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桃園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
http://tsa.sinica.edu.tw/paper/2001-1-4.doc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台灣社會學學會會暨學術研討會
2001年11月2日輔仁大學 洪惟仁
摘要
本文係桃園地區的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目的是要了解在一個像桃園地區這樣一個多語言的社會不同語言競爭的情形。本文針對不同層次的賣場,餐廳、夜市、機場、車站、公園等場所,實際聽取人們的語言使用。
調查結果發現桃園地區的華語佔有率平均超過6成,閩南語和客語逐漸萎縮,而客語萎縮的情形最嚴重。閩南語在原閩南語區喪失失土,但在客語區內卻和華語共同入侵。
客家人在公共場所比較屈服於優勢語言,但在家庭、菜市場卻比較堅持使用客語,相反的,閩南人比較勇於在公共場所說講閩南語,但在家庭、菜市場並不堅持閩南語。
關鍵詞:桃園地區、語言社會學、華語、閩南語、客語、語言使用率
1. 研究目的與方法
語言社會學研究在一個多語社會中,不同的語言如何進行競爭。也就是不同的語言如何分佈於不同的場所、場合,不同的族群或不同的性別。桃園是一個多元語言的社會(multi-lingualism),我們希望藉由這個調查,明瞭不同的語言在同一個社會並存時發生的語言競爭情形。
2000年4月和2001年2月間元智大學中華語文學系的學生們在我的指導下針對桃園地區的語言使用情形做了一次廣泛的語言社會學調查。調查地點包括桃園、中壢、內壢、楊梅、富岡、龍潭、大溪等地,調查的場所包括百貨公司、菜市場等不同層次的賣場;西餐廳、日本料理、牛肉店、中原夜市、速食店等不同等級或類別的餐廳;機場、火車站、公園、登山步道等,使用語言包括台灣公共場所所有聽得見的語言:華語、閩南語、客語、南島語或英語、日語,以及外勞所使用的語言。
桃園的人口分佈,大抵北半部為閩南人,說閩南語,南半部為客家人,說客語,復興鄉有少數的泰雅族,說泰雅語,這是三種本土的語言;另外桃園境內散佈著許多軍眷區,以說華語為主;桃園有大量的輕工業工廠,雇用了大量來自台灣各地,尤其是南部的技術人員、工人,以說閩南語為主;另外還有大量來自菲律賓、泰國、印尼的外籍勞工,說的是他們的本國語。
這些調查都由學生進行,學生們可以分辨台灣的三種漢語和英語、日語,至於外勞所使用的什麼語言則無法分辨,所以都歸入所謂的「外勞語」之中。他們也聽不懂原住民的南島語,而菲律賓和印尼的外勞語也屬南島語,很難區別。但是台灣原住民和外勞從外表一見便知,所以不會混淆。
桃園是一個輕工業相當發達的地區,都市化相當迅速,人口集中在桃園、中壢、八德、平鎮四個市。桃園市、中壢市人口相當,都超過36萬人,加上八德市、平鎮市,這個大桃園市的人口超過一百萬。都市化所帶來的人口頻繁移動和族群混居,可能更加速語言的標準語化以及弱勢語言的消失。
本文的調查方法不用問卷,全部用偷聽的方式,觀察桃園地區的人們到底是用什麼語言在交談。因為我們認為偷聽的方式比問卷更加客觀,更接近事實。問卷的準確度是不可靠的,第一容易被受試者欺騙,尤其是當語言使用和語言偏見聯想在一起時,被受試者欺騙的疑慮更大,其次是受試者可能不了解問卷的含意或問卷太長,容易疲倦,這些原因都可能影響問卷的可信度。
以下是我們調查的結果。由下面的數據,我們清楚地看到,作為標準語的華語在桃園縣已經佔了絕對的優勢,無論任何場所,本土漢語閩南語和客語的使用率都很低,而客語的使用率更低,有時比外勞語還低。至於原住民說的南島語,我們在調查中沒有聽到,但我們卻非常容易就可以聽到外勞說自己的本國語。
2. 賣場的語言使用
我們調查的賣場包括百貨公司和傳統菜市場,這是兩種不同階層與不同形態的交易市場。
百貨公司是一個比較高級的交易場所,在這裏出入的人大抵上是中產階級,有相當的收入,年齡層以青、中年為主,女性也比較多。從消費層次來看,我們預期這裏的華語勢力高於傳統市場;但是從年齡層來看,因為少年層較少,我們預期本土語言仍有相當的勢力。
傳統菜市場是一個低級的消費場所,這裏出入的人口以中老年婦女居多,根據過去的調查經驗,這個場所是本土語言最鞏固的堡壘,預期本土語言的使用應該最高。
茲將調查結果分述如下:
2.1 百貨公司
這一節我們先來考察百貨公司的語言使用,我們調查了桃園、中壢各一個百貨公司,即:中壢市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和桃園市新光三越百貨公司兩處。
我們採用偷聽的方式,觀察店員和顧客對談所使用語言。我們紀錄的標準以第一句話為準,第二句以下不再紀錄。如顧客和店員的對談中,第一句話使用華語則歸華語類,第一句話使用閩南語則歸閩南語類,若是第一句話就雙語混用則歸為雙語夾雜類。
