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5|回复: 1

【转帖】梅州松口古镇:客家下南洋挥泪第一站 ( 南方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9 1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中重铸辉煌。
  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

  自古松口不认州

  松口有句震慑人的话:“自古松口不认(嘉应)州”。弹丸小镇,真那么厉害?而沿路采访,松口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记者相信,这绝不是大话。

  松口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水陆方便,历史上便是商贸重镇。松口可说是客家人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查阅松口各姓族谱,唐代便有汉人陆续迁入松口,宋末元初,来自福建的汉人大量迁入。由于百姓杂居,现在松口居民姓氏超过120个,为全国罕见。明末清初后,松口人口爆满又纷纷迁移外地谋生。

  古火船码头历百年沧桑

  穿过明清时期的世德新街,记者来到松口古火船码头。老松口人邱建光介绍说,这里依然是百年前的旧貌。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人出南洋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电轮,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这里成了历史上华侨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正携妻子在此留影的印尼华侨黄定波感叹说,码头是他回国寻祖的重要地点,看看祖辈背井离乡的起点,才解心中情结。

  学者谭元亨称,松口之所以不认州,更重要是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均不用经过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经汕头港直转松口,可见当时的松口人多“牛”。

  曾是孙中山武装起义基地

  松口各地保存着很多古民居建筑。“古秀阶”、“承德楼”、“百寿楼”等已成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最老的围龙屋“围里”建于宋末元初,现仅存门楼和部分遗址。

  最大的围龙屋“世德堂”,建于明末,半圆形独特结构加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这里至今尚居住着十几户人家,近百号人,均为世德堂修建者李氏的后裔。

  清末,孙中山曾以松口为基地,在粤东开展武装起义,如今,孙中山1918年来松口时居住过的“爱春楼”已驰名中外。

  古镇新姿映松江

  随着乡镇公路的连接,水路运输的没落,松口一度失去其优势。为改变松口经济落后状况,全镇统一规划,推进城镇建设。

  目前,小镇发展形势好,农村社会总产值达4亿多元,农村人均收入达4288元。

  松口镇党委书记曾祥伟告诉记者,到2010年,松口圩镇将由2.8平方公里扩展到7平方公里,将东区、西区、寺坑开发区联成一体,形成繁荣商埠。到2020年,圩镇扩大为10平方公里,形成集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明星城。

  华侨之乡中的华侨之乡

  客籍学者黄火兴:

  “梅州”是到北宋初期才出现的,但远在这之前便有松口了。由于过去的交通主要是水运,松口水陆交通特别发达,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松口十分繁荣,在清末民初就有电船了。

  松口是华侨之乡中的华侨之乡、山歌之乡中的山歌之乡;由于受南洋文化的影响,现在松口的街道大多是中西结合,清末明初就有洋楼。对研究清末民初的客家民俗风情很有价值。  

  松口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松口镇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地方,仅明清时就有四人被点翰林,出了进士9人,举人27人,金星村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奇迹,嘉庆年间经史学家吴兰修便是松口人。据资料所载,松口所在的县——梅县,不仅孕育出叶剑英元帅,而且涌现出200多名英雄将领。

  客家“刘三姐”歌声飘海外

  祖籍松口的童爱娜是目前演唱梅州客家山歌中出光碟最多的一位歌手,她出版的个人专辑的客家山歌音像制品有50多张,发行到世界各地,由她主唱主演的影碟还作为第十二界世界恳亲大会礼品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侨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0 18: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cool:自古山歌松口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4: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