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8|回复: 2

【转帖】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国家评定的博士导师童庆炳----我们连城的骄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0 02: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庆炳:美女作家是快餐(图)

文/本报记者 刘凤梧 刘庆忠 摄/本报记者 王丰







  他怀揣着祖母买棺材板的4块银元读完了初中;为了省下1元钱的车费,他走了150公里山路去求学;20世 纪60年代,他作为专家去过越南、阿尔巴尼亚讲学;90年代,他撰写的教材发行几十万册,被三百多所高校采用;他是中国文艺学博士点的第一个导师。他就是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卓越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童庆炳。

  今年6月22日,童庆炳受邀参加了由《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世纪之交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记者采访了他。4块银元读完初中

  童庆炳今年66岁,他出生于福建西部连城县的一个小乡村。

  他的家乡很穷,他是家里的长子。刚解放的时候,正在读初中一年级的童庆炳被父亲强迫休学,父亲让他干农活、挑柴以补贴家用。

  童庆炳对知识充满渴望,他立志要读书。他的这一愿望,得到了他的祖母的支持。在他祖母的说服下,他的父亲同意让他继续读书了。

  童庆炳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清风微送的早晨,他用一个扁担,一头挑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一些学习用品,一头挑着一个铺盖卷,那是他的行李。虽然它的行囊简陋,但又能够开始读书了,使得他心潮澎湃,走在前往县城中学的路上显得信心十足。这时,他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他。他回头一看,是祖母匆匆向他跑来。祖母来到他的跟前,并没有说太多的话,而是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布包,红布包包了一层又一层,祖母从包里拿出了4块银元说,孩子,拿去念书吧。童庆炳的眼睛湿润了,他知道,那是祖母为她自己买棺材板用的钱。

  正是祖母的4块银元,使得童庆炳读完了初中学业。

  为上学,和父亲立字据

  他初中毕业时,听说福建龙岩师范学校招生,如果能够考上的话,可以不交学费,吃饭也不花钱。对于家庭贫困而且还渴望读书的童庆炳来说,这样的学校对他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他瞒着父亲偷偷地跑去参加了考试。

  考完试后,童庆炳回到了家里,干了一个夏天的农活后接到了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知道父亲还不会让他读书,就在父亲心情好的一天,对父亲说:“如果有一个学校,可以不交学费,吃饭也不花钱,你让不让我读书?”父亲一听就乐了,说:“开玩笑,如果有这样的学校,就让你读书。”童庆炳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童庆炳的父亲根本就认为不可能有这样的学校,就立下了字据。

  童庆炳怕父亲反悔,就把和父亲立字据的事遍告亲友,然后拿出了录取通知书。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童庆炳的父亲同意了他继续读书的要求。

  龙岩师范学校离童庆炳的家有150公里山路,车费一元钱。为了节省这一元钱的车费,童庆炳上学的那天,他没有坐车,而是走了5天的山路,走到了学校。在学校读书的三年时间里,一方面是没有钱,一方面是节省钱,以便更好地读书,他没有回过一次家。

童庆炳在龙岩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当他拿到第一个月的27元的工资时,他十分激动。他感谢祖母,感谢父亲,以后,他每月都把27元工资中的17元寄回家里,因为他知道家里太穷了。

  童庆炳参加工作后,1955年,遇到了一个选送4个人到大学读书的机会。经过考试,童庆炳成为4个人中的一个,他考取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在他去北京师范大学上学的时候,他第一次坐上了火车。

  童庆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从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成为一个大学教授,他感到自己非常幸运。

  作为专家,两次到国外讲学

  童庆炳说,他的幸运一是能够在家庭贫困的条件下上学读书,二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两次以专家的身份到国外讲学,躲过了国内运动的冲击,没有使学业受到影响。

  童庆炳在那个年代之所以能够被派出国讲学,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好、学业好,而且他是共产党员,他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3年,童庆炳27岁的时候,他被派往越南河内师范大学讲学,他在那里共讲了3年学,讲的是中国文学。

