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21|回复: 10

客家瓦子街今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17 2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瓦子街今何在?

    近10年来从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及海外常来人、来函或来电问及上杭瓦子街现今在何处?咨询者大都是从自家家谱或上祖口传得知他们祖上是福建省上杭县瓦子街(或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迁徙出去的。笔者查考了上杭有关历史资料,都未能见到只字片语,同时走访了当地许多长者、名人,他们也未曾听说过瓦子街确切的位置。笔者通过多方面的查考,认为瓦子街在上杭县北门一带。浅议如下。
    唐大历四年(769年)划出新罗的湖雷下堡(今永定县下湖雷)置上杭场。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场为县,仍沿用场名,称上杭县。宋乾道四年(1168年)县治迁来苏里郭坊村(今上杭城)。 《上杭县志》(康熙丁卯版)载:“县城自宋乾道迁今治,至端平元年知县事赵时钺剏筑周迥一百六十步(1步约5尺),转车激水注为濠池,覆以茅竹,寻毁于火,淳佑六年知县事赵希    更筑,缩其址而小之,复圯于水。宝祐二年知县事潘景丑重修石址,甓甃而瓦覆之。元至正间颓圯殆尽,摄县事郑从吉拓旧址复筑焉,周迥五百一十五丈,高一丈,为门七,各建楼其上。”
    “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坊村在新街(后改冈背街现又改人民路)以南,而县衙在新街以北,遥遥相对。县衙周围,百姓紧靠而居,尤是县衙门前的新街。百姓筑房,烧砖烧瓦,就近取土又就近设砖瓦窑。“断砖可用,碎瓦弃之”。据说当时县衙周围有十三座砖瓦窑,碎瓦越积越多,制砖瓦取土的坑也容之不下,废瓦成片,而聚居者亦增多,原砖瓦窑不能靠民居而设,只好另设较远处。从此人们在这废瓦墟上天长地久地踩着,成为了瓦坪,被当时人们称之为“瓦子坪”,而后瓦坪的两旁又盖起了民房,成为“瓦巷”、“瓦街”而被称之。上杭城的街道为横街直巷,东西向的道路为街,而南北向的道路为巷。康熙县志记载了六街三十一巷,即:十字街、新街(即冈背街)、小街、北门街、镇东街、驷街,塘头巷、肥株巷、新巷、郭坊巷、冈背巷、贞节巷、司前巷、十字巷、清泉巷、凤翥巷、蛇王宫巷、曾巷、水巷、孔巷、旧巷、儒学巷、蓝巷、黄巷、张染巷、宫背巷、乾圳巷、詹巷、水圳巷、射箭亭巷、大墓坪巷、元庆堂巷、马氏巷、镬底塘巷、丁巷、闇巷、麻竹巷。
    大约到元末明初人口剧增,在这片原不起眼的瓦子坪上也盖起了房子,慢慢地瓦子坪或瓦子街、瓦子巷这一地名也逐渐被人们遗忘,或以新的地名取而代之。我们现还记得县衙周围许多地名,如:广场上(原县衙操场),上营头巷、下营头巷(应是县衙两侧兵营驻地)。
    县衙附近的北门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后县衙搬迁商业街随之迁至中山路(现解放路)。
    县衙周围的居民,尤其是县衙前的新街,人口剧增,原住房屋已不够居住,只好向四周发展。他们把旧住房作为香火房,置上祖灵位祭祀,后来人们又把这些旧房扩建为宗祠供本姓宗亲上祖安放灵位,因此岗背街两侧原来大都是各家姓氏的祠堂。在现上杭城建设路以东就有温家祠、李家祠、张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蓝家祠等等,在人们的记忆中至少也有二十几个姓氏的祠堂集中在此。
    受汀江航运的影响,元末明初瓦子街人口剧增,加之土地纷争压力的影响,原本不大的城镇已不能容纳再次南迁的人们,他们只好沿汀江而下至广东大埔、梅县,再分迁他乡。据《广东翁源县志》记载在元末明初从瓦子街迁至翁源的就有黄、张、王、李、杨、温、郭、丘、林等姓氏。广东河源 的林氏来人说他们的上祖是从上杭瓦子街迁徙出去的;广西郑氏来信说他们始祖子宁公是从永定上杭瓦子街迁出的;广东清远随人带来抄本《蓝氏族谱》写道“始祖千十一郎公由闽上杭瓦子巷迁去……”
    罗香林先生《客家研究导论》写道范阳卢氏五修谱载“……越公朝而至于有唐,有讳高公者,南京分脉,而迁江右虔州虔化县。富生广,广生卓,卓生光稠公……稠生三子,次延昌八世孙益公与三孟坚八世孙县尹公,筮出闽者,今莆田,考满次永定属上杭大塘垇瓦子乡而居”。大塘垇(今塘面上)正是上杭县城之北门。据《上杭汤氏族谱》载“上祖口传当年在城内北门瓦子街有十八座砖瓦住房,后才迁出北门外西侧定居,即今汤屋自然村”。现七十岁以上居住在原县衙周围的老人还记得孩时此地多碎瓦,新年时小孩以碎瓦相投游戏,被投中者如中彩,以表“发”(繁衍发展),此与瓦子街人口繁衍迅速有关。居住在利三巷的罗复生先生、利四巷的谢润星先生在自家老房改建时就发现挖地三尺以下只见碎瓦砾层二尺以上。
    上杭现能找到最早的历史文献也只有康熙丁卯版的《上杭县志》,而上面也未记载有关瓦子街,真正能从上杭的文字中找到确切记载我认为只能从明朝以上的“上杭县志”中了。
    广东翁源客家联谊会《客家源流与分布》(1992年)载:“瓦子巷一名已不复存在。据当地老人说,现县城东北面的元右街,古时叫做瓦子街。上杭县志载,清代,这一母城区叫天后宫。古代的瓦子巷,现为元右一、二、三巷,元左一、二巷,为居民住宅区。由元右街往东北方向出去,是长有大片高低不一松杂树的山坡。据了解,古时候这片红黄土山坡有不少外籍人杂居,并以烧砖瓦、缸、碗子为业。日子长了,这里便成了甚为繁荣的集市。不少外籍人来此处买缸、砖、碗子等陶瓷制品。……”
    其实作者把瓦子街说定它具体的某一地名位置是不科学的。元左、元右巷在泰山巷的两边各分三条巷,和北大路的亨、利巷各分三条巷同一时期发展的,至今这几条巷子还是很小的巷道,不存在元左巷为住宅区,当地老人也不认为此地有过集市,且那儿住户不多,也没有几个姓氏的人家居住,不可能有几十个姓氏向外迁徙。
    根据以上的历史,笔者认为瓦子街是在上杭县城的北门一带,确切地说应在原县衙(即现上杭县体育馆)周围,它形成于元代初、中期,壮大于元末明初。
    上杭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播迁点,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客家文化遗产,从上杭外迁姓氏有几十个,入闽一世祖在上杭已考证的就有十几个。因此“瓦子街”不能单纯将其看成地名的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将其当成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来看待。

