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ngchunbin

客家百姓源流 郡望堂联汇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9 11: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客家百姓源流 郡望堂联汇考

http://www.wuping.gov.cn/lyf.htm#thtl

中山镇百姓堂号堂联漫谈

     武平县中山镇是个神奇的地方。且不说那令人流连忘返的龙岩雨霁、丹井温泉和十里翠竹,也不说那惹人遐思的溃尾塔、平安桥和迎思门,更不说那神秘莫测的老城铜井、城北红泉和出米岩、单说那代代相传的堂号堂联,便叫人拍案称奇,叹为观止。

     中山世称百姓镇。古时,这户不盈千、人不逾万的小镇,竞聚居着 100 多姓人家,确为人世所罕见。据学者考证,中山姓氏过去曾多达 108 姓,迄今仍有 102 姓,造成该镇姓氏众多、复杂的原因,有专文论述,此处不赘。这里重点谈谈百姓堂号堂联的特点和来历。

     堂号,是老百姓写在家族祠堂正厅横匾上表明家族郡望的名号,如孙氏宗祠堂号为“乐安”,李氏宗祠堂号为“陇西”,也有将郡望写在族谱、墓碑和神祖牌上的,如“天水”是赵氏的郡望,赵氏族谱就称为“天水赵氏族谱”,赵氏之墓碑则刻上“天水赵氏某某”字样。家族郡望、原指各姓始祖的封地,魏晋隋唐时代,每郡 ( 古时地方区域名称,比县大 ) 显贵的家族,称为郡望,意为世居某郡为当地人所仰望。故郡望又指本姓中有名望的先祖的出生地或为官之地、后泛指祖籍地,因一姓中有名望的祖先不止一个,且一个地方名门望族不止一户,这样.使出现一姓多个堂号的现象,如危氏就有“汝南”和“晋昌”两个堂号;也有异姓同一个堂号的现象,如周、廖、蓝、左、袁等性均以“汝南”为堂号。以郡望为堂号,既有寻根溯源.缅怀祖光的意思.也有教育后代.不忘祖地的目的。

     流传在中山的百姓堂号今尚可稽考的有 75 种之多。从产生的年代看.上古产生的有“范阳”,春秋战国时代的有中山、延陵、雁门等 10 种,秦代有陇西、南阳、上党等 12 种,汉代有西河、天水、高平等 34 种,三国有平阳、吴兴、新安、临海 4 种,晋有博陵、兰陵 2 种.南朝宋代有东安,隋有扶风、余杭,五代后汉有济阳、下邳,还有燕山。河南、东海、太原、东鲁诸堂号产生的时代待考。从中山百姓堂号的源流根基来看、有来自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也有来自湖北、浙江、安徽、江苏、甘肃、湖南的,还有来自朝鲜半岛的。由此可推断.中山百姓来自天南地北,家族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堂联,又称族氏联、百姓门额氏联。不同姓氏有不同的堂联。中山镇百姓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庆便在厅堂两边或大门两侧贴上族氏联,一来渲染了节日喜庆气氛,二来叫人一看堂联便知本家姓氏。并且,这些堂联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表明历史上本姓知名人土的祖籍、封号和生平事迹的,目的在于颂扬祖先的政绩、文名和功德,所以,氏联被人称为“家庭的微型家谱”,把氏联贴在大门上既为炫耀门庭,也为教育后代,即以祖先的辉煌业绩激励后代积极进取、发奋有为、修身养性,以光宗耀祖。如朱姓氏联“汉代名臣第.宋朝理学家”,颂扬了汉代名臣朱云的刚正敢谏和宋代学者朱熹的博学多才,勉励后人要正直敢言,好学上进。又如杨姓氏联“弘农故郡,清白世第”,赞扬了后汉廉吏弘农人杨震深夜拒贿、不欺暗室的高尚品质,告诫后人要廉洁自律.常留清白于人间。再如林姓氏联云:“九龙新世第,十德旧家风”,蕴含了战国赵相林皋以德教子.九子成才的故事,劝勉后代要以德为本,严于教子,使之有所作为。

     堂联不仅内涵隽永,令人回昧无穷,更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便于记忆和传诵。这正是堂联历经千百年风雨仍流传于世的重要原因之一。氏联以四言、五言为主,也有六言、七言乃至十三言的。氏联还有一种统一的模式、比较流行。即上联基本上以“第、世第、新世第、家声远”等字眼收结,下联基本上以“家、名家、旧名家、世泽长”等字眼煞尾。因为这些特色,堂联又被人誉为对联花苑中的一朵奇葩。

     在中山镇 108 姓中,除雄、仁、带、麦、串、绿六姓氏联失传外, 102 姓俱有氏联,每姓少则一、二对,多者七、八对。如林姓氏联多达八对,可见林氏家族英才辈出.各领风骚。从现已收集到的中山镇 102 姓 500 多对堂联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有关帝王将相、仕宦名家和文学儒家的最多,有关清政廉吏、科举门第和勤勉奋读的次之,有关上疏直谏、忠君爱国和孝友节操的也不少,这不仅表明从古到今中山百姓的祟尚和追求,实际上也表现出客家百姓的祟尚和追求。因为堂联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央电视台曾派人前来采风并拍摄了专题片,向全国播出,使客家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中山文化站的诸位老前辈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收集、整理中山百姓堂号堂联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令人肃然起敬。县政协还将编辑出版《客家百姓姓氏堂号联汇考》,已请林默涵先生题写了书名。这本书的出版将有力推进客家百姓堂号堂联的研究工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6 0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姓黄 大给也是客家人QQ125272762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6 0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4: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