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3|回复: 6

央视聚焦赣州 《走遍中国·赣州专辑》相关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末年初的寒流,挡不住摄制组的匆匆脚步。元旦前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将镜头全面聚焦赣南,拍摄了大型电视专题节目《走遍中国·赣州专辑》6集电视专题片,掀起了一股宣传推介赣州的热潮。

  “赣州专辑”总长三个小时,每集将在央视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3个语种重复播出9次。这次拍摄是我市历史上宣传推介赣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活动,成为我市外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央视聚焦——“金牌”栏目瞄准赣州

  央视四套作为一个国际频道,在全球有98%的覆盖率,是我国惟一面向全世界播出的电视频道,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传播着中国的声音,也是海外华人、华侨了解祖国的窗口。《走遍中国》栏目一直处在国内外黄金时间播出,节目覆盖了全球100%的国家和地区,收视率长期位居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节目”。

  作为一个“金牌”栏目,《走遍中国》以其选题严谨独到、节目文化色彩浓郁、采用无偿播出方式、重视栏目艺术品位、演绎集体创作智慧等特点,一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中科院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该栏目的顾问成员。在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后,《走遍中国》栏目调集强大阵容,将镜头对准赣州,这是我市加强对外宣传推介,让世界了解赣州,让赣州走向世界的一次极好机遇。

全面调度——全力以赴支持央视拍摄

  人们会问:全国那么多地方,《走遍中国》为什么聚焦赣州?其实,这里凝聚了市领导许多心血。在“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之际,赣州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世客会给了赣州一次极好的展示形象的机遇,世客会结束不久,市领导决定趁热打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昌坤带着工作人员前往北京,推动央视大力宣传推介赣州。

  令人欣慰的消息传来。去年12月1日至10日,《走遍中国》栏目总制片人梁钢等人进驻赣州,开展前期调研。梁钢一行到第一线了解情况,足迹遍及9个县(市、区)。在赣州选取的这6个专题,并不仅仅是讲述6个故事,而是从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上为赣州准确而生动地塑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对《走进赣州》的拍摄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审定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央视的拍摄工作,并对专集的设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市委专门成立了由副书记庞鸣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昌坤,副市长唐玉英任副组长的拍摄活动领导小组,进行全面调度。市委宣传部组成了由副部长赖俊贤担任总协调的工作机构,为央视每个摄制组配备了一名通晓赣州风俗民情的专家顾问、一名部机关干部、一辆工作用车,进行全力支持配合。

五下暗沟——央视编导的敬业精神

  历史悠久的赣州,不仅地域广阔,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对第一次踏上赣江之源的制片人梁钢来说,要全面把握赣州绝非易事。不论天晴下雨、乍暖还寒,梁钢始终披着一件灰棉袄,不停地同赣州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察看拍摄地点,晚上与策划人磋商到深夜。梁钢要寻找的是鲜活的历史。对赣江的千年沧桑,他最终选择肖、郭、李三姓水上人家不同的打渔方式,不同的水域划分,不同的风情习俗而又相互之间千丝万缕的传说故事来承载,使自然意义上的赣江,让历史的瞬间弥散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编导陆镝外表精瘦,眼镜片后面闪着晶亮的光彩。他发挥惯于设疑、探秘、解惑的编导手法,将《宋城的地下迷宫》节目,浓墨重彩地围绕着福寿沟来结构全片,导引出古城赣州的千年沧桑。在内行看来,这绝对是一个自讨苦吃的选择。福寿沟是长年埋藏在老城区街巷底下的排水排污沟,目前仅有数百米能够容人勉强穿行。在拍摄中,市政工作人员要提前半小时打开井盖通风。即使这样,人一下暗沟,立刻感到又闷又臭又热,呼吸困难,令人呕吐。有的地方长年积累的污水脏物淹没双膝,有的地方顶砖塌陷,人只能佝偻着背成九十度爬行,脸也感觉到就要贴到污水里了。暗沟两侧大大小小的污水口,时大时小的污水随时都可能飘洒到肩、背、脸上来……在拍摄环境如此恶劣的福寿沟里,陆镝前后5次入沟进行拍摄。

