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5-14 16: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客家電視頻道淺談存在才有希望
主題:從客家電視頻道淺談存在才有希望 (一个非客家人介看法)
jk Email/URL 2003/5/13 下午 06:46:30
從接觸客家到認識客家,一直對客家族群存著一種到底為何稱之為客呢的問號?同樣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唯一的差別不過是先來後到罷了。如果當時第一個踏上福爾摩沙這個海島的是客家人,又如果當時的客家人是多數的,可能現在台灣的第二語言應該是客語了。以前因為清朝與民國這兩個時代的迂腐政策,使得同是漢民族的閩客族群,為了生存的空間必須你爭我奪的,而人數較少來得較晚的客家族群,只有避往山林生活,或者隱聲於閩南族群間,也因為如此讓一個族群的文化差一點就此沉寂。其實在台灣客家人約有4百多萬人,按照比例每5個人就有一個是客家人,如果以現在的樂透獎來分配的話,客家的頭獎得主高居百分之二十,由此可見客家族群在台灣所佔的地位。但是族群雖然龐大文化固然精深,可是一般人,對於客家的了解還是存在模糊的階段,更遑論認真用心的去體會,一個族群在不同時代下所演變出來的文化與故事了。其實客家一直存在,在以前,在現在,只是被多數人忽略了而已。 在接手製作編導「發現客家」與「重現客家風華」兩個客家紀錄報導節目的期間,走訪了近30個客家莊,從北到南,由西到東。在這段與客家相處的日子裡讓我領略到,客家淳樸的風貌,客家人的熱情好客,還有客家人對自家文化保留的執著,更讓我從一個原本不懂客家,因為接觸進而了解客家。在以前我和一般的人一樣,印象中客家人不就是台灣人嗎!聽不懂客家話也無所謂,反正客家人也會講國語,還是可以溝通,管他四縣海陸、饒平昭安。但是一年多來的接觸以後,才真正了解客家文化的深澳內涵。客家的風俗民情特徵,客家的人文歷史變遷,客家的語言腔調,客家的禮節傳統,客家人如何保留以前,改變現在,發展未來,並不是到客家莊走一回,品嘗一下客家菜,擂個茶,然後就可以大話客家就是如何….. 眾所皆知的,只要提起客家,不難聯想到的就是唐山過台灣的先民,保有著客家的本色。而這個本色又是什麼呢?硬頸精神、勤儉刻苦、晴耕雨讀、書香傳家。但是在製作客家的節目以後,個人想說難道客家就沒有浪漫!客家就沒有溫馨嗎!還是我們只能將客家圍在保守與固執,小氣與排外的框框裡。越是了解也越是擔憂,同在這片土地成長的族群,你我對於客家文化的知識卻是如此的匱乏。我們常說文化應該如何保留傳承,但是說起文化很多人又會說;文化太沉重了,為什麼呢?因為長久以來我們接受外來文化多過於本土文化。哈日、哈韓、崇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哈客一下,麥當勞裡經常是座無虛席,速食文化攻略了米食文化,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日本新幹線指定的米食點心是客家的菜包。時下的年輕人可以為了外國藝人,不辭辛勞的當起追星一族,但是得到金曲獎的交工樂團,卻是連年應邀到國外演唱的客家樂團。顏志文、陳永淘唱過了多少令人感動的流行客家音樂,但是又有多少人聽呢?竹東的山歌大賽,東勢的攻炮城,苗栗的炸龍,中埔的客家獅,各種節慶活動,各種的文化祭典形同虛設,為何會如此?差別在那裡!原因是不受媒體的青睞,少了媒體的注目等於少了包裝,這樣的情形使得客家的文化被忽略。屬於客家的節目除了政策宣導以外,根本不在有線及無線電視台的考慮之中。甚至製作了客家的節目,也是以粗糙的手法與品質,不只沒有真正的介紹出客家的意義,反而用戲謔的方式來表達客家的文化精神。好像唱了兩句客家歌,說了兩句客家話,介紹一下客家美食就是在製作客家節目。