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2|回复: 1

寻乌概 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3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乌,这红色的土地,是3256名寻乌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寻乌, 这肥沃的土地,是286565寻乌人民的汗水浇成的;寻乌,这希望的土地,是数以万计开拓者的智慧凝成的。

位置优越    源远流长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东邻福建武平县和广东平远县,西毗安远、定南县,南界广东兴宁、龙川县,北与会昌县接壤。地理座标为北纬20°30′40′~25°12′10″,东径115°21′22″~115°54′25″之间。这优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要冲,商人云集之宝地,游客来往之胜迹。
县境南北 长78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2311.3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距省会南昌市578公里,距赣州市246公里。
寻乌建县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定名长宁县。民国3年(1914)改为寻邬县。1957年,县名“寻邬”改为“寻乌”。全县1986~1988年为18个乡镇场,1989~1999年为19个乡镇场,2000年设15个乡镇、179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
1986年全县人口 234573 人,人口密度为102人/平方公里。2000年全县 286565 人,69786户,人口密度为124 人/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为271854人(其中少数民族3285人),66560户, 男女性别比为109.36/100,文盲及半文盲22802人,大专以上学历 3227人,0~14岁 79023人,60~94 岁 27384  人,95岁以上37人。2000全县人均寿命为76.19(男74.44岁、女77.89岁)岁,人口出生率27.54‰,人口自然增长率17.37‰。
境内居民有汉、畲、壮、蒙古、回、藏等17个民族。全县共有170余姓,人口数量较多的姓氏有刘、陈、谢、王、李、潘等。
寻乌人口源远流长,南宋时期有人从中原辗转来县内定居,明朝时迁入的人逐渐增多,据各姓族谱记载,大都由江北到福建、广东进入寻乌。寻乌人流向外地定居的年年都有,其中流向台湾的有235人,流向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3773人。

自然环境    得天独厚
寻乌处于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清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土地状况良好,水稻土分布全县各乡镇,适宜种水稻。红壤土分布于低 山、丘陵区,宜种果木。 潮土 、紫色土为旱作土壤。寻乌处于赣闽粤交界的分水岭地区,地势较高,是各水系的发源地。三标乡桠髻钵山为东江之源头,寻乌水流进东江, 注入香港。 项山水汇入韩江,南下澄海。罗珊水奔向赣江、北上长江。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1. 32亿立方米,理论蕴藏量12. 5 万千瓦,可开发量9万千瓦。已发现的矿种有钨、铜 、铅、锌、 稀土、铌钽、铁、钴、金、煤、石煤、泥炭、石灰石、水晶、硫铁矿、矿泉水、铀等。主要旅游自然景点有云盖岽、项山甑、青龙 岩、仙华堂、万安石、东江源第一 漂、文笔秀峰等19处,其中青龙岩为寻乌风景之最。境内保存着第三纪遗留下来的古第三纪植物区系和古第三型的森林植被,是国家一二级树种和江西珍贵树种较多的地区,其中项山乡北部有一片典型的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县域内陆 生野生动物种隶属19目45 种,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动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

改革有成    社会安定
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全方位改革开放。
1994年组织实施县级党政机构改革,精简了县委、县政府机构 20个,行政转事业7个。干部人事制度实行公开选拔 、竞争上岗 ,对拟提拔的干部实行公示制和试用制。
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到工业不断扩展。1998年全县第二轮土地 承包顺利完成,农民的积极性又一 次 调动起来,农业结构得到调整,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政府转变职能, 政企分开。工业企业改革以转换经营机制为主, 通过承包 、股份、 租赁、破产、拍卖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全县 25家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有22家实行了改制。全县农业9家、林业14家企业和县小水电公司的改革均成效显著。商贸各业经过深化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国营、集体商业企业退出市场竞争,民营商业迅速发展。1991~2000年引资兴办61家企业,主要涉足小水电、建材、冶金、服装等行业。
教育、科技  、卫生等事业的改革有条不紊,住房制度改革  深受千家万户好评。
公安干警 、武警部队和民兵,为社会安定发挥重大作用。 1986~2000 年公安局共侦破政治案件15起,刑事案件2136起,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 4965 起, 9525人次, 摧毁各种犯罪团伙 221个 832人,抓获犯罪嫌疑 3679人,缴获赃款360万元。县检察院 1986年起工作重点转移到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至2000年共查处严重经济犯罪13起 ,主犯21人,首犯14人。涉案金额 2.3亿元,贪污、贿赂、挪用金额 188万元。县法院打击重点对准杀 人、抢劫、盗窃 、伤害、强奸、贪污、受贿等刑事犯罪,从重从快依法审判,共判处人犯982 人,审结受案 10185件 ,有效地震慑犯罪。建成安全小区29个,安全楼院 272幢 ,安全村1084个。全县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愈安定,精神愈文明。 通过15年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圩镇脏乱差得到整治,优质服务、帮贫济困、奉公守法等新风随处可见。全县有省级文明单位8个、市级文明单位 30个,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个人。

