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8|回复: 3

孙中山:基督徒革命者的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4 21: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想解放史話(寬容)_房龍  著
http://www.fanglong.info/archives/3.html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9-1-11 11: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2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基督徒革命者的形成

第一章 基督徒革命者的兴起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2.html

第二章 革命与华人教会本国化运动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3.html

第三章  孙中山:基督徒革命者的形成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4.html

第四章 基督徒革命力量的凝聚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5.html

第五章 革命团体的筹组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6.html

第六章 兴中会的起义及失败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7.html

第七章 革命力量的重整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8.html

第八章 兴中会第二次起义及失败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09.html

第九章 大明顺天国的发动原因及酝酿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10.html

第十章 两湖基督徒的革命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11.html

结 论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zggmyjdjxy/htm/chapter12.html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9-1-11 11:39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10: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andrew 的帖子

谢谢, ,祝大家安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0 14: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和基督教

    孙中山和基督教



(图文无关)


  孙中山先生与基督教青年会之间早年就有关联。基督教青年会早在19世纪末就在中国开始建立。基督教青年会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作为会训。意思就是不要由人服侍,而要服侍于人,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青年会又以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的"四育"工作纲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以德育培养品性,智育启迪才能,体育锻炼精力,群育增进社会活动,发扬基督教倡导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年的完全人格。清宣统元年(1909年)美国人魏德迈(Whitman)海士(L?N?Herpes)来到南京,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们将青年会传入南京。孙中山虽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幼读儒书,十二岁毕业”
但他早在1877年就与美国传教士有来往。据吴丹林在《革命史谭》一书中记载:“总理最初和西教士的接触,是在民国元前35年,他十二岁,在香山县翠亨村,从美教士克尔习英文.这位克尔教士,可以说是孙中山开始认识西方文化的启蒙师,同时也可以说他是初和基督教接触的开端”
在乡塾读书期间,孙中山”固重经训,惟尤渴慕新知识”。有一次偶然听到一位同学介绍邻镇牧师家里挂有一幅地图,何处陆地,何处海洋,一目了然。他听后入了迷。“寤寐一见而末得也”,但从此知道,“中国即是天下之说,纯属缪读。中国而外,当有更大之世界与新异之事存在焉”
正如林治平教授评价所指出的:孙中山“对历史、地理及政治研究的兴趣,实肇因其与基督教之接近”,孙中山自幼在基督教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中接受启蒙教育,受到基督教的熏陶,香港拔萃书院是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主办的男子中学。孙中山课馀常到伦敦会长老区风墀补习国文。复结识美国宣教师喜嘉里(Dr. Charles Rebert Hager),并由喜嘉里之劝偕陆皓东至美国纲纪慎之布道所(香港必列者士街22楼)受洗入教,署名日新。陆皓东署名中桂。后区风墀为其改为号逸仙。随后,孙中山移居该教堂二楼,与居住三楼的喜嘉里牧师“对相往返,甚爱重之”
不论是孙中山的政治思想还是个人生活,至到最后的葬礼,都可见基督文化的色彩。据卢慕贞对梁寒操说:孙中山在二十多岁时,天天晚上在房间里,跪下来祷告。她说“我当时还不信有上帝,看他像傻瓜一样”冯自由也记载:“总理自倡导革命以来,所设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等团体,其誓约均冠以当天发誓字样,是亦一种宗教宣誓的仪式,盖从基督教受洗之礼脱胎而来者也。” 据庄政在《国民革命与洪门会党》一书中指出: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率先宣誓,将左手置于开卷的《圣经》上,高举右手,恳求上天明鉴,以示矢志革命,卒底于成” 又据陆皓东之侄陆灿回忆,在一次兴中会入会宣誓仪式上,“孙博士第一个宣誓,把他的手放在《圣经》上,请上帝为他的誓言作证,其他人旋即照办。” 这其实没啥,笔者也曾得知早边时入**党时,大家跪在马克思的像前宣誓,、、、、、

1896年10月10日伦敦蒙难时,孙中山走投无路,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一意祈祷,聊以自慰”。“一连六七日,日夜不绝祈祷,愈析愈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无忧色,不期然而在,自云此祈祷有应,蒙神施恩矣”。他内心突然平静,深感拯救有望,有求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的信心。但“究在牢中,生死关头,尽在能传消息于外与否”。为了争取狱中女佣柯尔的同情,千方百计打开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孙中山急切地利用宗教信仰的问题。他把他的困境同受到土耳其人迫害的阿美尼亚基督教徒的境遇相比拟。这一办法果然灵验。他在给区风墀牧师的见证中写道:“今既蒙上帝施恩,听我祈祷,使我安慰,当必能感动其人,使肯为我传书”。后来正是通过柯尔和一位使馆女管家把信息转给他的老师康德黎,终于奇迹的获得了拯救。他深感这是上帝施恩的结果。他真诚地对区风墀牧师表示:弟遭此大故,如荡子回家,亡羊复获,此皆天父大恩。敬望先生进之以道,常赐教言,俾从神道而入治道。


