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2-10 1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了解.思考.吸收.创新.跨越式发展——浙江台州经济发展模式
转帖6、 谁可以走得更远?
http://www.zjsr.com 2006年01月10日 浙商网
浙商的社会性焦虑
近年来,浙商迅速崛起,并确立了其在国内第一商帮的形象和地位。与此同时,在“浙商”这个大概念下的区域性商人群体,也在不断涌现和强化。
2003年,温州召开世界温州人大会,树立了温州商人群体的形象;2004年,宁波召开全球宁波人大会,展示了新时期“宁波帮”的力量;2005年,台州召开台州商人大会,确立了“新台商”的概念。在这个时期内,湖州提出重振“湖商”的口号;义乌提出了“义商”的理念;衢州在打出“南孔”牌的同时,也把复兴“龙游商帮”作为一种口号;即使是丽水,也召开了丽水籍华侨大会,意图把丽水商人的形象确立起来。
而在外省创业的浙商,纷纷成立以县或市为称号的商人团体,温州商会、义乌商会等等不断涌现。
有人对此现象提出过批评,认为浙江省的实业家们都应该集聚在“浙商”这个名号下,不应该打各自商帮的名称。此批评不无道理,但是浙江省各地的文化、习惯、语言、性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省内各区域强化自己的商帮意识,是现实的需要,没有必要强求划一。更何况区域性商帮都承认自己是浙商的一部分,都拥戴“浙商”这面大旗,并没有“另立山头”,应该允许其“多元发展”。“浙商”大旗不倒,各区域“彩旗飘飘”,浙商的群体力量就越加显得灿烂多姿。
不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浙商已经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新阶层,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他们的人数是如此之多:在浙江省内,二、三产业法人单位40.38万个,个体企业达276.26万户,加上在全国、全世界创业的约500万人,这是一支多么强大的队伍!他们的财富力量是如此之巨:浙江企业总数里95%是私营企业,胡润榜中国富豪400强中,浙江有80多人!他们的社会影响面是如此之广:浙江的社会就业绝大多数依赖私营企业,在台州平均每6人就有一个企业主,在诸暨大唐平均每2人就有一个企业。这样的一个新阶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这个时代的“创富英雄”。
但是,当这些从田埂上走来的财富英雄,突然看到自己强大的力量时,一个困惑也随之产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这是浙商目前具有的群体性困惑和焦虑。因此,他们急于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急于在这种自我认同里确认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方向。这样的社会心理与政府层面的区域竞争相结合后,浙江省内各区域性商人群体便纷纷出现。有了以自己熟知的出生地为标签的群体归属后,他们可以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性格特点,更明白自己有着怎样的未来。
各区域浙商性格素描
宁波商人的“大气”:今天的宁波商人与历史上的宁波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开始经商办企业,就面向国际化。相比浙江其他区域的商人,宁波商人总能以国际视野来定位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宁波的外贸在浙江发展得最早也做得最大;最早把公司总部搬到上海的是宁波商人;最早请国外设计师来规划城市建设的是宁波。看看宁波的企业,他们总有一些气吞山河的举措:服装是他们的传统产业,要做就做到全国顶尖品牌;奥克斯进军空调,一举名列全国前三甲;就连贝发签约超级女声,也一口气签下前十名。往制高点冲,是宁波商人的集体意识。这样的大气,确实令人敬佩,但也潜伏着战略上的巨大风险,奥克斯在汽车上的惨败,UT斯达康目前的惨象,是不是也受累于这种“大气”呢?
温州商人的“精气”:我们往往用“温州人的头发芯是空的”来形容温州商人的精明。他们的目光扫描到哪里,哪里就能产生商机和财富。他们看到出租车,就炒出租车车牌;他们看到房地产利润空间大,就炒房;他们看到能源紧缺,就炒煤炒油。他们拥有大量的民间资金,总是要把死钱变活钱,要使钱生钱。他们追求利润至上,信奉个人自主、契约共赢的经营理念,把市场经济的技巧用至娴熟。温州商人总是“精气”十足,追求利润大于追求事业,所以温州的产业升级显得缓慢,至今还是以日用轻工业为主。看看温州民营经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金乡,至今只有一家上亿元企业,不得不怀疑是他们的“精气”过头所致。
台州商人的“硬气”:这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描述过,在此不再赘述。鲁迅先生在赞赏台州人的硬气时,也批评了他们的“迂”,而这一点,当代的台州商人身上也时有表现。比如买了辆林肯加长车,却因为停车困难而只能放在四星级以上的宾馆里,尽管车主隐姓埋名,但其不实用的作为,是否有点“迂”?