国民经济    持续发展
2000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增加值7417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0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61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153万元。1986~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95万元,年均递增15.77%。随之,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8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06元,2000年增至1295元,是1986年的4.23倍。城镇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略高于农民。2000年全县消费品零售额达31505万元,是1986年的5.77倍。摩托车、彩电、冰箱、空调等高档商品售量年年见长。
2000年县财政收入11400万元,是1986年的11.2倍。1986年县税务局税收总计 525.5万元。 2000年县国税局税收872.6万元,县地税局税收1523 万元 ,合计2395.6万元。
寻乌被列为全国粮食丰收计划重点县,全县各乡镇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吨粮田建设、塑盘育秧、抛秧、 中稻再生利用等新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2000年粮食总产达90311吨,较1986年增加679吨。同时开展以果茶、生猪、水产和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农户达1.2万户。
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31553万元,其中种植业16475万元、牧业12095万元 、渔业2983万元。1986年全县 耕地213326 亩,2000年为189768亩(15年耕地减少23558亩),人均耕地 0.76 亩, 劳动力人均1. 57亩。
寻乌地处亚热带 ,气温、日照、雨量条件优越。全县292万亩山地大部分在丘陵、岗地上,土质松软肥沃,腐殖质丰富,适宜种植多种果树,尤其是柑桔。  80年代以来,寻乌把果业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的寻乌”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和财力开发果业。全县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干部职工利用节假日帮助果农开山 种果,营造了全县轰轰烈烈的兴果大势。 2000年全县果业种植13.36万亩,其中柑 桔9.54 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产值5661万元。蜜桔、脐橙因皮薄肉嫩、果色 金黄、汁多无核、其味甜香而驰名中外 ,石子头1号获1985年全国特早熟温桔鲜果优质鉴评第一名。寻乌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和“中国脐橙出口基地县”。
1984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寻乌”的决策。1985~2000年人工植树75.57万亩,基地造林8.52万亩,飞播造林71.64万亩,封山育林106万亩,共投入1100.24万元,物资折款48万元,投劳75.578万工日。1994年经省地抽查验收,“消灭荒山、绿化寻乌”达标合格。1986~1989年全县共完成上调国家木材1.68万立方 米,1986~2000年内销木材12.98万立方米、竹材249万根。
工业企业由注重完成产量产值任务向提升经济效益转变,国营、集体工业出现新机, 非国有工业逐步兴起,形成新的工业发展格局。2000年工业总产值 33305万元,比1986年增长542 %。2000年国有工业企业16家,职工 1978人。1996~2000年乡镇工业稳定在1200个左右,从业人员 7420人。
稀土工业是寻乌经济的支柱产业,1986~1989年稀土工业红红火火,税利分别为559万元、922万元、1411万元、348万元。酿酒、砖瓦、木材、松香、水咸菜、服装等 企业生产景气,产品畅销。松香于1986年获省优质产品奖,富有氧化稀 土于1988年获中国神龙杯“名牌奖”,中华敬师酒于1993年获全国三星博览会金奖,桔都咸菜王获1999年全国博览会金奖和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基础设施    稳步推进
寻乌县城规划建设区5.32 平方公里 ,主要街道17条,广场 、花园4处、桥梁9座。寻乌县 城中山路改造拉开了县城建设的序幕,接着房地产开发掀起高潮 ,县城卫生、绿化、照明、供水等配套工程一齐跟上,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县城今非昔比,人人交口称赞。人均住房达25.6平方米,县城4~7层、乡镇3~5层的私人楼房比比皆是。澄江 、吉潭、 留车、南桥、晨光等村镇建设起步早,变化大,面貌换然一新。
15年来,新建公路28条149.9公里,改造、改建公路12条58.7公里,新建、改建公路桥梁36 座,长 1070米。县内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 2000年全县大型  客、货车  270辆,小型客、货车280辆,摩托车12660辆,客运量70.1万人次,周转量 4646 万人公里,货运周转 量3540万吨公里。206国道经过寻乌,寻乌直达南昌、广州、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客运量天天见好。
邮电于1988年9月21日实行邮政电信分营。1986年到2000年邮递从5 8万件增至610万件 ,邮电业务总量从430万元发展到1055万元,电信线路由木杆改为水泥杆架电缆、铺设地下光缆,建成光缆传输、数字微波立体通信网络,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单位能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2000年市话用户9025户, 农村电话用户7698户。
水利投资1692.29 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65千亩,旱涝保收面积20660亩,低产田改造44022亩。解决人口饮水85376人,牲畜饮水1821头。投资85.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45万亩。
电气化县建设总投资22672.4万元。1998年斗晏电站竣工发电,装机容量3.75万千瓦,为全国第二大、全省第一大的县办水电站。2000年全县装机容量6.37万千瓦,占水力资源可开发量的70.7%,比1985年增长9.7倍,成为新的工业支柱。

