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5-21 1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学研究的思路
面对存在的困难和困惑,怎样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学研究和民间文学学科,本文提出四点想法和建议。
第一,从丰富社会精神资源的高度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
面对民间文学学科的边缘化和低谷化,一些人对民间文学的价值产生怀疑,对研究工作的意义产生焦虑。并且,不只是现在,过去也有类似的困惑,上面述及的那些借贬低其他学科以自高身价的做法未始不是困惑和焦虑的表现。因此,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是关系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认为,过分强调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可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从民间文学是一种精神资源,研究民间文学有助于传播这种资源、发挥这种资源的作用,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精神生态平衡的高度看问题,才是化解焦虑的良策;而且,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才能进一步提升民间文学研究的价值和品位。
文学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它以自身的方式对世界和人生进行解释,找到生存的根据和意义,使情感得到丰富和提升,使精神世界得到滋养和美化,使心灵得到安顿,让人们发现、享用和珍惜世界之美。因此,衡量文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是它是否为社会和文学自身提供了精神资源和美学价值,
人文科学的终极价值在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安顿人的灵魂。笔者曾将人文科学教学和研究的目的和作用表述为:“记住人类曾经有过的精神传统、享用人类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培养完美坚实的理性和健康活泼的心灵,从而历史地、理性地、审美地看待世界,为人类也为自己的生存建构并护持一个温馨美好的人文环境和高雅和谐、生机盎然的精神世界。” 对民间文学而言,这一表述也是适用的,当然,我们要结合民间文学的特点把它具体化。民间文学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集体创造、集体承传、集体消费的文学样式。在这一过程中,它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底层民众的思想观念、伦理意识、情感好恶、生存智慧和审美趣味。它与政治家主导的官方文学、知识分子主导的精英文学存在着显著区别。这就使它找到了存在的合法性和研究的必要性。在现代文学类学科体系中,人们是把民间文学作为与作家文学、外国文学并列的文学形式定位的。这种分类在逻辑上有值得推敲之处:外国文学包含了外国民间文学,而我们讨论民间文学时,也会涉及外国民间文学,如古希腊神话、史诗、《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但在中国的语境下,从文学作为精神资源的角度看,这种分类又是能说明问题的:它归纳并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这三种形态在精神特质上各有特点和功用,它们之间是互补和互动关系,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0世纪60年代,阿兰·邓迪斯就开始追问何为民俗学之“民”及“民间”。 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也对“民”和“民间”的含义进行了寻根究底的追索,在此基础上对民间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工作对于确认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值得重视的是陈思和的研究结果。1994年,陈思和在《上海文学》第1期发表《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又在同年第1期《文艺争鸣》发表《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从现当代文学的角度阐释了“民间”的内涵。他认为,自20世纪以来,学术文化势力三分天下,即代表国家权力意志的文化意识形态、现代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文化形态及保存中国民间社会的民间文化形态。他指出,民间文化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它是在国家政权控制相对薄弱的地方产生的,保存了相对活泼自由的形式,能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是它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的过程,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三是它拥有民间的文化、艺术、宗教等背景,在体现一定民主性精华的同时又与封建性糟粕纠结在一起,具有藏污纳垢的特征。陈思和的观点引起热烈讨论,赞同者固多,反对者也不少。我们认为,尽管他讨论的时间限于20世纪,他是在现当代文学范围内讨论“民间”问题,但他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划分以及对民间文化(含民间文学)特点的揭示是符合文化及文学发展实际的,因而是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为民间文学研究所用。他说民间文学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原始生命力,具有自由自在的审美品格,精辟地揭示了民间文学的根本特点,凸现了民间文学的精神价值。民间文学研究者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才算抓住了根本。站在这样的高点看问题,通过实用价值、科学价值等等来显示民间文学的功能和价值就显得轻飘浮泛了,而研究工作应该怎么做,也就心中有数了。
“全球化正以汹涌澎湃的气势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清醒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当下正在进行的所谓全球化,实质是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世界化。虽然我们承认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具有普世价值,如科学、理性、自由、民主、法治,但在精神领域,西方文化并不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和普世性。人类精神领域反对单一性和独占性,如果全世界真的被一种文化所统治,决不是人类之福。人们必须以新的内容来补充、修正全球化的含义,使全球化过程变成一个文化整合、文化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有清醒的文化自觉。” 民间文学因为来自草根阶层,吸纳了民众的精神元气,往往能够保持鲜明的独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成为抵御西方式全球化的重要文化力量,维护文化的多样。反过来说,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精神生态平衡的高度,也必须加强民间文学研究。这也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
第二,高等学校要加强民间文学学科建设。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门学科只要有体制性依托,它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保证。而最重要的体制依托就是在学科和课程体系中保有自己的位置。在现行硕士博士专业目录中,民间文学虽然尴尬地被涵纳在民俗学中,但毕竟依然承认它的学科合法性和重要性。在1998年颁布并执行到今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民间文学被列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它在中文学科或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动摇。
