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8|回复: 3

【转帖】上海保护本地方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8 22: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话是上海人的灵魂,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撰稿/钱亦蕉(记者)

    对于上海方言面临的困境,专家们早已洞察在先,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争相呼吁。在一些传统媒体和网络论坛上,关于保护方言的讨论已成为近阶段的热点。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中文系沪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教授。

    上海话需要保护

    记者:近来上海各界人士都很关注上海话正在被边缘化的问题,而您是保护方言的大力提倡者,请你谈谈为什么要保护上海方言。

    钱乃荣:上海话是一千多万上海人口中天天说的母语,也是一个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大方言。它是上海本土文化的根基。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行为,上海话是上海人的灵魂,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我们现在正在大力保护上海的老街、石库门弄堂、近代建筑,因为这是上海历史上遗留下来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派建筑文化,但是我们不应只求外表,我们别忘了保护上海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遗产——上海人说的上海话和建立在上海话基础上的上海本土文化。一个缺失本土文化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一个不重视和保护本地母语的城市从何谈起“建设世界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乐园”?

    记者: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在大家的印象中上海话吸纳了各方语言因子,早已是南腔北调,成了大杂烩,现在还有真正意义上的“上海话”吗?

    钱乃荣:说上海话是南腔北调,这是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形成的模糊观念。其实,上海话是在上海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有着非常丰富的积累,有其稳定的基础。上海原来处于吴地并不发达的海滩,上海话在开埠前是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语言,因此至今还保存着比别的地方更多的古代语音、词语和语法现象,甚至还保留着百越民族的语言底层,其语言和文化的价值是很大的。上海开埠以后,在160年中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中西融合、五方杂处,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因此上海话在开埠后的语言杂交优势中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丰富多彩,汇聚了农业社会、手工业社会尤其是发达的商业社会的种种精细的词汇、成语和谚语。

    由于思想的活跃,还产生了大量的惯用俗语,如:出风头、牵头皮、收骨头、戳壁脚、淘浆糊、七荤八素、死蟹一只、勒杀吊死、牵丝扳藤、吃空心汤团、开年礼拜九、耳朵打八折等等。上海话成为一个对都市文化非常有表现力的方言,对于挖掘研究上海和江南人民生活、民俗和社会变迁来说,无疑是一个丰富的矿藏。尤其是在20世纪前40年中,大量新词新语在上海话中产生,又很快传入普通话,如: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书局、报馆、博物馆、足球、高尔夫球、雪花膏、橡皮筋、沙发、马达、啤酒、麦克风、课程、敲竹杠、出洋相、小儿科等等。

    上海话160年来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语言发展的一个奇迹。老上海话的63个韵母合并为32个,8个声调合并为5个,但是把2003年的上海话和1853年的比较,10个元音音位和22个辅音音位,一个也没有变,这说明上海方言的变化确实五光十色多姿多彩,却万变不离其宗。上海话的稳定与变化经验,对于世界都市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既典型又独特的样本,上海方言的近代发展史证明了它适应了上海社会的快速发展。

    正确对待方言和普通话

     记者:对于“方言只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土话,不登大雅之堂”的观点,你怎么看?方言该不该进入文学呢?

    钱乃荣:各种语言是平等的,没有阶级性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根深叶茂博大精深,就是因为自有中华民族以来我们就是生活在多元语言、多样文化之中。方言是最自然最本质地表现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

