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2-7-22 12: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淺談山歌http://www.ymps.ttct.edu.tw/客家山歌/newpage3.htm
淺談山歌 http://www.ymps.ttct.edu.tw/客家山歌/newpage3.htm
世界上任何的種族都有他自己的歌謠,客家人當然也不例外;而客家人的民歌
,習慣上便稱之為山歌。山歌這個名稱雖然並不一定意謂著山歌是在山林間產生的
,但是山歌和山林間的關係就如唇齒相依般的密切,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山歌中
的『山』字,可當做『鄉野』﹑『民俗』來解釋,它和宮廷中的『雅樂』是相對的
,山歌是尋常百姓的聲音,因有感於對周遭人﹑事﹑地﹑物之情而發之於聲的歌謠
;因為它是真實感情的流露,所以容易扣人心弦,打動人心,因此山歌才能歷久不
衰而傳唱至今。一般鄉野村夫,不受知識束縛,因此才能造就出質樸而單純﹑天真
而骨露,充滿鄉野氣息的原始山歌。
山歌產生的年代雖然已無法考證,但是無庸置疑的,臺灣的老山歌是隨著客家
人漂洋過海而來臺的;但因環境之變遷,除老山歌和洗手巾等少數曲子仍和大陸原
鄉保有相同面貌外,大部分已經發展成迥然不同的臺灣風味的客家山歌!
山歌這個名詞一般學者都公認起自唐朝竹枝詞,並以竹枝詞做為山歌的起源。
李益說:『無奈孤舟夕,山聞竹枝。』便是一例;也因山歌源於竹枝詞,所以山歌
主要形式便是七言四句,它的特色是一句七字,四句落板,而且平仄分明,演唱時
都是隨機從口而出;俚言俗語,充滿質樸而不造作之鄉土風味。臺灣山歌中之大曲
(老山歌﹑山歌子﹑平板)都保有此種特色,而且同一手七言可用於任何之大曲中
(即同一詞可用於老山哥歌﹑山歌子﹑平板中來唱)。所不同的是為因應因歌詞本
身所具抑揚頓挫音調之不同,唱者必須要有隨詞改譜之演唱能力;這樣才能將山歌
的精髓表現得淋漓盡致。
山歌的種類
客家的民謠種類繁多,一般有『九腔十八調』之稱,但依客家人的傳統說法,
則可大略分成下列四種:
一﹑老山歌:又稱大山歌,是客家民謠中最古老的一種曲調,演唱者可以根據
歌詞而唱出不同的曲調, 老山歌是以前這座山的人唱給另一座山的人聽的歌,所
以在客家民謠中是唱得最高﹑拍子拖得最長的歌調;它的節奏也最自由,沒有拍子
和板的限制,唱者想唱幾拍就唱幾拍,不用擔心拍子對不對的問題,一般人常笑稱
沒有節奏感的客家人只能唱老山歌便是這個緣故。(雖然這是實話,但是老山歌卻
是所有山歌中最難表現,最需高度演唱技巧的曲調,其感人之深也絕非其他曲調可
比擬的。)
二﹑山歌子:又稱山歌指,是由老山歌演變而成的,它有節奏上的限制,不可
像『老山歌』般隨意拉長;其使用的歌詞同樣適用於『老山歌』﹑『平板』,現今
臺灣古典音樂界改編演出之客家山歌數量最多的就是山歌子,雖然經由西洋交響樂
團改編之山歌已不再有傳統山歌之風味,但是卻也為山歌打開了另一種演唱及發表
的不同領域,所以還是值得提倡與鼓勵。
三﹑平板:又稱『改良調』,是由『老山歌』﹑『山歌子』改變而來。一般人演
唱老山歌﹑山歌子,除非有良好的技巧,否則常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慨,因此平
板便產生了。『平板』顧名思義便是平平的曲調,沒有太長的拍子,也沒有太高的
音及太複雜的變化,所以也最適合平民大眾來演唱。因此平板可以說是山歌由叢山
峻嶺走入家庭﹑由茶園走進廟會的產物。
山歌子和平板兩種曲調所配之七言四句的歌詞通常有一定之規定,即2+1+
1+2+1字的演唱法,而這七個字當中通常會加入『呀』『哇』『溜』『哪』等
等虛字來連接,雖然所加入的虛字看似無奇,不過卻是山歌獨特風味之所在。
例:
對面﹙喔﹚看﹙哪﹚到﹙喔﹚蓮花﹙哪﹚紅﹙哪﹚
想要﹙喔﹚採﹙阿﹚花﹙哪﹚路難﹙喔﹚通﹙喔﹚
等得﹙喔﹚路﹙哪﹚通﹙阿﹚花又﹙喔﹚謝﹙哪﹚
菜籃﹙喔﹚挑﹙哪﹚水﹙阿﹚枉費﹙喔﹚工﹙哪﹚
四﹑小調:除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外的客家山歌一般就統稱為小調,這些歌通常
有其獨特的曲名,它的節奏﹑曲調都有其固定不變的特性,是不可戶相套用的。
山歌的內容
客家人的第一原鄉是湖北﹑河南地區,而此區自古就多歌謠之創作,因此傳統
的客家人自古就有好歌之俗。研究客家文化權威之羅香林教授說:『客家男女,雅
