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6|回复: 7

客都梅州将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4 2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03-07-02/8/18258.html
广东新闻网梅州七月一日电 (记者 卜瑜)

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的广东梅州将于今年十一月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有关方面今天称,“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由梅州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旅游报社联合主办,梅州国际山歌节组委会、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承办。本届山歌节将突出旅游性、民俗性、国际性与现代性特色,办成梅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集旅游、艺术、经贸于一体的文化盛会。

  与山歌节相应,将举办“客家妹”形象大赛,大赛总决赛暨闭幕晚会,面向全国乃至海外的客家妹进行选拔,配以名家专门设计的具有客家风味的亮丽服饰,充分展示客家人文之美。

  据悉,徐沛东、阎肃、王佑贵、李昕、车行、蒋开儒、陈小奇、陈洁明、朱德荣、李小兵、李广平等一大批中国著名词曲作家已于昨日飞抵梅州,他们将于近日内在梅州各著名景区进行采风、创作山歌。

  据了解,整个山歌节将以三大支柱晚会为基础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开幕式大型新山歌演唱会,邀请中国著名歌唱家、当红歌手演出。

  客家山歌演唱会和传统山歌擂台赛。拟由梅州六县一市一区山歌代表队的山歌擂台赛为主体,邀请东南亚、美国、港澳台等地的山歌手作为嘉宾参加演出,同时在各县(市、区)各文化广场发动群众自发举办山歌擂台赛,届时整个梅州将成为山歌的海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2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阎肃、徐沛东、王佑贵、陈小奇等著名词曲作家赴梅州采风(图)

http://news.gd.sina.com.cn/ent/2003-07-04/86204.html
本报记者 余姝

  美景山歌育新曲


  6月30日上午,艳阳高照。十余名中国著名词曲作家走出梅州机场,拉开了梅州采风活动的帷幕。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有:《爱我中华》、《大地飞歌》、《亚洲雄风》等曲作者徐沛东,《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词作者阎肃,《春天的故事》曲作者王佑贵,《好日子》曲作者李昕,《常回家看看》、《好日子》词作者车行,《涛声依旧》词曲作者陈小奇,《走进新时代》词作者蒋开儒,《我的爱对你说》词作者陈洁明,《九月九的酒》曲作者朱德荣,《你在他乡还好吗》词作者李广平,《又见彩虹》曲作者李小兵,《吉祥颂》曲作者姚晓强等。

  为山歌节打前站

  “以山歌的名义,我们相约梅州。”为配合梅州市申报优秀旅游城市,打造“文化梅州”的品牌,6月30日—7月4日,山歌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这批音乐人组成采风团,为梅州“量身定做”10首旅游歌曲。据悉,在11月7—9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开幕式上,我国一些著名歌唱家、当红歌手将受邀演唱这些具有浓郁客家风味和现代感的新山歌。据本次山歌节总策划、著名音乐人陈小奇、陈洁明介绍:本届山歌节将突出旅游性、民俗性、国际性和现代性的特点,办成梅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集旅游、艺术、经贸为一体的文化盛会。整个山歌节以三大支柱晚会为基础内容:开幕式大型新山歌演唱会、传统山歌擂台赛和“客家妹”形象大赛总决赛。最后一项活动将面向全国乃至海外的客家妹进行选拔,配以名家设计的客家风味服饰,充分展现客家的人文之美。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采风团在短短5天里,流连于梅州各个自然、人文美景,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的灵感也在慢慢发芽。

  阎肃听山歌入了神

  6月3日中午,采风团驱车赶到了雁鸣湖风景点。在半山腰的凉亭里,县城山歌剧团的演员向采风团演唱了当地的山歌。尽管大多数观众都听不懂客家话,但音乐的语言却没有隔阂。坐在表演者背后的著名词作家、70多岁高龄的阎肃老爷子最认真,边听还边打着节拍,一副入神的样子。

  长潭县的五指石是享誉当地的自然美景,它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长在两座山峰间的一道奇观———磨肚缝。顾名思义,磨肚缝极其狭窄,常人只能侧身前进,稍有不慎就会受磨肚之苦。跟随当地的导游,陈小奇、车行、李昕、李广平、朱德荣等几位词曲作家也决定到缝中一探。

  走进磨肚缝,才知道有多艰难。缝中光线极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只能侧着身,扶着湿滑的岩壁向上攀爬。《好日子》作者车行这次可没有“好日子”过,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头,再加上微微隆起的肚腩,走得可真是步履维艰。好不容易出了磨肚缝,车行长出了口气:“想想都后怕,要给卡在里边了怎么办?那可真是进退两难了!”听了这话,旁边的李广平打趣说:“那还不好,就能天天听着梅州山歌了!”

