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7-1 1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韩江不肖生 的帖子
客家天地——广东省珠海市印社社长、青年篆刻家廖富翔先生
在线收听
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CRI客家之声,我是主持人张顺灵,欢迎收听《客家天地》节目,这次节目里,为各位介绍青年篆刻家廖富翔先生。
听众朋友, 现任广东省珠海市印社社长廖富翔先生1963年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这位外表随和爽快、内心细腻、聪敏的珠海青年书画篆刻家,自幼喜爱丹青书画,十几年如一日,一条心事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耕耘。极高的艺术才气,执著的艺术追求,独到的艺术选择,使他在绘画与书法之外,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份天地:金石,并把金石这块方寸之地,当作了他抒发情感,褒贬善恶的阵地。廖富翔先生的书房叫“紫桂山房”,是一处摆满文房四宝、篆刻工具、各类印石、名人字画、名家印谱、书法碑帖的自在天地。那么,廖富翔先生是怎样走上篆刻道路的呢?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说:
“1983年,我考入广州轻工业学校学习工艺美术,在学校进行了正规系统学习。在学画过程中,看见老师的一方方精美的篆刻,便产生兴趣。因为一幅精美的国画也少不了一方印章,以后我就师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王健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刻印,当时学校在汕头,从汕头、潮州的篆刻家那里学习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东西。中专毕业以后,我被安排到老家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工作,一边搞美术设计,一边从事业余美术篆刻创作。1989年我从大埔调到珠海工作,从《澳门日报》、《珠海特区报》经常看到陆康老师的篆刻大作,便拜陆康先生为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正式走上了篆刻道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廖富翔先生的金石刻法,古朴清新,尤其受篆刻名师赵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风影响,具有秦汉印意余韵。廖富翔先生虚心学习各门派别的书画篆刻艺术,其书画篆刻作品曾得到中央美术学院叶毓中副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方骏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先生的指教,书画篆刻术艺大有长进;后成为澳门著名篆刻家陆康先生的得意门生,作品及论文先后在《人民日报》、《篆刻》杂志、《岭南书艺》、《书法之友》、《书法》杂志、《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发表,并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其主要作品和艺术事迹入选《甲骨文书法艺术大观》、《中国当代书画篆刻精品集》、《中国当代篆刻家大词典》、《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集》、《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国际肖形印谱》》、《当代古典细朱文印精品展》作品集、日本《知远》杂志等,还被国内一些博物馆、艺术馆和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书画爱好者收藏。
操刀刻石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稍不注意刻刀就会划破手指。更何况篆刻艺术包容了书法、绘画等方面艺术。如何提高刻石水平?廖富翔先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说:
“当时,陆康老师是国际名人,他经常利用从国外学术交流回来空隙时间,或者是到内地出差都抽空来珠海,在他的指导下,从文学、文化、绘画、艺术等方面进行精心的指导,我购买了大量寿山石、青田石,照着篆刻名师赵叔孺流派的印风刻下去。”
廖富翔先生就这样刻了磨,磨了又刻,磨磨刻刻,不知用了多少石头,一双留下斑痕累累的手,黄灯伴随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廖富翔先生刻石上瘾,在方寸之间,他找到了倾注自己情感的地方,操刀玩石,其乐融融,为金石情趣所牵引,枯燥的篆刻生活也变得那样充实有意义。
当谈到玩石心得的时候,廖富翔先生说:
“在艺术的道路上,我第一喜欢国画,在画国画的领悟当中,把绘画艺术溶入篆刻的方寸之间,在大量画山水画过程中,也刻了一部分山水印章,以山水图形入印。比如:”梅花知己“的篆刻作品,我在长圆形的构图上,采用赵叔孺的风格,参照黄牧父的印风,两者相互渗透而成,线条细硬坚挺,简洁大方。边款我用行草书的表现方法刻成,表现梅花知己的舒心自在。在一方山水印上,画面别开生面,方寸之间,溶入山水,方寸天地,气象万千。”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我刻了“澳门回归普天同庆”之大印,我把这八个字匀称地排布在印面上,用朱文以示喜庆,此方印石粗糙,用刀刻的时候不容易,工程十分大,花了八个多小时才刻成。
又比如:“年年有余”。是“吉祥”的话语,刻成吉祥印章,是喜庆、丰年、祥和的象征。“年年有余”这一印章,我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把鱼摆在印面的两边,用鸟虫书画创作入印,生动而有情趣。
一枚枚金石,在廖富翔先生手里,像变戏法般的或粗犷或小巧,或朱文或白文,既有古朴的石质质地,又含现代的生活气息,两者有机地揉在一起,施朱有秦汉余意,苍润远古,不拘一格。以绘画技巧揉入印章,金石之间,方寸天地,气象万千。思想和感情,为金石所倾倒。廖富翔说,金石虽小,足以容纳一方世界,它包容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通过书画篆刻作品创作,陶冶了性灵,增长了见识,广交了朋友,玩石生活有着无穷乐趣,这就是青年篆刻家廖富翔先生的最大心得体会。
好,听众朋友,这次的《客家天地》节目就到这里结束,多谢您的收听,再会。
转自东江客家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