觀察人數:每一個場所觀察人數均為100人。
觀察時間:2000年4月間週末的下午、晚上。
觀察紀錄:李如佩、簡嘉瑋、簡培如、黃婌婷。
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百貨公司的語言使用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雙語夾雜 合計
中壢太平洋SOGO 62 24 8 6 100
桃園新光三越百貨 65 15 5 15 100
百貨公司平均 63.5 24.5 6.5 10.5 100
分析: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華語在高級交易場所佔著絕對優勢,平均比本土語言高出一倍以上,閩南語和客語合計大約只佔三分之一。閩南語的使用率,中壢基本上和桃園一樣都是客語的3倍,但中壢使用閩南語的情形甚至比桃園還高出許多,這一點著實令人意外。桃園百貨公司使用雙語夾雜的情形比中壢高,如果把這一部分的一半歸給閩南語,那麼中壢與桃園的閩南語使用率之比是27%:23.5%,比率就比較接近了。
中壢市區原來是客語的分佈區,但是都市化的結果,大量外地人口稀釋了客語的人口比率,客語在中壢市區逐漸退出。上表顯示,百貨公司的客語使用率只有6.5%。這個數字說明了中壢市區已經不再是客語的分佈區了。
2.2 傳統市場
為了了解桃園地區的傳統菜市場使用語言的情形,我們選擇了五個地點進行調查。其中楊梅、中壢是客家區;桃園、大溪是閩南語區;內壢正好處在兩個語言的交界地帶,閩南人和客家人混居在一起。
觀察人數:每一個場所觀察人數均為100人。
觀察時間:2000年4月及2001年2月間市場人潮最多的時間。早市上午8-9點,黃昏市場下午6-7點。
觀察紀錄:李如佩、簡嘉瑋、簡培如、黃婌婷、李晏菁、梁幸宜、李曉玲、李菊枝、謝雯婷。
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傳統市場的語言使用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雙語 合計
楊梅傳統市場 25 3 60 12 100
中壢新民市場 37 37 16 10 100
內壢環東黃昏市場 37 39 15 9 100
桃園永和市場 69 17 4 10 100
大溪傳統市場 75 22 0 3 100
平均 48.6 23.6 19 8.8 100
分析:上表顯示客語的使用場所在於傳統市場。如果把中壢看成是客語區的都市代表,楊梅是鄉下區的代表,上面的數字,說明了客語的使用侷限在客家區鄉下的菜市場,至於都會區的中壢市區,閩南語的勢力和華語不相上下,共同佔領了中壢的菜市場。楊梅菜市場的客語高達60%,但中壢市區平均只有15.5%。
閩南語在客家區表現了強勢,可是在傳統的閩南語區面對華語卻又潰不成軍,同樣是都會區,華語在桃園永和市場的佔有率竟然逼近中壢新民市場的兩倍,更令人不解的是鄉下的大溪傳統市場華語的使用率竟然多於桃園。比較桃園百貨公司華語的使用率只有65%,桃園閩南語區菜市場的華語使用率竟然高達69%至75%,實在令人不敢相信。
2.3百貨公司與傳統市場語言使用之比較
現在把兩個不同層次的交易市場語言使用作一比較,先看看下面的數據:
(表3)百貨公司與傳統市場語言使用率比較表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雙語夾雜 合計
百貨公司平均 63.5% 24.5% 6.5% 10.5% 100%
傳統市場平均 48.6% 23.6% 19.0% 8.8% 100%
由上表中我們清楚的看出高級交易場所的語言使用率有顯著的不同,尤其是華語與客語,有成反比的關係,至於閩南語則相差無幾。
3. 餐廳與夜市的語言使用
這一節要探討桃園地區民眾用餐的場所,即餐廳與夜市的語言使用情形。我們全部用偷聽的方式,觀察不同價位的餐廳消費者使用語言的差異。
3.1 餐廳
高級價位的飲食場所,我們調查了四個地點的餐廳語言使用情形。這裏的消費額每餐至少300元以上,20歲以下的少年人消費不起,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退休,較少到餐廳消費,所以這裏的消費者年齡層以青中年層為主,多半是應酬交際而來。這裏也有一些外國人,大部分說英語或日語,沒有發現外勞。
時間:2000年4月及2001年2間例假日用餐時間。
地點:桃園、中壢市區、內壢、龍潭四個地點的西餐廳、日本料理店、比較高級的餐館共50餘家。雖然如此,因為內壢屬於中壢市郊,龍潭屬風景區,所選擇的餐廳水準當然無法跟市區的高級餐廳比,所以必要時市區的高級餐廳會特別計算。又我們也調查富岡,但因為富岡更加鄉下,沒有高級餐廳,只好放棄,以免影響結果。
調查人數: 每一個地點在401人至575人之間。
觀察紀錄:江孟珊、何亭慧、李亞欣、李曉玲、李菊枝。