教育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平台。某些学科即使受到商业社会、市场社会和物质社会的冲击和疏远,但只要在讲台上得到传授,它的生命就是长存的。教育必须明确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责任,不能以是否具有实用功效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许多人文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教育向人们传授并发挥其作用的。因此,即使一般公众没有热情或时间关注这些学科,但教育必须坚持灌输,才能保持整个精神和文化生态的平衡。例如,在高校,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大学生,根本不读文学作品了,文学没法教了。”从而怀疑文学的价值。不读作品不等于文学无用。文学经典作为人类经验、智慧、情感和美的结晶,它对个体人生和群体社会始终是有用的。因此,人们越是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文学作品,高校越是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播文学的精神。其他传统人文科学也是这样。高校不能以适应社会为名调整课程而把这些课程扼杀。
高校要加强民间文学学科建设,要从延续人类一个方面的精神资源和精神血脉的高度,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毫不动摇地确保民间文学在相应专业的学科地位,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田野作业等方面给予支持。一些根基深厚、有良好民间文学研究传统的高校要把民间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形成一定的民间文学研究中心,为全国性民间文学研究提供有力支点。各高校有关学科之间要加强联系和互动。通过这些努力,相信民间文学学科会得到稳定、长期的发展。
第三,政府和社会要对发展民间文学研究给予必要的支持。
教育是学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出版物是学科研究成果得以展现、传播和积累的必要载体,学术研究成果能否发表对于学科发展生死攸关。现在,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困难较多,一是原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被撤销,其他出版社缺乏出版民间文学著作的热情;二是专业期刊萎缩后,论文发表的阵地越来越少。既然民间文学对丰富社会精神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么,政府和社会就不能让它自身自灭,而应该加以支持。支持的重点是保障几家专业期刊的经费,让其免除后顾之忧,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进行运作,从而维系学科的稳定发展,提升学术水平。
任何纯学术期刊要以市场化方式获得经济效益养活自己都是不现实的,政府和社会要从发展文化事业的角度给以必要的经费投入。这里提出两个可以操作的思路,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选择几家权威刊物给予固定支持。国家社科基金是国家为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而投入的财政经费,权威专业期刊对于学术繁荣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支持专业期刊产生的效益决不在支持具体研究课题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有支持自然科学期刊的做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市区社会科学基金也应该考虑这一问题,把对学术期刊的支持纳入资助范围。二是出版社与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办刊。在现行出版体制下,出版业带有垄断性,一般出版社的盈利是十分可观的,支持学术刊物轻而易举。出版社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投入适当经费“养活”学术期刊,以促进学术发展,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如果经营得好,从期刊获得经济收益,那更是两全其美的事。《民间文学论坛》停刊以后,2004年6月复刊,更名《民间文化论坛》,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学苑出版社合办。复刊以后,面貌焕然一新,为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民间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赢得海内外学术界广泛的赞赏与肯定。这种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第四,民间文学研究要积极关注信息时代的民间文学创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与此相一致,民间文学的发生、传播和消费呈现出崭新面貌。民间文学研究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民间文学的变化,拓展研究内容。比如,最近几年广泛流行的政治笑话和“色情笑话(黄段子)”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新的民间文学形态。这种文学形态以亚文化形式存在,在社会生活中广有影响,形成了与主流文化判然有别的政治观和是非观。民间文学要把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揭示其反映的民众心态,挖掘其积极意义,也指出其片面化、极端化之弊。收集、整理、研究这些民间文本,也像以前收集民间歌谣一样能起到“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的作用。
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民间文学传播和消费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平台主要是群体活动场所,传播渠道是口耳相传。这样一些方式不能说已经消失,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民间文学传播的主要渠道和交流平台。前述政治幽默和“黄段子”很多就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民间文学的产生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故事或顺口溜起初也许是一个网络写手创作的,但在流传过程中,经过许多人的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它就成了反映民间心态的文本,依然保有民间文学的特质。现在人们聚在一起讲政治笑话或色情笑话,当同一个故事出自不同人口而出现差异时,都会戏言“版本不同”。所谓“版本不同”就是民间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的“异文”现象。
对信息时代出现的这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就学科自身而言,它使民间文学研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民众,拓展了研究领域,寻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保持自身的活力。对其进行理论概括,还能丰富和发展民间文学理论。就社会而言,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传播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疏导人心,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令人欣喜的是,关于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重视。黄涛把注意开展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意见写入教材; 一些学者取得扎实的研究成果,如何学威、蓝爱国著《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就从民间角度对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格调品位、思想内容、美学特征作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加强信息时代的民间文学研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能够为民间文学研究输入新鲜血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