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叶剑英到曾宪梓
2007年4月1日是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建校94周年纪念日,2007年4月28日是叶剑英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而2007年2月2日则是曾宪梓73岁寿辰日。叶剑英、曾宪梓同是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毕业生,一位是20世纪10年代东山中学的学生会主席,一位是20世纪50年代东山中学班主席兼全校军体部部长;叶剑英、曾宪梓先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一位曾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一位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叶剑英、曾宪梓同是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培养出来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一位是革命战争年代军事政治等方面最为杰出的代表,一位是改革和平年代市场经济等方面最为杰出的代表。叶剑英、曾宪梓不但是东山中学的光荣和骄傲,而且也是全中国的光荣和骄傲。叶剑英不但是东山中学的一把宝剑,而且也是全中国的一把宝剑;曾宪梓不但是东山中学的一颗宝珠,而且也是全中国的一颗宝珠。从叶剑英这把宝剑到曾宪梓这颗宝珠,透过叶剑英到曾宪梓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学校教育,以及中国的社会教育,所应该朝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应该给东山中学、给全中国提供更有价值的智慧思考,成为一面宝镜。
叶剑英这把革命宝剑曾在东山中学得到陶冶熔炼。他于1913年春进入东山中学,读书时的名字叫叶宜伟。当选东山中学第一届学生自治会会长,便与同学们一起拟定其宗旨:“昔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学生,即将来之公民。学校所以养成有用人才,为将来利国福民。故学生在校,当即锻炼其身心,增进其知识,以实利为归。非从前老学究之熟读书本,博取无谓之功名而已。学生自治会可以适合以上要求,辅助学校之不逮。此本会成立之主旨也。”1915年他和同学一起来到东山中学后面的油岩地方游览,写下了《油岩题壁》一诗,抒发出对“宝剑”的钟爱:“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同年叶宜伟的同班同学温维伦的哥哥温维训赠一诗给他:“不趁少年荷金戈,鸡鸣策马渡黄河。忍令岁月日蹉跎,兔起乌落走如梭。梅花头白奈若何?”诗歌鼓励叶宜伟要成为挥戈策马渡黄河的奋发有为少年。1915年秋东山中学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叶宜伟受同学们委托,为《毕业同学录》撰写序言:“声华之友,以利相交,见利则争先,利尽交疏。道义之友,团结不懈,成则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生可死。……今日者,莘莘学子,济济一堂;他日者,东西异地,南北异途,显晦异时,荣枯异遇。回忆东山风雨,渺若江河。……”好一副“成则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的英雄气概!而叶宜伟的名字改为叶剑英,那是在云南讲武堂。叶是云南讲武堂第12期炮科的学生,学校有一名日本教官擅长劈刀术,自以为全校无敌而骄矜,叶与同寝室朝鲜族同学金至顺坚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苦练对刺技术,终于在一次比武时将这位日本教官击败,日本教官遂将劈刀赠于叶留念,此后叶便时时刻刻将劈刀佩带在身边,并将自己名字改为“剑英”:剑胆英武。“剑”:“人所带兵也”;“英”:“草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黄英即黄华就是权,又战胜千人谓之英,战胜万人谓之杰。正如他当时写给弟弟的信中所说:“当今天下混乱,乃英雄吐气之时。有胆识、有军事技能者为前驱,有文才、有谋略者为后盾。”所以弟弟“宜导”亦跟着改名为“道英”。从此叶剑英便把这一“争气马刀”携带在身边,转战南北,蒋介石会见他时亦同意叶佩带这把“宝剑”,到1986年10月22日逝世时,这把“宝剑”一直安放在叶自己的床前。如今,这把劈刀保存在广东梅县雁洋镇叶剑英故居展览馆里,成为镇馆之宝。叶剑英云南讲武堂毕业后,扬眉剑出鞘,日后参与了护卫孙中山的革命,拥护毛泽东的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一把宝剑。