渡台悲歌夠悲了,但是這種製作方式更是令人悲哀,而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只能沒有選擇性的從有限的電視節目中去汲取,難道大家對於客家文化的包容只在於此嗎?千篇一律的方式,客家人勤儉,客家美食好吃。客家菜如何,我想台北市街頭林立的客家餐廳,會告訴你答案。而客家人又是如何,唯有你去用心體會,從接觸進而了解,因為客家並不是用言詞與文字就能表達清楚的。 不過令人安慰的是,客家電視頻道終於在千呼萬喚之中即將開播了。我們現在姑且不論過程的波折,我們只為這個頻道的成立歡欣,在客家社會運動爭取發聲的多年後,這是客家族群文化更上一層樓的時代,而客家電視頻道不只是一個電視台,客家頻道所肩負的使命,也不只是傳達客家文化,更重要的是將客家呈現在公共領域,在透過視訊的傳遞之間,讓以前曾經與客家共同打拼努力的人,能回味那一段甘苦與共的日子,也讓未曾參與了解的年輕一代,可以有機會接觸了解客家。希望藉著頻道的開播,讓客家文化被接受的空間更寬廣。因為在以前客家的文化不被接受,客家的語言不被重視,客家的種種一直被視為次文化,這樣的原因,客家雖然一直存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但是卻成了無聲的族群,所以在這裡引用客籍學者范振乾教授所說的「存在才有希望」。客家人爭取客語能在公共領域發聲,爭取母語推廣,爭取文化的保留與傳承,這樣的做法為的是能夠將族群延續,倘若族群語言、文化不能存在,哪有希望可言。同樣的客家人今天能有一個屬於族群的電視頻道,這是一個存在,這是一個希望。 今年在許多人的奔波請命下,政府終於成立了客家電視頻道,編列了三億多的經費,有了這樣的經費,相信客家鄉親與愛護客家文化的你我,都希望這個專屬於客家族群的電視台,能將客家族群做新的詮釋,不在流於形式,能製作真正的客家節目,帶領客家族群進入新的紀元。但是在我們希望的同時也必須想到的,對於製作一個專業節目的電視台,這樣的經費畢竟是有限的,雖然這樣的金額對一般人而言是個天文數字。所以,既然如此,如何讓客家在公共領域永遠存在,永遠有延續的希望呢?或許你會說這是政府的事,但是,難道這就不是身為客家族群與熱愛客家文化的你我所應該關心的嗎!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存在才有希望的用意。我們用另一個角度來說存在才有希望吧,長期以來客家人不論是風俗民情,信仰祭祀,祖先遺訓,甚至戲曲藝術以及語言都有別閩南族群,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這是一個族群文化的存在,而母語的推廣,活動的舉辦,讓客家文化重返公共領域,是延續族群的希望。所以現在客家電視頻道的開播,就是另一個存在,但是怎樣才有希望呢?在此不得以另個例子來說明,相信關心客家事務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客家電視頻道其實早在今年三月就該開播了,延遲至今,原因就在立法院的否決,當時的說法就是客家頻道要開播,必須要華視與台視成為公共電視才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客家電視頻道到2100年也未必能開播。雖然最後在客委會與熱心客家事務的朋友努力下得以完成,但是往後的預算呢?是否也是必須如此大費周章呢?還是有經費就開播沒經費就停播呢?我想這是值得客家鄉親去深思的。所以一向以硬頸精神自居的客家人,這時候是展現骨氣的時候了,當然我並非鼓勵各位走上街頭爭取同情,因為這是弱勢族群的作為,相反的是客家人應該展現族群的團結。全台灣四百多萬的客家鄉親,這是自家的事!雖然我不是客家人,但是我想說;客家的鄉親更應該為自己的族群,付出一點心力,用自家的力量,打造屬於我們這一代的驕傲,下一代的希望。
http://203.69.74.188:8105/hakkaboardDetail.asp?WhichTopic=6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