         
                                                           曲水斋主人
                                                       2003年7月修改于上杭
[ 本帖由 shlzy 于 2003-8-10 18:23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17 22: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瓦子街今何在?

歡迎藍讚玉先生發表高論.
上杭的確在客家文化形成的歷史過程中舉足輕重.
粵北,閩南,廣西的客家很多都是元明之際遷自上杭的.
能否麻煩您也介紹一些你們客家祖譜館的進展?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2-11-17 22:28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1-29 2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瓦子街今何在?

     我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不是客家族谱馆的人,但是族谱馆有事我也帮他们的。其他情况在网上有发过信息的,我就不多说,因为族谱馆的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8-10 18: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瓦子街今何在?

      为了满足外迁客家裔孙的良好心愿,进一步吸引港、澳、台和海外裔孙前来“客家族都”——上杭寻根谒祖,充分发挥客家祖地优势,为上杭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瓦子街”旧址考证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和客谊会的高度重视,将在近期内召开“瓦子街”专题研讨会。
    我的另一篇关于瓦子街的论文,也已脱稿,它进一步论证瓦子街的旧址考证。我想将会围绕此两篇论文作为研讨会的主题进行。
                                                    曲水斋主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8-21 20: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瓦子街有新发现

“瓦子街”就是福建上杭老城区大街



蓝赞玉     林守明


  一、问题的提出
  几年来,各地宗亲纷纷来信,说他们的上祖当年是从上杭“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乡”(以下简称“瓦子街”)外迁的,许多还有更确切的地名,如:“来苏里试街瓦子巷”、“上杭珠玑街瓦子巷”、“瓦子街鹤子树下屋埸排”、“瓦子街晒谷石”、“瓦子巷龙眼树下”、“瓦子街18号”、“上杭大塘垇瓦子街”……等等,要求帮助寻找确切地址,以便编写族谱,回乡探亲祭祖。从大量来信及有关资料看,“瓦子街”在上杭确信无疑。下面摘录部分来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长滩圩街一队陈炳飞:“我陈姓人来钦州居住发展有数万人口。各地谱记始祖有的来自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来苏里州试街瓦子巷;有的来自上杭县金丰里陈东坑、溪南里、大平里、苎麻塘、曾坑寨背。太祖陈金(福建人,名登进士,任过湖广副使,大祗是明朝中叶人。陈金有兄弟四人:陈正德、陈隆、陈金、陈笃。)谱记如下:陈金生孟嘉,孟嘉生蒲田,蒲田生何通、何九二兄弟。何通何九于明朝万历初年迁来灵山、钦州两县之乡村居住。公原藉福建瓦子巷,有祖祠壕宗三间,遗书石志铭。
   广西南宁市《科学大观》杂志社丘克:广西陆川讲客家话的丘氏,是明代成化年间从福建迁来的。现在陆川的客家丘就有十三族,人数不下五万。其中覃村丘氏一支有文字记载,来自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珠矶街瓦子巷。至今已500多年,传20多代。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港西基港务公司朱思亮(来信自称“南宋朱文公后人”):我是广东省花县(今改花都区)赤坭镇牛背岭村人。请帮忙查找(1)、上杭县瓦子街18号(这是明朝时期的地名);(2)、上杭县瓦子街鹤子树下屋埸排。以上两个地方现今是什么详细地址,有否朱姓居住。(3)、上杭县坝头角。