  第一次拍摄由于缺乏经验,摄像机一到沟里就遭遇闷热的臭气,镜头立即结雾,只好出沟用电吹风把机器吹热,消除温差;第二次做适应性拍摄,了解沟内的空间结构、灯光效果、人的忍耐限度及拍摄效果;第三次摄制组约请了市博物馆的万幼楠先生,带上头灯、罗盘、水平仪、对讲机等进行拍摄;为了安全起见,中途休息以后,陆镝又下暗沟去做第四次拍摄。拍摄中,电瓶灯的铜锣冒脱落掉进污水,陆镝没有半点迟疑,伸手就在淤污中摸找出来;临近中午了,陆镝觉得有些镜头还不够理想,最后又独自下暗沟补拍画面。属猴的陆镝并不强壮,在赣州期间还因为颈肩椎疼痛一直在市立医院针灸治疗,但在工作面前的坚强执著,无不让人感动。

铁杵磨针——要做就要做精品

  《水上客家》编导宁楠,是央视摄制组最为年轻的导演,思想敏锐而深刻。他邀请记者对前两天拍摄的于都李姓渔民生活的素材进行评价。当自己的疑问一次次被解开时,他突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拉着记者的手说:“老哥,我需要你,你就陪我拍完这个片子吧。”他立即决定,对前两天所拍的所有素材全部废止,重新拍摄,并连夜赶拟了新的拍摄提纲。为了拍摄李姓渔民夜晚装钩、凌晨收钩的打渔场景,他不顾工作至深夜、贡水河面寒冷刺骨,次日凌晨4时就出现在著名的峡江河滩水面上。傍晚回到于都,体重90公斤的汉子因劳累而倒下,晚饭粒米未进,第二天又赶往七里镇下河拍摄肖家渔民生活。

  《梅关古道》编导王蔚,在拍摄“夜观万盏灯”时,正值高热头痛,被梅岭的野蜂叮咬,耳垂红肿疼痛,为了选取最佳场景,傍晚了,他一直守候在寒风刺骨的梅关峰顶,坚持指挥拍摄。

  陈敏是整个摄制组里惟一的女编导,她的选题是《走出围屋》。采访期间,她一边不断调整设计构思,一边始终关注每一个镜头的选点、构图和拍摄。赣州电视台钟瑞龙是她的摄像师。第一天在安远开机拍摄,凌晨4时,天空一片漆黑,气温零下4℃,摄制组从县城赶到镇岗的东升围,拍摄围内一家老住户迁出围屋的“过火”风俗。拍摄采访中,第一次使用其他摄制组借给他们的广角镜头,没料到在低照度大光圈的情况下,镜头后焦不实的毛病暴露无遗,选取的一些中全景无法使用。这天回来看片后,陈敏郁闷不已。乔迁过火是老百姓生活中的百年大事,无法重拍,尽管此后的拍摄颇为顺利,但陈导的心里一直没有放下这件事。对这位要强的完美主义者来说,这已经成为心理上抹不去的遗憾。

深山相送——客家人的如火热情

  央视《走遍中国》摄制组来到赣南,刚刚从世客会上感受到“热闹氛围”的赣州人,再次掀起了“央视《走遍中国》热”,赣州人表现出来的热情,充分体现了我市干部群众的良好素质和古朴民风,令走南闯北的央视编导们十分欣慰。摄制组顾问、市博物馆馆长韩振飞通晓赣州的历史和文化,得悉央视制片人梁钢来作前期调研,刚忙完古宋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立即赶往赣南宾馆和梁钢彻夜长谈,帮助制片人理清思路、确定选题,拍摄开始时,他又同时担任了三个专辑的学术顾问。正是我市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使节目构思和拍摄得以顺利进行。

  摄制组在每辆车上都贴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赣州》摄制组”标记,车辆所经过的线路,赣南民众投以热情的注目礼,问路和提出各种问题,干部群众都积极主动配合。我市的各新闻媒体也予以高度关注,开辟专栏对央视节目组的拍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

  《梅关古道》摄制组在大余期间,大余县专门召开调度会,县委书记刘建平要求有关单位、部门积极配合摄制组工作,调派最好的学术顾问,展示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满足拍摄工作的需要。

