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下,追寻和平使者的足迹
——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故里行
范启麟 宋客
谨以此文献给郑和、王景弘下西洋600周年。
——作者题记
天雨霏霏,掩不住我们对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的向往;山路弯弯,挡不住我们对明代大航海家王景弘的崇敬之情。2005年5月底,我们来到香寮村。在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福建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手书的“王景弘故里”的石碑。这里是一块阔大的盆地,位于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内。蓝天白云下,房舍依山而建,炊烟袅袅;田野上绿浪翻飞,周围的树木、毛竹青翠欲滴。
“王景弘就是我们香寮村人,他的老家在许家山自然村。”前来迎接我们的香寮村党支部书记刘荣贵一边说,一边把我们接到设在村小学的“王景弘事迹陈列室”。王景弘与郑和同为下西洋“正使”,但他的身世和业绩一直少人知晓。2002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时任漳平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曹木旺在会上披露了王景弘的身世之谜。据清《龙岩州志》载:“王景弘,龙岩集贤里人,后分属宁洋。”宁洋县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1956年撤销,宁洋县及近郊被纳入漳平。2004年7月,由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和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漳平王景弘学术研讨会”上,“王景弘是福建漳平人”的史实为史学界所接受。从此,一个被岁月尘封的王景弘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
睦邻友好 踏万里海疆
巍巍天台山,耸立在香寮村的北端,雄峰对峙,百草丰茂,孕育了条条山涧,汇成缓缓南流的九鹏溪,注入九龙江,奔向大海。如同山里的九鹏溪水,冲过层层石罅,王景弘从香寮村出发,用他的生命、智慧和汗水完成了从大山到海疆的跨越,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精神塑造。600年来,山风无语,星月含情。
在“王景弘事迹陈列室”,我们凝视着记载的史料,沐浴着古老的风情,满身烟尘、踏遍万里海疆的王景弘,依稀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明朝以武功定天下,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复苏,国力逐步强盛。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王景弘先后七次率领庞大船队,不畏艰难,积极开展和平外交,足迹遍布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航线最西到达赤道南面的非洲东海岸(今坦桑尼亚的马迪村),最南到达爪哇,最北到达红海的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总航程达16万海里。史学界有人称“八下西洋”,而这最后一次出使苏门答剌的远航就是因为郑和的病逝由王景弘独立指挥完成的。
据专家考证,郑和是船队总揽一切公务的统帅。王景弘,航海前,主要负责船舶的征集、航海技术人员的甄选、航海路线的确认;航海中,主要负责船队的航海事务,与郑和共同指挥船队前往各国访问。王景弘作为船队的首席航海家,管理一支由船长、舵手、水手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庞大的船工水手队伍。船队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分工负责,阵营整齐。船队共有宝船、战船、水船、粮船、马船等大小船只200多艘,将士28700多人,浩浩荡荡,直驶南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其中最大的宝船长125.65米,宽50.94米。船上满载着粮食、棉花、布匹、丝绸、茶叶、铁器、瓷器等物品,与邻国交好,表达了中国人民为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望。
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际,为着一壮行色,明宣宗曾赋诗一首赠与王景弘,诗曰:“命尔奉使继前功,尔往抚谕敷朕衷。各使务善安田农,相与辑睦戒击攻。”
风云际会 展中华雄威
郑和、王景弘“通番”,每到一地总是致力于增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展示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以至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
2002年5月,闽西客家联谊会代表团出访文莱。代表团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发现一条“王总兵路”。据说这是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王景弘到达的地方,史称渤尼。这条路就是当地政府为纪念王景弘对文莱的贡献而命名的。
不只在文莱,在东南亚各国,留存的郑和、王景弘遗迹就有30多处。东南亚各国均有各式各样为纪念郑和、王景弘而命名的三宝公庙。在印尼爪哇的三宝垄市,有三宝洞、三宝井、三宝墩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是王三保登陆之日,三宝垄市都要纪念,这里的居民要祭神、游行。这种敬拜郑和、王景弘下西洋英雄壮举的活动,数百年来成为当地的一项风俗。
王景弘在下西洋的过程中,曾两次去过祖国的宝岛台湾,时至今日台湾还留下“三宝姜”、“三宝药”的美名。据康熙年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称:“在凤山县淡水社,相传明太监王三保投药水中,令土番染病者于水中洗浴,即愈。”
为了纪念王景弘的航海功绩,1947年国民政府将南沙群岛中的辛科威岛命名为景弘岛。
据史载,郑和、王景弘下西洋“雇泉州船,以东石沿海名(舟+代)导引,从苏州刘家港入海,至泉州寄泊”,在长乐太平港、五虎门海口,祭祀海神,伺风出洋。2005年5月16日,福建省在长乐市举行“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与会者一致认为,长乐、泉州等地,不仅成为船队造船、维修、补充物资、征集贸易物品的基地,还为船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航海人才。船队在这里招聘了成千上万福建籍的火长、舵工、杂役、武装官兵等。下西洋的壮举,直接带动了八闽大地的对外交往。现存长乐南山寺的《在妃灵应之记碑》、南平雪山寺的《铜钟》,均清晰记述了郑和、王景弘航海的经历。位于龙海市鸿渐村的太保公庙,供奉郑和、王景弘塑像,接受历代世人的膜拜。
王景弘不仅在航海、外交、军事等方面表现出卓越智慧,同时在气象、医药、建筑、文学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相传他有《赴西洋水程》和《洋更》等著作。
过洋牵星 铸历史丰碑
香寮村是个地广人少的村庄。该村土地面积58平方公里,现有住户430户、1600多人、87个姓氏,是闻名遐迩的“百姓村”,2000年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畲族村。
许家山位于香寮村的西北隅,离村部5公里。“许家山早已成为一个废墟了!”穿行在苍凉的驿道,废弃的村子、残缺的墙基、磨损的石础、歪仄的石臼,我们依稀可辨昔日王氏家族的风华。
“据老人说,我们村早在唐代就有人来此开基。正因为我们村是百姓村,而且村民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方,所以很少发生大房欺小房、强房欺弱房的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事很少发生,邻里之间总是互谦互让,和睦相处。”刘荣贵激动地说,“从现在看,大家都有责任山、责任田,只要勤劳就不愁吃穿,贫富差距也不大。村里的岁时节庆特别热闹,尤其是端午节,五月初四开始打醮,共保平安;六月初一登天台山,其乐融融。这种习俗,自古皆然。”
是的,王景弘的童年就是在这样敦亲睦族的环境中度过。历史选择了王景弘。王景弘与郑和过洋牵星、科学航海的壮举,始终蓬勃着炎黄子孙热爱祖国、和平友好的宽阔襟怀,张扬着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喷薄着科学管理、征服自然的创造动力,激荡着中华民族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和平、发展、合作”的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共同开创的光辉业绩,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长河中。
在香寮村“王景弘事迹陈列室”,有一幅油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阔大的甲板上,光着膀子的壮汉们正翻动着启锚的粗大麻绳,海风为他们送行,骇浪助他们神威,浩浩风帆载动着2万多名将士的血肉之躯。我们仿佛听到了那遥远的响彻天宇的呐喊:“启航——”
时在明永乐三年7月11日。
(闽西日报2005年6月4日第一版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