調查結果:因為每一個調查人數不一,因此換算為百分比。列表如下:
(表4) 桃園地區餐廳的語言使用
桃園 中壢 內壢 龍潭 平均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
國語 353 87% 523 92% 258 65% 160 34% 69.5%
閩語 43 11% 46 8% 138 34% 180 39% 23.0%
客語 1 0% 0 0% 5 1% 125 27% 7.0%
其他 8 2% 6 0% 0 0% 0 0% 0.5%
總計 405 100% 575 100% 401 100% 465 100%
分析:由上表可見,華語桃園市區和中壢市區佔著絕對優勢,平均將近90%,中壢市郊的內壢也接近2/3,都超過一半以上,只有在鄉下的龍潭佔了1/3強。至於閩南語,非常奇怪的是閩南語區內的桃園竟然只有11%,而客語區內的龍潭竟高達39%,居最高位。這是因為龍潭的餐廳業相當發達,尤其是石門水庫的活魚名聞遐邇,許多外地人專程開車去打牙祭。
從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閩南語和客語的使用率由鄉下到市區逐漸減少的趨勢,尤其是客語在龍潭高達27%,在中壢市郊閩客交界地帶的內壢只有1%,在桃園、中壢市區完全沒有聽人說客語。至於「其他」的語言指的是英語和日語,也有2%之多,換言之,在都會區英日語的勢力反而比本土語言的客語還通行。
3.2 夜市
夜市是一個低級的消費場所。比起菜市場來,顧客層的年齡比較低,年齡以青中年為主,男性比率也比菜市場高,並且有一些外勞顧客。
地點:桃園、中壢市區、內壢、龍潭、富岡五個地點的夜市攤位共50餘家。
調查人數: 每一個地點在401人至575人之間。
觀察紀錄:江孟珊、何亭慧、李亞欣、李曉玲、李菊枝。
調查結果:不同語言的使用人數亦即百分比製表如下。因為每一個調查人數不一,因此換算為百分比。
(表5) 桃園地區夜市的語言使用
桃園 中壢 內壢 龍潭 富岡 平均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
國語 254 65% 430 64% 245 62.2% 201 46% 74 74% 62.2%
台語 132 34% 201 30% 147 29.6% 146 33% 14 14% 29.6%
客語 1 0% 12 2% 4 6.8% 92 21% 10 10% 6.8%
其他 6 2% 32 5% 0 1.8% 0 0% 2 2% 1.8%
總計 393 100% 675 100% 396 100% 439 100% 100 100%
分析:上圖清楚地顯示,即使是低級的飲食消費場所如夜市,就桃園地區整體言,華語也佔著絕對優勢,除龍潭46%之外,都在62%以上,總平均62.2%,和百貨公司差不多。桃園第二優勢的語言是閩南語,各地平均在30%至37%之間,只有客語區的鄉下富岡只有14%。桃園最弱勢的漢語應屬客語,客語幾乎只有在客家區鄉下的龍潭和富岡才聽得到,在都會區的桃園市區、中壢市區幾乎聽不到客語。即使在客家區鄉下龍潭,使用率21%,在非常鄉下的富岡夜市還可以聽得見客語,竟只有10%,比當地的閩南語14%的使用率低,這是因為大量的工廠帶來大量的外來人口所致。這些數字顯示客語的地盤正在萎縮,在都會區、工業區都在萎縮,只在農業區的鄉下地區還能苟延殘喘。
反而外勞語多處充斥,除了龍潭聽不到外勞語之外,至少有2%至5%的使用率,在都會區聽到外勞語的機會比聽到客語的機會多。
由桃園、中壢、富岡,華語和閩南語約成反比例的消長。這個現象說明了華語和閩南語都正由都會向客語區的鄉下擴張地盤。華語、閩南語都是入侵者,尤以華語的勢力更不可忽視。
3.3 餐廳與夜市語言使用之比較
現在 讓我們把餐廳和夜市語言使用調查總數及總平均百分比做成下表:
(表6) 餐廳與夜市語言使用率比較表
餐廳 夜市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華語 1294 70% 1204 60%
台語 407 22% 640 32%
客語 131 7% 119 6%
其他 14 1% 40 2%
總計 1846 100% 2003 100%
由總數和總平均來看,華語的確是桃園縣最強勢的語言,大約佔2/3的使用率,而高級餐廳更明顯的佔優勢,越是都會區、越高級的餐廳華語的使用率越高。閩南語的使用率和華語成反比,越是鄉下、低級的夜市使用率越高。但是客語無論在餐廳或夜市使用率都不及7%。
3.4 速食店男女語言使用
速食店是年輕人喜歡光顧的場所。我們預期這個場所應該是華語使用率最高的地方。我們也希望能夠了解,男女青年選擇語言是否有所不同、也希望了解原客家區的中壢市和閩南語區是否有所不同。因為速食店主要分佈在都會區,因此我們只做都會區桃園、中壢的速食店調查。
