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4|回复: 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现保存古书坊基本状况描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1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来源:中国四堡网--乡友论坛  -> 古雕版印刷、书坊建筑 http://test.xrainbow.com/sibao/b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现保存古书坊基本状况描述
现保存的古书坊(民居)80余处,明、清民居、宗祠约60处。最早的书坊建于明万历 9年(1587),大部分为明末清代建筑。
    一、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
    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座落于雾阁村中,原为雾阁村邹氏祖祠定敷公祠,始建于清乾隆21年(1757年),迄今有247年历史。屋体建筑庞大雄伟,宽敞明亮;门楼飞檐翘角,由365只木刻喜鹊堆斗而成,顶端塑“魁星点斗”,厅堂由粗大的木柱和雕梁构建,上厅走廊上建穹形拱顶,两头雕“鲤鱼跳龙门”浮雕,工艺精湛。1930年1月,朱德率军部一纵队和四纵队由古田转移江西途经四堡,曾驻扎该祠。展馆内展出的古文物有:古雕版354块,古书籍375册,以及庞大的石制墨缸、研墨臼、切书刀、切书架、雕版架、刷墨把等印刷工具和印刷操作台,以及金、银、锡器工艺品、风格独特的四堡女妆。墙上悬挂着雕版印刷业起源、发展、衰落过程的文字记述和图片,古书坊、古牌匾及民俗活动等巨幅图片和文物。游览期间,即增长历史文化知识,体会先人智慧,还可了解地方民俗风情,从而感受到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熏陶。
    二、古书坊
四堡古书坊建筑群主要分布在雾阁、马屋、枧头和严屋四个自然村,现存有40多座。
四堡古书坊建筑当初都是作为印刷场所来设计构建,而又兼作民居之用的,这就注定它与一般的民居有较大迥异。因为是大规模的雕版印刷产业,一家书坊往往须容纳数十乃至上百雕印工人和部分书商的工作场所、生活起居,这就注定了它的建筑必须以宏大为特征,建筑面积少则上千平方米,多则上万平方米,且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从整体看,四堡书坊多呈回字形构建,厅堂居中,中轴对称,四周横屋和围屋。厅堂有前、中、后、私之分,谓为“重堂递进”,围屋和横屋有前、后、左、右之分。因房屋庞大且紧凑,采光就造天井了,一座房往往有十几个天井,“九厅十八井”之谓即是说一座房屋有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这些厅堂、横屋均依靠走廊来贯通。为作业和生活方便,大门前还筑有院坪,作晒书、版之用,院外再设一门楼,连接起院墙。四堡古屋有“千金门楼四两家”之说,门楼的向位是一座房的主要风水所在,又是一座房的门面,因此门楼的建筑显得极为重要,各种雕塑、书画便都表现在门楼上。门楼外,则是一个池塘或一条水圳,这即是为方便洗涮物具和取水调墨之用,同时也为风水设计之须。从外观看,整体建筑前低后高,平衡紧凑,气势雄伟。
    四堡古书坊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屋外砖墙到顶出檐,内墙青砖土胚砖结合,青砖在下,土砖在上,加刷盖白灰,也有以三合土夯实为墙。厅堂置以石础、柱盈、穿枋框架,互为应援,有利防震,板壁工字型制作,上用竹篾拼结,盖上白灰,既美观又增大使用面积。厅堂左右前壁,以木质花格窗棂与浮雕镂空成花鸟、人物、山水为装饰,上棚顺水天花拱板,檐前吊柱下端饰以花蓝雕刻。进门前厅屏风,有活动大门,平时关严,遇喜庆与佳节始开中门以迎贵宾。后厅楼房、左右厢房卧室,横屋各间为藏版房,或雕印场所,也有作卧室用,错落有效。全屋以正厅为中心,通向前后左右,凡左右两侧有多直横屋者,以廊道连续沟通,横屋有向外辟边门或不辟边门者。正厅前的大门是一屋的主门,又称内大门,门前院有围屋包裹,还有大门,称“重门大院”,多门方向不一,曲折而出,多为风水迷信所致。庭院、天井中多植梅、兰、菊、竹、石榴、茶花等花草树木。