好歌唱,偶過岡頭,樵夫薪婦,耕子牧童,唱和之聲,洋洋盈耳雖其歌詞多屬男女
相悅之句,然其婉曲取喻,哀感玩豔,有足多者。』遍查自古流傳之客家山歌,確
實都以男女情歌為主,有一條山歌寫道:
客家山歌最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無妹唱唔成。
另有一首寫道:
人連阿妹逞錢多,我連阿妹用山歌;一句山歌千句話,妹係知音就來和。
所以情歌在客家山歌中所佔的比重可見一斑;除了情歌,另有勞動類﹑故事類
﹑勸世類及搖籃歌類之山歌,然其數量則無法與情歌相比較。客家山歌是民間的一
種通俗藝術,它的內容都是昔日鄉下耳聞目見的生活中事,用俚語俗話毫不修飾的
直接表達;雖然較不受學院派正統文學學者所青睞,不過卻直接反應出尋常百姓心
曲,濃厚的鄉土氣息根植於一般大眾心扉,血濃於水的感情絕非那些以『正統學者
』所能鄙視的。
山歌表現的方式
山歌是用口唱的非文字民間文學,也就是我口唱我心,相傳大家!原鄉梅縣有
一位善歌的劉三妹,其歌唱的機智無人能出其右;有一天有位秀才羅穩載了一船山
歌書來找劉三妹比賽山歌,三妹聽了後笑一笑道:『自古山歌從口出,那有山歌船
載來?』羅穩聽了後只好摸摸鼻子甘拜下風的逃之夭夭了。山歌雖然是即興演唱,
但是絕非信口開河般的胡謅一通;沒有豐富的民俗文學修養和靈敏的頭腦是做不來
的。除此之外,演唱者需具備隨詞改譜的能力,才能將山歌適切的表達出來,否則
一字之差常會有相去千百里之遙,屆時恐怕會不知如何下台而貽笑大方了!
山歌的表達雖然直接而露骨,但是也有相當多讓人聞之不禁拍案叫絕的隱喻之
詞,其雙關語運用之妙絕非一個無見識者所想得出的。雙關語是利用同音異字的字
眼,發生影射或表達其難以啟齒的心中事;這樣的表達往往具有相當的深度及穿透
力;不過不諳客家話者恐怕就無法欣賞其巧妙的內函。
發揚客家山歌之道:
發揚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如果客家人不唱客家山歌;那麼那裡
還有人會唱呢?那裡談得上發揚與推廣?但是現觀這個社會:新生代的客家人連客家母
語都不會說;怎麼可能會喜歡唱山歌呢?因此要發揚客家文化首要喚起沉睡客家的意識
;使其認同並回歸優良的傳統文化,茍能如此客家文化才有一線生機。要發揚客家山歌
必須從教育入手,而教育 的層面要能深﹑能廣,要具多面性,不可自限於一隅‧
1﹑推展客家母語教學:凡屬客家地區之學校當有一定時數之客家話教學,最少
要使學生能用客家之發表及交談。客屬作家鍾肇政曾說:「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
人」!同樣的;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山歌。所以站在教育前線的校長老師們應當
要有任重道遠的責任感及使命感,擔負起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責大任。
2﹑廣印曲譜:雖然山歌本無曲譜,僅憑口耳相傳而得以延續,但資訊發達的今
日實在有必要以簡譜或五線譜印出,加速其流傳的速度。
3﹑篩選歌詞:保留高尚、風趣、悠雅的歌詞並廣為推展,至於那些限制級和使
人聽了臉紅或想入非非的歌詞則只供學術性研究,不推廣也不印行。現今許多人之
所以不唱客家山歌,多少都是受到山歌是荒佚、肉麻的印象所影響,其實好的山歌
還是占絕大多數,只要經過適當篩選即可!
4﹑透過資訊傳播山歌:現今在回歸主流沖擊下,客家意識已漸漸抬頭,電視中
已有若干客家節目播出。將客家山歌經由電視及廣播直接帶進家庭,這是最直接帶
進家庭,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推廣山歌方法。
5﹑設立客家音樂學系:至少在國內一所音樂大學中成立一個獨立的客家音樂學
系,以做為客家音樂研究的中心,同時培訓客家音樂的專才,從事客家音樂之蒐集
,整理、出版、保存和發揚等工作。以增加客家民謠之深度。
結語
本校[月眉国小]位於四湖村,是所典型的客家小學,全校七十三名師生中除兩人外全部都
是客籍子弟,在此單純客家莊中之學生,客家話原本不該有問題,但是近年來卻驚
見部分學生已不會用客家話交談,憂心之餘學校乃決定推展客家山歌,以對客家文
化盡點棉帛之力,期望全體師生能夠從客家山歌中找回自我,也從客家話中找回對
客家的愛和對民族的自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