我們採取邊走動邊記錄的方式,所記錄的時間都是下午,男女分別紀錄。這個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台灣人男女使用語言的差別,所以我們只記錄華語、閩南語、客語等三種語言,至於外語、外勞等使用語言,因為跟我們的調查目的無關,不在我們所紀錄的範圍內。
調查地點:中壢市區三家速食店:中壢麥當勞、中壢肯德基、中壢21世紀;桃園三家速食店:桃園麥當勞、桃園肯得基、桃園21世紀。這兩地的速食點消費等級完全相同,是考察性別與語言使用最理想的地方。
調查人數:每一個場所限100人,六個場所共600人。
調查時間:2000年4月間下午3:00~6:30
觀察紀錄:陳棚現、葉灃儀。
調查結果:分中壢和桃園兩地合計製表如下。
(表7) 中壢速食店的語言使用
華 語 閩南語 客 語 三語合計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男 性 99 82.5% 20 16.7% 1 1.0% 120 100%
女 性 165 91.7% 12 6.7% 3 1.0% 180 100%
合計/平均 264 88.0% 32 10.7% 4 1.0% 300 100%
(表8) 桃園速食店的語言使用
華 語 閩南語 客 語 三語合計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男 性 74 85.1% 13 14.9% 0 0.0% 87 100%
女 性 201 94.4% 12 5.6% 0 0.0% 213 100%
合計/平均 275 91.7% 25 8.3% 0 0.0% 300 100%
分析:由上表可見,中壢與桃園兩個都會區不同語言的使用率都非常接近,桃園的速食店不論男女使用率都比中壢多了2%,但沒有顯著的差別。兩地華語的使用率都差不多九成之多,閩南語佔一成,客語幾近於0%。
現在把兩地合計起來製成下表,看看男女語言偏好的差別。
(表9) 桃園、中壢速食店男女語言使用比較表
華 語 閩南語 客 語 三語合計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男性 173 83.57% 33 15.94% 1 0.48% 207 100
女性 366 93.13% 24 6.11% 3 0.76% 393 100
合計/平均 539 88.35% 57 11.02% 4 0.62% 600 100
兩地合計88.35%的華語使用率,遠比百貨公司的63.5%高,和我們調查資料中都會區最高級的餐廳桃園87%、中壢92%相當,換言之年輕人的語言偏好相當於青、中年層高級飲食消費階層。
從人數來看,我們也發現女性(393)比男性(207)多得多(1.89:1),人數幾乎多了一倍,因為我們是隨機取樣,所以我們斷言女性比男性更喜歡吃速食。
女性說華語的比率也比男性多,兩地都相差9%,相反地男性比較喜歡說閩南語,兩地都相差9-10%。但男性說閩南語的比率幾乎是女性的3倍之多。這正好印證了社會語言學所歸納的:女性比男性更擁護標準語,而男性擁護方言的普遍現象。
4 機場與火車站的語言使用
這一節探討公共交通場所所使用的語言。我們觀察了機場和火車站兩個場所。
機場是一個高級的公共交通場所,可以預期英語、日語、廣東話等外語及標準語會有很高的使用率。
火車站是一個平民化的公共場所,現在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大部分都開自用車,較少出入火車站,而有車階級又以男人居多,因此火車站變成低階性的地方,中老年男人的高階人士可能較少。
火車站的不同場所語言使用率也可能隨著對象的不同而有差異。譬如在候車室聊天和打電話回家所使用的語言可能有不同,所以在火車站,我們也同時觀察了候車廳旅客的談話和電話亭的談話。
4.1機場
桃園中正機場是台灣最大的國際機場,在這裏出入的人潮無非是外國觀光客、國人出國旅行者,這些人應該都是收入比較豐厚的人士。2000年4月,我們在機場15家航空公司的登記處聽取旅客之間互相聊天所使用的語言。
觀察記錄:丁國智、林玟玲、康秉惇。
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0) 機場使用的語言
人數 百分比
國語 121 59.3%
台語 36 17.6%
廣東話 16 7.8%
日語 15 7.4%
英語 10 4.9%
客語 3 1.5%
其他 3 1.5%
合計 204 100.0%
由上表可見,機場的語言,外語的使用率佔了很大的比率。廣東話和日語最多,其次是英語,其他的語言一大部分是外勞本國語,所有的外語總共佔21.5%。是桃園地區外語使用率最多的場所。雖然如此,機場的華語仍然佔有六成弱的比率,閩南語沒有特別多,但客語顯然太少了,和其他的地方一樣,客語和外勞語的比率相當。
假使排除了外語,但就本國語言來看,機場的華語也比百貨公司的63.5%多了一點,但比高級餐廳少一點,閩南語的使用率也在百貨公司和高級餐廳之間,客語也是最低的。現在將表10整理如表11。