曾宪梓这颗改革宝珠也曾六年在东山中学得到陶养培植。他于1950年秋考入东山中学初中一年级,一进学校便被班主任委任为全班50多名同学的班主席。班主席利用分编学生座位的机会,他就将最漂亮、最纯静、最引人注目、且年龄比自己小三岁的女同学黄丽群的座位,和自己编在一起,这位花名叫“番婆”的黄丽群日后便成为共同建立“金利来王国”的最忠实伴侣,可见还在东山中学读初中的曾宪梓,就非常明白“男人的世界”里开发女性资源的重要性。1953年秋曾宪梓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回了东山中学高中一年级,同样被委任为班主席,第二学期学校采取选举制,他还是被选为班主席并兼任全校军体部部长。他的100米短跑曾荣获全梅县第一名,速度为11.8秒,篮球也打得出色,被选送到梅县代表队。他善于处理好课程学习、班务工作、身体锻炼、时间安排等关系,被同学叫了个花名“老鬼”。可见还在东山中学读高中的曾宪梓,就非常明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财富”的道理。曾宪梓读高中时教室安排在由印尼爱国华侨刘家祺、刘宜应捐建的松山堂里,上课时坐在后面的曾宪梓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埋怨说:“这种教室设计得不好,不合格。”周围同学听后就反驳说:“这教室可是爱国华侨捐建的,你居然还嫌它不好,有本事你也捐一个。”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曾宪梓马上接过话头说:“等我过番挣了钱,我一定回来捐一座教室,而且一定比这个大,比这个高级。”当时同学还笑说他是“大炮鬼”。十年以后,曾宪梓真的过了番;二十年以后,曾宪梓真的拆去了旧教室捐巨资盖起了高大挺拔的教学楼,儿时的戏言居然梦想而成真。曾宪梓东山中学毕业一年后考入了中山大学生物系。在读大学期间,学校的基建需要箩筐、扁担,他便发挥在农村时学到的编织竹器的手艺,利用休息时间编织,学校主动支付工钱,每做一担五角钱,他便将赚到的钱除解决自己生活学习费用外,寄些钱回家里,为母亲和妻子帮补家用。曾宪梓也利用空余时间刻写钢板,印刷讲义,每刻印一张讲义五角钱。虽然他是自己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但在当时是一种落后思想的表现。自然有人提出异议:“曾宪梓太会赚钱”、“曾宪梓的钱赚得太多了”。作为学生的曾宪梓,一切以大家意见为准,既然大家都贫苦地过日子,我就不应该挣这么多的钱,也就停止了编竹篾、刻钢板等活动,而发挥他的体育天才,参加了中山大学的篮球队和划船队,当上生物系体育部长。曾宪梓中山大学毕业后,把赚钱的本领带到泰国、香港去发挥,艰辛地创办起“金利来集团”,支撑起一片“男人的世界”,开放改革后,又拓展了“女性世界”,因而“金利来”便成了财富的别名,曾宪梓则成了中国改革的一颗宝珠。
一位是革命的宝剑,一位是改革的宝珠。叶剑英和曾宪梓既是梅县的同乡,又是东山中学的校友,其情谊就非同一般。1979年叶剑英委员长在广州接见曾宪梓时,亲切地对他说:“家乡的经济建设、教育事业还很落后,希望你能多支持家乡的发展。”曾宪梓回答说:“这正是我多年的理想,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1983年5月叶剑英在广州南湖接见曾宪梓等人时特别谈到:“教育地位要提高。好像菊年伯(叶当年就读东中时的校长)这样热心教育的人,在梅县是很多的,我们要将其地位提高。”曾宪梓对叶剑英是非常景仰和尊重的。他说:“我和叶帅虽然是同乡,不过是个晚辈。我们梅县人和港澳同胞都很敬仰这位国家领导人,以他为荣。他开导我们团结海外侨胞支援国家建设,我以我的余生尽力去办,以报答他老人家的恩情。”曾宪梓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978年开始,捐赠10万元人民币为东山中学建了座“宪梓教学楼”后,又捐建了“宪梓图书馆”、“宪梓大礼堂”、“宪梓运动场”,以及合资兴建“七十周年纪念大楼”,重修“东山书院”等项目,还设立奖教奖学金,组织老师到香港等地参观旅游等。此外,在梅州、梅县还建有“曾宪梓高级中学”、“梅县曾宪梓中学”、“曾宪梓小学”等,其在内地捐资办学、修桥筑路和发展体育运动的善举项目超过300个,款额逾三亿港元。曾宪梓完全是按照叶剑英的嘱托去做的。
叶剑英和曾宪梓都是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过去培养出来的杰出代表,叶剑英是一把革命的宝剑,曾宪梓是一颗改革的宝珠。那末东山中学今天如何继续前进,如何在培养叶剑英和曾宪梓这样的人物上再创新的道路,这不但是东山中学要思考的问题,整个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应思考的问题。要知道,人类有三件宝器:宝剑、宝珠、宝镜。日本传说中就有关于将三大圣物献给伟大的太阳女神的故事,太阳女神尤其钟爱宝镜,因在宝镜中女神可以窥视自己的倩影或自己掌握的知识。宝镜象征着太阳女神的神力。古希腊传说中的太阳神也拥有宝剑、珠宝和太阳镜,是其权力的基本工具。