    一方地域的文化是自己一方水土独特的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

    记得90年代,叶辛编剧的电视剧《孽债》使用上海话播出,曾轰动上海,创造了当时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率。大量的植根于地方文化的词语都是存在于方言的积累之中的。一种文学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映是深入、细致和传神的,就要运用本土有别于他地的、描写该地习俗的独特的词汇。大力提倡国语白话文的胡适在30年代就说过:“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他认为要让人物“自然流露”,就要使用方言。胡适还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最近徐志摩先生的诗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硖石的土话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尝试。凡懂得吴语的,都可以领略这诗里的神气。这是真正的白话,这是真正活的语言。”五四及以后的学者对方言和文学语言的看法几乎一致,许多人都提倡人们向人民群众学习生动活泼的语言,这些语言就是活在民众方言口语中的活语。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人卜伽丘用方言写了《十日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必须是拉丁文的文学,所以事后卜伽丘受不了世俗的压力,几次想焚稿。所幸彼德拉克慧眼识宝几番抢救,才留下了这部传世之作。而正是这本从民间来的所谓“粗俗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方言作品,开风气之先,打破了文学禁锢,使欧洲文学得以复兴。

    记者:很多上海话中的词汇和俗语没有办法贴切地翻译成普通话。另外,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方言的相声,说北京方言与普通话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头叫“脑袋瓜”、脸叫“盘”,好看叫“逗”等等。这是不是意味着方言比普通话更丰富更生动呢?

    钱乃荣:《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普通话词汇5万多条,而一本温州方言词汇集仅收方言词(即“问题”、“文件”等词语不收)就有5万多条,可见方言比普通话丰富。由于普通话在开始推行时,其生活词语的基础主要来源于明清小说白话文书面语,并不是直接用的北京方言口语,所以即使是北京人在生活深处表达细腻的事物行为感情的时候,也会常常使用北京方言。

    方言的词语来自生活中活生生的口语,方言的悠久历史积累了大量生动细腻描绘事物、动作、性状的词汇。我们曾经把老上海话和苏州话的动词与普通话动词做过对照,结果是方言的动词比普通话的动词要多得多,对动作细分的程度也高。举些例子。比如普通话既表抽象又表具体的动词“挤”,在上海话中说“轧”;但用在“挤牙膏”时,上海话中另有一词,叫“抮(zen)”;如果是摆动身子在人群中擦进擦出,这种比较具体的挤的动作,上海话叫“gang(g读浊音)”。又如在上海话中“穿马路”用“穿”,“穿衣服”是用“着”的;“船靠岸”用“靠(挨近)”,“靠着墙”是用“隑gei(g读浊音)”的;“削甘蔗”用“削”,而“削梨”用“椠(圆转地轻削,音qi)”……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方言和普通话呢?

    钱乃荣:有人说:保护了上海话,普通话怎么办?这是很好办的。讲上海话,学英语,都不会影响学好普通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上海话是1700万上海人的地方语言。两者在社会的不同使用场合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用。它们之间应该是和谐相处,互动双赢。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使用方言的同时,推行全国通用语普通话”应是我们最基本的共识。方言不去打压它,顺其自然,它会健康地发展。普通话和上海话在上海地区各自用于不同的场合,共同担负着交际和文化的功能。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方言,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的英语可以说是伦敦英语的方言,但它们与伦敦英语是平等的。伦敦英语是权威性很高的语言,但是现今伦敦郊区照样存在伦敦郊区方言。我们必须面对的是现实的语言使用面貌,然后才是从现阶段起的可持续性的语言政策。比如说,在深圳的机场上,播送各种通知用三种语言: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这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好处。

    保护方言的措施

    记者:现今上海话的流失情况到了什么地步?怎样才能带动方言和地方文化的繁荣呢?

    钱乃荣:上海话中大量生动的俗语、俚语、惯用语、成语、谚语正在淘汰中,随着上海话的特色词语在青少年中渐渐淡化,本土生活的文学文艺就会趋于萎缩或式微,沪剧找不到可培养的年轻演员就很自然了。回想上世纪20-50年代,上海的本土文化是非常活跃发达的,在国内首屈一指。那时,就地方戏曲看,江南江北诸如沪剧、滑稽、上海说唱、浦东说书、沪书、越剧、评弹、甬剧、锡剧、淮剧、扬剧等10多种地方文艺,都在上海从草创、汇聚到迅速发展成熟,还有几百首的具有上海特色的流行歌曲诞生和传唱。上海汇集了江浙皖南出身的大批作家。在上海还出版了诸如《海上花列传》、《九尾龟》、《海天鸿雪记》等大量的吴语小说。这种城市文化生态的繁荣使上海成为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国际文化大都会,上海也成为具有鲜明上海本土特色的城市。这些事实说明,吴语和上海话的良性生态可以创造高度繁荣的地方文化,为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记者:当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上海话呢?