  辛亥革命(1911)成功以后,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青年会才由筹备阶段,转向正式组建成立工作。在原来青年会筹备处的基础上,由国民政府成员王正廷、马伯瑗等人发起倡议,得到孙中山先生的支持,谋求在南京正式成立青年会。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向内务部申请得到正式批准,并由内务部指示南京当局拨给地基,以作建筑南京青年会会所之用。在筹措成立青年会会所所需经费的过程中,孙中山先生首捐三千银元,用作南京青年会的开办费。孙中山先生说"青年会乃养成完全人格之大学校也。"由于孙先生带头捐款的促进,全市众多社会人士也纷纷解囊捐款。得到这样有力的支持,就有条件在本市华牌楼另行租下一座周姓大厦,辟作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会所。这一切筹备就绪,南京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典礼遂于1912年4月1日在华牌楼会所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青年会工作,以临时大总统之尊率领南京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和次长,亲临青年会成立典礼,接见了南京青年会中外籍总干事、会长和诸位董事,并一起合影留念。
  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到达上海,受到上海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4月17日,孙中山应邀出席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欢迎会,并发表演说。演说勉励具有完全资格的团体青年承担建设完全强大的中国的重要历史责任。
  1919年10月8日,孙中山先生参加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国庆庆祝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指出,教育、办实业、地方自治这三样“固是改造中国的要件,但还不能认为第一步的方法。第一步的方法是什么?在兄弟的意思,只有革命。”必须将满清遗毒的腐败政治去除,民国的建设才有希望。

孙中山与基督教青年会《国民要以人格救国》


1923年10月16日至21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协会在广州岭南大学召开第九次全国大会,以“人格救国”为大会讨论主题。10月20日,大会为孙中山先生举办了欢迎会,孙中山发表演说《要以人格救国》。

19231020,孙中山在欢迎基督教团体全国青年联合会上发表演说《要以人格救国》。会议期间孙中山与艾迪合影。

孙中山在《 国民要以人格救国 》中讲到要人类天天进步的方法,当然是在合大家力量,用一种宗旨,互相劝勉,彼此身体力行,造成顶好的人格。人类的人格既好,社会当然进步。 ……人本来是兽,所以带有多少兽性,人性很少,我们要人类进步,是在造就高尚人格,……我们要造成一个好国家,便先要人人有好人格。……要正本清源,自根本上做工夫,便是在改良人格来救国。孙中山在演说中认为以青年会的体育、智育、德育三项标题从事“人格救国”,是有独特而重大的意义的。以往救国事业多由国外发起,而青年会以国内大团体发起救国运动,是属第一次,深受国民党欢迎。孙中山有说:“青年会的宗旨,注重体育、智育、德育三项,改良人类来救国,是全国所欢迎的。国家是由人类奏合而成,人人都有机会,可以造成一个好国家。我们要造成一个好的国家,便先要人人有好人格,中国的团体中有好人格的,就是青年会!所以青年会是造成好国家的好团体!青年会的会员,已经有七八万人,这七八万人中不能说个个程度都齐,但我相信总有几千人是有好人格的。因为这几千人才的提倡,所以令青年会成了一个有人格的团体,所以令全国有志青年,多喜入会,造成好人格。我们想要问政治的人,想中国改良成一个好国家,便是想得有一个机会,令四万万人都变成人格。这个方法是在甚么地方呢?要正本清源,自根本上做工夫,便是在改良人格来救国!这便是以国家全体变成青年会,然后多数国民的人格才能够养成,然后四万万人才都有人格。外国人到中国来,从前还没有想到这著,诸君已想到这著,并且做到这著,所以改良人格来救国这一说,当是中国的出产物。”

1924年,孙中山先生发表了著名文章《勉中国基督教青年》。文章论及青年会以德育、智育、体育去陶冶青年,使之成为完全人格之人,将为青年会救国的重任。由此不难看出孙中山对于基督教青年会的亲近,对于青年的爱护,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基督教青年会也在组织建构与思想建设等方面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帮助。基督教青年会因其会员多为青年,而受到孙中山的高度重视。他认为青年人可塑性强,将是革命的有生力量。孙中山曾发表大量言论,对于这个青年组织给予充分肯定。他不仅强调指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是进步的组织,而且放言“统观中国今日社会之团体,其结合之坚,遍布之广,发达之速,志愿之宏,孰有过于中国基督教青年会者乎?是欲求一团体而当约西亚之任,以领带中国人民至加南乳蜜之地者,舍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其谁乎?”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些中国基督徒青年会成员们的身上还存在着许多局限,例如,忽视科学,不关心政治等。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他们承担起对国家的那份责任。有鉴于此,孙中山利用在各地基督教青年会演说的机会,对青年会的追随者们表明自己的心迹。孙中山反复向他们强调指出:“进化论是先进的,宗教是有巨大局限性的,宗教不及科学。因此应该崇尚科学。”针对当时流行于基督教青年会成员中的那种“不问政治”的潮流,孙中山通过自己在西方基督教国家中所遇到的基督徒热心政治的几个实例,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对于社会上一度盛行的“无政府主义”,孙中山同样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人民在国家之内,国家根基之所以能够稳固之理,便是在人民的进步,互相团结,拱卫国家。这表现出了孙中山“政治高于宗教,科学高于宗教”的宗教观。






题外话----笔者(也就是罗某人)好友中不少是基督徒,其中以“河婆立”为最,最早接触基督教是小时候看<<大地恩情>>时孙学斋先生开始的,讲述的是外国传教士来香山传教时讲:“信耶稣,得水牛”的故事。从前乡下的教会借着在外墙漆上『信耶稣得永生』来传福音,效果普通。想不到隔一阵子部分的油漆脱落后那句标语变成『信耶稣得水牛』,吸引了很多农民走进教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3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