    四堡古书坊的另一重要特色是文化艺术内涵丰富。雕塑、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在书坊中得到充分表现,反映了四堡先民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如四堡门楼建筑,几乎是集文化艺术之大成。门楼顶部鳌头饰以龙、凤、麒麟、狮子等,两侧雕塑、绘画了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门框正上方书有遒劲雄浑的大字,如“云峰拱秀”、“菁华绕境”、岚光西映”等富诗情画意的华丽词语,也有写上堂屋名号的,如“中田”、“梅园”等。门楼两则书有表现吉祥、幸福和安宁愿望的对联。厅堂文化气氛浓郁,堂上悬挂各式牌匾,匾中题有“自得”、“致远”、“静致”等佳词,或抒情或言态,或状景或颂德,书法苍劲有力,飘酒自如,各显风格;两侧则悬挂地方名家字画,文气盎然,置身斯地,可感受到丰富而深邃的文化艺术气氛。
以下介绍几座有代表性的书坊,可略见一斑。
    1、子仁屋
    子仁屋座落在雾阁村中,始建于清嘉庆14年(1809年),占地10亩,有“九厅十八井”之称,落地间达140 多间 ,整体建筑雄伟典雅,布局科学。
子仁屋由门楼、宇坪、厅堂、厢房、横屋、后院等组成。子仁屋的门楼面朝正南,建筑有较高的艺术品位,门楼顶端塑有一火圈,两边各塑一只鳌鱼和白鹤,两两相对;边塑卷花,砖瓦堆斗,翘角飞檐,门顶正中是“珂鸣锦里”四个苍劲大字。走进门楼,是一个200多年平方米的宇坪;宇坪由鹅卵石铺砌而成。宇坪东面是大门,由方石条架筑而成,门顶是“瑞酿琼芝”四个古朴大字。宇坪北面是私厅,门正上方书有“爽挹南薰”四字。西面是围墙,正对大门。沿墙根左右各竖一杆石龙旗,为道光年间所立。
走入大门,即是前厅,迎面一扇由两根木柱相夹的屏风;转过屏风是一口天井,左右各有一个对侧厅;南侧厅门顶书有“存诚敬”;北厅门顶书有“乐性真”,表明屋主的处世态度。绕过天井是正厅,中堂有一幅木匾对联:“雨润灵椿云深慈竹;风和锦幕日丽斑衣。”左右各有侧门通后厅。正厅两边是由木屏墙围成的厢房;厢房前各有走廊通向两边的五排横屋。其中南面的第二排横屋即是当年的印书房,有墨汁调制房、设计室、书写房、印刷室、切纸室、制版胚房、装订房等。第三排为书库。有趣的的是,在第三排的三个门顶上,各有“蕉风”、“桐雨”和“豁如”等门额题词。“蕉风”写在泥塑的蕉叶上,“桐雨”写在塑成的桐叶上,“豁如”也写在塑造优美的图形上。北面两排横屋则为生活起居房,至今,在天井沿上仍放置着五、六个庞大而沉重的石墨缸。而后厅和后院则已于咸丰年间因火灾焚毁,后重修了部分,但多为简陋。南、北、东面因地盘限制不规划地也建了20多间杂货间。子仁屋厅堂及靠正厅的厢房多用木质建构,且较有讲究,屏风和窗棂多有雕花装饰,齐整对称,美观大方。主房建构平衡紧凑,整体建筑雄伟壮观。因屋体庞大,每个厅、厢房和横屋均有天井以供采光,设计复杂却显得科学有序。
    子仁屋创建人是邹子麟(1747-1794)、邹子仁(1756-1828)、邹子肇(1771-1835)三兄弟,由子仁主持建造。其父邹龙川创立“祖述堂”坊号,邹子麟创立“天宝楼”坊号、邹子仁创立“务本堂”坊号,邹子肇创立“翰宝楼”坊号。印刷书籍多达近百种,销往江西、广西、江苏、广东、云南、浙江、越南等地,是四堡较著名的家庭式作坊书商、家资丰厚,富甲远近。
   
2、林兰堂
    林兰堂始建于清嘉庆11年(1860年),座落在马屋村岗背岭的花溪河畔,坐西朝东,临河而建,占地5600多平方米,现基本保存完好。2000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同其它古书坊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兰堂造型别致,采用双座堂屋、双座大门并列而建的方式建造。两座堂屋各建有前、中、后三厅及后楼,后楼建有楼上厅、后楼与后厅及厢房之间隔着走廊,厅堂左右各建厢房和横屋二排,以走廊贯通,每个厅堂和厢房、横屋前均有天井以采光。外墙为砖砌风火墙,内以木质梁、柱、屏构成厢房。两堂屋中厅正堂挂有朱喜联书“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梁上各悬挂“静致”、“柏古松青”牌匾。大门外各有宇坪,用鹅卵石砌成。宇坪之间由一垛砖墙隔开,中开一门相通。宇坪前是三排围屋。这是当年的印刷作坊和库房,放置雕版和书籍之用。临河建有外大门及围墙。在林兰堂与邻房之间,建有石铺走廊,前后还建有小门楼。据说,原来还有一座木桥通向河对岸,河对岸为练武场,后木桥被大水冲毁,练武场也被开垦成了良田。整体建筑前低后高,平衡对称,宽敞明亮,结构齐整,典雅端庄。