  童庆炳说,他在河内讲学期间,令他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天,当他走进学校大门时,该校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向他涌来,高呼着“中国!中国!”,并把他抬到学校的礼堂。该校校长在台上热情地赞美了中国,然后让童庆炳发表即席演讲。

  童庆炳回忆起那段令他终生难忘的情景时说:“我不是官员,也不是外交家,但那天我受到了隆重的礼遇,我十分激动。我觉得那一天,我代表了中国。”后来,童庆炳写了一篇散文《那天,我代表中国》。

  1966年,童庆炳在结束越南的讲学后,又去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大学讲学。阿尔巴尼亚的国立图书馆有许多中文藏书,但由于该图书馆无人懂中文,因此闲置。童庆炳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就与图书馆商量,他给该馆无偿编目录,他可以随便借书。就这样,童庆炳在那里打下了坚实的学识根基。

  他撰写的教材被300所高校采用

  童庆炳目前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学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从事学术研究50年来,他共出版专著25部,写出《生活之帆》、《淡紫色的霞光》两部长篇小说,2000年,上海文学出版社以美学家随笔丛书的形式出版了他的散文集《苦时·甜时》。

  作为国内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的导师,他在1984年编写了教材《文学理论》上下册,发行量达到27万册。1992年,他编写的教材《文学理论概要》被全国300所高校采用,并且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被评定为面向21世纪的教材。

  童庆炳说,在20世纪80年代,他可以被称之为“教星”,1984年的下半年,他在北京电视台每天下午都讲课,通过电视跟他学习的学生达16万人之多。

  辛勤的耕耘获得累累硕果。如今,童庆炳教授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共带出了41名博士研究生,而且,一批目前国内知名作家也都是他的学生,如莫言、刘震云、迟子建、毕淑敏等。

  美女作家是快餐

  从事多年文艺理论研究的童庆炳认为,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应该是同一身份。他很为目前的文学现状担忧,搞文艺评论的不能够创作,搞创作的不能够进行文艺评论,很少有能够两者兼而有之的“两栖动物”。

  对于近一段时期流行文坛的美女作家的创作,童庆炳认为,它只是一种快餐式的东西,只能取悦于读者一时,但不久就会像一阵风一样飘过去,它不是永恒的作品。她们是为写作而写作,为金钱而写作,是文学商品化的一个结果。

  对于美女作家说创作的作品价值,童庆炳认为它仍然有意义,他形象而有风趣地打比方说,方便面虽然营养小一些,当人要是饿了的时候,吃了它也能饱。美女作家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娱乐,这也是一种价值。

  对于前一段时间王朔的“骂人”现象,童庆炳说,虽然他对王朔对别人的议论不敢苟同,那是王朔感觉的结果,不是研究的结果,但他还是认为王朔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并且出了不少好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王朔不是一个痞子作家。比如,在《编辑部的故事》中,王朔写出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话,足见王朔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一个学者一年能写出两篇文章才正常

  对于目前学术界的造假现象,童庆炳说,学术是严肃的,它应当追求真理、追求真实。

  童庆炳说,就拿王铭铭事件来说,实际上,王铭铭事件没有出现之前,王铭铭有一篇校译文章,文中对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都没有解释清楚,足见他的知识有缺陷。朱光潜说过这样一句话,“照着说,接着说,对着说”。照着说,是指转述别人的话,但不是抄袭,而且必须注明出处;接着说,是指要有自己的见解;对着说,是指不同意他人的观点,自己有明晰的观点。

  童庆炳说,学术研究要有一个走进去、走出来、再走进去的一个过程,如果每一个学者都能坚持这条研究道路,他也就不会去抄袭别人的成果了,因为他通过这个过程,肯定能够产生自己的见解或者想法。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一个学者一年能够写出两篇论文是正常的事,如果一个学者一年写出十几篇、二十几篇的论文,那肯定是拼拼凑凑、东摘西引的结果。

  (生活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8 12: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厉害
我们家乡人的骄傲!:shy::coo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5 18: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老师,昨日逝世,国家的损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