  《兴国记忆》摄制组采访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扩红模范、中央苏区少共委书记李才莲烈士的结发妻子、94岁的池煜华老人时,我市国家一级演员龙红与兴国采茶剧团的全体演员为老人举行了《十送红军》专场文艺慰问演出,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达200多人,反响十分热烈。去年12月26日,摄制组到兴国县永丰乡何径村拍摄毛泽东《兴国调查》采访对象时,由于山高路远、车辆难行,摄制组被阻深山老林,当地村干部迎着凜冽的寒风,用8辆摩托车骑行6公里泥泞山路,运送摄制组工作人员和设备到达采访拍摄地点,密林深处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美谈。央视导演唐立新风趣地说:“在我10余年的拍摄生涯中,这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次拍摄。”

《走遍中国·赣州专辑》即将在央视播出

  本报讯 钟瑞龙报道: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广播电视局和赣州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文化系列片《走遍中国·赣州专辑》,将于3月28日起在央视四套连续播出。系列共六集,每集半小时,从文化古迹、地理名胜、风俗民情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生活,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等视点入手,向海内外观众展示赣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地域魅力。

  首播时间为CCTV-4每晚8时10分。重播时间为次日CCTV-4晨3时05分和11时10分。具体播出节目内容为:3月28日,宋城的地下迷宫;3月29日,兴国记忆;3月30日,围屋沧桑;3月31日,渔家往事;4月1日,梅关古道;4月2日,客家赣州。


来源:中国赣州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 1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遍中国·赣州》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8日 14:54

  周一《宋城和地下迷宫》 3月28日

  二零零四年七月北京突降暴雨,一些现代化的街道被浸泡在深达两米的水中,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排水如何对付突如其来的暴雨,成了规划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此时专家们却发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一个被暴雨频繁光顾的古城,在宋代以来的九百年间却很少被淹,这就是处在江西南部,闽粤湘三省交界处的赣州城。更为神奇的是这个古城的十万居民至今仍使用着历史超过九百年的地下排水设施,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周二《兴国记忆》 3月29日

  兴国县当时总人口21万,参军参战的竟然多达5万人。我们翻阅当年苏维埃的机关报《红色中华》,里面长篇累犊地报道了在“百万扩红”运动中,处处都有兴国子弟的身影。兴国,成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缩影。许多年以后,在兴国县城建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刻在上面的有名有姓的兴国籍烈士就有两万三千多名,是什么铸造了模范的兴国?兴国县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当红军?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

  周三《围屋沧桑》 3月30日

  围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场所,里面能够容纳几百人生活,同时又像军事堡垒一样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如此庞大的堡垒式民居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项伟大的奇观。古老的围屋中究竟藏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围屋强大防御功能的秘密又在哪里?

  周四《渔家往事》 3月31日

  这里有数百年来沿袭水上生活的三姓人家,江面和渔船是他们的生活家园;这里有世代传承的古老约定,维系着稳定的水上秩序;为什么江上除此三姓再无别家,为什么结拜兄弟间会争夺不休?走遍中国带你走进赣州城下的水上人家。

  周五(赣州)

  周五《梅关古道》 4月1日

  一座饱经沧桑的关楼,一条碎石砌成的小路,曾几何时,它曾强烈地影响着赣州城的兴衰,也沟通着中华大地与世界的联系。是谁修建了这条连接岭南岭北的通道?千百年来,这条通道又承载着怎样的使命?是什么原因使后人重修了梅岭通道?大量的货物又是以什么方式运过梅岭?为什么今天的国宝当年却没有资格踏上这条商道?

  周六《客家赣州》4月2日

  为什么天各一方的客家人把这里视为圣地?时至今日,赣州人还有多少客家情节?滔滔赣江水,千年梅关道送走了多少风雨断肠人。21世纪的青铜鼎,悠扬的赣南山歌,泛黄的家谱,节日的火龙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客家烙印。 巨鼎之下三种不同颜色的基石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赣州客家族谱中出现了来自南方的家族?为什么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却在赣州演绎成独特的民俗?

