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8|回复: 1

盘古祖殿的历史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17: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肇庆盘古祖殿分为三部份:中间云秀亭,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亭后为十皇殿,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东西两厢及山门,建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清康熙、光绪间曾重修。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知端州军州事范雍见有五色祥云起于北岭南麓,遂命名其地为云秀台,建云秀亭于其上。

  范雍,河南人,字伯纯,进士出身,端州知州任满后赴京升礼科给事中。一夕,皇宫附近道观玉清昭应宫遭火灾。章献太后(真宗皇帝之母)泣对群臣,谓“先帝竭力成此宫,”奈何“一夕延燎几尽。”范雍竟敢疏言曰:“不若悉燔之也,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遽为灰烬,非出人意。如因其所存,又将葺之,则民不堪命,非所以畏天戒也。”雍为官尚恕,颇知人,喜荐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卒谥忠献⑴。

  可见范雍对北宋道教耗费国家财力,深恶痛绝。其建云秀亭,当非奢华之物。

  南宋时,有人在亭后建云秀庵。

  元代中叶泰定元年(1324年),肇庆瑶首黄宝才等出山受朝廷招安。时在北岭北麓榄坑(瑶山之一)的盘瓠祖殿⑵,便因瑶民逐渐出山与汉人杂居⑶而需要迁出。元统元年,汉瑶两族人民将云秀庵改建为十皇殿。稍后,两广汉瑶便联合反抗元朝的民族压迫,还在元统三年(1331年)及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广西壮军支援下两度攻克肇庆府城⑷。同呼吸共命运的战斗情谊,促进了两广汉瑶壮民族的互相尊重与融合相处。十皇殿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汉瑶两族祖先神共祀一室的独特的文化遗存。

  据本地父老回忆,十皇排列如下:后土皇、高辛皇、盘古皇、轩辕皇、神农皇、伏羲皇、衡山皇、颛顼皇、白马皇、少昊皇。

  据《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注,周代以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颛顼、少昊为五天帝。故东边五皇,为周代开始以来,周人、汉人奉祀的祖先神。

  而西边五皇,则与瑶族祖先神有关。

  肇庆盘古祖殿的盘古皇,最大的特色,是保留瑶族祖先神的原貌:狗头人身,此点为其他盘古庙所无。

  古藉所载远古以犬为图腾的氏族有两个:一是夷鼓,黄帝时代封于顾国(居今山东)。犬戎父族为弄明⑸而其母族与夷鼓相同,为邹屠氏⑹。《拾遗记》云:“轩辕去尤之凶,迁其民邹屠之地。”可见邹屠氏与尤有关。不过,由于夷鼓氏早就成为黄帝部族的一员,故以龙犬为图腾,而犬戎则以白犬为图腾。犬戎父族本非黄帝部族成员,颛顼以前,他的部族成员中还有伯鲧⑺。以白马为图腾⑻。帝颛项时(约-2486至-2409),颛顼曾命其下属重与黎两个氏族“绝地天通。”实际上是命这两个氏族完成考察天文地理的工作。《山海经.大荒西经》却说成是令他们一个把天尽量往上举,一个把地竭力往下压,把天地分离开来。其中黎被派往西岳(今陕西华山),称为祝融氏,把噎鸣、共工等氏族吸收进本部族中。噎鸣等父族世系便从黎开始上溯到颛顼,而黎因平“九土”(又称九原)又被称为“后土”之皇⑼。

  后来,黎把观测天文地理的工作交给了噎鸣,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甲以纪农事⑽。《大荒西经》却把这说成是他指挥着日月星辰的运行。《海外北经》还说祝融氏(烛龙、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为风,身长千里。”帝高辛时(约-2408至-2334),夷鼓氏被封为左人。犬戎入寇,夷鼓氏因战功得与高辛之女族对婚(是氏族群婚,不是个人对个人的婚姻),组成盘瓠氏,又称犬封国。因高辛氏房姓(又称封姓,彭姓),盘谐音彭,瓠谐音鼓。尧舜禹时(约-2324至-2757),以丹朱(衡山皇)⑾、伯鲧(白马皇)为首的部族以及祝融(后土皇)属下的共工、接任后土职务的共工之子氏族句龙等,组成三苗国、三首国,与尧、舜、禹对抗。失败后,其遗族组成有阳氏之国(困民国),继续与夏王朝对抗。夏帝泄时(-1973至-1958),有阳氏因与商侯亥争夺仆句氏的对婚权,引起战争,不敌,逃到兽方(盘瓠氏为君之国),依附盘瓠,在岭南江淮间立国为句困,又称九菌。盘瓠氏称帝(帝困),其部族被称为畎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言“南海中有盘古国”当即句困国。

