娘立誓不嫁,以畜牧、纺织抚养两个弟弟成人,建业娶亲,历尽艰辛。当溪尾村在两兄弟的努力下现出雏形的时候,冬娘却撒手人寰。两个弟弟感其恩德,遂立下族规:春秋两祭,先祭姑婆。后裔更是为其制了“贞孝”匾,尊称为“祖姑祖”,永久祭奠,至今不替。
...

余冬娘=?=经典客家妇女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7-9-29 18:34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3 19: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唯一"客家村"
同安莲花南山村
 厦门唯一“客家村”





上面是2001年4月22日的《厦门晚报 。星期天刊》登载的一篇题为“同安发现‘客家村’”文章,报道在同安莲花镇蔗内村南山自然村发现的一处客家宗族古民居建筑群的详细情况,并指出:1. 建筑群应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产物;2.仿照南靖原籍宗祠而成;3.建筑群规模宏伟,至今保护完好;4.陈氏宗族至今保留某些独特的客家古习俗。文章资料详实,简明扼要,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南山自然村作为厦门唯一“客家村”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古民居建筑群的建筑风格。(报纸由南山村民陈火炮先生提供)全文转摘如下:         

            同安发现“客家村”



       本报信(蔡恺  陈贤武) 近日,我市一些学者在同安莲花镇南山村发现一处客家宗族古民居建筑群,这是我市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客家村”。



      南山村距离厦门市区50多公里。椐该村族谱记载,这里的村民祖先系南靖县靖城沥阳村客家人,姓余。明仁宗洪照元年(1425年)迁往同安,在坊里北门经商,后定居在归德里河田南山村(今莲花镇蔗内村)。明万历初年,余家传至第五世,两兄弟合力建造了三落大厝一座及两边的护厝、后界巷厝各一列。此后,余家改姓陈。但按照当地的习俗,这里的村民虽然生时姓陈,死后墓碑上却都回归余姓。

  

      目前,南山村民有1200余人。陈氏祖厝建筑群地处山间平原的中心,山环水绕,风景优美。建筑群的中心为长方形的三落大厝,称为祖厝。左右建有相对的两列护厝,称为顶巷。入清后,余家的子孙又陆续在两边各增建了两列护厝,并在后巷之后开拓了一条宽5米的水渠,渠后又建成了长达250多米的街巷称通社巷。之后,他们又在左边护厝的后边建设了两列“牛朝巷”,安置全村的猪牛牲畜。两边巷厝后又各造一列厕所巷,每户一间。各巷房间规格划一,均由一房一前厅一批檐构成一户。椐文物专家鉴定:这里的建筑应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产物。



      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同安县志》副主编陈金城介绍,这里的建筑群是仿照客家南靖原籍宗祠建成的,“围屋”式建筑风格明显,体现着聚族而居的群体意思。



      建筑群规模宏伟,建筑面积达3122米,共有104间房。堪与明代三府太守陈沧江在田洋的宏宅99间相媲美。



      这里的房间目前大多闲置,但为了保护这一古建筑群,村老人会规定户主要经常维修保护。厝坏不修则由村里代修,然后收归公有,因此,这个建筑群至今保护完好。南山陈氏宗族至今保留某些独特的客家古习俗,与同安民俗有所不同。如:上山扫墓是在农历除夕日,而不在清明节,该村至今农历七月从不搞迷信“普渡”。老年妇女喜欢穿袖口、下摆镶边的(右衽)衣裤,幼童喜欢戴有四粒绒球的尖顶小丑软帽。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但毕竟经过400多年的“同化”, 南山客家村民多以闽南话交谈,懂客家话的已不多。目前,南山“客家村”正在积极争取专家的论证,希望能早日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红牌上写着“南山客家村”

从村民四楼上往下照南山自然村



祖厝的大门










本主题由 古铜咖啡 于 2008-6-22 01:11 移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8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