回归社会事业    成绩显著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全面展开。学校危房基本得到控制,中小学土木结构主体校舍改造基本完成。经省地验收合格,成为“实验教学普及县”。 2000年全县公办幼儿园1所、城乡私立幼儿园179所,在园幼儿57151人;完小164 所、村小学60所,学生 30419人;初中22所,学生13631 人;完中1所,学生 1601人;职业学校4所、学生623人,附设职业班普通中学2所、学生376人。
全县地甲病得到控制,疟疾 、麻风病基本消灭,丝虫病绝迹 。妇幼保健事业愈受社会重视,药品 管理、卫生执法相应 加强,医疗医药市场 得到整治。2000年全县有县级医疗机构 2个,乡镇医疗机构16个,村卫生所215所,个体 诊所 22 家,医药公司药品零售网点23个,卫生 技术人员425 人,病床348张,门诊16  5 446人次,住院5790人次 ,业务收入1042 .43 万元。
全县有县办科研机构4个,乡镇科技推广机构15个,科技示范户3050户。科技服务全县联网。全县专业技术人员3055人,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国家专利6项,省级科技奖31项,地级科技进步奖52项。
寻乌文化市场形成于 80年代中期,县城出现桌球、电子游戏室、歌舞厅、音像制品店。90年代,各类文化经营项目从县城到乡镇 相继涌现 ,文化市场走向繁荣。至2000年全县有各类文化项目经营户108家,其中文化娱乐项目 53 家,音像制品15家,包装印刷12家,个 体书店 6家,网吧 13家,其他项目 9家。1986~2000年县人著有专著4本、编著20本、发表论文268篇、文艺作品316篇(幅、首)。
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收藏1命文物 和历史文物300余件 ,其中 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58件。寻乌调查旧址和上甲古窑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源地——毛泽东寻乌调查旧址年均接待约2.5人次。
县城有线电视网始建于1991年,当时有 200多户,至2000年底发展到4600多户。1999年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网遍布全县乡村。
县光荣敬老院 15年共接受优抚对象50人。全县社会敬老院19所,入院老人298人。农村五保供养743户781人。
15年共发生灾情较大的自然灾害 23次,上级和县拨款7507.93万元救灾,县直各单位和个人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
国家给予寻乌的扶贫资金共计6862 .36万元,安排扶贫项目761个。扶贫资金重点用于种植业,加工业和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生育工作已步入规范管理轨道,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7.37‰,出生 率 27.54‰。

客家风情    情有独钟
寻乌是闽粤赣客家人的发祥地、聚居地、集散地和摇篮,寻乌的客家风情,除客家风情的共同点外还有一些寻乌别具一格、持之以恒的风俗情感。
古时,寻乌村落多为围屋,村前有一口塘,村后有菜园。“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只鲤麻八尺长。鲤麻肚里做学堂,掌牛赖子读文章……”的儿歌,正是当时情景的写照。
农家妇女勤劳俭朴,谣谚云“干活最是妇女繁,‘五头五尾’都做全” (田头田尾、灶头灶尾、针头针尾、河头溪尾、枕头乳尾) 。
大年初一吃斋,春节米果有油煎灰水腊子、油煎糖果子、油煎盐果子、黄 米反  、春花、 等。寻乌人重友好客。客人来家,主人热情招呼接待 ,倒茶递烟,吃饭时让客人坐上席。对远道来的,先煮两个鸡蛋一碗米粉以表盛情。送客送出家门。亲友生病,在上午携带鸡、蛋、水果等前去探望。饮食以清淡为主,饭前先饮汤。多数人不吃辣椒。寻乌人讲卫生,天天打扫房屋、庭院,男女老少几乎天天晚上要洗澡。
1986~2000年,寻乌面貌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是寻乌人民胜利的、辉煌的15年。然而,寻乌人民也清醒地看到寻乌存在经济结构不尽科学,工业基础不够坚实 ,农业产业化进展不快,自然资源利用率不高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世纪、新征程,寻乌人民将再接再厉,齐心合力,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全面建小康,再次创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2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好男儿志在四方

好男儿志在四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0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