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4|回复: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廖盖隆(信宜客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1 14: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廖盖隆  
http://www.xinyi.gov.cn/bdzl/xyrw/lgl.htm
   廖盖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中共产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学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廖盖隆, 1918 年 3 月 20 日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县白石镇扶龙蔗坪村的一个贫农家庭。 1930 年至 1932 年,在白石吐珠小学读书。 1932 年至 1935 年,在信宜怀新中学读初中。 1935 年至 1938 年在广东高州中学高中班师范科就读。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和一些同学组织了“星期日下乡抗日宣传队”、“抗战剧社”、“新书合作社”等爱国团体,从事抗日宣传。 1938 年 8 月,他带领部分进步同学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 34 队、高级第 4 队学习,同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 年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 1940 年初在马列学院中国问题研究室工作,研究并讲授中国现代革命史。 1941 年 4 月调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任经济组财政小组组长,并被聘为中共中央主办的《解放日报》特约撰稿员,发表了多篇关于国民党财政危机的论文。 1944 年 4 月调《解放日报》社,先后任国民党统治区新闻部副主任、主任,国内新闻部副主任、主任。撰写和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 1946 年调新华社,先后任国内部组长、副主任、主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等职务。在此期间,他于 1950 年撰写了《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一书,阐述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过程和必然性,回答了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从而加深了群众对党的正确认识。此书曾广为发行,后被选为高中教材,改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并以《从延安到北京》为书名翻译成英文出版。

   从 1951 年 1 月起,廖盖隆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处、报纸处任副处长、处长(即局长)等职务,兼任抗美援朝总会宣传部副部长。 1957 年 6 月后的四年,先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历史组工作,不久任朱德政治秘书。从 1961 年 7 月到“文化大革命”前,在中共中央联络部西亚非洲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任《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一书的编写组长。曾主编内部出版的《非洲手册》。

   “文化大革命”中,廖盖隆遭受迫害。 1975 年 1 月恢复工作, 1978 年任中共中央中联部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 1979 年出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后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参加了国庆三十周年叶剑英讲话稿的起草工作,之后一段时间还参加了《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

   1980 年 1 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廖盖隆被任命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同年,兼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担任中共产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还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为了推动全国的党史研究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创办了《党史通讯》、《党史研究动态》、《中共产党史文摘年刊》等刊物。由他主持编写和修改的《中共产党史大事年表》,以其内容精练、史料翔实,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经多次增订,至今发行数百万册,成为党史、现代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廖盖隆在担任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工作期间,曾就党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多次学术讨论和史料考评,澄清了党史中一些重要的疑难问题,为推动全国党史研究和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6 年 11 月后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参加起草党的“十三大”报告。 1990 年 6 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廖盖隆离职休养。

   廖盖隆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和中共产党史研究工作。他勤于富余,著述颇丰。除散见于报刊的一些论文外,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 1950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 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 年)、《党史探索》( 1983 年)、《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83 年)、《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1987 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88 年)、《毛泽东思想史》( 1993 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1995 年)、《中国和全球走势》( 1996 年)等。这些著作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配合党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广泛的、有益的积极作用。

   他担任主编的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 1987 年)、《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研究方法》( 1987 年)、《新中国编年史》( 1989 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91 年)、《中国共产党发展事典》(与丁晓春等共同主编, 1991 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七十年》( 1991 年)、《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画册)》(与谷长春、蒋齐生共同主编, 1991 年)、《中国名人大辞典》三卷(与范源、罗竹风主编,共收人物 3 万多人, 1991 ~ 1993 年)、《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与孙连城共同主编, 1993 年)、《社会主义百科要览》(与梁初鸿等共同主编, 1993 年)、《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与刘佑兴等共同主编, 1993 年)、《抗日战争写真》( 1996 年),此外, 1982 年至 1987 年还主编出版了《中共产党史文摘年刊》 6 册。

   廖盖隆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坚决拥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不遗余力地宣传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得到思想理论界的好评。

   廖盖隆工作认真,勇于负责,富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遵循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史研究、学术讨论等工作中,提倡以确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拓宽视野,独立思考,大胆提出新观点、新诊断。他的这种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是廖盖隆突出的优点。即使在他离职休养后,仍然读书不倦,笔耕不缀,屡有新著问世。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向周围的人学、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代洪流中,成长为著名的中共产党史学家。长期以来,他自己动手积累资料,写读书笔记,认真记录各种会议上有价值的发言,无论参加大小会议,均事前认真写出发言稿,表现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受到广泛的称道。

   廖盖隆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待人热忱宽厚,乐于助人,积极主动培养青年,奖掖后进,深受人们的敬重。

   廖盖隆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一生。他勤奋工作,严谨治学,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事业。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的业绩和风范,勤奋的治学态度,不倦的探索精神,开明的领导作风,忠厚的长者气度,是党史工作者的楷模。

   廖盖隆,因病于 2001 年 6 月 23 日 18 时 50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83 周岁。


http://www.xinyi.gov.cn/bdzl/xyrw/lgl.htm

----------------------------------
Posted by yang668 at 2004-11-13 23:30
客家分布:
   大涯:合水,新宝,平塘,钱排,客家占99%
   细涯:白石,洪冠,怀乡,茶山,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思贺
            受到信宜话的不同程度的同化,其中白石尤甚,讲细涯的应该有80~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2 12: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廖盖隆,是著名的中共产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学家
2006218110625.jpg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