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9-23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ed by gongcy at 2004-8-4 22:01
我们煮肉丸的时候都习惯对半剖开,然后切花.放到锅里煮.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切花吗?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1、美观2、筷子容易夹3、味道渗透得快
请大家讨论一下。
最主要的是看起来好像量多一点。
客家人喜欢拿便宜一点的菜来东,如咸菜东猪肉。或者如把饭搞松一点之类的。
广府人比较巧妙一点,本来就几片的东西,填不满碟,就搞个花、放根青菜什么的。
用意都是一样,客家人做假很实在,广府人做假很美丽。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酸笋炒大肠还是大肠炒酸笋,是萝卜煲肉丸还是肉丸煲萝卜?
最为尴尬的是有一次在韶关丹霞山吃丹霞豆腐,味道不错,可是那个碟是中间突起的,我以为是菜,连舀了二次都是空的!更加糟糕的是,我是第三个人这样了,哄堂大笑声可以掀掉屋顶。
下面是丹霞豆腐的介绍:
http://www.danxia.com/dxcs/5-20-42.htm
丹霞豆腐道由来
龙兆康
到丹霞山或仁化来的外地人,都能有幸品尝一道特殊的菜式----丹霞豆腐。一个中间微凸的细瓷三足浅圆盘,里面是白嫩嫩、水灵灵的“豆腐膏”,面上浇一勺“虾仁八鲜”面料,色、香、型、味俱全,食之细滑如脂,鲜活清香,其营养也颇丰富,易开消化。其实,那嫩白的“豆腐膏”并非豆制品,是用鲜纯蛋清加上精盐作料蒸制而成。丹霞豆腐的制作源流,还有一段离奇有趣的传说哩。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丹霞山别传寺规模鼎盛,僧徒众多。当时寺内清规甚严,和尚们兢兢业业,上下整肃,香积厨统一伙食,斋戒素行,一日三餐青菜豆腐,生活非常单调清苦。其中有个馋嘴的小沙弥忍受不了这清斋素苦,在山外偷买了几个鸡蛋回来,可又不敢当众煮食,于是去找香积厨的好友烧火和尚帮忙,两人冥思苦想了大半夜,终于想出了绝招:他们将鸡蛋破壳倒在手心里,让蛋清从指缝中流下钵孟,再加上盐和香油蒸熟,一钵嫩白的“豆腐”就炮制而成了!第二天,他们当着众僧友饕餮一光却不为人知。这独特的“豆腐”一经降世,当然为众僧侣所欢迎,于是逐渐扩散开来,常为受用,心照不宣,只瞒着寺中住持和方丈。
一次方丈巡视香积厨,闻到里面一股异味,进去一看,几个徒弟正在狼吞虎咽。问是什么斋饭,徒弟们将钵孟递过去,一个说,“豆腐脑”,一个说,“丹霞豆腐”。方丈看不出破绽,皱皱眉心走了。以后,这“丹霞豆腐”就成为丹霞山和尚的营养餐,虽然最后方丈也知道了这“豆腐”的真相,想想寺中众僧确也生活艰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念“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了。“丹霞豆腐”从此得以流传下来,几经精调细做,终于成为仁化一道特殊的菜式。
[ Last edited by 兴宁阿哥哩 on 2004-9-23 at 19:5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