    据载,林兰堂的创始人马源锡(1786-1864),字卫爵,号天成,他继承了上祖的雕版印刷产业,并加以扩大经营,出版书籍有《金瓶梅》、《西游记》、《文天祥集》、《梁山伯与祝英台》、《幼学琼林》等50多种,雇请江西许湾的雕印长工就达40余人,印刷书籍销往江南各省及东南亚诸国,获利颇丰。据后人介绍,当时每年从外地源源汇回的银两达十余万两,因此富甲远近。
目前,林兰堂正在加紧进行旅游设施建设,在不久的将来可望向游人开放。
   
3、中田屋
    中田屋位于马屋村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该屋门楼保存完整。砖瓦结构,顶檐两边翘角各塑两对鳌鱼和仙鹤,两两相对,门框以赤砂石条架设而成,门楣上方书“中田”二字,门楼底部两边各有两个石础,两边护墙各向外斜伸约1米,门楼外是鹅卵石铺砌的宇坪,宇坪中间用小石砌成“鹿回头”和“八宝”图案。
    该屋建筑设计奇特,整体不似别的书坊以中轴对称结构,而是不规则构成,但设计巧妙,空中俯看整体似白鹤穿飞莲叶之中,故得名“白鹤穿莲”。走进门楼,迎面是内大门,门上书“魁经”二字。左侧是一围墙围起的廊式庭院。走进大门是一门厅、门厅右为天井,天井上是正厅,穿过廊道只见数条廊巷纵横曲折迂迥,处处相连,恰似迷宫,令人难辩东西,各排横屋似散实连,设计个性突出,风格特异。
据说,该屋名称“中田”,乃因该屋主的田产达百余亩,百亩为“中田”,故屋主在建房时自豪地在门楼上书上“中田”二字。
    中田屋的建造者叫马定邦(1672-1743年),康熙中期创办文萃堂书坊,初刻《四书集成》,继刻《四书备旨》,随后又刻《诗经》、《注解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所印书籍远销闽、粤、赣、浙、桂诸省,家资巨丰。
    4、素位山房
    素位山房位于雾阁田墩寨,建于1920年。
素位山房可谓是一座精巧的“工艺建筑”,从门楼设计到内部构建都可谓别出心裁。该门楼不以瓦盖作顶,而是以泥塑砖砌。门楼顶是半圆形,沿边塑波浪状,门楣上是“云峰拱秀”四字,再上塑是一圆形的“吉”字图案,两边各塑一条腾龙两两相对,成双龙戏珠状;“云峰拱秀”的两边是两个造形优美的图案,图案内塑山水亭阁。整个门楼也不似别处呈八字,而是呈“一字”平立。门楼左边围墙呈“厂”形围拢院坪,右边是一排横屋和上下小门厅、天井。
    走进门楼是门厅,门厅内有两根木柱架起横梁。走过门厅是宇坪,约有50平方米。宇坪东面是正厅大门,门楣上书“循良屋”三字,进得大门是一扇屏风,屏风后是天井,绕过天井即是中厅、中厅的厢房屏板、梁、窗等处雕着许多人物、动物和花草图案,雕工细致,图象优美,令人叹绝。中厅后是一排后厅横屋,地势较高。中厅两边各有两排侧横屋。以中厅、前厅和后厅为中轴,两边横屋互为对映。整体建筑前低后高。
    素位山房的建造者叫邹作就,其父邹翼顺,生于道光12年,贡生。20岁开始从事贩书,1888年自创“素位堂”刻书,并在福州、漳州、龙岩、南平、潮州等地设点销售,其后,邹作就从素位堂派生出“素位山房”。
素位山房在20世纪50年代初仍有印售幼儿读物和农用书籍,是四堡坚持到最后的雕版印刷书坊。

[ Last edited by mayonghappy on 2005-3-11 at 22:3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2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梅园遗址
    梅园是清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的增补作者邹圣脉的居所,座落在雾阁村梧桐岗山脚。邹圣脉,字梧冈,虽一生未获功名,但以布衣之身勤于著述,有著作十余种行世,尤以《幼学琼林》风行华夏300余年,至今仍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梅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邹圣脉祖父所建,因内植梅树,故名梅园,背靠梧桐岗,前对鳌峰山。据说原建筑是一座非常豪华的庞大建筑群,称“梅园四楼”,但因清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现仅剩残垣断壁和一座门楼,门楼上写着“梅园”二字苍劲圆润,系出自邹圣脉亲笔所题。
    四、邹应龙庙
