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0|回复: 0

往事并不如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9 1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往事并不如烟
     ——为张长兴君《往事如烟》代序
                  朱伟杰
   一部《往事如烟》,洋洋50万言,漫漫50余载人生。承蒙张长兴君错爱,有意让我先睹为快。近来的很多个傍晚和晚上,我的心思都用在这部书的阅读上了。
   窗外,数不尽的大大小小的四边形,结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墙壁和各种规格的门窗。原来是无边无垠的天空,被单调无情的直线和横线挤压成一条条破碎的布片。但是,引人入胜的阅读,却使我的目光穿透了那千千万万的四边形后面的水泥墙壁,跨上了“风雨骑驴入剑门”的驴之背,得以到处游逛,边走边看,边走边想,想到了很多很多。
   按“常理”来说,张长兴君不该去花这么大精力去写这部书。因为,张长兴君的这50余载人生,并没有刀光剑影的惊心动魄,也没有九死一生的传奇色彩,没有欲生欲死的缠绵香艳,更没有时下走红的“鲜无人知”之隐私,只不过是一个大体与新中国同患难共悲欢的普通知识分子的艰难与奋斗,工作与生活。说“普通”也真是够“普通”的,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知识分子讲起人生经历,很有可能与此大同小异。
   但是,张长兴君的这部书其实是不“普通”的,是值得一读的!
   这部书有许许多多历史的“细节”和生活的真实。比方说,对于三年困难、文革的故事和思考,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部浩如烟海的回忆录中,见到不少闻所未闻且发人深省的事。透过这些情景和记录,我们也许会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地触摸和感知昨天和今天。
   这部书有许许多多生活之美。生活之美,需要发现,正如罗丹所说过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的事物,而是我们缺乏美的眼光”。生活的艰辛,甚至难熬,而美是不可或缺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自然流淌在年复一年的日常琐屑之中。诗情画意出自胸臆,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冲击或者得到感动。
   这部书写得颇为别出心裁,可读性强,张长兴君的作家风貌略见一斑。人生之旅,从头写来,往往难免平铺直叙,张长兴君却凭着一支“二月春风”般的妙笔,将浩浩渺渺的人生之海裁剪为一朵一朵形神各异色彩斑斓的浪花,一朵浪花时而是一篇随笔,时而是一篇散文。读者可以随意捧起任何一朵细细欣赏。待你欣赏了一朵又一朵浪花之后,不知不觉已经领略了整个海洋风光。
   这部书表现了作者对多项艺术和学术的攀登和探索。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客家研究,语文教学,政治改革,地方文史,张长兴君都在其中不懈地耕耘,努力地寻探,硕果累累。特别令人钦佩的是,其中不少论题,属于作者的独到之见,异峰突起,独领风骚。当然,其中可能有一些观点不尽严密,甚至不够正确,有待进一步研讨(例如,其中若干论点我就不敢苟同,曾经几次跟他争论不休),但并不要紧,探求真理的道路,从来都是歧路纷繁而且是螺旋反复的,在探求的过程中出现争议和曲折,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客观规律的。
   于是,我想,一部《往事如烟》所给予人的,恰恰是往事并不如烟,而且也不应该如烟。温馨的往事,不妨反复回味;艰辛的日子,理应时常咀嚼;宝贵的友情,永远给人力量;思索的愉悦,让读者一起来分享!
   一个普通人,普通知识分子的人生,其实“并不普通”!
   有一次,美国作家诺曼.梅勒问起法国作家让.马拉凯:“你为什么写作?”马拉凯似乎对后者的提问感到十分惊讶,他的回答是:“因为对于我,写作是觅求真理的唯一手段”。我以为,马拉凯的回答或许同样适用于张长兴君的《往事如烟》这部书。
   古人有云:“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让追求真理只成为仅仅是大人物的专利,这正是我们的民族历经万千劫难而永远青春勃发的奥秘所在。虽然,追求真理的道路非常艰难曲折,而且,“位卑”者的真理追求往往不一定真的追求到了真理。但是,重要的并不是追求的结果,而是追求的决心和过程。对于“位卑者”来说,尤其是如此。因为,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决心和过程”,才能组成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对于真理的正确揭示。
   但愿,在各种各样的墙壁后面和各种规格的门窗旁边,至少有一部分读者能真的喜欢这部书,至少能真心地喜欢这部书的某些篇章。
       写于兴城兴东路二○○○年九月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31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