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2|回复: 0

DNA:探究潮汕人的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6 13: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NA:探究潮汕人的起源



  胡盛平:博士,教授。现任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中心主任、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兼司法鉴定中心DNA物证鉴定室主任。1996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获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资助赴美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理论

,全面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先后完成了两个基因的分离克隆,并进行基因的调控研究。从事的研究涉及遗传病的围产期基因诊断,心脏病、胃肠疾病以及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等,科研论文在包括《血液》在内的多种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目前正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从事潮汕地区高发性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以及潮汕人群基因结构的研究。

  由汕头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主任胡盛平教授主持的“潮汕人群起源的研究”,经过两年多对潮汕汉族HLA(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成果率先在国际上系统地论述了潮汕人群的基因结构及起源,为潮汕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率先从遗传学角度探究潮汕人的起源,受到国际人类学界的关注

  胡盛平教授一直致力于基因学方面的研究。此次,她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潮汕人群中提取505份“无关个体”的血样进行DNA分析和研究,引起了国际遗传学界、人类学界的关注。《美国体质人类学》网站和杂志公开发表了胡教授“潮汕人群起源的研究”的论文,认可了胡教授此项基因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盛平教授说:“从2002年,我们就开始大规模地从汕头、潮州、揭阳等地采集3代以上出生并生活在潮汕地区的健康人群血样。每一名被调查者都填写了知情同意书及三代以上在潮汕地区出生和生活的说明。2003年底,我们开始对潮汕人群进行HLA基因研究,从而得到潮汕人群最易发生的几种恶性肿瘤的基因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潮汕群体的基因样本与其他九个汉族群体———大陆闽南人和大陆客家人群体、台湾闽南人和台湾客家人群体、香港汉族群体、新加坡汉族群体和中国北方群体、中国中原群体和中国南方群体的基因样本进行比对,科学地分析了10个汉族群体HLA A和HLA B等位基因频率的遗传树。”

  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0个汉族群体中,潮汕汉族与大陆闽南汉族亲缘关系最为密切,而与中原汉族差别显著,距离甚远,尚不足以证实史料中“潮汕人群起源于中原汉族”的说法。

  对于此项研究报告中潮汕群体与其他9个汉族群体的精确遗传距离的计算,胡教授也作了详细解释。她说:“我们通过把潮汕人的基因研究结论与其他9个汉族群体的HLA资料进行比较、验证,最后通过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潮汕群体与各汉族群体的遗传距离,再依靠计算机统计软件得出最后的数据。研究显示,潮汕人群与大陆闽南人群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042,即这两个人群具有高度的亲缘关系;潮汕人群与中原人群的遗传距离为0.0342,亲缘关系相距甚远。”HLA基因分析尚无法提供“潮汕人起源中原汉族”的遗传学证据

  据文献记载,现代潮汕人的祖先来自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年代上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时期,当时秦始皇派军队统一南部地区为一个中国。这被认为是中原汉族从中部地区移入潮汕地区的开始。中原汉族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公元265年至316年的西晋时期。伴随着所谓的永嘉动乱,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遍及古中原地区,迫使人们四处逃散,并向广阔安宁的南部转移。在这段时间内,中原汉族移民以各种方式渐进地影响着南部的土著居民。一直到宋末元初,潮汕地区的土著居民几乎被中原汉族同化。需要指出的是,从历史角度看,中原汉族并不是直接移入潮汕地区的。相反,他们首先定居在福建,然后逐渐移居到潮汕地区。因为当时潮汕地区的开拓滞后于福建地区且居民比较稀少。到了明朝,所有与外国的海运贸易和社交都被严格禁止,这迫使福建居民大量涌进人烟稀疏的潮汕地区,也就是这次最重要的福建居民大迁移,形成了现在的潮汕人和闽南人享有共同的方言、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甚至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从DNA基因分析的结果看,潮汕人和大陆闽南人最短的遗传基因距离反映了这两个群体的遗传相似性。

  采访中,胡教授告诉记者:“潮汕人群起源于中原汉族已经得到了来自历史学家、语言学研究、生物学、社会人类学、考古学发现以及成文的家谱的支持,其翔实的历史史料为我们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线索。”但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结论,胡教授却另有主张,她试图尝试从遗传学的角度重新探究潮汕人的起源,进而印证历史文献关于“潮汕人起源于中原汉族并与大陆闽南人有共同的祖先”的假设。最后,胡教授的研究结果只能证实了潮汕人和大陆闽南人拥有共同的祖先,但尚不能为潮汕人群起源于中原汉族的假设提供肯定的遗传学证据。

  胡教授解读与史料研究结果相左的DNA遗传学证据

  在采访时,胡教授为记者详细地分析《潮汕人群起源的研究》报告。她说:“对于群体基因研究来说,要根据统计学要求来采集样本,一般认为,样本量越大越好,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可靠。本次潮汕人群被调查的样本量超过500份个体,已属于大样本研究。我们的此项研究从采集标本的纯度到基因分型以及与其他汉族的基因比对分析等各个环节都很规范,结论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但对于出现与历史研究结果相左的遗传学证据,胡教授从3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一、中原群体的基因标本不纯。此次潮汕人基因研究的结果与其他9个汉族人群做比较,9个汉族群体的HLA资料是通过一些公用数据库等途径获得。由于中原地区人群的流动性很大,范围确定也就相对泛了些,在采集标本时可能有人群不纯的情况,从而造成我们在比对过程出现偏差。

  二、环境引起基因突变。潮汕人群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可能造成人群基因飘移或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群体出现基因差异。

  三、通婚而引起的基因飘变。大量中原汉族涌进潮汕地区与当地土著人通婚,进而引发基因结构的改变。

  近年来,基因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因信息中很强的功能性被普遍认识,它不仅控制着人类的健康,而且也掌握着人类“我从哪里来”的奥妙。胡教授告诉记者,接下来,她将进入Y染色体的研究。男性染色体一代代地由父子相传,而且“性格”稳定,一般在几十代之后才会有一到两个基因位点发生变化,研究Y染色体将能获得更多的潮汕人群的基因数据。因此,用DNA的方式探索潮汕人的起源远还没有结束,我们希望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对于历史上的结论应该有一种更新的说法。但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真正找到潮汕人群高发的鼻咽癌等几种恶性肿瘤的易感基因,探讨遗传背景和基因的关系,从而为肿瘤的防范提供更有力的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