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27 22: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行文至此,我们不能不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脉系做些深入研究,因为,范仲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不仅给范氏家族史写下了耀眼的一笔,而且也使范氏子孙深感殊荣,因而,不少范氏支系无论是不是范仲淹的后裔,他们在编修宗谱时都要千方百计地把范仲淹举证为嫡祖;有些学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大影响,也不惜借用名人效应而牵强附会,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范仲俺(999—1052),苏州范氏五世孙,行六,字希文。关于范仲淹与唐宰相范履冰的血缘,辽宁灯塔市发现的《由宋入清范氏家乘》记载说:“范履冰生二子,长冬芬,次冬倩。冬芬生昆光,昆光生正始,正始生远,远生隋,隋生梦龄,梦龄生赞时,赞时生墉,墉乃文正公之父,仲淹为范墉第三子。⑥”高平堂《范氏大成宗谱》亦记载说:范仲淹“出生于苏州吴县,两岁而孤,随母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既长,感泣辞母而去。大中祥符年间举进土,始还姓更名。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仁宗朝迁吏部员外郎,权开封府,性情豪爽。”宝元初,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多用私人,谪知饶州,后任西溪盐官。与尹洙、欧阳修等人被指为“朋党”。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土经略陕西,联合羌族积极防御西夏,颇受羌人尊重,因称之为“龙图老子”;旋拜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又联合富粥等实行“庆万新政”,提出改革十策,即:明黜陟,仰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思信,重命令,减徭役等。“新政”仅推行半年而被罢职,出京任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迁户部侍郎,徙青州,卒赠兵部尚书。以《岳阳楼记》抒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胸襟而名显天下。宋皇祐三年(1051)作家谱序,谥文正公。“葬河南路洛阳县万安山下,乾巽向,有神道碑,官赐墓田百项,娶邯郸李氏,封夫人,四子。”⑦
据《由宋入清范氏家乘》记载,范仲淹生四子:长子范纯佑,字天成,生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少有奇才,官至监簿,奉父至孝,终身未离父母,不幸四十岁(实为49岁)病逝;次子范纯仁,字尧夫,生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47岁进士及第,大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三子范纯礼,字彝叟,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少举进士,中大夫,官至尚书右丞提举等职;四子范纯粹,字德儒,生于宏仁宗庆历六年(1046),官至户部侍郎、安抚使等职。