    邹应龙庙也称邹公庙,座落在上枧村南,省道建文线两侧,是祀奉南宋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的邹应龙之庙,据《长汀县志》载:“明朝万历三十九年重修,历代略有修茸。”原庙为木质柱梁结构,方形亭式构造,24柱落地,分内外两重,穿枋联结,四周二层出檐,飞檐翘角,无梁斗拱藻井屋顶,四面二层回廊,神座后设楼梯。底层正堂设邹应龙塑像。庙前小溪,左侧小河,二水会合,经庙之北哗哗西流,绕石落潭,浪花四溅,如奏琵琶。“文革”期间,庙宇被当作“四旧”折毁。1987年,四堡邹氏族人集资10余万元,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依原样复建。
五、鳌峰书院
    鳌峰书院,也称清泉书院,为明代四堡印刷业创始人邹学圣致仕回家后筑以读书自娱兼课子孙学业之处,连城理学大师童能灵等曾来此讲学,宁化名士雷鋐曾来此求学访师,为明清代远近闻名的书院之一。
书院建于离雾阁村约1公里的鳌峰山麓的峡谷中,占地近2亩。山谷开阔平旷,绿树成荫,构成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书院后涧水潺缓,流入门前月池中,清澈如镜,池中荷叶田田,荷花艳丽,赏心悦目,池旁立有石碑一块,镌刻“清白鑑心”四字;门前宇坪一侧竖有镌刻“闻鸡起闻”的石碑。清末,因新学兴起,书院逐渐冷落,后为僧人入住,变为寺庙,更名为神宫寺,改革开放后寺庙规模逐步扩大,现已成当地佛教胜地。
    六、 玉砂桥
    玉沙桥座落在马屋村尾水口林边,始建于清康熙23年(1684年),距今已有319年历史。相传当年因花溪河底沙石晶莹闪烁如玉石,故名玉沙桥。
玉沙桥全长30米,宽5米,高10米,桥面砌以大小如一的鹅卵石,两旁建有木栏杆和木椅,四周张有雨篷,上为瓦屋式建筑,廊分九楹,首尾中间均有小阁,高低错落,结构优美。桥礅以大理石条砌成鳌头模样,用圆枕木纵横铺七层成桥基。整体建设为廊式瓦屋风雨桥。桥两端古木苍茏,交相笼盖,绿叶成荫;桥底碧波荡羡,波光粼粼,使该桥环境优美,境幽气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率部驻扎马屋村,成立四堡里苏维埃临时政府,许多红军政府政令告示、标语等均张贴在桥上雨篷。1961年,清流县长校镇的老红军李宽和中将回家乡,将贴有红军告示的雨篷拆下空运到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
    七、 六祖庙
    六祖庙在马屋村北口古驿道路中,是一座庙亭。从外观看,该庙有两层,而实际只一层,前后门通路。据载,此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经多次修复。关于这庙亭的来历,还与四堡清代的书业有关。
相传,南宋高僧慧能,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韶关),据说是个不识字的樵夫,听人诵《金刚般若经》乃发心学佛,辞家来到河南嵩山,投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开始做寺内舂米僧,却认真参佛,晦光茹苦。五祖弘忍召集弟子作偈语,慧能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弘忍所器重,得受衣钵,世称六祖。后回南海开东山法门,为禅宗南派大师。坐化后,其弟子及乡民建南华寺于广东韶关近郊以敬祀之。
    清乾隆年间,四堡书商贩书于广东地区者颇多,往返都要到南华寺诚心拜祀,因获利丰盈,乃认为是六祖神恩所赐,于是将南华寺六祖香火移至四堡建庙奉祀。因六祖庙地处村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也被当做课堂场所。清代宿儒童我梅、邱锦芳、罗陈漠等都曾在此讲学过。
    八、 邹应龙衣冠冢
    邹应龙衣冠冢座落在上枧村龙子围处,是南宋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的邹应龙的衣冠墓葬。始建于南宋末年。雍正10年重修。相传邹应龙去世后,其在四堡的子孙将其衣冠从泰宁老家带回四堡安葬以敬祀。墓碑高1.6米,宽0.7米,碑上刻“雍正拾年岁次壬子八月初二吉日重修,敕封昭仁显烈威济广佑圣王太祖应龙邹公之墓,三乡仝祀”等字样,历代经多次维修,现为冢亭式建筑。
    九、裴应章文碑
