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4-14 0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山歌大师余耀南
山歌大师余耀南
余耀南,广东省大埔县人,生于马来西亚。历任大埔县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梅州市山歌大师,1998年退休。他出口成歌、即席应对和双手舞打竹板等一个个绝活。曾多次出访东南亚各国,目前,在梅州市山歌史上被当地政府授予山歌大师称号,人们把他称为“客家山歌的宝贝”。
余耀南,大埔县青溪人。1956—1959年就读于广东省立大埔中学高中部,埔中毕业后,余耀南没有上大学深造,但他始终酷爱客家民间文艺。只要是大埔乡亲,无论童叟妇幼都知道他是个顶呱呱的山歌大师。其声名从大埔传到梅州、广州、祖国各地,更远播于东南亚各国客家人中间。他才思敏捷,出口成歌,内容质朴,寓意深刻,表演风趣横生,加上那副清亮圆润的好嗓子,所唱山歌无不令人击掌叫绝。难怪海内外听众赞誉他是“山歌圣手”、“大陆的张帝”、“大埔的侯宝林”。其实,余耀南还应该有其它美名,如“故事大王”、“笑话大王”之类。与朋友聚会,他爱讲令人捧腹的故事和令人喷饭的笑话,讲故事和笑话时绘声绘色,既有哲理又形象生动,用客家话说,人们听了真是“消痰化气”或“笑断肠”。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间,曾被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的乌兰牧骑”的大埔三人曲艺队,竟被打成“小三家村”,活跃有余的余耀南被诬为主将,那些资料自然难免成为“罪证”。他心疼“罪证”被搜走毁掉,就机智地用塑料布包好紧急塞进垃圾堆。当“造反派”再三追查资料下落时,他一口咬定“早就烧掉了”。事后,趁人不注意把资料取出来,用旧衣服包好送到最可靠的朋友处保管,不久,又取回来藏到自家的阁楼上。不想春节大扫除,这个秘密被妻子发现了,并告诉了儿子,惟恐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会泄密,便悄悄地把资料改藏在厕所的灰堆里。春耕时节,秘密又露馅了。他严肃地对妻子说:“这是客家文化的瑰宝,我宁愿当‘黑帮’,也不能把这些资料烧掉!”并叮嘱道,一定要好好保存,万一自己有意外,就将它交给儿女保管,万万不可丢失啊!
打倒“四人帮”后,余耀南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创作的《军长买鸡》、《会夫潭》、《豆腐夫妻》等数十篇作品在各级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如合著的《客家山歌知识大全》荣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民间文艺奖),山歌小演唱《看妹子》获广东省业余文艺创作曲艺二等奖和梅州市一等奖,《磨坊新歌》获广东省民歌决赛铜奖和特色奖,编辑的《大埔情歌杂歌精选》获广东省民间文学二等奖。余耀南的文艺创作成就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瞩目,2004年5月26日的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就特地到大埔拍摄了余耀南的创作活动。
经过几十年的血汗付出,在1998年退休后的几年间,余耀南恪守初衷,“发掘民间文学宝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省政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杨应彬题词),对大埔客家民间文艺钻研不辍,先后整理出版了《大埔情歌杂歌精选》、《大埔县民间故事传说笑话集》、《客家俗语精选》三本共40余万字的著作。这些作品,不仅凝聚了客家民间文艺传承者余耀南多年的心血,更激发了海内外客家人对自己优良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
余耀南1938年出生于马来亚森美兰州,少小回国就读。他对客家民间文艺苦心求索,呕心沥血,不能不令人感叹、敬佩、折服!1998年退休前,他的职务与其名誉是相称的。他不但是一名显赫的表演者,还曾担任多种职务: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联副主席、县侨联主席、县政协常委、省曲艺家协会理事等,还是县里唯一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我们衷心希望山歌大师余耀南,在继承和弘扬光大大埔客家民间文化艺术方面,不断取得更多的成就!
转自客家文化论坛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6-4-14 at 02:4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