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始史
作者:廖曙辉、李宇 文章来源:《河源风物》 点击数:133 更新时间:2004-8-26
河源市出露的最早地层属于元古代。岭南地区大约在1亿7000万年前结束了大规模海侵。从此,高级动物、植物开始生存繁衍。据河源市政协编辑的《河源文史资料》记载:1996年春河源发现恐龙蛋化石。在不足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已经挖掘出土41窝248枚。经专家现场鉴定,所出土的圆形恐龙蛋化石全部属白垩纪晚期,据今6500万年以上。
恐龙蛋的发现证明,河源是一块非常、非常之古老的土地。
据张荣芳、黄森章所著《南越国史》一书考证:
《尚书籍尧典》就称尧“申命羲叔,宅南交”。大戴《礼记.少间》云,舜也曾“南抚交趾”。对此,《史记.五帝本纪》则称舜系去南方“巡守”,以至重病不回,“崩于苍梧之野”,同书又称夏禹治理洪水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时也曾“南抚交趾”。以原始社会的社会经济、交通条件,尧舜禹等先圣是不大可能到岭南的,不过它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我国南方越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相互往来,以及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史实。
进入奴隶社会后,以夏朝时,《惠州府志》的记载就称夏政权的政治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岭南,而且夏王能指令岭南各部族向夏进贡,此外,《史记》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这时的岭南与内地交往比原始社会有了很大加强。
商周之世,中原奴隶制经济已浙趋于繁荣,奴隶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显示了出来,这十分有利于中原与岭南的交往。不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异,这种交往有时候以战争征服的方式进行,有时也是真正的政治交往。《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商初名臣伊尹曾下令,要求岭南地区的“桂国”、“产里”、“九菌”、“损子”之越人,上贡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骆人大竹、苍梧翡翠等特产,此外,《吕氏春秋》还提到“越骆之菌”(竹笋)及“南海之矩”(黑黍)。
周时,与岭南的各种交往就频见于史籍,此时岭南“交趾之南有越裳国”,以“三象重译而卖白雉”;由于中原与岭南等周边地区的联系加强,周王朝甚至专设了“职方氏”、“象胥”等专门机构与官职来掌管有关边疆部族事务,如职方氏这个机构即“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辩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戌、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辩九州之国,使同贯利”。其中,“七闽”就指东南一带的越族。又如象胥之官,“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
春秋之世,“南夷”、“仓吾”、“南瓯”、“南国”、“南海”等表示百越民族的铭文就频见于中原的青铜器上,可推证此时中原与岭南的交往空前增加。这时期,一些岭南越族中的人才还进入了中原地区,各显才能,其中既有宰相、大夫之类的国家重臣,如勇获、梓藏、公师隅等,也不乏身先士卒的将帅,如高固等。这反映了岭南越族与吴、越以及中原的齐魏、江汉的楚国的交往。
春秋后期,越族建立的越国与吴国几次反复互争雄长,使中原诸国受到一定的震慑,它反映出当时越族日渐强大,已有实力与中原诸国争霸。
战国之世,越与楚的关系逐渐密切。根据《左传》等书的记载,直到楚灭掉越国之前,楚与越国未发生过战争;但这期间,楚对越国以外的其他百越民族是有过战争的,如楚悼王时,拜吴起为相,在公元前387年“南平百越”。
到了公元前4世纪中叶,越国君王无疆伐楚,宣告了楚越两国友好关系的结束。楚举兵相接,结果“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这对楚越双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楚而言,把势力扩展至越地区,成为南方一霸,并日益发展形成南方民族融合中心;对越而言,岭南越族在政治上“厥朝于楚”,与楚文化的区别越来越少,二者越来越融合,为我国岭南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越国在被楚国消灭后更使越族分散,越人的部族也就更多,各部族间也时常发出冲突,它们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
秦平岭南之前,岭南的越族就处于这种分离、不平衡发展的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