  周日《高原水乡》4月3日

  神秘的高原水乡是怎样形成的呢?抚仙湖底惊现古城,千古传说迷雾重重;谁见过抚仙湖中飞腾的海马?水下木乃伊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哀牢山下的古老故事,一部分被遗留下来的民族部落,一针一线勾画出彩色的画卷一个不使用窑炉的土陶烧制法,这些传承都来自于哪里,走进傣家寨,感受生活在“水”乡的花腰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赣州》

   

主题取向:在说清赣州是客家摇篮、第一站的同时,展示迁徙经历为“赣州客家文化”带来的特有积极因素。(客家文化两大特点:开拓性和顽固性,均源于“迁徙”)
叙事模式:今天、昨天交互转换。以巨鼎或族谱、联谊会作为“今日平台”的主要线索。
主要悬念:为什么说它是客家赣州?说清第一站。
主要悬念中的兴趣点:“四方之志”;“顽固性”。
选材:以“第一站”作为第一标准,其次“与第一站有关的赣州客家文化的积极因素”
(因仅说第一站无太多文化意义)

内容一:战乱、地理环境使客家先民选择了赣州
切入点:鼎。一座矗立在赣州最佳景观位置上的三足巨鼎。赣州客家的第一标志。
巨鼎的来历。
很多人只知道客家人在梅州、闽西,不知道赣州也是一个客家的根据地,“摇篮”。矗立在赣江源头的巨鼎,客家文化城中的碑文史籍,叶选平先生“客家摇篮”的题词等,真实的记录了客家先民五次大规模迁徙并选择赣州作为根据地的历史。
赣州是中原汉民南迁的第一站,唐中后期先后发生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纷争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逃避战乱的客家先民过长江、越鄱阳湖、溯赣江而上,来到这蛮荒山水的赣闽粤三角区。一部分人在此开荒定居,一部分人稍作停留继续南迁至粤北闽西。有石城古道迁出遗迹。

迁徙入口:瑞金九堡镇密西村古道。水道入口:赣州城下古码头。

南迁出口:石城“闽粤通衢”古道。

客家先民为什么会选择这里作为居留地?主要是“地大山深”、“战争不会打到这里来了”。这里虽然蛮荒,但有土地、水源。
当时的户籍统计可以作证:这里的人口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今天的赣州800万人口中有95%以上是客家人。
(强调“迁徙”。)


内容二:门榜是个“微型族谱”
切入点:赣州上犹县门榜的情形最为突出。
客家人风行门榜,赣州现存的客家居住地中门榜极多,返乡的客家人能从门榜中看到一个家族的门第渊源,能够凭借门榜识别自己的同宗。门榜是客家人尊宗念祖、维系亲情的重要标志。门榜也是历史,例如《相国遗风》、《越国家声》、《知音高风》等等,记录了先祖最动人的故事。

内容三:耕读并举,读书为贵(顽固性,同时也可说明第一站)
切入点:当代赣州最高学府、图书馆、书店等。古代赣州文庙、书院。
赣州现存的赣州文庙、道源书院、濂溪书院、阳明院等,规模宏大,很难想象一个“蛮荒”之地会有这么多“大学”。
客家人读书的空气甚浓,客家人将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从中原带到了赣州,经历过战乱的客家人更加感悟到读书的重要。在客家人心里,读书第一,读不成经商,商不成种地。
客家人居住地、居所也专设有学堂、读书的地方。
客家人崇文重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科举名额大量增加,以进士为例,宋以前赣州中进士者仅3人,两宋时期赣州有进士234名。

内容四:风水是客家人带到赣州、传至南方的(略)
切入点:塔。在赣州,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塔。
赣州的40几座塔绝大部分是风水塔。有水的地方就有塔,叫水口塔。
(客家人为什么大多相信风水?)
地形复杂的赣南丘陵地区要求客家人选择适宜居住的环境。这是个基础。
赣州是风水理论的发源地,传播风水理论的是一个叫“杨救贫”的风水师,杨曾在宫廷里作风水师,避乱来到赣州。杨有很多故事。十三陵的选址有杨的两个徒弟参加,有碑文。
赣州还有个风水村,全村五千余人有两百多人在外面包括海外从事风水业。
赣州的重要建筑、包括城市的建造都有风水师的参与。

