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距市区不远的五桂山,人们都会想起它秀丽的自然风景。而在青山的掩映下,在政府的支持和村民自觉的保护下,当地的客家山歌文化也如陈酿的美酒般在新时代散发出醉人的香气。
上个世纪50年代,在劳动之余,五桂山的客家青年男女还会在山头上对歌,你方唱罢我方和,悠扬的情歌在山林中飘荡,爱情也在这山歌中绽放,许多对男女就在对歌后结为百年之好。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山歌被禁止传唱,客家山歌渐渐鲜有听闻。
周庆基说到客家山歌总是如数家珍一般。
文革结束后,一批爱好者开始重新传唱客家山歌,在文艺宣传队、公社的汇演中也出现了山歌对唱的节目。曾任桂山中学的副校长周庆基就是客家山歌的专家。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一边执教,一边参与公社宣传队山歌节目的演出和指导工作,客家山歌又开始家喻户晓。
改革开放后,接受了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偏爱流行歌曲、摇滚乐等,而当地传统的客家山歌却逐渐被淡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以周庆基为代表的客家山歌爱好者们,开展了对中山民歌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创作工作。他们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深入民间,走遍五桂山各个村落,采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的民歌手,将收集整理的山歌汇编成集《客家山歌集锦》。
然而如何将这些山歌传播开来,成为周庆基最头疼的问题。客家山歌婉转、顿挫,讲究韵味、曲调,一般社会青年不喜欢接受这种曲调。他思来想去后认为,从学校的基础教育入手比较可行。他的想法得到了学校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于是,在当地学校中,每学期开设8至10个音乐课时,专门教学生学唱客家山歌、咸水歌、高棠歌。并将像诗歌一样压韵的歌词与语文课结合起来学习。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传唱并创作歌曲,在学校的文艺会演和镇里的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除此之外,他们还专门编写了五桂山中学乡土教材——中山民歌,结合新时代的变迁,创作出了《五桂山巨变》、《辉煌的“十五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反映社会变化、农村新风貌和讴歌社会主义的新曲目,来丰富客家的山歌文化。
在他们及一批客家山歌传承者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初级教育的音乐教材里也收录了客家山歌。而五桂山的客家山歌教学也开始从幼儿园普及,使得下一代更早地培养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文章来源(中山商报)http://www.zsnews.cn/News/showcontent.asp?id=582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