  广东省乳源县城内街头87号张朝暖:我县由闽迁粤始祖良益公,原是闽上杭县紫金山,土名瓦子坪晒谷石人。当时率四子及范氏祖来乳源龙溪榔木桥,后祖良益再率长、次二子去我省翁源兰清利而居。范氏祖妣及三四子留居榔林桥。
   著名人类学、民族学家罗香林在《客家研究导论》(据希山书藏1933年11月初版影印本)中,引用了《始兴范阳卢氏五修谱》中的一段记述:“……唐,有讳富公者,南京分脉,而迁江右虔州虔化县。富生广,广生卓,卓生光稠公。稠生三子,长希一,次延昌,三孟坚……。益公(延昌八世孙)与县尹公(孟坚八世孙)筮出闽省,令莆田,考满次永定属上杭大塘垇瓦子乡而居”。
  据广东省《翁源县志》记载,该县从上杭县迁入的有11个姓(不包括拢统记从福建、从汀州、从龙岩迁入的),其中有8个姓记述有从“瓦子街”迁入:
  吴(渤海郡):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福建上杭瓦子巷迁紫金,又迁连平,再迁翁源庙墩牛子圳、松塘九仙;
  黄(江夏郡):元代从福建上杭瓦子巷迁翁源县长安乡(今尚同中学附近),后迁移至秀塘;
  张(清河堂):明代从福建上杭瓦子巷古井头迁翁源县江尾葸茅岭下张;
  王(太原堂):明正统三年(1438年)从福建汀州上杭县瓦子街迁入长安乡(今翁城五一村);
  李(陇西堂)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福建上杭县迁入翁城镇;
  杨(弘农堂):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从福建上杭县瓦子堡迁翁城明星、六里社背凹头等地;
  涂(五桂堂)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涂赖坊迁入六里(大陂乡);
  温(太原堂):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从福建上杭县瓦子巷龙眼树下迁入翁城墨岭村、富陂;
  郭(太原堂):明朝中期(约1506年)从福建汀州上杭县迁入新塘铺(今新江);   
  丘(河南堂):从福建汀州上杭县瓦子街迁入松塘村;
  林(西河郡):由福建上杭县瓦子巷移居江西,再迁翁源南浦。
  以上11个姓,今在翁源县已发展到1万人以上的有黄、李、张三姓,发展到五千至一万人的有吴、王、杨、温、郭、林六姓,几乎都是翁源县的大姓旺族。
另,广东河源林氏来人说他们的上祖是从上杭瓦子街迁移去的;广西郑氏来信说他们始祖子宁公是从永定上杭瓦子街迁去的;广东清远随人带来抄来《蓝氏族谱》记述:“始祖千十一郎公由闽上杭瓦子巷迁去。……”
  各地来信提及的族谱和调查资料可见,其上祖从上杭“瓦子街”迁出是确信无疑的。他们急于寻找祖先的发祥地,其心情可以理解,这也对我们祖居地的裔孙和在上杭工作的人们,提出了一个急切而又严肃的问题,及时、准确回答这一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查访实录
  当代,上杭已没有“瓦子街”的地名。现存《上杭县志》中也没有关于“瓦子街”这一具体地名的记载。宋朝、明朝两代,上杭曾编纂过5部县志,但是都已失传。现存最早的县志是清朝康熙廿六年(1617年)蒋廷铨编纂的《上杭县志》(简称“蒋志”)。清朝乾隆2部、同治1部,民国1部,解放后新编1部,现存6部《上杭县志》中,都找不到“瓦子街”是指什么地方。《临汀志》是福建省仅存的三部宋代志书之一(其余二部为《三山志》和《仙溪志》),该志修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当时上杭与长汀、宁化、武平、清流、莲城六县为福建路临汀郡的下辖县。在该志中,上杭也无关于“瓦子街”这一地名的记载。
   宋朝以前没有,清朝以后也没有,“来无影,去无踪”,说明“瓦子街”只是元、明二朝一个时期上杭一个地方名的俗称,这是其一;资料显示,各姓从“瓦子街”外迁的时间多在明朝的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1619)。多个姓氏从同一个地方往外迁,而且时间跨度二三百年,说明“瓦子街”不可能是某一个乡村,也不可能是县城的某一小街巷,这是其二。这是我们寻访“瓦子街”的二条思路。我们认为,既然“瓦子街”在上杭,而且外迁的宗亲在四五百年的时间里,在经历千难万险,繁衍了二三十代之后,仍然给子孙留下了寻访资料,就不可能是“来无影,去无踪”,只要深入查访,就一定会有结果的。于是,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
  (一)、从“瓦子街”外迁时期,看上杭经济社会的一些情况。