  李昕与采药老人竞技

  穿过磨肚缝,眼前豁然开朗。一位客家老人坐在山峰旁,身后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山歌歌词。导游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名叫黄熙祥,是当地著名的山歌艺人,创作了几十首梅州山歌。他以采药为生,每日坐在这里,一边卖草药,一边唱山歌。他乡遇同行,两位作曲家李昕和朱德荣把舟车劳顿立刻抛在脑后,开始与老黄切磋起来。接过老黄手中的二胡,李昕拉起了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朱德荣没有乐器,索性跟着音乐起舞。一曲舞罢,兴致高涨的朱德荣问起老黄是否听过他的代表作《九月九的酒》。以为这首歌肯定家喻户晓的朱德荣这次却碰了钉子,老黄摇摇头,说自己从来没听说过,朱德荣只好自我解嘲地哈哈大笑。




  图片:阎肃为客家山歌入神。余姝/摄





  图片:陈小奇把《九月九的酒》唱出酒味。何龙/摄




  图片:王佑贵(左)、阎肃(中)与徐沛东三人成曲。何龙/摄



  图片:陈洁明、陈中秋、姚晓强(从左至右)让“涛声”不“依旧”。何龙/摄




  图片:陈小奇(右)酷评李广平(中)和朱德荣唱的《涛声依旧》。何龙/摄




  图片:邗词曲作家作客客家山水。余姝/摄



  图片:朱德荣(左)、李昕(右)与民间艺人又拉又唱又跳。何龙/摄


-----------------------------------------------------------------------------------

  词曲作家“要抢歌星的饭碗”

  本报记者 何龙 余姝

  一批词曲作家如果演唱自己的著名词曲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在采风活动中,本报记者建议开一个特别演唱会,那就是让参加采风活动的词曲作家演唱自己的名曲。

  这一建议得到广东的词曲作家的积极响应。阎肃和徐沛东说,他们以前曾搞过类似的演唱,效果不错。他们说不如自由选择,或者唱自己的新歌,或者互唱对方的名作。于是在采风活动的第二天晚上,一场特别演唱会就在梅州某宾馆里举行。平时藏在幕后的词曲作家纷纷登台,阎肃客串主持,王佑贵、徐沛东和李昕三位北京作曲家依次登台,演绎了各自的新作;陈小奇、朱德荣等几位广东音乐人则互唱对方的名作。

  王佑贵“唱起春天的故事”

  中国几乎所有的大民歌手都唱过王佑贵的歌,但他本人却很少在公开场合演唱自己的作品。谈起个中原因,第一个登台的王佑贵笑说:“我实在唱得太好,一登台就把别人的饭碗都抢了,还是老老实实作曲好。”当晚王佑贵演绎的歌曲是他的最新作品《唱起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是为女高音而作,王佑贵唱得如泣如诉,把女声的婉转、深情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徐沛东“走向共和”

  前不久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其主题歌《走向共和》是由徐沛东谱曲并亲自演唱的。这次,徐沛东再次挑战这首颇有难度的歌曲。音乐还未响起,站在舞台中央的徐沛东就紧锁眉头,握紧话筒,已然进入了状态。随着旋律高低起伏,徐沛东一会儿仰天高歌,一会儿颔首低吟,动作幅度之大,绝不亚于他的老搭档刘欢。唱功一流的徐沛东在作秀方面却是个外行。大家或许看惯了歌手在台上一边演唱,一边接过歌迷献花的场面,可徐沛东唱到高音部分时,梅州电视台漂亮女主持白杨上前献花,徐沛东顾得唱歌却顾不得鲜花美人,刚塞进他怀里的一捧花马上就掉到地上。女主持人赶紧把花拾起,才没有被过于投入的徐沛东一脚踏中。