绍兴商人的“韧性”:绍兴人的方言很硬,但绍兴商人给人的感觉很“儒”,有点“绍兴师爷”的风骨。接触多了,我们就能感受到绍兴商人身上有一种“韧性”。勾践卧薪尝胆的人格力量在今天的绍兴商人身上还能体会到。他们总是很低调,不愿意抛头露脸,不管遇到什么事,不喜欢张扬。他们总是身体力行,喜欢什么事都亲身参与,亲自操作。他们给人的感觉是默默地干事,很务实,但内心却有着远大的目标。为了这样的目标,他们总是懂得舍弃眼前的利益。杨汛桥的企业为了上市,放弃了许多眼前的小利。他们还很谨慎,每走一步,深思熟虑。但是,也许正是这样的“韧性”,使绍兴商人在本地很难成为顶尖级的商界人物,而陈天桥因为不在绍兴本地发展,就能成为领袖式的人物。
金、衢、丽商人的“小气”:这个“小气”,不是贬义词。这首先是因为他们选择的产业、产品给人的印象。义乌是小商品,永康是小五金;丽水有小水电,纳爱斯是个大企业,但它的洗衣粉、肥皂则是日用化工里的小项;遂昌有一个炼钢厂,但其主要产品却是小小的铁钉;衢州有一个很大的化工企业,但是国有的,那里的民营企业主要还是小产品;金华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客车厂,但创业者却是台州人。这个区域里的商人,总是从蝇头小利里寻求发展,以区域产能规模来取胜。这可能是这个区域内难以产生真正商界巨子的一大原因。义乌小商品城的整体品牌非常了得,但义乌商人中出名的商人却很少。当然,东阳出生的郭广昌应该说是一个商界巨子,但他的事业不在东阳。
杭、嘉、湖商人的“灵气”:同属于浙江“上三府”,这个区域的商人在文化性格上比较接近,他们身上充满的灵气,更是一种智慧的魅力。他们往往能从宏观层面上来判断企业的发展和定位,当宏观层面不利于自己时,能很好地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由于有了这样的敏感性,所以这个区域特别是杭州,总是充满创业的激情。他们搞房地产,搞到全国有名;他们搞高科技,也能弄出名堂;他们发展IT产业,可以与北京媲美;他们搞创意产业,搞动漫等等,都能领全省甚至全国风气之先。当然,这个区域内,杭州与嘉兴和湖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后两个地方,耍小聪明的比较多,借助自身灵气成就大业的还比较少。
谁能跑得更远?
浙江各地的商人性格如此不同,那么他们谁能跑得更远?
杭州商人能用智慧来指导自己创业,千年西湖又在他们身上养育了充裕的灵气,这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商场上,善于应变,善于适时调整自己。由于杭州是浙江省会城市,大学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杭州的信息、政策和智力优势,是别的地方难以企及的。杭州商人会一直处在新经济浪潮的前端,他们的智慧和灵气足以让他们在这方面能够把握先机。但问题是,聪明的杭州商人应该学学宁波人的大气和台州人的硬气,这样的话,每一个新经济浪潮退去后,能够留下一些根基扎实的大企业。宁波与舟山的港口一体化建设已经开始实施,宁波跨海大桥的建成已经指日可待。这样一来,宁波商人施展拳脚的空间将进一步放大,他们将与上海几乎在相同的平台上展开经济竞争。20世纪前期,宁波帮以上海为基地演绎了中国经济的大戏;那么21世纪前期,宁波商人能否以上海为追赶对象,演绎一出新的经济话剧。当然,要演好这出戏,宁波商人必须进一步打破宁波地域范围的圈子,以更广的气度和胆识,以自身独有的国际港口的优势,在浙江全省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发挥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
所以,杭州和宁波,将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处于第一方阵。
温州的地理位置如此偏远,原先的基础条件是如此之差,但在过去的25年里竟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这是不合常理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温州经济的分量相对变轻,是符合情理的,也是必然如此的。但经过25年的市场经济磨练,温州商人对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娴熟把握,还是能让他们一直处在中国创富的领先群体里。但就温州经济本身看,它的产业升级能力的薄弱,必将使它与杭州和宁波拉开距离,而台州和绍兴很有可能赶超过它。因此,对温州来说,必然的选择可能还是“温州人经济”胜于“温州经济”。
如果要找一个“经济后发优势”的标本,那肯定是台州;如果要找一个“无中生有”的经济范例,那还是台州。台州商人以历史继承下来的“硬气”遗产,在市场经济中敢于碰硬。没有资源,就拆解全国乃至全球的废旧设备;没有金融支撑,就自己成立银行;没有畅达的交通,就挖山打洞。这样的硬气,使他们闯出了一条特有的发展之路。更值得嘉许的是,台州商人从磨豆腐、修鞋子、卖烧饼等最低端的生意切入,但能很快地按照经济的发展而实现产业升级。磨豆腐的现在造高楼,修鞋子的现在生产缝纫机,用自行车带客赚钱的现在造汽车,卖烧饼的可能现在做时尚的餐具,捕鱼的很可能正在造远洋海轮。台州商人第一次爆发力已经让人见识了他们的强大力量,如果他们积淀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力,台州商人必将还有第二次爆发力。
