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亚楼同志在红军中的任职概况
http://lywp.fj-archives.org.cn/m ... 486&FlowId=2854
陈旭祥整理
刘亚楼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员。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早在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年参加当地农民武装暴动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排、连、营长,支队、团的政治委员。由于他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指挥才能显著提高,1932年后他就成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现根据有关资料将其在红军中担任高级职务情况整理如下:
1930年6月,红四军主力由赣再次入闽,并经武平抵汀州。在汀州整编成立中国工红军第一路军,接着又改为红军第一军团。不久,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夺取南昌、九江的指示从汀出发北上。7月,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与红三军团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1年11月撤销红一方面军总部,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统称“中央红军”。
赣州战役后,1932年3月12日,中央红军各军的序列作了调整,刘亚楼同志由团的政治委员晋升为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师长周昆)。
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本年7月恢复建制)编制序列及领导人进行调整,刘亚楼同志任第一军团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师长刘海云)。
1933年6月7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对红一方面军部队进行一次大的整编,一律撤销军部,并将一部分地方军编入野战军。整编后刘亚楼同志任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参谋长毕占云),后任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师长吴皋群,政委胡阿林,参谋长曹里怀)。
1933年9月开始,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领导人作了适当的调整,刘亚楼同志任第一方面第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师长陈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史犹生)。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此时,刘亚楼同志任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代号建昌)政治委员(师长陈光,参谋长李棠萼,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长征四个月以来,中央红军部队减员很大,为了减少机构,充实部队,1935年2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对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合并一些军队,撤销第三军团、第五军团、第九军团所属的师部。整编后刘亚楼同志任第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师长陈光,参谋划李棠萼,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加强统一指挥,1935年7月21日,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两支红军主力部队进行了整编。其时,刘亚楼同志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政治委员黄更生)。
1935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将红军第一方面军(1934年1月撤销,1935年8月恢复)主力、中国共产党中央、中革军委直属机关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刘亚楼同志任第一纵队第一师师长(政治委员黄更生)。
1935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恢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番号。刘亚楼同志任第一军团第二师师长(政治委员肖华,参谋长钟学高,政治部主任邓华)。
1935年底,红军以第一方面军主力组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刘亚楼同志任右路军第一军团第二师师长。
1936年7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开办,刘亚楼任该校训练部部长(“红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同时参加第一期第科(主要训练红军团以上高级干部)学习。
1936年12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分设第一校、第二校。刘亚楼同志任第一校训练处长(校长由“红大”校长林彪兼,教育长由“红大”教育长罗瑞卿兼,政治部主任由傅钟兼)。
1937年1月20日,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校、第二校由保安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刘亚楼同志任训练部部长,后任教育长,直至1939年赴苏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