   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建县。县治经过3次迁徙后,于乾道四年(1168年)定迁郭坊(今址)。此后的四五百年间,上杭县城经历了逐步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上杭县治在秇梓堡、鳖沙、语口市、钟寮埸四处都未筑城垣。宋端平元年(1234年)始在县城郭坊筑城垣,其时周围才160步(折合267米),注水为壕,覆盖茅竹。不久毁于火。淳祐六年(1246年)后,曾经6次续建、改建。明成化二年(1466年),汀州御史朱贤以“城隘不足居军”为由,令知县胡钺扩建,至八年(1472)竣工,周长1426.6丈(4755米),墙基宽2丈,南临汀江,用条石砌造,高3丈余;东、西、北砌以城砖,高1丈。周围挖城壕,宽2丈,深1丈,顶部筑城垛2328个。东南西北共建有城门、水门8个,并砌造装卸码头。从明成化八年至清光绪二十年的422年间,城墙或被汀江洪水毁损,或被农民起义军所毁损,又经26次修筑。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知县事陈朝章在建筑县署时,对上杭城区的民房、商店、水井、道路布局作了通盘规划。在县署左右侧建主簿厅和县尉厅,西侧建盐仓库。明成化六年(1470),又在县城东建分巡漳南道,八年(1472)在城北角建千户所。东自东门外牛屎巷,西至西门外石固宫,有一条主街(俗称“大街”)。另有北门街、岗背街、中街、小街4条。此外有小巷63条。
    民国《上杭县志》(1938年编印)“城市志”第九页记载:“杭城大街为市埸重心,(旧志:县前袤(m o)六百余丈,广一丈有奇,东通昭晹门,西通通驷门,前通通济门,后通所前新街至迎恩门,旧甃(zh u)乱石。明宣德十年(1435年)县丞杨孜易以砖,岁久复窳(y )。成化十一年(1475年),耆民郭明德始易以石板,计共二千一百四十块。知县萧宏有记贮存真君庙内,按记今已无考)。
   民国《上杭县志》卷一“大事志”第十五页:
   “前四三七年(明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年 )冬,知县萧宏以县治东西大街旧砌石子,杂以瓦砾,历久残缺失次,遇积雨泥淖,行者苦之,谋易石板,集募邑中大姓经营之,时饥为粥以食,饿者以供其役,明年夏宏以内艰去县丞,陈清治其事,至冬告成。(旧志“艺文”《孙能新砌街衢(q )记》)。”
   据此,我们查阅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 年)《上杭县志》卷六之一“艺文”中孙能的《新砌街衢记》:“天下郡邑,必有城郭沟池,所以捍外而卫内也。而街衢亦不可以不治。杭川城郭固屹然矣,但其通衢东西相距约四里许,旧砌石子,杂以瓦砾,历久残断失次,随补随毁,遇积雨泥淖(h o),往来不能无阻。成化壬辰( 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冬,武冈萧宏来令兹邑,欲谋易石板属先务之急未暇。至成化乙未( 成化十一年,即公元1475年 )秋,集募邑中大姓,经营之多寡各随其意,故财不强于民而足。时饥为粥以食,饿莩(pi o)使供其役,故工亦不取于民而足。日省月试,捐已俸以偿匠石之需,且渐次而治,戒以勿亟(j )而工,不告病匠,不告劳越,明年丙申( 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6年 )夏,功之成者仅什二三,而公以内艰去职。时广东古康陈公清为丞兹邑,廉守有为,爰(yu n)嗣(s )其事,至冬而街告完,平正通达,虽迂积雨而往来无所阻,所谓周道如底,其直如矢者也。然则萧公之志固善非得,陈公以成其德,将并其所为而亡之矣,邑人相与徵词为记,余因美夫萧公之能肇其始,而陈公之能继其成也。遂镌诸石以志二公之功为不朽云。”
  另,据查证,大街、中街、小街皆宋乾道中(1170年)开置(见“蒋志”);(新街)岗背街、北门街,是明成化二年(1466年)扩大、改建的;镇东街,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才“易以石板”。
  上述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情况,这就是:直到明成化八年(1472年)萧宏到上杭任知县时,上杭大街“通衢东西相距约四里许,旧砌石子,杂以瓦砾,历久残断失次,随补随毁,遇积雨泥淖(hao),往来不能无阻”。萧宏欲谋易以石板,成化十一年(1475年)动工,至成化十二年夏萧宏因奔妻丧去职时,仅完成总工程的十分之二三。继任陈清继续其事,至这年冬天才告完成,做到“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因为“萧公之能肇其始,而陈公之能继其成”,教谕孙能写了《新砌街衢记》并镌刻其石以志二公之功。县治大街是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冬才从石子瓦砾街改造成石板街,其他的街、巷,都是在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才得以逐步改造,如前所述,镇东街就是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才易以石板的。
