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91|回复: 0

国家空管总体专家-----陈志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8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志在蓝天的客家骄子
——访国家空管总体专家陈志杰

  
 
2007-02-28     新闻版权所属:梅州日报
来源: http://www.mzrb.com.cn/news/0702/28/070228064.htm
  


                                      本报记者  吴优

    他今年才44岁,却已经是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副所长,博士,高级工程师,我军空中交通管制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委办公室特聘的总体专家。而就在不久前,他带领研制的“全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综合论证与系统集成”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就是陈志杰,一位从梅州走出的客家骄子,一位志在蓝天写辉煌的航管专家!近日,趁陈志杰回梅过年的时机,记者在他父亲,梅州日报社原编委办主任、主任记者陈坚先生家采访了他。



m280901.jpg

    今年春节期间,陈志杰与父亲在梅县家里的天台上合影。

    纯属“意外”,山里娃跨入军校

    初见陈志杰,记者多少有点意外——深棕色毛衣,黑色西裤,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斯文有礼,除了高大的身材和小平头外,丝毫看不出是位从军二十多年的军人。“小时候我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军人,当初会走上这条路,纯属‘意外’。”

    1963年,陈志杰出生在梅县石扇镇加庄村。“聪明、好学”是在梅北中学教过陈志杰的老师对他的一致评价。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由于成绩不错,年仅14岁、正读高一的陈志杰,被老师选中参加高考,但由于太过仓促,陈志杰落榜了。不服输的他更加发奋,15岁时第二次参加高考,一举拿到了所在石扇考区的第一名!

    成绩刚公布不久,家里就来了几位部队的领导,动员其报考空军导弹学院。当时,陈志杰家里比较困难,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七八口人,兄妹五人全都还在读书。“听说上军校不用钱,还有津贴,而且当时军人在社会上的威望、地位很高,所以我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年,陈志杰走进了空军导弹学院,攻读计算机专业,毕业时分配到了驻河北的某雷达部队。那是一个可以用“深山野岭”来形容的地方,“偏远、荒凉,连人都见不着几个,我真的不知道在这穷山沟里能学到什么先进的东西。”刚从学校出来的陈志杰觉得心都凉了。然而,当他到达部队,得知这里就是1959年11月2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1125”工程所在地,有我军第一套指挥自动化系统时,不禁激动万分:“能到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基地学习,我很幸运!”

    “我是搞技术的,要想发展就得继续深造。”于是,在这个被他们戏称为“山沟大学”的雷达部队学习、锻炼了4年后,陈志杰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时,他来到了北京空军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

    临危受命,小荷才露尖尖角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空中交通运输量迅猛增长,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在空域协调、航线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目视指挥”、“手工操作”式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将研制军用新型自动化航空管制系统的任务,下达到了陈志杰所在的研究所。

    课题组迅速成立。因为专业原因,初选时陈志杰没能进入课题组。可是,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十几个人组成的课题组却没有太大的进展,而上级催赶工程的指令一道接一道地下来,让大家倍感压力。时间不等人!研究所党委决定加强科研力量,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志杰。“虽说我的专业不太对口,但其实早在我刚到研究所不久就认识到,随着空军和民航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航管领域的科研任务必将大增,所以那时起我就开始一边完成本专业的工作,一边积极关注和研究空管方面的技术动态,对这个新的研究领域比较了解。”于是,一纸“项目软件总师”的命令,使陈志杰成为空管技术研究的带头人。

    临危受命,陈志杰感到了肩上的重任和压力,同时也被使命和信任“激活”,他带着多年的技术“积蓄”和热忱上岗了。他利用自己既懂硬件系统,又懂软件工程,掌握雷达、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航空器飞行等方面跨学科知识,还有参加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善于进行横向思维的特长,全力推进科研攻关。

    两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终于在1993年5月迎来了胜利的喜悦:以先进技术为基础、适合我军特点的新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研制成功了!

    披荆斩棘,勇攀航管技术高峰

    第一个空管自动化系统研究成功后,首战告捷的陈志杰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1994年,陈志杰领衔组建全军第一个航管研究室,被任命为该室的主任,这给他施展才华、矢志航管事业提供了广阔天地。为跟踪国际技术前沿,组织上安排他前往欧美考察,并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随着学习的深入,陈志杰的思路虽然越来越开阔,心情却越来越沉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咱们国家的航管技术实在差距悬殊……当时美国一个机场的飞行总量,相当于我们国家全国的飞行总量,在飞行流量如此高的情况下,美国飞行的事故率却远远低于我们国家。”

    这一比较,让陈志杰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我们国家航管系统的研究和更新换代上下功夫,干出一番事业来。随后的几年,陈志杰披荆斩棘,不断向航管技术的高峰攀登:他主持了全军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管制体系的总体需求论证,提出了适合我国、我军特点的管制概念、管制模式和管制理论,并主持建立了我军空管标准体系;1995年担任我军重大引进工程“某型管制装备关键设备引进工程”总师,负责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需求设计、技术谈判、国内配套设备研制、系统总成等工作。项目引进和配套建设的成功,为我军管制手段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为确保国庆阅兵空中梯队安全、准确飞行,他带领课题组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研制成功“国庆阅兵空情综合显示系统”……

    刻苦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经过不懈的技术更新换代,“八五”、“九五”建设后,我国的航管技术慢慢迎头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卫星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美国和欧洲又已经开始研究未来一代的航管系统——新航行系统,而国外许多拥有先进技术和雄厚实力的公司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前景,纷纷动作。