  商代,九菌屡遭商王征伐,商王武丁时(-1293至-1235)其大部分被迫北迁邠岐之间(今陕西、山西),与犬戎、猃狁结合为畎戎。周初,散处岭南江淮间的九菌部分遗民助周武王伐纣,被封到荆楚立狗国,与原居荆楚及湘南山区的酉阳等氏族结合,称为“武陵蛮”。

  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武陵蛮造反,南下攻破苍梧等郡,开始进入两广,然多淹没于俚僚之中。至晚唐俚僚族解体,瑶族始见于记载。

  由此可见,瑶民历史上是以盘瓠氏为中心,融合了以高辛皇为首的女胞族,以丹朱(衡山皇)为首的三苗,以伯鲧(白马皇)为首的三首、以祝融(后土皇)为首的共工、句龙,以及原居荆楚湘南的酉阳等氏族、部族组成的民族。

  当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高辛、三苗、三首部族只有一部分成员加入不到以盘瓠氏为首的九菌部族中,尚有很大部分成员分别于不同时期融合进夏、商、周、秦、汉民族中去。春秋战国时,处于邠岐之间的畎戎南下,建中山国。其遗民与干越⑿结合,称为山越,是当今畲、侗等少数民族以及客家的先民,亦奉盘瓠为祖先神
  可见,肇庆盘古祖殿所祀西边五皇,正是瑶民的祖先神。当然,也是很多汉人以及畲、侗等少数民族的祖先神。

  但在其他很多地方,汉人奉祀的盘古皇,却是“左物执凿,右手执斧”,开天劈地的大力神像⒀,与肇庆的不同,这与道教的形成有关。

  东汉道教形成时,供奉的神灵数量不多,无非奉战国时道家学者老子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加上天、地、水三官而已。随着宗教的深入发展,需要创立体现世界本源的神灵。而夏、商、周、秦、汉朝廷中奉祀的祖先神最早只能追溯到伏羲,人所共知,不能再把这些祖先神推到创世时。这创世之神只能到朝廷意识形态之外寻求。这样,散处江淮间的九菌遗民对其祖先神的传说便成了道教徒注意收集的材料。

  道教的盘古皇首见于宋《太平御览》卷二引三国时吴国道士徐整在江淮一带收集民间神话写成的《三五历纪》。中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尺,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与颛顼命重与黎“绝地天通”类似。而《广博物志》卷九引徐整的《五运历年纪》则云:“盘古之身,龙头蛇身,吹为风雨,嘘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这实际上已是祝融(烛龙)的形象。

  祝融形象附会到盘古身上,与神话搜集者有意把创世神话集中到最有影响的祖先神身上有关。晋朝著名道士葛洪《枕中记》,开始有“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之说。东晋末,道教有灵宝派之《灵宝纪略》云:“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把盘古皇变为元始天尊,连佛教“大乘之法”也是由他传给灵宝天尊的。至南朝梁陶弘景著《真灵位业图》,正式把由盘古皇变成的元始天尊定为道教的第一位尊神,位居第二者为灵宝天尊,第三者为老子所变的道德天尊,是为“三清”神。而由高辛皇变出来的“东极青华大帝”,由后土皇变出的“后土皇地祗,由白马皇变出的“北极紫微大帝”,由衡山皇变出的“南极长生大帝”则称为“四御”,或称为东南西北四岳大帝。周人所祀五天帝,则分别称为苍(伏羲)、赤(神农)、黄(轩辕)、黑(颛顼)、白(少昊)“五老帝君”⒁。