  李昕向客家妹送花

  北京作曲家李昕的《好日子》由梅州汉剧院的演员演唱。这位第一次演唱《好日子》的姑娘在李昕面前尽管有点怯场,但她甜美的声音还是感召了李昕为她送花。

  陈小奇的“涛声”不“依旧”

  广东的词曲作家彼此都很熟悉,他们更乐于拿“别人的歌”逗乐。

  朱德荣与李广平先唱起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他们两个唱得虽然没有毛宁好但也还是有点“旧船票”的味道,只是朱德荣声音本来就天生沙哑,采风“采”累了后就更“沙”了。唱完后陈小奇上台点评。陈小奇有意贬损说:“李广平声音行乐感却不行,朱德荣乐感行声音却不行。”不过他最后还是给他们打了9分。

  陈小奇上台唱朱德荣的《九月九的酒》。没想到这个平时“动手不动口”的词曲作家还给人“小小的惊奇”,把这首酒歌唱得颇有酒味,让在座的梅州汉剧院女演员猛送鲜花。

  采风团领队、广东文联书记陈中秋这时也按捺不住,与陈洁明、姚晓强一道上台演唱《涛声依旧》。姚晓强声称“要废了李广平朱德荣版的‘涛声’”。结果一曲下来,“涛声”已经不再“依旧”了……

  李仙花与陈小奇“智斗”

  广东汉剧院院长、两度梅花奖获得者李仙花也饶有趣味地参加了这个特别晚会。她除了表演汉剧唱段外,还与陈小奇、李昕合唱《智斗》。李昕演胡传魁,陈小奇演刁德一,李仙花自然就唱阿庆嫂了。不过在“二度梅花”李仙花面前,陈小奇与李昕也像胡传魁和刁德一一样,被“斗”得近乎失声……

[ 本帖由 hcb8188 于 2003-7-4 22:19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4 21: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都梅州将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转)

太棒了!

多谢hcb8188提供消息,到时候如果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8 03: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都梅州将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转)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20030706/wh/200307060239.asp

词曲家梅州采风写新山歌

    2003年07月06日


本报记者 郭 珊

  首届国际山歌节年内举行 词曲家梅州采风写新山歌
  “东较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这是我国著名的民歌品类之一——客家山歌中的代表作品。
  日前,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有“山歌之乡”美誉的梅州市,决定于今年11月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为配合山歌节的筹办,6月30日至7月4日,徐沛东、阎肃、王佑贵、蒋开儒、陈小奇、朱德荣、李广平等20位中国著名词曲作家,应组委会邀请飞抵梅州采风,为梅州各著名景区“量身订造”10首具有浓郁客家风味及现代感的旅游歌曲,这些歌曲将在山歌节的开幕式上由当红歌手演唱。

  客家山歌美名扬
  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民歌,后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8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都梅州将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转)

太好了,太好了
前景乐观,前景乐观啊
只可惜太远了,要不然,挤出一点时间去看就好了
希望到时候电视上可以看到,或者可以买到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8 2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都梅州将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转)

    其实,梅州早就应该打好“客家”这张牌,为梅州发展服务。
以前,我以为我们的客家山歌就要断火了,现在引起政府的重视,令人兴奋。
   我经常向我的同学介绍客家山歌,可是手里头找不到磁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8 23: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都梅州将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 (转)

这里可以在线欣赏和下载客家山歌: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4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14 1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余词曲作家赴梅州探究客家山歌

十余词曲作家赴梅州探究客家山歌
http://www.gmw.com.cn/gmrb/gmrbhomepage.nsf/documentview/2003-07-14-05-B2C6A4A6EBC15C7E48256D620082FDA7?OpenDocument#b3197971

本报记者 吴春燕 中国青年报记者 林洁


  在广东梅州市平远县有一座五指石山,山上常年有一位以采药为生的民间山歌艺人——黄熙祥,不管风吹雨打,每天都抱着二胡为过往的游客唱山歌。7月初的一天,他偶遇3位“专业”的游客,与之切磋后,恍然大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原汁原味的山歌,传统的山歌是应该改革了。