    2000年前夕,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按国际先进标准建设新航行系统,并确定首先启动军用航空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这个工程代表着依托卫星导航和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航空管制的新潮流。但是,在引进部分航管技术的中外谈判中,外方一面拼命在军事航管技术领域实行严密封锁,一面对民航航管技术的要价“狮子大开口”。我国面对两难选择:如果按照外方的要价,我国将为此付出巨额资金,但如果不同意此要求,我国在短期将无法获得当时最先进的航管技术。

    “如此重要的技术体系,绝不能依靠别人的施舍!”就在国家有关部门痛下决心,要自己干时,陈志杰和他的同事们立刻主动请缨。很快,国家空管委任命陈志杰为该工程的总设计师。连续3年,陈志杰和同事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刻苦攻关,终于在规定的期限内圆满完成了军队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权威部门对此工程考核后评价:这项成果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应该迅速推广!2003年底,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再创辉煌,硕果虽多整装再起

    一名德国青年驾驶民用飞机穿过苏军防空警戒网降落到莫斯科红场、“9·11”事件中美国国土空中管制部门无法阻止撞向要害目标的飞机等事件让陈志杰认识到,只有融合军队和民航用户的需要,融合航管诸要素的功能,实现军民航空管一体化,实现空管空防一体化,才能确保飞行安全高效,才能确保国家领空安全。

    为此,陈志杰开始向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并很快创造出一项项成果,更可喜的是,国家、军队有关部门将构建全军一体化空管体系综合论证和系统集成的重大课题,直接下到了陈志杰所在单位!

    陈志杰深知这副担子分量有多重,和同事们开始了艰苦攻关。多少个日日夜夜,迎难而上的陈志杰和同事们跋涉在山重水复的痛苦中和“过关斩将”的喜悦中。在推翻一个个预案、进行了数百次模拟实验、整合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之后,大功告成!2006年底,“全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综合论证与系统集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志杰可谓是再创辉煌。

    从投入使用的情况来看,陈志杰和同事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用是明显的,京沪航路和东部沿海的局部地区实现了雷达监视下的程序管制,管制员可以从雷达显示器上看到飞机的飞行航迹;在北京、上海、广州和珠海等地区初步实现了雷达管制,机场1分钟左右可以接收或放飞一架飞机,飞机空中飞行的间隔距离缩小到20公里。覆盖全国空管系统的通信和综合数据网,容量大、音质清晰、传输距离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作为研究带头人,陈志杰也是硕果累累,2001年被聘为首批空军专家,2003年获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科协“求是”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我只是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到最好。”对陈志杰来说,这些荣誉并不是他最想要的,陶醉在科学探索的境界里,致力于通过融合、集成及顶层设计,为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管制构筑平台、规划蓝图,这才是陈志杰的矢志追求。

    真诚无价,“友好界面”凝人心

    谈起这个排行第四的儿子,父亲陈坚的眼里有藏不住的自豪,真诚、谦虚、执着、孝顺,这是陈坚对儿子的评价。

    “这孩子对人没什么心眼,真诚,对谁都很好。”陈坚回忆说,读书时陈志杰跟同学关系特好,考上军校要走的时候,十几个同学从家里赶来送他。“读军校的时候,有个东北的同学特地和他从西安坐火车到梅县家里过年……到了单位,他的人缘非常好,有同事称他是‘友好界面’。”原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志杰和十几个同事进驻杭州某部进行航管现代化建设试点工程建设。该课题组成员个个是所里的精英,其中有5个是北大、国防科大、北航等不同学院毕业的研究生。由于课题新,经验少,大家意见不一,各组的组长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案。陈志杰虽然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主张,但急性子的他好多次争论都忍住了,用真诚的心去倾听和沟通,对意见建议一条一条分析优劣利弊,去粗取精,对各组精英一个一个进行咨询协商,统一思想。争论始终没有变成吵闹,团队的亲和力、凝聚力反而不断增强。“我觉得要想让这么多精英分子‘团结’起来把劲往一个方向使,就得协调好。自己得负起协调的责任,把大家组织好,把活干好。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融入集体才能真正有力量。要实现理想的目标,就要有团队精神……”也正因为这样,每次领导或媒体谈起他主持的科研成果时,他都一再强调那是团队的功劳,不是他个人的。

    “这孩子对别人好,对父母长辈更是孝顺。”陈坚告诉记者:“七岁的时候,他奶奶卧病在床,大人都外出干活了,是他每天煮粥给奶奶吃……现在他人在北京,每个星期至少打一次电话回家,有时到广州、福建等地开会,也会尽量抽空回来看看父母,”陈坚告诉记者,平时陈志杰工作非常忙,有时老夫妻俩到北京小住,一天到晚能见着儿子的时间特别少,只有晚上相聚,但是,无论多忙,对于父母的愿望,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前年我们夫妻俩到北京,说没去过西安,特别想去,当时志杰工作正忙,听到后还是利用五一休假时间抽空带我们到西安玩了三四天……”

    在旁边听着父亲对自己的评价,陈志杰有点不好意思,连连说:“没有,没有这么好……”

    (本文部分资料引自《人民日报》2月14日冯春梅所写的长篇通讯《打造空中“高速网”》一文)

[ 本帖最后由 白色馬尾巴 于 2007-2-28 21: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