  由此可见,道教的神仙谱系,是以瑶族先民奉祀的祖先神为主体,吸收道家、佛家之说,再加上周以来朝廷奉祀的祖先神合起来的。而道教的仪式和方术,也有很多是来自瑶族先民的,有些至今仍广泛存在于瑶族的民俗生活中。

  但肇庆盘古祖殿中的十皇殿,却保留了道教产生之前,汉瑶两族先民共祀的祖先神的原貌。盘古皇被称为“四皇爷”,排在伏羲、炎帝、黄帝之后,真实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父系氏族祖先神产生的先后次序。而不象道教那样,硬把盘瓠(盘古)奉为创世神,排在伏羲炎黄之前。说明肇庆盘古祖殿本来就不是道教庙宇。

  肇庆盘古祖殿的十皇殿,能保留汉瑶祖先神共处一室的原始风貌,与肇庆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相关。据明代嘉靖《广东通志》统计,明中叶肇庆府瑶山,占全省瑶山的六成以上。广东民族学院副院长赵家旺《广东瑶族迁移趋向分析》一文指出:“瑶族迁移的趋向是由荆楚向华南,继而向西南,接着向东南亚扩散,然后移居美国、加拿大、法国等欧美国家,成为源于中国,分布世界的跨境民族。……我们从中国西南、东南亚、欧美等地瑶族的家先单,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广东肇庆府或韶州府住过。”⒂

  明代中叶以后,两广总督奉行大规模剿瑶的政策,肇庆府瑶民或被杀,或融合到汉族中,或被迫向西南迁徙。然据本地父老回忆,直至民国时,还有很多瑶人到肇庆盘古祖殿寻根祭祖。汉瑶人祭祖对象有不同,汉人以黄帝为太公之祖,瑶人以盘古为太公之祖。太婆之祖各依如下次序卜杯确认:伏羲、神农、黄帝、盘古、颛顼、少昊、高辛、后土、衡山、白马。首次得胜杯者为本宗族太婆之祖。当然,汉人也有卜得太公、太婆之祖同是黄帝者,瑶人也有卜得太公,太婆之祖同是盘瓠者,但不多。第一次寻根确认后,他们会年年依期回庙拜祭。

  肇庆盘古祖殿,反映了宋元明三代汉瑶民族融合的历史,体现了中华多元一体艰辛而又光辉的凝聚历程。重修盘古祖殿,除了可向人们展现汉瑶两族先民和中华民族祖先神形成的历史,展示汉瑶两族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遗存,使人们增加历史文化知识以外,还可给汉瑶两族海内外同胞,提供慎终追远,寻根问祖的场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安定与祥和,也为肇庆多添一道历史文化亮丽的风景线,正是一举而数得,善莫大焉。


注释:
⑴《中国人名大辞典》
⑵瑶族祖先神殿,始建年代不详,遗址尚存,已无建筑。
⑶今石牌等村名有瑶文化痕迹。
⑷《道光肇庆府志》
⑸又称骆明。《山海经,大荒北经》:“弄明生白犬,为犬戎。”
⑹又称融吾氏、肜鱼氏,《大荒北经》:“融吾生弄明。”证以《姓氏源流》:“邹屠氏生骆明。”可知融吾即邹屠。而夷鼓为“黄帝三妃”肜鱼氏所生,肜音融,鱼古音吾。
⑺即后来的帝鸿氏、白马皇。肇庆龙顶岗西有白马庙,佛山有祖庙祀北帝,俱是祀伯鲧。
⑻《海内经》:“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⑼《海内经》:“后土生噎鸣”。
⑽《海内经》:“后土生岁十有二”。
⑾见《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可图》。
⑿散处江淮间的共工、句龙遗民与越人组合而成的部族。
⒀明末周游著《开辟衍绎》。
⒁见《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⒂广东瑶学学会主办、张有隽主编《瑶学研究》第四辑,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页。

文章出处:肇庆名城荟萃

文章作者:刘伟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的先民,亦奉盘瓠为祖先神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