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3-29 19: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赣州》
主题取向:在说清赣州是客家摇篮、第一站的同时,展示迁徙经历为“赣州客家文化”带来的特有积极因素。(客家文化两大特点:开拓性和顽固性,均源于“迁徙”)
叙事模式:今天、昨天交互转换。以巨鼎或族谱、联谊会作为“今日平台”的主要线索。
主要悬念:为什么说它是客家赣州?说清第一站。
主要悬念中的兴趣点:“四方之志”;“顽固性”。
选材:以“第一站”作为第一标准,其次“与第一站有关的赣州客家文化的积极因素”
(因仅说第一站无太多文化意义)
内容一:战乱、地理环境使客家先民选择了赣州
切入点:鼎。一座矗立在赣州最佳景观位置上的三足巨鼎。赣州客家的第一标志。
巨鼎的来历。
很多人只知道客家人在梅州、闽西,不知道赣州也是一个客家的根据地,“摇篮”。矗立在赣江源头的巨鼎,客家文化城中的碑文史籍,叶选平先生“客家摇篮”的题词等,真实的记录了客家先民五次大规模迁徙并选择赣州作为根据地的历史。
赣州是中原汉民南迁的第一站,唐中后期先后发生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纷争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逃避战乱的客家先民过长江、越鄱阳湖、溯赣江而上,来到这蛮荒山水的赣闽粤三角区。一部分人在此开荒定居,一部分人稍作停留继续南迁至粤北闽西。有石城古道迁出遗迹。
迁徙入口:瑞金九堡镇密西村古道。水道入口:赣州城下古码头。
南迁出口:石城“闽粤通衢”古道。
客家先民为什么会选择这里作为居留地?主要是“地大山深”、“战争不会打到这里来了”。这里虽然蛮荒,但有土地、水源。
当时的户籍统计可以作证:这里的人口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今天的赣州800万人口中有95%以上是客家人。
(强调“迁徙”。)
内容二:门榜是个“微型族谱”
切入点:赣州上犹县门榜的情形最为突出。
客家人风行门榜,赣州现存的客家居住地中门榜极多,返乡的客家人能从门榜中看到一个家族的门第渊源,能够凭借门榜识别自己的同宗。门榜是客家人尊宗念祖、维系亲情的重要标志。门榜也是历史,例如《相国遗风》、《越国家声》、《知音高风》等等,记录了先祖最动人的故事。
内容三:耕读并举,读书为贵(顽固性,同时也可说明第一站)
切入点:当代赣州最高学府、图书馆、书店等。古代赣州文庙、书院。
赣州现存的赣州文庙、道源书院、濂溪书院、阳明院等,规模宏大,很难想象一个“蛮荒”之地会有这么多“大学”。
客家人读书的空气甚浓,客家人将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从中原带到了赣州,经历过战乱的客家人更加感悟到读书的重要。在客家人心里,读书第一,读不成经商,商不成种地。
客家人居住地、居所也专设有学堂、读书的地方。
客家人崇文重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科举名额大量增加,以进士为例,宋以前赣州中进士者仅3人,两宋时期赣州有进士234名。
内容四:风水是客家人带到赣州、传至南方的(略)
切入点:塔。在赣州,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塔。
赣州的40几座塔绝大部分是风水塔。有水的地方就有塔,叫水口塔。
(客家人为什么大多相信风水?)
地形复杂的赣南丘陵地区要求客家人选择适宜居住的环境。这是个基础。
赣州是风水理论的发源地,传播风水理论的是一个叫“杨救贫”的风水师,杨曾在宫廷里作风水师,避乱来到赣州。杨有很多故事。十三陵的选址有杨的两个徒弟参加,有碑文。
赣州还有个风水村,全村五千余人有两百多人在外面包括海外从事风水业。
赣州的重要建筑、包括城市的建造都有风水师的参与。
内容五:客家语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顽固性,)
切入点:客家人日常说话的情形
最具有“顽固性”特征的是客家话中有很多“比中原还中原”的“古词儿”,日常用语中常见“文言”,语言研究领域把客家话称为现存的中国汉语活化石。
举例说明“食”、“乌”等等。客家人称“黑”为“乌”,称“吃”为“食”,称“稻子”为“禾”,称“脸”为“面”,称“绳子”为“索”等等。
即使山歌,也可以发现歌里的“唐宋诗词”成分。客家人凭乡音识别自己的亲人,凭山歌辨认自己的故乡,一句“啊呀嘞”唤起多少亲情。
交融过程中客家文化的“顽固性”。
内容六:回迁、“四方之志”
切入点:客家博物馆里的工具,牵出客家人带来的现在还在食用的番薯、玉米、腊肉
客家移民历史中出现的一种“候鸟”情形使客家学者们很以为奇。
明清时期粤北、闽西的一些客家人开始往赣南回迁,原因一是这些地区人口急剧膨胀,二是倭寇袭扰,三是满汉民族矛盾尖锐争斗频繁。回迁的粤北、闽西客家人给赣南地区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沿海文化,带来了从海外引进的玉米、红薯、腊肉、饺子等(有故事)。
还有另外一部分移民,离开粤北闽西直接来到沿海地区,飘洋过海下南洋。这可能是更有意义的迁徙,这两种回迁、飘洋过海的迁徙显示了客家人开拓、不畏艰险的精神品格。
有文献评述客家人“男子多抱四方之志,女子在家事农,勤恳能干,不缠足”等。在海外、国内给客家人带来声誉的主要是这些客家人。女子能干则随处可见。赤足女子。
回迁体现了客家人的寻根意识。回迁和飘洋过海同时也孕育了客家人的开拓、“迁徙”意识。
内容七:以少数民族融合的特点
切入点:“上刀山”这一典型的南部山地民族活动,在客家村落中也常出现。
一些服饰的图案色彩可以看出与瑶族别无二致。
山歌的演唱方式、曲调……
看民俗,穿戴,就知道谁是客家人。
赣南采茶戏,于都唢呐,宁都火龙,石城灯彩、上犹九狮拜象等等。均有传说掌故。
内容八: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赣州召开景观及其盛况。
--------------------------------------------------------------------------------
赣州电视台 时空赣州网
(本网站技术和硬件由赣州信息港提供支持)
Copyright:2004-2010 by [Gan Zhou TV Station] All righ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