在范仲淹的后辈中,范纯仁在兄弟四人中影响最大。两部家谱的共同点就是二者均系范纯仁的后裔。对此,《范氏大成宗谱》记载颇详:纯仁生三子:正民、正思、正路。而按照正史记载,范纯仁仅有二子,长正平,次正思。正平是否正民的别名?正路一支是正史的遗漏亦或是其他原因?目前尚无法定论。然而,《范氏大成宗谱》的主线就是按照正路一脉延伸的。面对卷帙浩繁的《范氏大成宗谱》,我们没有根据怀疑它的造作,那么,就作为对正史的一种弥补来采纳了。
《范氏大成宗谱》记载说:正路官至知府,生三子:直英、直声、直显;显生一子,曰进伯,进伯生一子,祥宽;祥宽生五子:廿一郎由龙塘分迁吁江,廿二郎居东泽,廿三郎居殷墟,廿四郎居山前,廿五郎居龙塘。
二十五郎名璿,字舜交,生于龙塘后泉里,政和八年(1118)进土,任抚州议槽、处州议槽、节度推官、签户部左司郎,怒斥秦侩“以私意害公”,绍兴十年出知剑州,后避乱迁居湖北大冶,生二于:德邵、德勋,转徙吴西。德邵升通判通直郎,德勋淳熙元年(1174)举任知府。邵生一子,名行修,修生子名如埙,守业横山,复迁宫台。“当是时也,谱箧于家,适遭元末红巾变乱,兵火流移,谱牒残缺,簪缨勿替”,惟有派语20字传世:
仲纯正直公 良士宗文伯
淑子希昌彦 友善可弥安
明朝洪武七年(1374),居住在宫台里的范仲淹十世孙范俊,字钟山,由儒学生岁贡入监,官至左签都御史中顺大夫,后疾终于官俸。俊生五子:长福三,居茗山;次曰用,居杨湖堡;三曰宣,居白杨林,于嘉靖年间,任浙江桐乡县知县:四曰有明,居吴王堡;五曰华,居河泾城山堡出户十甲。华生一子,曰子崇。嘉靖间,因捐谷两万余石,赈济闽中旱灾饥谨,敕赐知府义官,圣旨建牌坊、义坊,后毁于李自成战火。范氏家祠有堂联赞曰:“春秋五代大夫第,唐宋两朝宰相家”;并有七言律诗一首续为派语:
士文正启攀凤翼
英贤广登恢先声
国安清实家道裕
恒德良贻瑞光明
才秀崇经本立大
济美效勋耀华廷
中和荣兴泽定久
永世亿万庆长春
另据《绿之旅》中《范氏之族谱》载:范仲淹之孙范祖禹,为宋谏议大夫,自苏州吴县迁居福建清流开基,传七世孙范元冈,原居宁化石壁村,于嘉靖元年(1522)迁居广东大埔⑧。这里的范元冈,是否就是前文所引述的“宁壁”后裔百十郎范远冈呢?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
明末清初,湖广及闽粤赣兵燹连年,战火频仍,灾荒不断,大批灾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纷纷向川陕鄂三省接壤的秦巴山区迁徙。范氏家族许多分支也不可避免地融身于这一流移大潮之中。我们先来看看范氏宗族广东长乐支系的迁徙情况。
居住在广东嘉应州长乐县的范氏,“宋元时居于闽汀石壁”⑨,因族人聚集石壁村,人满为患,难以发展,“清流、清溪屡经迁徙”⑩范十郎公乃携家人迁至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创业,自号“宁壁”。宁壁后裔共分11房支系,前文已有叙述。迁粤始祖范敬茂,生于南宋宝祐六年(1258),据考当属“宁壁”百一郎松冈公后裔,宋末元初战乱中由“宁壁”迁往嘉应州之兴宁县,后又迁往长乐县定居。“长乐县昔为惠州之属邑,至清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改为嘉应州之辖地。嘉应所属一州四县,长乐其一;东邑分为四楼、二十八约,横陂其一;横陂约分为八甲,泥坑其一。泥坑一乡,姓氏杂居,惟范、徐两姓最胜。”⑾“自始祖敬茂公,在粤者计十一世”,“延及十一传而后,天灾告警,饥谨荐臻,至是室家之萧条也益甚。”⑿
至乾隆六年(1741),范氏由闽入粤第十一代孙范端雅远近四川华阳,端雅公为范氏迁居四川华阳之始祖。关于端雅公人蜀原由,华阳《范氏族谱》⒀有两段颇为详细的记载:
太高祖端雅公者,粤始祖敬茂公十一世孙也。考茂公生南宋之季,由兴宁过长乐,遂世厥居,令嘉应州属是也。十传至公……雍正间,粤东大荒,迄乾隆初雕敝未复。公奋然曰:大丈夫志在四方,奚必株守桑梓?吾闻西蜀天府之国也,沃野千里,人民殷富,天将启吾以行乎?乾隆六年辛酉(1741)遂率子五人(金、锡、璋、璧、玉)相随入蜀,乔居永宁。越三年癸亥(1743),偕妣廖孺人,挈家属俱徙叙永……在永居五年,始迁华邑之巫家桥,即分公茔附近,为乾隆丁卯十二年(1747)也。⒁