    裴应章文碑现置立于马氏大宗祠大门侧。系明朝万历廿一年清明所刻立。碑文是明吏部尚书裴应章为马氏大宗祠重修撰写的志记,题为《重建马氏大宗祠记》。碑身由大理石雕成,碑身高175cm,宽65.5cm,厚12.5cm;碑座高43cm,宽97cm,厚34cm,全文645字。

[ Last edited by mayonghappy on 2005-3-11 at 22:40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2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马援庙
    马援庙位于马屋赖家墟侧,为清乾隆年间马屋村贡生马海亭所建,是敬祀东汉名将马援的祠庙。该庙占地150平方米,上、下两厅,上厅神龛安放马援塑像,上挂横匾《东汉一人》,下厅建戏台,戏台两侧廊庑筑酒楼,供官员和绅士落座饮酒看戏用。上厅墙壁和酒楼雨披留有马襄绘画真迹。门楼塑腾龙、麒麟、松鹤等。现该庙基本保存完好。
    十一、《四堡书坊堂号及创建人资料表》
  
书坊堂号      创建人      创建时间      创建人生卒年月      备   注
     世系      姓名字号                  
凌云堂      13      邹学圣字清泉      明万历八年(1580)      嘉清二年(1523)
月万历廿六年
(1598)三月      万历八年(1580)于杭州致仁归里,携版籍一船返乡
文澜堂      14      邹希孟讳仰鲁      万历三十三年(1605)      1568-1634      学圣次子
益智堂      14      邹震盂讳辑鲁      万历三十八年(1610)      1578-1643      学圣四子
在兹堂      14      邹中原讳宪鲁      万历四十五年(1617)      1584-1645      学圣五子
观止堂      15      邹孟机字士葵      天启三年(1623)      1591-1662      圣鲁之子
务滋堂      15      邹允明讳      天启四年(1624)      1573-      双涧(俟)公房,学皋 三孙
益清堂      15      邹孟启字士开      崇祯二年(1629)      1604-1649      希孟次子
崇圣堂      15      邹孟瑞字士俊      崇祯七年(1634)      1608-1673      希孟四子
尚经堂      15      邹孟淑字士芳      崇祯八年(1635)      1599-1649      震盂次子
天福堂      15      邹孟吉字士祥      清顺治七年(1650)      1625-1667      希孟七子
鸿文堂      16      邹启观字大宾      顺治九年(1652)      1627-1682      希孟四房
崇经堂      16      邹启乾      顺治十年(1653)      1617-1684      震盂次房
振之堂      15      邹孟都字士性      顺治十一年(1654)      1627-1695      希孟八子
崇德堂      15      邹孟纯字葆初      顺治十一年(1654)      1619-1672      初从堂叔书坊 书于粤,后自雇工刊版,为四堡之始。
尊经堂      15      邹孟献字士嘉      顺治十五年(1658)      1623-1698      中原长子
会文堂      16      邹启赞字清襄      康熙六十年(1667)      1636-1713      圣鲁房
聚经费      17      邹洙国字汉臣      康熙十三年(1674)      1650-1689      震盂次房
文华堂      17      邹化国学舒臣      康熙二十三年(1684)      1659-1737      希孟五房
墨香堂      17      邹舜国字五臣      康熙三十三年(1694)      1644-1747      士俊三房,子洛文,丹文售书两奥
兰馨堂      17      邹周国字姬臣      康熙三十七年(1698)      1668-1726      士俊三房,其子种祖、御祖售书两粤
福兴堂      16      邹启谟字大烈      康熙三十九年(1700)      1671-1712      士龙房,生子姜臣、哲臣、均臣售书于粤


