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mzjsj.meizhou.net/www/xw07/2004-8-25/2004825211246.htm
梅州与梅花
转自: 时间:2004-8-25 21:12:46
古代梅州盛产梅,可谓梅花乡。据《光绪嘉应州志》等史志记载,唐宋以来,有不少名人,曾路经或逗留梅州,写下许多咏梅诗篇,如:唐宣宗时宰相李德懿贬谪潮州,途经梅江,曾作《恶溪诗》一首云:
风雨瘴昏蛮海日,
烟波魂断恶溪时,
岭头无限相思泪,
泣向寒梅近北枝。
说明其时梅江两岸有梅踪迹。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大诗人杨万里任广东提点刑狱时,曾率兵来梅州平息闽盗沈师扰粤,留下不少咏梅诗作:
一路谁栽十里梅,
下临溪水恰齐开,
此行便是无官事,
只为梅花也合来。
他还有另一首《雨中梅花》云:
霜晴三日不胜佳,
勿作阴霖逆岁华。
客里清愁自无奈,
却教和雨看梅花。
从这两首诗,可知是时梅州境内,遍地皆梅花,且很具观赏价值,若不然,杨万里怎么会吟出“只为梅花也合来”?又何以要冒雨前往观赏?虽说是为排遣清愁,但梅花毕竟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
迨至清初,梅州城里城外的梅花还是不少的,有史可查的就有:康熙中期程乡(梅县)县令曹延懿,在县城东郊 阳东岩一带开辟梅园,植梅数百株,赏览之余,赋诗记其事云:
试种梅花看结子,
青酸一样斗风流。
清雍正时梅城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史的蓝钦奎,微时家贫苦读,其妻日怨家无“七件”,难以为炊,钦奎每以“自然有”安慰之。某年除夕,债主临门,他便躲到屋外河畔去赏梅,并作《看梅花》一首云:
柴米油盐酱醋茶,
七件都在别人家;
今日自然然不得,
不如翻眼看梅花。
可见其时梅城江岸仍有可资赏览的梅花。
梅州历史上留下众多以“梅”命名的山川、古迹、乡镇、村舍,如:梅峰、梅山、梅溪、梅江、梅园、梅林、梅亭、梅塘、梅教、梅子村、梅口镇、梅花山、梅花村、梅子坑、梅子墩、梅子坪、梅子坝、梅子岗、梅子树下等。不难推想古时境内的山野阡陌、溪河堤岸,坑头村尾长满梅树。
时移事迁,近代以来,不知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变,抑或人们植梅的兴致不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梅州之梅似有锐减之势。这从前人诗中的记述,亦可看出些迹象。如清同治间,梅县秀才钟莲生写的《梅城晚眺》:
梅山梅水仰清华,
一跳芳菲眺望赊。
笑煞县名香万古,
城前城后少梅花。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张煜南(榕轩)在为叶壁华《古香阁全集》出版题赠的七言古诗中,起首四句好云:
吾梅夙号梅花乡,
处处人家梅树旁。
不知何时经剪伐,
根株拔尽敛英芒。
宣统时的梅县贡生张芝田(《嘉应乡士志》作者),鉴于昔日县官曹廷懿在阳东岩一带栽种的梅花已经凋零,不胜感慨,故在其《梅州竹枝词》里写道:
问谁肯学曹公雅,
补种梅花护佛龛。
1994年12月,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在梅州召开,会上通过了由台湾世界客属总会、台北市嘉应五属同乡会、台北市梅县同乡会以及在台的东中、梅中校友会等五单位联名提出的《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的提案,由台北市同乡会代表团团长温怀粦先生提出报告即提案草拟人),得到大会的通过。1996年5月2日成立了梅州市梅花协会。台、港、澳和海外华侨纷纷捐款,经过各方的努力,梅城和各公园及梅县附城已种梅数万株,目前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梅州古梅发现记