(二)从明清时期上杭人口的变化看,部分客家先民这一时期从上杭外迁发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上杭境内已有人类活动。东晋以后,一批中原士族迁到长江两岸以至闽赣交界地方。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建汀州,大历四年(769年)置上杭埸时中原汉人迁入上杭已不少。尤其宋南渡(1127年)以后,大批汉人避难南迁,大多经石壁中转,再陆续辗转迁徙到上杭定居,这些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被称为“客籍”或“客家人”,但元朝以前无具体的人口记载。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黄册”,按民、军、盐、匠、弓兵、铺兵、医等七个门类登记户口,十年一次更新重造。洪武廿四年(1391年),全县有11158户、68726人,为史载明代户口最多的年份。由于当时实行以丁口计征赋役,层层瞒报,户口登记多为不实。加上战乱及水旱灾害频繁,有的居住一个时期以后,又迁到广东、广西乃至台湾、东南亚各地。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出永定县2298户、13766人,至成化十八年全县人口仅4655户、28768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入夏,连雨不断,溺死百姓不少;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十六日夜,胜运里黄坛、蓝家渡等处,溪流暴涨横溢,又溺死不少男女。清顺治八年(1651年)新定编审,除逃亡故绝外,全县仅存4826户、24536人。期间,境内还有不少人迁往两广一带定居发展。从明成化十八年至清顺治八年的169年间,由于战乱、外迁、灾害、疫病等原因,全县户口仅增加171户,而人口反而减少4232人。
  上述关于上杭人口发展变化情况的记述,与各地族谱和来信所述关于从上杭“瓦子街”外迁问题的记述是一致的。许多外迁姓氏经过二三十代人的播迁和发展,已成为当地的旺族,后代子孙不忘祖先开基创业的功德,纷纷编撰族谱,这就有了寻找上杭祖居地“瓦子街”的事。
  (三) 俗话说,“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查访中,有老人说,郭坊村在新街(后改冈背街,现为人民路)以南,与县衙遥遥相对。县衙附近的北门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百姓紧靠北门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筑房,烧砖烧瓦,就近设砖瓦窑就近取土。“断砖可用,碎瓦弃之”。据说当时县衙周围有十三座砖瓦窑,碎瓦越积越多,制砖瓦取土的坑也容之不下,废瓦成片,随着聚居者增多,砖瓦窑只好另设他处。从此,人们在这废瓦墟上天长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瓦子坪两旁又盖起了民房,成为“瓦子巷”、“瓦子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搬迁,居民房屋的不断建设和改造,瓦子坪、瓦子街、瓦子巷的名称逐渐以新的地名取而代之而被人们遗忘,而外迁者只记得当时的地名。县衙搬迁后,主街(即大街,现解放路)成为上杭最繁华的商业街。岗背街周围的居民,也逐步向大街周围发展。他们把旧住房作为香火房,有的把原住房改扩建为宗祠,供本姓设灵祭祖,据调查,现在县城建设路以东就有温家祠、李家祠、张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蓝家祠等至少二十几个姓氏的祠堂。
  《上杭汤氏族谱》说:“上祖口传当年在城内北门瓦子街有十八座砖瓦住房,后才迁出北门外西侧定居,即今汤屋自然村”。“现七十岁以上居住在原县衙周围的老人还记得孩时此地多碎瓦,新年时小孩以碎瓦相投掷游戏,被投中者表示很发,此与瓦子街人口繁衍迅速有关。居住在利三巷的罗复生、利四巷的谢润生先生在自家老房改建时,就发现挖地三尺以下只见碎瓦砾层二尺以上。”调查中,普遍认为,“瓦子街”可以确定就在上杭老县城,或者具体说就在如今北大街体育馆附近。
    (四)、广东翁源客家联谊会根据他们前来上杭的调查,在1992年的《客家源流与分布》中作了这样的记载:“瓦子巷”一名已不复存在。据当地老人说,现县城东北面的元右街,古时叫做瓦子街。上杭县志载,清代,这一母城区叫天后宫。古代的瓦子巷,现为元右一、二、三巷,元左一、二巷,为居民住宅区。由元右街往北方向出去,是长有大片高低不一松杂树的山坡。据了解,古时候这片红黄土山坡有不少外藉人杂居,并以烧砖瓦、缸、碗子为业。日子长了,这里便成了甚为繁荣的集市。不少外藉人来此处买缸、砖、碗子等陶瓷制品。……
         