明德堂      17      邹许国字致臣      康熙四十一年(1702)      1672-1748      士俊次房、子侄贸书于湖湘
怀经堂      17      邹浩国字天臣      康熙四十二年(1703)      1672-1746      合涧(杰公)房
碧清堂      18      邹尚忠讳洪夏      康熙五十年(1711)      1691-1760      士俊长房
益德堂      17      邹皋国字枚臣      雍正十一年(1733)      1701-1768      中原公房
锦云堂      17      邹哲臣讳翊国      乾隆元年(1736)      1696-1759      希孟十房
诚明堂      19      邹鸣盛字秉均      乾隆十五年(1750)      1718-1796      合涧(杰公)房
佐圣堂      18      邹本祖字洪春      乾隆十六年(1751)      1721-1786      希孟九房其书另销云南四川
观澜堂      19      邹怀光字观辉      乾隆三十年(1765)      1734-1815      震孟次房
应文堂      20      邹应乾      乾隆二十六年(1781)      1746-1819      士俊长房
锄经堂      20      邹乾栋字纶亮      乾隆五十八年(1793)      1761-1835      震孟次房
集贤堂      19      邹无光字象古      嘉庆二年(1797)      1767-1846      士俊三房
惠文堂      21      邹廷锦      道光六年(1826)      1795-1848      士衡长房


文海楼      22      邹殿庚父子      道光三十年(1850)      1828-1865      碧清堂第五代孙
文香阁      22      邹殿梁父子      国治元年(1862)      1835-1889      碧清堂第五代孙
达文堂      18      邹售徵字完祚      雍正八年(1730)      1692-1756      礼衡公房
祖述堂      19      邹龙川兄弟      乾隆二十年(1755)      1723-1772      礼衡公房
天宝楼      20      邹子麟讳孔书      乾隆四十五年(1780)      1745-1793      礼衡公房
务本堂      20      邹子仁讳孔爱      乾隆五十二年(1787)      1755-1827      礼衡公房
翰宝楼      20      邹子肇讳孔昌      乾隆六十年(1795)      1770-1834      礼衡公房
进益楼      19      邹忠瑞字宏新      乾隆四十五年(1780)      1751-1835      礼衡公房
弘经堂      19      邹龙泉讳宏启      乾隆二十一年(1756)      1726-1762      礼衡公房
德新堂      21      邹贺发 祭馨      咸丰五年(1855)      1831-1906      礼衡公房
翼经堂                        明永乐间
(1403-1424)      据《长汀文史资料、第13辑载文“四堡雾阁翼经堂”
梅囿堂            邹仁声      康熙十五年(1676)      1650-1738      

新益堂            邹嵩彦      乾隆十年(1745)      1718-1788      
大经堂            邹成官      乾隆四十四年(1779)      1754-1833      
五经堂            邹岳官      乾隆五十九年(1794)      1768-1837      
聚贤堂            邹传端      嘉庆二年(1797)      1770-1832      
纶经堂            邹佐官      嘉庆五年(1800)      1774-1832      
皆山堂            邹柱官      嘉庆六年(1801)      1775-1841      
文光堂            邹传伊      嘉庆廿四年(1819)      1793-1856      