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宝剑、宝珠、宝镜也是臂力、财力、脑力的象征,更是暴力、财富、知识的象征。宝剑、宝珠、宝镜是人们的权利;暴力、财富、知识是人们的权益;臂力、财力、脑力是人们的权力。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由暴力、财富和知识三者构成的权力,是有目的地支配自己与他人的力量。暴力是一种低质量的权力形式,财富创造质量中等的权力,高质权力则源于知识的应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越来越成为财富和暴力的增殖器。非常明显的是,宝镜的作用也越来越比宝剑、宝珠的作用大多了。
学校是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知识生产的地方。学校教育要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好的宝剑、宝珠和宝镜出来。教育要面向学生,要面向每一个人。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个人通过读书提高素质,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掌握知识成就未来。人类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里更是如此。“知识”的“知”字,由“矢”和“口”组成,“矢”就是箭,箭装进入“口”袋,需要时再从口袋拿出箭,去射击野兽和敌人。制造矢箭的知识更为重要,掌握了它,口述造箭的知识时就好像口里能很快射出无数的箭。所以,“知”比“资”重要,“渔”比“鱼”重要,“道”比“器”重要。家庭教育必须明白:让子女掌握知识比遗留资产更为重要;学校教育必须明白:“授人之渔”比“授人之鱼”更为重要;社会教育必须明白:掌握“形而上谓之道”的知识比掌握“形而下谓之器”的知识更为重要。
知识的生产,与物质的生产、资本的生产,完全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特点。“知产者”所进行的“知识生产”的方式和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首先,由少数知识精英、先知先觉者、智慧者,呕心沥血提出“新知”,创造出“新知”。
二、其次,由知识界对“新知”进行补充、修正、质疑、挑战、探讨、辩论等研究工作,在知识界内部形成“共识”。
三、再次,由知识界向外传播,或以电视、电话、广播等通讯媒体,或以教材、书籍、报纸、杂志等信息载体,或以会议、谈话、聊天等社会各种活动,使社会大众取得“常识”。
四、再其次,知识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与物质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产业(金融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形成密切联系、有机互动和良性循环,创造出更大的产值,使各种生产增值。
五、最后,物质和资财可以积累并直接传代,但知识可以积累却无法传代,每一代人、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学习知识,学校教育负有重大历史使命。“东山中学和全国所有的教育单位一样,可谓任重道远,更何况忝为全国重点学校之一,更宜不懈努力。”
不但学校教育要努力,而且建设学习型的社会已成为当今迫切的任务,中国的头等重要任务也就是要使到每个人都成为“知产者”。中国的义务教育只是培养“知产者”的雏型,高中教育则是粗加工,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为今天的大众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群体,这只是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大军而已。读书真要能提高素质,学习真要能改变命运,知识真要能成就未来,关键就在于知识分子一定要成为“知产者”。一般的教师、医生、技术员、记者、作者、学者等“小知产者”,要不断提升自己,使之成为专家、教授、研究员、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等的“中知产者”,不断努力,再提升到为像袁隆平、王选等那样的“大知产者”,进而成为“智慧者”,成为人类的宝镜。
人类需要宝剑、宝珠,更需要宝镜。人类教育需要培育宝剑、宝珠,更需要培育宝镜。这就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方向,家庭教育的方向,社会教育的方向。这也是我们纪念东山中学建校94周年,纪念叶剑英诞辰110周年,祝贺曾宪梓73寿辰的意义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