(表11) 機場本國語言使用率
人數 百分比
國語 121 75.6%
台語 36 22.5%
客語 3 1.9%
合計 160 100.0%
4.2火車站候車廳
比起機場來,火車站是一個低階的公共交通場所,我們在候車廳走動,偷聽候車的旅客說的什麼話,這次我們做了台北、鶯歌、桃園、中壢四個車站以為比較,因為每一個車站的外國人的比例不同,為了突顯本國語言的比例,我們特地不計外語。
調查人數:每一個場所約100人,四個場所共410人。
調查時間:2001年2月間下午。
觀察紀錄:陳棚現、葉灃儀。
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2) 台北桃園火車站候車廳語言使用比較表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總計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中壢 72 67.3% 33 30.8% 2 1.9% 107 100%
桃園 67 67.0% 30 30.0% 3 3.0% 100 100%
鶯歌 62 62.0% 36 36.0% 2 2.0% 100 100%
台北 68 66.0% 30 29.1% 5 4.9% 103 100%
合計 269 65.6% 129 31.5% 12 2.9% 410 100%
分析:由上表看來,桃園的兩大火車站候車聽的語言使用率和台北地區是非常接近的,沒有什麼顯著差別,只有鶯歌火車站的華語比例稍低,這是因為鶯歌是小站,閩南語的使用率比較高。台北是首都,人口二百多萬,但桃園、中壢都只有36萬,照理台北的華語使用率應該多一點,實際上反而比中壢、桃園略低。67%大概是目前台灣華語使用率最高的,為了比較,以下引用1997(洪惟仁1997)各大站的調查資料:
(表13 ) 1997台灣各火車站候車廳語言使用比較表
華語 台語 其他
豐原 63 37
松山 60 40
台中 59 41
台南2 55 43 3
嘉義2 53 47
基隆 52 48
沙鹿 46 54
彰化 44 56
新竹 42 58
大甲 42 58
嘉義 40 60
員林 38 62
苑裡 37 63
通宵 21 79
合計 544 656
1997全台各大站的華語使用率超過60%的只有豐原和松山,當時沒有調查台北站,預測台北不會超過65%,經過5年的時間,各地的華語的使用率雖然有所成長,但1997的松山也60%,顯然中壢、桃園華語生長的速度過高。
4.3火車站電話亭
這一節要探討火車站電話亭的語言使用。我們設想在火車站打電話,無非是通知家人已經到了車站,或者是等車無聊,打電話和朋友聊天。因此由這個場所的語言使用率可以看出親友、家人之間的語言偏好。
方法:採用偷聽的觀察方式,記錄旅客們使用公用電話時所說的語言。
地點:桃園、中壢火車站公共電話亭。因為調查地點只限於桃園的兩大都會,不代表鄉下車站的語言使用。
時間:第一次2000年4月在中壢火車站及桃園火車站分別各觀察了90分鐘,均選擇星期日5-8時之間,這個調查時間因為不是上班時間,又接近吃晚飯時間,因此外勞特多,許多外勞男女在火車站附近等約會。第二次在2001年2月間又在內壢、中壢、楊梅及富岡火車站進行調查。時間選擇星期日非約會時間。
調查人數:第一次中壢79人;桃園59人。
調查者:李博緯、許裕翔、梁幸宜。
調查結果:下表是第一次調查結果。因為調查人數不等於100,因此換算為百分比。
(表14) 第一次調查桃園、中壢火車站的公共電話亭語言使用比較
語言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外勞語 合計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中壢 41 52 29 37 0 0 9 11 79 100
桃園 26 44 17 29 0 0 16 27 59 100
合計/平均 67 48 46 33 0 0 25 19 138 100
分析:由上面的數字,我們清楚地看出了華語佔了最大的優勢,平均48%,,將近一半,如果不計外勞的語言就超過一半了;閩南語其次,平均佔33%,也不少。
令人驚異的結果是:客語竟然佔了0%,兩個火車站共觀察了138人打電話,竟然沒有聽到有人講客家話!相對的外勞語竟然也有相當高的佔有率,平均佔19%,其中桃園的外勞語特多,竟達27%。也許有人設想可能因為外勞多半沒有大哥大,所以多半使用電話,造成外勞的電話使用率相對提高。但經過查詢桃園火車站後專門出售大哥大的店家,據說外勞幾乎人手一機,持有率相當高。所以這個解釋不太合理。
但是為什麼客家話的使用率會等於0%,除了認定客家話在都市已經趨近消失,似乎可以歸咎於調查人數不夠,或者選擇的調查時間不對。因此2001年2月我們再做進一步的調查,這次我們刻意避開晚上吃飯時間,而是利用星期日5時以前,情人、親友還沒有開始約會的時間,針對桃園南部從內壢閩客交界區的內壢開始往南的客家區火車站進行調查公共電話亭的語言使用。以下是調查結果,這次我們每一個站都調查了100人。