据州志记载,唐宋以来,不少仁人志士路过梅州,留下许多吟咏梅花的诗篇。由此可以想像,唐宋时期,古梅州的阡陌野岭,溪谷堤岸,曾遍植梅花和生长着许多野梅树。故至今梅州(县)尚留下许多以梅得名的地名和江河山峰。诸如,梅江、梅峰、梅山、梅亭、梅塘、梅河口、老梅树下……等等美称。近现代吟咏梅州梅花的诗词就更多了。最著名的是本世纪初,叶剑英元帅的咏梅诗。一九一七年,叶剑英元帅在云南讲武堂就读时,曾写下“梅花端的种梅州”的诗句。
我从叶帅诗句中得到启迪,坚信梅州大地上一定还能寻觅到梅花古树,于是,从一九七九年起,开始寻找梅州(县)古梅。经过近十年的寻寻觅觅,笔者终于发现了数株藏于深山野岭的古梅。
(一) 梅梅I号
一九八四年暑假,我在梅县城北岭上村跌马石祭山区古道旁,发现了一株野生梅树,树形奇特多姿,树龄约有百年左右。为了进一步研究验证,我于当年腊月冒严寒,上山观察,远远望去,但见古梅一树花发,洁白如雪,幽香阵阵,扑鼻而来,当时,喜悦即刻传遍全身。我成功了!这是我在梅县首次发现的野生梅树。
(二) 梅县大型野生古梅
一九八五年夏,我在梅县城北玉西山区找到了一株大型野生大梅树。树高6米左右,树冠扁球形,冠幅7×7平方米。主干直径64厘米。老干灰褐,树皮纵裂深,披鳞带甲,树势挺拔苍老,犹如一把巨伞矗立于大地,可入画谱。花期每年一月上旬至下旬,花繁如星,色白芬芳,香气袭人,依兰莫及。树龄在三百年以上。
这株大型野生古梅的发现,引起了中国梅花专家陈俊愉教授的重视,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野生梅树分布的一大空白”,并于一九八八年初派两名助手专程由北京来梅考察。
(三) 中国古梅之耆——潮塘宫粉
传统名花中,梅花最长寿,然而,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梅花树在哪里呢?这是许多专家学者,探索多年,长期争论的学术问题。
以梅取名的梅州,还存在千年古梅吗?
一九八九年三月,我在梅县城东镇崇山环绕的潮塘山巅发现了一株特大红梅古树,与全国当时已报道的古梅相比,这株古梅树之高之大之老,当居首位。可能是中国古梅之耆老。
这株红梅古树高10米。树冠扁圆且开张。冠幅左右共16米。主干直径75厘米。距土坪40厘米处分成双干,两干直径分别为49厘米和31厘米。
古梅着花繁密,朵大,花径2.5厘米左右。红色,重瓣,馨香。嫣红可爱之极,非笔墨画图可足矣!花期早,每年12月下旬进入初花期,元旦后为盛花期,花期约有一个月之久。
老干深褐,树身斑驳,枯老残顽,虫咬蚁蚀,深裸树心。树皮深裂,满布青苔,附生地衣。千磨万击,老态龙钟,而尚显挺拔苍劲。
这株古梅树,长在深山高岗上,立地环境恶劣,土顽泥瘠,缺水少肥。它望天以渴水,以落叶而作肥,只有光照条件尚可,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花期一届,红花满树,灿若霞锦,幽香袭人,实为梅州一大奇观。初步考证其树龄六百年左右,是梅花新品种,专家命名为“潮塘宫粉”。
(四) 梅县阴那山古梅
一九八九年七月,我在阴那山旅游时,从一位农民口中打听到灵光寺附近山上有一株古梅树。
一九九○年元月我从梅城专程去灵光寺,上山考究这株古梅。这株发现在粤东名山,千年古刹灵光寺所在地的阴那山古梅,价值不小,意义匪浅。
古梅树高约10米,冠幅左右各8米。树冠馒头型。单干直立,挺拔魁伟,树势壮旺。胸径38厘米,树身深褐色,苍老,披鳞带甲。小枝青色,多具枝刺。花径大,约2厘米,白色单瓣,素雅芳香,而花蕾红晕、花萼绛红。花期元月前后。花繁如星,满树如雪,洁白胜玉,幽香播远,蜂蝶纷临,十分可人。
这株古梅树龄约300多年。相传是明末崇祯翰林学士、东宫侍讲、崇祯太子朱慈火良的太傅李二何,及后来明亡后潜隐于阴那山灵光寺的崇祯太子——世称 和尚,共同手植的。 (罗慎仁)
(编辑: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