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91|回复: 0

【转帖】了解.思考.吸收.创新.跨越式发展——浙商VS苏商:转型与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商VS苏商:转型与提升

http://www.zjsr.com  2005年09月30日  浙商网 

  8月7日-9日,由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委宣传部、统战部、江苏省工商联等联合主办的苏商论坛上,苏商与浙商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苏浙双方各出三名企业家,浙商代表是:现代集团的章鹏飞、天夏科技的夏建统、莱茵达的高继胜。苏商方面,红豆集团老板周海江、江苏鸿国集团陈弈熙、江苏省中油泰富石油集团胡玉兴。与会的还有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

  对话,从互相学习开始

  一向被认为性格张扬的浙商,此次在对话中更多地体现了其谦虚、好学的特征。

  “如果说浙商的起跳点是1.2米,苏商的起跳点则是1.8米。相比浙商,由乡镇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苏商,其产业基础、企业管理等方面更优于浙商。”浙江莱茵达集团董事长高继胜揭开了话题。

  “苏商更值得浙商学习,由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苏商,其文化底蕴的影响,使得苏商群体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上显得更有社会责任感。因而,我认为苏商的发展很有后劲。”海归浙商、天夏科技集团董事长夏建统在对话活动的前一天这样叙述。

  “苏商有一种执着的产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与100多年前以荣德生、张謇等为代表的实业救国的锡商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产业精神很值得浙商学习,特别是一些擅长投机而缺乏产业精神的浙商学习。”来自浙江的现代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发自肺腑地说。

  但在苏商的心目中,浙商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浙商的特点是:一个人发现商机,所有的亲戚朋友跟着上。而苏商是单打独斗的‘猫科动物’,每一个苏商,单个的都很厉害,却不擅长抱团作战。所以,浙商是‘群居动物’,苏商是‘猫科动物’。”江苏省中油泰富集团石油总裁胡玉兴的“动物说”赢得了阵阵掌声。

  “苏商都想做儒商,既想赚钱又要面子,比较累一点。而浙商比苏商更接近生意的本质,更直接、更有效。因而,浙商比苏商更像老板、更感性,更具创新精神。”南京鸿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弈熙如是说。

  苏商胡玉兴这样评说浙商:“浙商,四海为家积极开拓,有小钱当小老板,有大钱当大老板,没有钱借钱当老板,借不到钱梦想当老板。”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总结说,浙商最可贵的是创新精神。那种闯荡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的精神是浙商自我超越、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而浙商夏建统则补充认为,浙商的危机感很强,这种文化上的危机感与犹太人很相像。世界各民族中,犹太人的危机感、苦难感是最强的,因而他们的商业成就也是最辉煌的。

  两者的差别与共同的挑战

  无论是当年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还是江苏的外向型经济与浙江的内源型经济都曾领风骚于中国经济。而今天,无论是两地的商人还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都开始从比较中反思新的超越与发展。

  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认为:浙商和苏商没有很大的差别,都是吴越文化的产物。吴越文化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性格温和,二是移民文化;三是开放文化。如果说有区别,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江苏的选择偏重于工业,浙江的选择偏重于贸易。到了目前过剩经济时代,浙江稍稍领先,原因在于原先浙商的基本格局:先市场后工厂的前店后厂式,使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得以建立;一开始体制上就是民营的,比较先进。但最终,苏商与浙商必将殊途同归。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与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彪一致认为:浙商是原生型的民营企业,苏商则大多为改制而来,属于次生型民营企业。浙商偏重于轻工业,从事较多的服务业,更多的是走出去的外向型经济。而苏商重工业的优势明显,制造业发达,走出去较少,更多的是实施请进来的战略,接受了不少的国际订单。而无论是原生型还是次生型,中国的民营企业都到了必须升级与转型的关头。

  品牌战略:苏商、浙商共同的故事

  “品牌是什么,首先是文化。为了打造‘千百度’这个时尚鞋品牌,产自南京的‘千百度’在叫响市场5年之后才被揭开南京的身份……”。南京鸿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弈熙的故事博得人们喝彩。

  而浙商章鹏飞讲述的打造现代品牌的故事也使对话现场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

  浙商高继胜继而总结说:创品牌的道路就是企业走向长寿的道路。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如何延长企业寿命、提升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品牌战略是需要核心技术作为支撑的,而技术,核心的核心就是创新。

  对此,苏商周海江深有感触地认为:企业的转型过程中,有三大转变必须逾越: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从产品制造到产品创造;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型。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有一句话耐人寻味:“鼓励成功、宽容失败”。作为这次苏商、浙商对话的东道主,江苏的地方政府显然是主动伸出了合作之手。

  他说:“浙江的企业,善于把握各种机会,用最低的成本去创造最多的利润;苏商更多的是利用国内市场和资源。苏商在制造业上有优势,比如无锡的制造业占到GDP的55%以上,而浙商在服务业、在贸易上有优势,希望这两者的优势互补能够推动两省经济共同发展。”

  杨卫泽并不是空喊道理。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江苏政府加大对浙商招商引资的力度,江苏已经成为浙商投资的又一块热土。“我们搞过一个调查,在江苏的各大市场上外地商人占到50%以上,而其中大部分是浙商;一些市场上60-70%以上是浙商”。一位江苏的政府人员这样说。有数字显示,在江苏创业的浙商超过了20万。

  “浙商发展的20年,是熟悉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的20年。浙商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市场的烙印。”而作为市场经济的动力之一——“市场力”是中国经济起飞所不可或缺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政府开渠引流(市场能力之流)以助推江苏经济发展是明智的。

来源: 浙商网  作者: 徐王婴   [发表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01: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