  三、初步结论
   “瓦子街”应该是上杭县城区原来的大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子乡”,就是上杭县老城区中的各个横街直巷。
   上述(三)、(四)查访资料中,把“瓦子街”、“瓦子巷”定在上杭县老城区,这是确信无疑的。但是把它定在如今北门体育馆附近,或者元右街(现元右一、二、三巷,元左一、二巷),有一定道理,可以肯定地说,在外迁的众多姓氏中,确实有从这一地段迁出去的。但是,把“瓦子街”与当年到处设砖瓦窑,留下许多残砖碎瓦联想起来,似乎有点牵强附会。如果“瓦子街”仅是指一个地点,就不可能有叫“街”,有叫“巷”,有叫“乡”,有叫“堡”的。罗香林先生引用的《始兴范阳卢氏五修谱》“……属上杭大塘垇瓦子乡而居”,这个“大塘垇”如果是当今的大塘面上,则是在临城镇城北村。
  从查阅清朝和民国《上杭县志》中的“大事志”、“城市志”和“艺文志”相关资料看,上杭县城大街、中街、小街都是在宋朝县城搬迁到郭坊(今址)后于“宋乾道中(1170年)开置”的。“但通衢东西相距约四里许(的大街),旧砌石子,杂以瓦砾,历久残断失次,随补随毁,遇积雨泥淖,往来不能无阻。”明成化八年(1472年)冬,萧宏来任上杭知县,就想把多处石子瓦砾,积雨泥泞的大街改成石板路。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秋动工,次年夏完成工程二三成时,萧宏“以内艰去职”(因奔妻丧去职离任)。继任陈清“廉守有为,爰嗣其事,至冬而街告完,平正通达,虽迂积雨往来无所阻,所谓周道如底,其直如矢也”。县城大街改成石板后,中街、小街、岗背街、北门街等也相继逐步改造,据旧志记载,镇东街是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才易以石板的。
   从上杭县城大街规划建设的宋朝乾道中期,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易以石板,期间三百余年。如果说到其他街巷都易以石板,那就不下四百年了。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在“残断失次,随补随毁,遇雨泥淖,往来不能无阻”的上杭大街小巷生活,那“瓦子街”、“瓦子巷”、“瓦子坪”不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才怪了。所以,我们认为,“瓦子街”应该是上杭县城区原来的大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子乡”,就是上杭县老城区中的各个横街直巷。
      