    钱乃荣: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个《文化多样性宣言》,说:“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切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教科文组织还规定了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节”,指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要保护整理好上海方言。首先,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不应该对方言加以限制,使用空间要得到有效保护。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由使用上海话外,要保护和提倡具有各种特色的地方方言文艺,如上海话脱口秀、沪剧、滑稽剧,以及新生的上海话方言话剧、上海话歌曲、上海话的小说和随笔。在传媒上,可以开放一定的上海话节目的空间,如上海话广播、上海话的电视节目和上海话的电视剧拍摄和播出。其次,邀请各路专家,审定上海方言的规范音系,编写好上海方言的同音字表,审定方言词及其规范的汉字写法,出版实用的上海话方言词典,绘制上海方言地图,培养上海方言的研究人才。这样上海话就不会萎缩。

    记者:前一阵,流行《猫和老鼠》的各地方言版本,但遭到不少非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钱乃荣:方言文艺通常是有一定的地域性的,只有优秀的才会在全国传播,比如粤语歌曲、赵本山的东北小品。应支持优秀的方言文艺在全国传播,丰富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不必担心方言剧的播出会影响占绝大多数的普通话节目的主体性地位,影响推广普通话。最近,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袁贵仁认为,应允许影视剧中适当使用方言。当然,一些地方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很前面了,很多艺术家也勇于尝试,比如贾樟柯的电影一直使用山西方言,这次顾长卫的得奖作品《孔雀》也使用了方言。

    记者:一些年轻人在网上尝试沪语写作,但用字很随便,比较混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钱乃荣:对于用字,最好的办法是审定上海话常用字,比如到底是“捣糨糊”还是“淘浆糊”,规定其写法,公布推行。所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协同去做。记者:听说,你曾经提议过将上海方言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无形遗产?

    钱乃荣:是的。除了我在前面说到的上海话是世界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对世界都市语言的变化来说既有典型性又有伴随这个城市变化高速发展的独特性外,上海话中的商业引申转入生活的语言、海派民间惯用语、各行各业的行业语包括切口之丰富均为全国首屈一指,上海还产生过世界第一的“洋泾浜英语”。上海方言的种种变化的历史在160年中都有详细的方言记录文献,是中国各方言(包括北京方言)中最多最丰富的,这些资料需要继续发掘。185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曾出版了第一部研究中国口语语法的著作《上海方言语法》(是世界语言研究的一流著作),以后英、法、美传教士、日本学者、中国学者留下了60多部纯上海话口语的词汇、俗语、语法、字典、词典、教程,还有上海话口语报刊。其中的基本精华都是知名人士艾约瑟(英国)、卜舫济(美国)、蒲君南(法国)所著,现在我们正在准备翻译出版。再加上在吴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沪剧等10多种戏曲,几十本吴语小说,发达的上海话民歌、童谣、绕口令、谜语等等民间文艺,形成了庞大的海派地域文化。这笔精神遗产极其丰富,值得与上海近代建筑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8 23: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书店里学习上海话的书籍及磁带紧挨着学习广州话的书籍及磁带在销售。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5-5-28 at 23:21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9 0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往往都是南方百越留下的方言区~这是一个现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9 1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hd136302 at 2005-5-28 23:19
厦门,书店里学习上海话的书籍及磁带紧挨着学习广州话的书籍及磁带在销售。

保护、继承和发扬客家话关系到客家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企待着客家话书籍及磁带也摆着书店卖的时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