  这3位“专业”的游客分别是《好日子》曲作者李昕、《涛声依旧》词曲作者陈小奇和《九月九的酒》曲作者朱德荣。

  今年11月7日至9日,“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将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享有“山歌之乡”美誉的梅州市举办。为配合山歌节的筹办,应组委会邀请,6月30日至7月4日,徐沛东、阎肃、王佑贵、蒋开儒、李昕、车行、陈小奇、朱德荣、李广平、姚晓强、陈洁明、陈中秋、李小兵等13位中国著名词曲作家赴梅州采风,为梅州“量身定做”10首具有浓郁客家风味及现代感的旅游歌曲,并邀请我国著名歌唱家、当红歌手在山歌节开幕式上演唱。

  常言道:“自古山歌从(松)口出”,松口镇就在梅州。客家山歌流行于粤闽赣交界客家人聚居的广大区域,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词曲不固定,可以即兴编唱。

  当地的居民介绍,由于世代生活环境的关系,他们不论男女都会整天在田野山岭间劳作,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客家人性格大都质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一直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客家山歌是他们的口头文学,是中国民歌中独立的一支。

  在为期5天的采风活动中,采风团赶赴黄遵宪故居人境庐、雁南飞茶田、阴那山天文台、蕉岭长潭旅游区、平远五指石、五华热矿泥、大埔客家民居等景区参观、体验,所到之处,都深刻感受到一种醇香的客家山歌文化。

  74岁的著名作曲家阎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采风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这种“主动出击”的形式很好,置身民间,通过视觉、嗅觉等全方位地捕捉和感受民俗、民风,最能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想象力。在一路山歌的陪伴下,阎老爷子还即兴作了一首诗表示赞叹:“人说梅州出山歌,梅州山歌确实多。水面唱得船超载,拧头歌声绕翻坡。”

  山歌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会否影响它本身的韵味?作曲家徐沛东说,山歌创作要与时俱进,如果不发展,再好的传统文化都会式微,甚至随时都面临被取代和淘汰的危险。由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山歌肯定会“变味”,而且一定要“变味”,更多体现一种时代的胸怀。创作艺术不能跟着传统走,必须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剖传统优秀文化,借用新思想、高科技,使山歌焕发新的生机,但根还是客家的。他认为,艺术如果不能造成内心冲击、引起共鸣,就会变成孤芳自赏。

  广东作曲家陈小奇认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国的传播。文字大量采用比兴手法,在现代都市中不可能生存下去。但是,它的旋律在全国却是首屈一指,在编配上可以有大的变化;结构也只有4、5句,所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客家音乐的创作素材非常丰富,目前艺术界对此开掘还不够充分。例如晚清杰出的外交家、“诗界革命”的领袖、梅州籍的文化先驱黄遵宪就曾经有意识地吸收民间客家文化,创作出民俗诗《新嫁娘》,这首诗就完全可以成为歌词创作的素材。

  梅州市委副书记古小平表示,目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版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博采众长,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从而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梅州市已经设立了3个专门的山歌研究机构,搜集民间山歌资料,研究传统山歌的格律、用韵、衬字等,已经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梅州市每年投资100多万建设的专业山歌剧团,每年都要进行考核。剧团走精品经营的路子,每年演出多达120场。去年,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山歌剧《等郎妹》在全省艺术节上囊括8个艺术大奖,专家叫座,观众叫好。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表示,举办国际山歌节是梅州市以实际行动打造“文化梅州”的战略品牌,带旺梅州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拉动全市经济建设,塑造“客都”新形象。

  就此,陈小奇则提出了“旅游歌曲”的概念,他说:“一首好歌,是千万人心目中珍藏美丽的风景;一首好歌,是千万次无偿传播的广告。”曾几何时,一曲《太阳岛上》将哈尔滨美丽的原野自然风光和哈尔滨人的浪漫生活情调唱遍全国,《请到天涯海角来》也促就了海南快速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这充分体现了一首好歌对一个地区旅游、生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