萃华堂            邹完士      嘉庆廿五年(1820)      1793-1878      
文兰堂            邹应昌      道光十二年(1832)      1805-      
文林堂            邹奕阳      道光十三年(1833)      1807-1891      
文经堂            邹兆德      道光二十年(1840)      1814      
本立堂            邹允康      道光二十一年(1841)      1816      


萃芸堂            邹序苑      道光二十一年(1841)      1816-1865      
万卷楼            邹邦彦      咸丰七年(1857)      1833-1905      
翰香堂            邹邦鼎      同治二年(1863)      1839-1911      
玉兰堂            邹邦钰      同治六年(1867)      1843-1881      
崇文楼            邹发兰      同治十年(1871)      1846-1874      
诒经堂            邹肇兴      同治十二年(1873)      1847-1909      
文苑堂            邹邦岐      光绪元年(1875)      1849      
素位堂            邹作就      光绪十一年(1885)      1859-1909      
种梅山房
(时中昌)            邹作      光绪二十五年(1899)      1873      
在公堂            邹作让      光绪廿六年(1900)      1875-1908      
湘山堂            马贵周            乾隆间      马屋南山堂


继溪堂            马有庄            康熙间      马屋南山堂
藏经阁            马富良            乾隆间      马屋岗背岭
百薮堂            马祚观            康熙间      马屋中街
怡山堂            马礼根            嘉庆间      马屋井杭里
万竹楼            马维翰            崇祯间      马屋岗下
林兰堂            马源锡            乾隆间      马屋岗背岭
经纶堂            马利群            顺治间      马屋溪上
文萃楼            马怡庵            康熙间      马屋中田屋
同文堂            马玉峰            雍正间      马屋溪上
文汇楼            马宽裕            咸丰间      马屋南山下
鹤山堂            马履恭            雍正间      
耕萃堂            马伯伊            咸丰间      


德新堂            马贵昌            乾隆间      
大成楼            马益鸣            乾隆间      
德文堂            马炳芳            光绪间      
隆丰堂            马源用            乾隆间      
史丰堂            马源舜            嘉庆间      
念兹堂            马玉兰            嘉庆间      
文林堂            马玉堂            嘉庆间      
文兹堂            马玉章            嘉庆间      
西园堂            马传思            光绪间      
嵩山书屋            马克蔡            道光间      
在兹堂            马松存            乾隆间      与雾阁堂号同
本立堂            马周群            康熙间      与雾阁堂号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15: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