先君对扬公者,先大父第四子也。少长于粤,昆季五人。自雍正丙午、丁未年间(1726—1727年)粤东荒歉,先世所遗产业尽行典卖,而家益空乏,薪火之不举者七日。大伯金以舌耕糊口,二伯锡以年长,亦各自营生。而三伯璋,五叔玉俱以疾废……乾隆辛酉岁(1741),先大义始为莺迁计。大伯金、五叔玉,俱随祖前往;公以三伯璋足疾,故后至,侨寓于蜀之叙永厅永宁县。是岁佃得刘姓田房居焉。公出而披星,入而戴月,数年之间,室盈妇宁,兄婚弟冠,凡以供为子职而已。越乾隆丁卯(1747)春,佃得立姓田宅,遂迁于华阳巫家桥地分,其时耕锄贸易,无不如志。冬,先大父卒,卒后,二伯、三伯、五叔亦相继析薪,惟大伯与公聚首又十余年。至乾隆丁丑岁(1757),始买张姓之宅由是家计渐饶,而生齿亦日繁矣。⒂
从上述记载可知,长乐范氏从乾隆六年(1741)入川,辗转迁徙,历尽艰辛,到光绪年间,范氏在华阳己“世阅十八,人计千丁”⒃。在长乐范氏西迁四川定居华阳的过程中,范端雅及其第四子范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范端雅,一名钦若,康熙二十二年(1683)生于广东长乐县,卒于乾隆十二年(1747),享年65岁,是范氏迁居广东长乐的第十一世孙,亦是长乐范氏的入川始祖。乾隆六年(1741),范端雅携五子金、锡、樟、璧、玉及其家眷远迁四川,先居川南叙永之永宁县,乾隆十二年定居川西华阳县石板滩巫家桥(今属新都县,距成都市区20公里),范端雅虽然只在世65年就离开了新创建的家园,但是,其妻廖氏却在世90余年。老孺人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病重时对其子孙说:“食贫居贱,遭逢多难,弃其故土,其间迁徙无常,尔父又厌世早殁,托神天庇佑,尔兄弟备置田产。今年逾九旬,五代一堂愿毕矣。⒄”可见,客家人西迁的历程是何等坎坷,其创业精神又是何等艰苦卓绝。
范璧,字对扬,范端雅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二月出生于广东长乐县横陂约泥坑甲增古塘寨内。乾隆六年(1741)随父亲范端雅入川,先侨居川南之永宁县,娶“永邑名族”曾公仁之女为妻。曾氏亦系广东客家人,“生于雍正已酉岁(1729),怀抱中自粤携来,幼而知大体,恭俭孝慈。⒅”乾隆十二年(1747)迁居石板滩巫家桥,其父范端雅公当年病逝,后兄弟分家各自立业,范壁与长兄范金一起生活。乾隆二十二年(1757)购得张姓田产,后家境逐渐富裕,乾隆二十九年(1764)范壁与范金分家,于乾隆二十三年又买得清水沟冯姓田宅。次年,范壁将石板滩产业赠与长兄范金,偕母亲廖氏、妻子曾氏及六子云泰、云舒、云程、云中、云高、云从,全家迁居清水沟,不久又重建宅院。乾隆三十四年(1769)尊父端雅公遗命建成范氏宗祠,又置办田产作为祭祀先祖义田。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范壁召集子孙,叙述家族迁徙历程,垂训蒸尝义田之遗义,戒勉子孙“箕裘永振,无改父道”,并订立《蒸尝戒约十四则》、《蒸尝条例二十则》等,使范氏家族的宗祠管理、蒸尝戒约、族规家法逐步完善和规范。上个世纪初期,范氏家祠已拥有义田4000余亩,1950年减租退押时,押金折合大米90余万斤,由范氏30余户地主、富农向佃农退赔。
如果说,范端雅率领家人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几易其地,为家族在四川的安居、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话,那么,范壁则为范氏家族在四川的蕃衍、繁盛,家族文化的振兴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据1950年的统计,当时龙潭乡一乡就有范氏后裔300余户、1700余人。到1989年续修《范氏族谱》时,华阳范氏子孙已有1000余户、4000余人。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