  四、结束语
  寻找祖源,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如今,播迁海内外的宗亲们纷纷来人来信,或寄来资料,要求寻找上祖外迁时的发祥地上杭“瓦子街”,作为留居祖地的各姓裔孙和在上杭工作生活的人们,这是义不容辞的任务。但是,我们不是要找到一个至今仍然满地瓦砾的“瓦子街”来给后代子孙看,如果真的播迁海内外的宗亲有朝一日不远千里回到祖居地上杭,仍然看到的是满地瓦砾的“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那才是真正的可悲了!关键是要抓好“瓦子街”的软硬件建设。让回来寻根访祖的人,有东西可看,看过之后,还想再来,或者动员更多的人回来,或探亲访祖,或投资兴业,建设祖地,报答祖宗艰苦创业的功德,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二○○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二稿)

            
                                             联系电话:0597-3843155



         
     
[ 本帖由 shlzy 于 2003-8-21 20:56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13: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瓦子街今何在?

   客家“瓦子街”论证会,经过多次专题会议,已最后确定,基本与我上述的论文一致。但现在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宣传,希望各地的客家乡亲,如需这方面更详细的资料和我联络。
                                  曲水斋主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3 14: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族谱就记载我家是来自福建上杭县。不知道那里是否有姓蔡的宗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4 15: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市街瓦子巷(是不是在武平呢)

武平说  
          广西网友告诉我他的祖先三百多年前是从武平朱市街瓦子巷迁到广西去的,我刚好是武平人但不知道有这个地名,现在社区说是上杭的瓦子街了.哎!

         我这网友也很缘份,他向我推荐"客家仙子"时无意中看到我一编文章,他看到厨房在我这里叫"做下".他就告诉我在他的老家广西厨房也叫"做下"还告诉我知不知道"福建省汀州府武平县朱市街瓦子巷"说他的祖先就是从这迁过去的家谱上有祥细记录.相同的家音我认定"朱市街瓦子巷"是在武平.知道这历史告诉我吧!

[ 本帖最后由 苛然 于 2007-4-14 15:1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4 17: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那边的客家人经过多次迁徙,从千里之遥的客家大本营到广西,经过的县很多,又没及时作好相应的记录,传到后世,才在族谱补上迁徙记录,对那些口耳相传的“记载”,就难免错漏百出,张冠李戴了。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7-4-14 17:42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5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hd136302 的帖子

瓦子街与朱市街这地名我想是两个概念

          上杭有瓦子街可能存在,武平的朱市街瓦子巷,是不是在中山呢?三百多年前武平县城所在地是在中山.这是很有可能的.

         这支从武平迁到广西的很有可能就是清顺治年间1646-1648年,武所世袭百户王道一和归官居家延安同知徐文泌,率万于群众反清复明.清统军李成栋与署县陈元镇压时逃离家乡的客家乡亲.从这一点就可说明,朱市街瓦子巷是在武平.上杭只是有一个瓦子街.当然这个有待考证.

[ 本帖最后由 苛然 于 2007-4-15 11:17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6: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地名的同名不同地一点都不奇怪.没必要作长编大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8: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