(表15) 第二次調查桃園、中壢火車站的公共電話亭語言使用比較
華語 台語 客語 雙語 外勞 合計
內壢 29 39 8 16 8 100
中壢 25 37 10 15 13 100
楊梅 24 37 13 23 3 100
富岡 40 30 15 10 5 100
平均 29.5 35.75 11.5 16 7.25 100
上表顯示更改調查時間之後,華語的比例有顯著降低,約三成弱,比起菜市場的48.6%平均值還低。而令人意外的是鄉下的富岡竟然高達40%。為什麼火車站電話亭華語的使用率會這麼低呢?大哥大也許可以解釋華語偏低的現象,因為年輕人多半使用大哥大,人手一機,相對的使得電話亭的使用人口老化,致使閩南語的使用率相對提高,而華語偏低。
閩南語表現了最大的強勢,在南桃園的火車站平均佔了三成半強,即使在鄉下的富岡客語區,閩南語的使用率都有客語的一倍。而客語總平均只有11.5%,比外勞的7.25%多一點。而都會區的中壢外勞反比客語多。雙語夾雜的情形也普遍比客語的使用率多。
再看客語和閩南語的消長情形,差不多是隨著火車站的深入客語區而互為消長,閩南語由內壢的39%一路下滑到富岡變成30%;客語由內壢的8%,一路上升到富岡的15%。由此可見都市化不利客語的競爭。
閩南語在客語區反而表現強勢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近年南部客家區內工廠林立,聚集了大量由南部北上求職的工人,星期假日有許多由南部上來探望兒女的老人,這些人和子女多半是說閩南語的。這樣就造成火車站閩南語的超高使用率。
現在我們把兩筆資料加總平均,製成下表:
(表16) 桃園地區火車站公共電話亭語言使用
華語 台語 客語 雙語 外勞 總計
人數 185 189 46 64 54 538
平均 34.4% 35.1% 8.6% 11.9% 10.0% 100%
上表顯示在家庭性相當高的公共電話亭,台語才能夠和華語並駕齊趨,但客語則不及1成,使用率率相當低。
5. 公園的語言使用
公園是所有公共場所最可以看出家庭語言使用情形的地方。家庭的語言使用最常用的方法是採用問卷,如前所述問卷的準確度是不可靠的,但家庭的語言不容易觀察。假使研究者深入家庭觀察,介入家庭的行為已經干擾了家人的語言行為,因此不可行。不介入家庭而又要偷聽別人家的語言行為,一個可以採用的方法是在家庭裡裝竊聽器,不過這是犯罪行為,並且一個調查研究最少要做上百個家庭,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我們想到一個研究上的「代用品」,便是公園、登山步道、遊樂場所,在這些地方出現的人群多半是老夫老妻相攜、祖父母帶孫子、父母帶小孩,一家合樂地在公園裡休息、遊戲,因此觀察他們的語言行為可以當成研究家庭語言行為的代用品。
5.1市內公園
都市的公園最常見的景況是老人聚集下棋、老夫妻攜伴散步、運\動以及祖父母祖父母帶孫子、父母帶小孩來遊戲,這裏的小孩也多半在10歲以下,可以預測這樣的場所當地語言的勢力會高一些。
我們觀察了兩個桃園都會區的公園,一是桃園市文昌公園,一是中壢市中正公園。
觀察人數:各100人。
觀察時段:桃園市文昌公園是2000年4月16日(星期日)下午3:00~5:00;中壢市中正公園同年4月13日(星期四0下午4:00~6:00。
觀察紀錄:陳棚現、葉灃儀。
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7) 桃園、中壢市區公園的語言使用
華語 台語 客語 其他 合計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桃園 62 63.9% 27 27.8% 0 0.0% 8 8% 97 100.0%
中壢 45 45.0% 20 20.0% 35 35.0% 0 0% 100 100.0%
平均 54.5% 23.9% 17.5% 4.1% 100.0%
分析:上表顯示桃園市文昌公園華語的使用有偏高的趨勢,這是因為公園裡有許多「老芋仔」(外省人退伍軍人),他們習慣使用華語。不論在桃園或中壢,華語的勢力都高過閩南語一倍以上。
客語在桃園市公園的使用率是0%,但在中壢市公園的使用率卻高達35%,這跟我們的觀察時間選在星期四有關,當日下午正是上班時間,公園的遊客大部分是本地的老人跟小孩,而外地人都在上班,沒有出現在公園裡。中壢市的外地人多半是青中年,這些人不管是閩南人或客家人主要的語言是華語跟閩南語,既然這些人口的主力沒有出現在公園裡,華語和閩南語的比率就被拉下來了。
5.2登山步道
登山區也是公園,在這裏出現的人群也多半是扶老攜幼、全家出門的,和都市公園不同的是老芋仔的比例少多了,因此我們預期這裏的華語比率會減少,尤其是石門山,山勢較高,老芋仔的出現比率更少,華語的比率可能更低。石門山在客語區內,我們也預期這裏的客語會多一點。