古代,会稽山下无弱兵;今天,绍兴各地无经济弱县。这个产生中国商人鼻祖——范蠡的地方,现在更是商贾遍地。在这个盛产文化名人的地方,绍兴商人有很好的文化心态,在他们看来,经商办企业似乎与养牧农耕没有太大的分别,都是一种谋求生存之道,都能获得心灵的安宁。他们总是以群体的力量,精耕细作着所选择的产业。绍兴县以纺织为主,上虞市以建筑为主,新昌县以制药为主,嵊州市以领带为主,诸暨市产业类型较多,像大唐镇便以织袜为主。但是,市场经济毕竟与养牧农耕不同,众多企业在同一个领域里同质竞争,必然要产生恶性竞争,产业集群过度发展很可能在整体上会弱化区域的竞争优势。因此,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是绍兴商人面前的大课题。
温州、台州和绍兴,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第二方阵。
金华市有义乌、永康、东阳和武义“四小虎”,但就整个区域来看,发展很不平衡,整体实力还差强人意。嘉兴下面的五县(市)都是中国百强县,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也较均衡,但缺乏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湖州与嘉兴的情况差不多,但相比较更显弱一些。金华商人有一股很强的闯劲,但嘉兴和湖州商人冒险精神显得不足。
值得期待的是义乌,这个行政级别上的县级市,却具有许多地级市也难以企及的优势。义乌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浙江省内日用轻工产品最大的销售窗口,对浙江以及周边省份都有极强的集聚和拉动效应。目前,这个城市内,每天有数千名国外客商直接在市场内购物,批发到世界各地,使义乌与世界市场全面接轨。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几轮的升级,现在已经借助互联网,使约一半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交易。义乌人很好学,为了真正打造世界性的小商品市场,出现了全民学英语的局面。过去,义乌局限于“买全国、卖全国”,自身的制造业比较薄弱,但近年来,义乌的制造业发展极为迅猛,在市场的背后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因此,义乌市很有可能在这个方阵中抢先出位,跃居到第二方阵中去。
但是,尽管有义乌这样的城市,金华、嘉兴和湖州,在浙江经济整体格局里只能排第三方阵。
舟山、丽水和衢州,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经济实力相对要弱得多。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失去了许多机会,尽管在当地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企业,但总体上让人感觉是种“企业孤岛”现象。因此,这三地,只能是浙江经济的第四方阵,他们较之前几个地区,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来源: 《浙商》杂志 作者: [发表评论]
转帖7、 “台州商人”浮出水面
http://www.zjsr.com 2006年01月10日 浙商网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杜甫在台州地界云游的时候,肯定没有想过1200多年之后,这片濒海临山的土地上会孕育出这样一个神奇的部落:台州商人。他们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个“无中生有”的神话。虽然长相各异,个性丰富,但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格:他们面对大海,不断从大海赐予的幸福和风险中获得超人的勇气和心胸;他们背倚大山,铸炼了一身悍然硬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钻进火车硬座底下,随着长途奔腾的列车奔向全国各地。如今,距离他们背货郎担、当补鞋匠的岁月已经过去20多个年头,在收获的季节,他们迎来了“台州商人”的美誉。据说,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某些酒店入住时,只要出示的是台州身份证,酒店就自动打5折。而这些美誉背后,是非常强硬的经济实力。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6.5个百分点,比浙江省也高出2.7个百分点。如果以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后的1980年为基数,按照翻两番的要求,台州的国内生产总值1992年就比1980年翻了两番,比全国提前5年,比全省提前1年。到2001年,台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比1980年翻了四番,其中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就比1980年翻了四番。
