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迪文/新埔報導
新埔鎮有百年歷史的潘家「大夫第」,縣府雖列為歷史建築,但年久失修下多處坍塌;昨天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派員下鄉勘查,將依潘家家屬意見,恢復「大夫第」學術傳承的文史地位。
坐落在新埔鎮和平街老街的潘家「大夫第」宅院,占地900餘坪,是新埔最大的宅院。新埔文史工作者黃有福說,潘家在清朝曾任五品朝官,大宅第可能與此有關。
「大夫第」的右廂房,已有新建築,餘下的主廳房和左廂房占地仍廣,紅瓦白牆的外觀古意盎然,加上庭院一大片的青草地花園,大戶人家的氣派仍未稍減。
雖有148年屋齡,「大夫第」因屬土角厝,近年來雨水多,屋內廳房內的大門或頗具特色的八卦梁,都一一出現坍塌,不得不用千斤頂和鐵柱支撐,以免有立即坍塌的危險。
昨天上午客委會派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副主任范佐銘,和工程顧問公司人員,由從事牙醫的潘家後代潘裕民陪同,到「大夫第」勘查,新埔鎮長賴江海也趕到現場關心。
勘查人員仔細勘查整棟建築,潘裕民說明,失修處在倉庫、臥房和餐廳,學堂部分還保持完整。
潘裕民認為,「大夫第」過去在新埔是教育、學術和文化上重要的中心,他建議恢復過去文化和學術傳承使命,未來「大夫第」可做為文史展示,客家文化活動,及學術傳承工作。范佐銘表示贊成,說會依此目標規畫功能。
至於「大夫第」的修復,鎮長賴江海希望儘快動工。工程顧問公司人員認為,只要有經費應該沒有問題。范佐銘示,目前縣府已在規畫修復工作,客委會和縣府、公所充分配合,將「大夫第」復舊。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8-3-13 12: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