我們調查了桃園市虎頭山公園和龍潭鄉石門山登山步道。虎頭山是位在桃園市郊低丘,適合老人登山及家庭郊遊。石門山在石門水庫附近,山勢較高,但有許多不同的路徑,危險度不同,為了全面捕捉各層次的遊客,我們守在登山口附近,偷聽群登山客之間是用什麼語言交談的。這次的紀錄和都市公園稍有不同,增加紀錄雙語夾雜,就是:只要在三句話內,說話者使用不同語言的辭彙,均記為雙語夾雜。
調查人數:虎頭山、石門山各100人。男女各50人。
觀察紀錄:盧姵伸、陳俐潔
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8) 虎頭山與石門山登山步道的語言使用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雙語夾雜 合計
虎頭山 63 55.8% 20 17.7% 7 6.2% 23 20.4% 113 100%
石門山 33 33.0% 20 20.0% 24 24.0% 23 23.0% 100 100%
平均 45.1% 18.8% 14.6% 21.6% 100%
分析:上表顯示華語的勢力比閩南語多了一倍以上。三句中雙語夾雜的現象極為普遍,在兩地雙語夾雜都比比閩南語多。客語在桃園虎頭山的比率很少,在石門山就多了。
5.3市區公園與登山步道的比較
上述兩個觀察紀錄因為紀錄的方法不一致,從數字的表面難以比較市區公園與登山步道的不同,以下我們把外勞語與雙語排除,只看本土語言,整理換算為百分比如下表:
(表19) 桃園地區市區公園與登山步道的語言使用率比較表
語言區 場所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閩南語區 文昌公園 69.7% 30.3% 0.0%
虎頭山 70.00% 22.20% 7.80%
平均 69.8% 26.3% 3.9%
客語區 中正公園 45.0% 20.0% 35.0%
石門山 42.90% 26.00% 31.20%
平均 44.0% 23.0% 33.1%
分析:由上表看來,華語在閩南語區家庭比在客語區家庭盛行,閩南區公園場所的華語平均69.8%,但在客語區只有44%,幅度差了25.8%。閩南語的使用率只是平均的數字,大約相當於菜市場的程度。但客語的數字就顯得很突出,客語在公共場所顯得很萎縮,但在客語區的公園裡卻高達33.1%的使用率,而閩南語區的閩南語平均只有26.3%。在比較菜市場的語言使用,同樣是鄉下,楊梅傳統市場的客語使用率高達60%,而大溪傳統市場的閩南語使用率只有22%。這證明了客家人在公共場所屈服於優勢語言(華語、閩南語),但在以客家人佔多數的領域(如菜市場、公園、家庭),外在的壓力減低時,卻表現了比閩南人更忠誠\於自己的母語。
6. 結論
完成了桃園社會語言調查,心中感慨萬千。桃園縣泰雅語人口少,在非泰雅語分佈區的鐵路沿線聽不到泰雅語還有可說,在桃園縣政府所在地的桃園市聽不到佔著桃園縣一半人口的客家話已經有一點奇怪,在原客家話分佈區內的中壢市聽不到客家話才是令人驚異的事。然而事實的確如此,在許多場合,尤其是高階場合,客家話的確是難得一聞,甚至完全聽不到。這是我們在這次調查中最感傷的一件事。
由以上的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桃園縣無論任何地方、任何場所,華語都是最為通行的語言,尤其是都市化越徹底、越高級的場所,華語都佔著絕對的優勢。
閩南語比起客家話強勢得多,算是桃園縣第二優勢的語言,然而卻多半分佈在低階的場所,即使在低階的場所,其使用率也不及華語。
現在我們就台灣3個主要語言在使用場所的分佈情形,將調查所得的數據列如下表(單位:百分比):
(表20) 桃園地區各種場所語言使用比較表
華語 閩南語 客語 雙語/外語 合計
速食店 88.4 11.0 0.6 - 100
餐廳 69.5 23.0 7.0 0.5 100
火車站候車廳 67.1 30.4 2.4 - 100
百貨公司 63.5 24.5 6.5 10.5 100
夜市 62.2 29.6 6.8 1.8 100
機場 59.3 17.6 1.5 21.5 100
市內公園 54.5 23.9 17.5 4.1 100
傳統市場 48.6 23.6 19 8.8 100
登山步道 45.1 18.8 14.6 21.6 100
火車站電話亭 34.4 35.1 8.6 21.9 100
總平均 59.26 23.75 8.45 11.3 100
由上表的總平均看來,華語在桃園公共場所的佔有率已經接近6成,而閩南語不及1/4,客語不及1成。桃園本來就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桃園的都會化和工業化帶來了外來人口,人口的多元性對於語言的標準語化有促進作用。