内容五:客家语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顽固性,)
切入点:客家人日常说话的情形
最具有“顽固性”特征的是客家话中有很多“比中原还中原”的“古词儿”,日常用语中常见“文言”,语言研究领域把客家话称为现存的中国汉语活化石。
举例说明“食”、“乌”等等。客家人称“黑”为“乌”,称“吃”为“食”,称“稻子”为“禾”,称“脸”为“面”,称“绳子”为“索”等等。
即使山歌,也可以发现歌里的“唐宋诗词”成分。客家人凭乡音识别自己的亲人,凭山歌辨认自己的故乡,一句“啊呀嘞”唤起多少亲情。
交融过程中客家文化的“顽固性”。

内容六:回迁、“四方之志”
切入点:客家博物馆里的工具,牵出客家人带来的现在还在食用的番薯、玉米、腊肉
客家移民历史中出现的一种“候鸟”情形使客家学者们很以为奇。
明清时期粤北、闽西的一些客家人开始往赣南回迁,原因一是这些地区人口急剧膨胀,二是倭寇袭扰,三是满汉民族矛盾尖锐争斗频繁。回迁的粤北、闽西客家人给赣南地区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沿海文化,带来了从海外引进的玉米、红薯、腊肉、饺子等(有故事)。
还有另外一部分移民,离开粤北闽西直接来到沿海地区,飘洋过海下南洋。这可能是更有意义的迁徙,这两种回迁、飘洋过海的迁徙显示了客家人开拓、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
有文献评述客家人“男子多抱四方之志,女子在家事农,勤恳能干,不缠足”等。在海外、国内给客家人带来声誉的主要是这些客家人。女子能干则随处可见。赤足女子。
回迁体现了客家人的寻根意识。回迁和飘洋过海同时也孕育了客家人的开拓、“迁徙”意识。


内容七:以少数民族融合的特点

切入点:“上刀山”这一典型的南部山地民族活动,在客家村落中也常出现。

一些服饰的图案色彩可以看出与瑶族别无二致。

山歌的演唱方式、曲调……

看民俗,穿戴,就知道谁是客家人。
赣南采茶戏,于都唢呐,宁都火龙,石城灯彩、上犹九狮拜象等等。均有传说掌故。

内容八: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景观及其盛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 18: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赣州》拍摄篇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 18: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山哈 at 2005-4-2 18:34
内容四:风水是客家人带到赣州、传至南方的(略)
切入点:塔。在赣州,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塔。
赣州的40几座塔绝大部分是风水塔。有水的地方就有塔,叫水口塔。
(客家人为什么大多相信风水?)
地形复杂的赣南丘陵地区要求客家人选择适宜居住的环境。这是个基础。
赣州是风水理论的发源地,传播风水理论的是一个叫“杨救贫”的风水师,杨曾在宫廷里作风水师,避乱来到赣州。杨有很多故事。十三陵的选址有杨的两个徒弟参加,有碑文。
赣州还有个风水村,全村五千余人有两百多人在外面包括海外从事风水业。
赣州的重要建筑、包括城市的建造都有风水师的参与。


此种观点是错的,受罗勇先生《客家与风水术》的影响,但《客家与风水术》也并没有说风水是客家人带到赣州、传到南方来的

这方面,可以参阅陈进国《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厦门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十三陵的选址不是杨的徙弟,而是江西形势派风水术的代表人物廖均卿、曾从政;曾从政是杨救贫的弟子——曾文辿的后人;而廖均卿,考证一下,你们就会发展他不是杨救贫风水术的传人。
这明显又是客家沙文主义的表现

[ Last edited by 赣师客家人 on 2005-4-2 at 18:52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3 10: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许多顾问都是赣南师院请去的,他们陪同摄制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3 14: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山哈 at 2005-4-3 10:31
据了解,许多顾问都是赣南师院请去的,他们陪同摄制组。



这我知道,师院的老方带了几个学生去的,老方这老头,学术又不搞,还是什么教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