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48|回复: 2

《陆河人的“走黄巢”与客家迁移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3 11: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河人的“走黄巢”与客家迁移史
    汕尾市的陆河县是一个纯客方言区,该县29万居民中,除与海陆丰交界的新田镇横陇管理区有4千多福佬人外,其余均属客籍。陆河客家人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民间风俗--“走黄巢”,就是在每年五月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离家出走”,到山上或野外走半天,并采些“艾”和“青草药”,才回家中。按当地风俗,端午节“走黄巢”有两个时间,一为“走朝”,二为“走昼”。“走朝”者,大早起来不吃饭就出门,中午才回来做饭,如该县东坑、水唇的大部分彭姓人家及姓 刘、罗两人家;“走昼”者,则是先在家吃了早饭再出去“走黄巢”,如河田的部分叶姓及新田的丘、叶、练绪姓。但据陆河人说,近十几年来许多人在端午这一天实际上并没有出去,不过因为仍然保留“食昼”或“食朝”的习俗,所以仍叫“走黄巢”。
     陆河人的这一节日风俗源于一个全县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唐朝末年,黄巢起义部队从山东一路打到南方的江西、福建,来到客家先民聚居的地方,百姓们害怕骚扰,便四散奔逃。端午这一天,有一村妇听说黄巢部队就要来了,便带着两 个小孩惊恐万状出走。走到半路,正好遇上了黄巢,黄巢见这村妇的两个孩子一般大小,却一个背着,一个牵在手上,便问为什么?村妇告之:背的是小叔子的儿子,牵的容易走失,背的却绝不会离开自己。言外之意,亲生儿子丢了不要紧,侄子则要保住,黄巢听了非常感动,便对村妇说,你不要跑了,回到村里在门上插上树枝做记号,我会命令部队凡见插树枝的人家便不打扰。村妇千恩万谢,回到村里便告诉全村的人都去找树枝插到门上。果然,黄巢部队来后,对门上插有树枝的人家都秋毫无犯 。这个故事一代传一代,后来,该地的客家人端午节这一天便有了“走黄巢”和插树枝的习俗。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是非和褒贬均足为据,然而如果从汉语方言演变史的角度来看,陆河客家话的这个“走黄巢”,却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方言历史词。它印证了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的历史事实。
    著名客家研究者罗香林先生曾对客家迁移史作对深入的考证。他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指出,客家人的祖先(汉人)大规模的南迁在历史上共有五次,历时一千年。第一次是东晋末年,由于北方汉人不堪匈奴等异族的跟踪蹂躏而纷纷南迁,他们的迁徙地点乃汝水之东、颖水之西、淮水之北及至黄河北岸的并州上党,到达地点近者为汝颖淮水之间远者达于赣中;第二次是唐末宋初,由黄巢起义,中原百姓为战乱所迫而南迁。陆河人的“走黄巢”所反映的正是这一阶段的客家先民迁移史。其出发地为豫南、皖南和赣中及赣北,到达地区近者为闽西、赣南,远者还达循州和惠州。第三次南迁是在宋末明初,由于蒙元南侵,导致客家先民又从闽西、赣南迁至广东的东部和北部,现在广东的客家(包括陆河的客家)大半都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的。至于后来的第四、第五次迁移(清康熙至乾嘉),那主要客家人由内部向外发展的结果。以陆河客家人为例,他们早在清初的康熙、雍正年间,就有人通过偷渡或走官道去台湾开荒借以谋生,后来陆陆续续又去了许多人。今天的台湾新竹、桃园、苗栗、花莲数县市均有陆河籍客家人,总数二十几万,与陆河本土居民几乎相等。
    由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走黄巢”仅仅是陆河的一个民间风俗,不能由此认定陆河客家人是黄巢起义时就迁来的。据陆河人说,最早来陆河的客家人可能是苏、陈、傅诸姓。如在河田就有“先有田背苏,后有圳口陈”的说法,新田也有“先有傅家地,后有参将府”的说法。“参将府”乃明洪武年间设立“卫”、“所”时建在新田河畔的一个总指挥部。所谓“参将府内十八姓”,就是指当时军营中主要来自浙、赣、闽、皖各省的军籍。然而,无论是苏、陈、傅,还是参将府的十八姓,后来均已式微。今天陆河最大的族姓是叶、彭两姓,他们的人口占全县人口的三分这二。据彭氏族谱,他们的祖宗在南宋时才从江西卢灵的吉水迁至广东,落脚揭阳,后又从揭阳派生一支去揭西五云,而今陆河的彭姓,正是从五云迁来的,已有二十代,就是明朝中叶了,他们比苏、陈、傅及参将府诸姓迟来到陆河,大概是真实情况!

[ Last edited by 大鹏 on 2005-6-23 at 12:0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大鹏 的帖子

海丰客家人亦有好此说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族谱记载上可查出祖先迁徙事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