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8-20 23: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讀後感
誠如戴氏所言,臺南三山國王廟創建年代係前島之誤,但其後國分直一、連景初皆以〈三山國王廟〉為題再三(合計五次刊出)討論,然亦未得其解。國分文初刊於1948年8月3日《公論報》〈台灣風土〉第13號「廟與神專號」,並收入1981年《壺を祀の村》頁388-392。但何以〈新建三山明貺廟碑記〉會如此令學者對臺南三山國王廟肇建年代起疑?原因為徐德峻於乾隆十九年諸羅知縣任滿內渡後,復於乾隆廿八年□月出任臺灣海防同知(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頁137,「叢刊本」),且於乾隆廿九年四月攝任臺灣縣知縣(同前書,頁101)。三位前輩都誤會〈新建三山明貺廟碑記〉為海防同知或臺灣縣任內作品。反之,前輩學人在討論嘉義三山國王廟卻毫無疑義徵引〈碑記〉,如劉枝萬(1963年,〈清代臺灣之寺廟(二)〉,《臺北文獻》第5期,頁103)、石萬壽(1989年,《嘉義市史蹟專輯》,頁89)。這大概是需要補充說明的。
末段討論嘉義廣寧宮沿革則有待商榷。嘉義「許家班」實係張氏,張氏來自嘉義縣溪口鄉,為饒平客家後裔無誤。但賴和則為彰化人,相關研究可參考:邱彥貴,1995〈嘉義廣寧宮二百年史(1752–1952)勾勒--一座三山國王廟的社會史面貌初探〉,《臺灣史料研究》6號,頁69-89。2005〈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3卷2期,頁1-56。2005《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相關篇章,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