由本土語言轉化為標準語是整個語言推移(language shift)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年齡層低,華語的使用率就越高,這種現象表現在某些年輕人聚集的地方,華語的使用率顯得特別高。
教育和經濟水準跟語言的使用也有關係,富裕階級的平均教育程度也比較高,因此高級消費場所的華語使用也比較高。桃園地區年輕人聚集的速食店和上流階級進出的都市高級餐廳,華語的使用率都有9成之多。鄉下的餐廳華語會減少一些,即使如此,平均起來也將近7成,仍然是桃園地區華語使用率最高的場所。桃園是全台灣的火車站華語比率最高的地方,佔了67.1%。
閩南語無論在那一種場合,其使用率都無法跟華語相比,只有在私密性極高的火車站可以和華語並駕齊趨。
客語在公共場所的使用率甚低,唯一還佔有相當使用率的場所是在客家區內的鄉下菜市場。客語另一個較高使用場所是家庭一起出遊的公園、登山步道。這證明客家人在家庭以及客家人集中的市場比較勇於開口說客語,在多族群聚集的場合,客語人便傾向於把自己的母語藏起來。
閩南人的性格正好相反。閩南人比較勇於在公共場所說閩南語,但是在家庭、菜市場這些原本應該說母語的場所,閩南人反而不如客家人堅持使用母語。
女性說華語的比率也比男性多,男女相差9%;相反地男性比較喜歡說閩南語,男女相差9-10%。但從人數看,男性說閩南語的比率幾乎是女性的3倍。這正好印證了社會語言學所歸納的:女性比男性更擁護標準語,而男性擁護方言的普遍現象。
參考書目
比嘉正範1979.11〈多語言社會言語行動〉收入南不二男編《言語行動》頁137-164,東京‧大修館《講座言語》第三卷
台灣本增田純男編 1978.1《言語戰爭》東京‧大修館書店
洪惟仁1992.2b《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1993.1〈大牛椆方言──台灣客語區內一個來自惠州的漳州方言島〉香港‧第三屆閩方言研討會論文。
洪惟仁1995.4〈台灣的語言戰爭及戰略分析〉台北‧國立師範大學《第一屆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pp.119-158
洪惟仁1997.6〈1997台灣公共場所使用語言調查〉董忠司編《台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29-45新竹‧全民書局
真田信二1990.2《地域社會社會言語學的研究》大阪‧和泉書院
真田信二1992.11《社會語言學》東京‧櫻楓社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 文鶴出版社
深圳教育學院深圳語言研究所編1989.7《雙語雙方言(一)》廣州‧中山大學出版
深圳教育學院深圳語言研究所編1992.8《雙語雙方言(二)》香港‧彩虹出版社
深圳教育學院深圳語言研究所編1994.8《雙語雙方言(三)》漢學出版社
陳原 1984.9《社會語言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
陳紹馨 1972《台灣省通志人民志人口篇》陳紹馨原修,莊金德增修及整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黃宣範 1993.7《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基正 1969〈苗栗縣志人民志語言篇〉苗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
楊永仕 1989.1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mong the Chinese on Taiwan\" 台北‧文鶴出版
赫德森著,丁信善等譯 1990《社會語言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Feifel, Larl-Eugen 1994 “Language Attitudes in Taiwan –A Soci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in Social Change,”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Harald Haarmann 著,早稻田編譯1985.12《言語生態學》東京‧大修館書局
Van den Berg, Marinus E. 1986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Use in Taiwan: A Study of Language Choice Behavior in Public settings,”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