近年来,整个台州地区的生产总值每年都在以13%的速度持续发展。2004年,台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财政收入99.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08元;在近年的浙江省纳税大户前50强中,台州企业就有10家;全国2005年百强县评比,台州的9个县,只有仙居没有入选;台州有48个工业制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有13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本年度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台州跃居第19位;2004年台州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7.9平方米,居浙江省第一。截至2005年5月底,台州市区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4.7辆,居全省第一。难怪有人慨叹:台州遍地都是车!据说仅宝马车就有5000辆。
继浙江大名鼎鼎的“宁波帮”、“温州军团”之后,一贯看上去比较低调的台州商帮正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浙商”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据了解,台州人在外150多万人,其中120多万人在国内外经商办企业,遍及全球5大洲,每年台州商人在外创造的生产总值相当于重建一个台州。
2005年11月24日由台州市委主办的“台州商人大会”,迎来了全球近1000名台州商人返乡。没有召开“台州商人大会”之前,“台州现象”已经被很多人研究过,总结过,传播过;不过,此次“台州商人大会”才算是第一次把“台州商人”作为一个群体品牌推向社会。
可以看出,台州市政府花了很多精力筹备此次“台州商人大会”,会议期间穿插了很多台州当地的歌舞表演,展现出一片繁荣富强的美好景象,这应该是对过去20多年付出的回馈。会议期间,台州商人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台州市四套班子人员,在会议入场口列队迎接,这在台州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会上,台州市委书记蔡奇在演讲中大声称赞台州商人:“你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台州人民因为你们而骄傲!”
但是,对于台州经济而言,瓶颈的问题依然存在。诚如复星集团副总裁梁信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台州制造业成本增加;国际反倾销给以制造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台州制造业造成了很大压力;台州并非浙江的金融中心或副中心,融资没有大城市方便;台州土地供应日趋紧张,成为企业发展一大制约;台州同时也缺少吸引高端人才的优势,人居环境并不最优,配套服务与上海、杭州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近年来,台州企业“外迁”的潮流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客观来讲,企业外迁必然在近期内影响台州区域经济的繁荣,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当然是台州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此时此刻“台州商人大会”的召开和“台州商人”概念的提出,就不仅仅具有总结的意味,还同时担纲着“感情纽带”的作用。“希望借用乡情力量,强化台州商人的乡土意识,吸引乡贤的回归与投资”,无疑成为此次大会的核心要义。
不过,根据我们采访的结果反馈,企业家的反应普遍比较现实:我们不会因为一次“台州商人大会”就把企业回迁。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哪里成本低,哪里环境好,当然去哪里。有位台州商人直白地说,花20万,我可以在上海找到非常好用的人,可是在台州我再加20万,人家也未必来;同样的道理,上海的房价和台州相差不远,有些甚至比台州还要便宜,而且人家的工业园区搬进去,所有设施配套已经非常齐全;而在台州安装电话线、网络线全部都得自己上。几个客观的现象一摆,明眼人对于台州的竞争劣势一目了然。
所以对台州市政府而言,更艰巨的任务赫然摆在眼前:作为一个城市,台州的各种公共设施能否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意识能否迅速提升、本土人员素质如何提高、政府职能完善的速度能否赶得上台州人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说“台州商人”概念的推广顺应的是历史潮流,那么要真正赢得“台州商人”的心,就需要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环境时,必须具备超前的服务意识。
从这个角度而言,“台州商人”这个概念浮出水面的同时,也就给这个概念本身赋予了更为严峻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来源: 《浙商》杂志 作者: [发表评论]
[ Last edited by 天地人999 on 2006-2-14 at 10:4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