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364100.8u8.com/czw/kjls.htm
从民族学角度谈客家源流几个问题
客家源流研究,自本世纪30年代先贤罗香林教授等人启动以来学者们谈了很多。现在我就集他们的大成来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1.客家源流问题
我觉得,客家研究的开拓者、集大成者罗香林教授关于客家研究的主要观点至今是难以动摇的。这些观点有:关于客家的来源是汉族的一支的观点;关于客家地理分布及其环境的观点;关于客家语言是汉族的一种方言的观点;关于客家的界定和客家人形成于赵宋以后的观点等等,这些只能修正和补充。
2.客家形成时空问题
客家人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其时间由五代至宋元之间共经四百余年(公元907—1368)。据移民史家和方言专家研究,认为客家先民大规模南迁,应在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公元775年),许多客家先民渡江南下到了赣州地区。民系的形成和民族的形成大致相同,即须有共同的区域;形成共同的语言(方言),共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为表征)和互相认同的族群意识(即共同心理素质)。赣江平原和盆地地区一年可三熟,是重要的农业区,这个区域为客家先民提供了生息繁衍的条件。然而,由于黄巢起义(公元875)江西动乱的挤压,使大批客家先民被迫越过赣闽、赣粤间隘口向闽西、粤东、粤北转移。不久,唐亡(907),时代进入五代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在闽、粤、赣边,尤其是汀江流域、梅江流域和东江流域部分地区,形成某种政治上的“真空”地带,即所谓三不管的地区。这给大批客家先民在这一地区停留、集结和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对客家人在这一带形成和繁衍是很有利的。这也是宋代汀州繁荣起来和梅州开始设州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上赣南、闽西南、粤东北即所谓赣、汀、梅三江地区,可说是客家人关键的形成腹区,客家先民在这里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以自己先进的汉文化融合(自然同化)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瑶畲及越遗裔),在民系成员的结构上完成了向客家人的转变。吸收、同化少数民族,集中表现在客家的族谱祖先名字上。据李默引梅州地方志办编《客家姓氏渊源》(两辑)共收梅属客家68姓的族谱统计,其中有52姓的客家人祖先名字曾出现过郎名或法名。关于这个问题,罗香林先生曾有“畲阀得到客人的贽礼以后,乃依其入境次序给予几郎几郎的名号”一说,我看不妥,因为第一,如上所述,客家人有郎名、法名的姓氏占总姓氏的76%;第二,是郎名、法名存在于三至五代人。如果是某种封赐式的,不可能给予那么多姓氏和那么多代数之人。郎名、法名是畲族和瑶族命名的习俗,所以李默先生说:“客家人的先祖与畲族、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这反映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待到明初,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力量都再度显现出极大的优势,于是不仅客家人而且受他们同化的畲族等都改用了汉名,成了客家人。这些被同化了的畲族等也作为客家先民的另一支,最后变成了客家人。二是客家方言的形成。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后大都集中在闽粤赣边的广大山区,住地闭塞,长期以来与外界交往相对较少,受其他方言影响也相对少,所以他们保留较多的古代汉语特色。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所以空间上可定位于梅江流域和韩江上游一带。另一方面,因与畲族和百越族后裔的交往,所以有些词汇等也受到苗、瑶语族和侗泰语族的词语影响,即接受了一些借词。这样客家人完成了语音、词汇、词序等等的吸收和转变,又使之适合于古汉语留传下来的语法结构,形成客家方言,即客家话。三是客家风俗习惯和民系族群自我意识的形成,客家先民定居三江地区以后,除保留传统的儒家文化外,还吸收其他南方土著民族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和文化。
3.客家定义(界定)问题
我认为,对客家人的界定可分历史和现状来定。客家或客家人不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们共同体,或说是个族群群体。 关于客家称谓问题 从历史事实出发,只能称为客家人或客家,不能称为“客家族”,因为她只是汉族的一个支系(民系)。现在广东的汉族民系只有广府、福佬、客家,这是无须再讨论的。
闽 西 客 家 概 述
宋代,大量南迁汉民进入闽粤赣边。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壁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汀州宁化石壁,百姓先祖在此生息、繁衍、播迁、是汉人南迁的主要聚居地和播迁地。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百越族的闽越及畲族逐渐融合。从而,同化了土著,形成了汉民族支系,成为闽西客家人。闽西客家饮食文化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如著名的豆腐干居汀州八大干之首。药膳也是汀州一大特色。
龙 岗 客 家 概 述
深圳,也是客家地区,其东部龙岗区的龙岗、坪山、龙华、布吉等十镇,属纯客家地区。据罗香林先生考证,这一客家地区的形成,直接导源于客家历史上的第四次大迁徙中的“迁海复界”。我们手头的部分族谱也证实了这一论断。依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张氏等南岭村客民当是在“迁海”之后的“复界”之时,即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之间,来到深圳的。他们可能是这次移民运动中的捷足先登者。
龙岗,是深圳市六区中最大的一个区,面积达940.9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总面积的“半壁江山”,接近于我们伟大祖国版图的万分之一。它东面濒临美丽宁静的大亚湾、大鹏湾,南面是繁华热闹的深圳特区和香港,西边与宝安区相邻,北边紧靠惠州和东莞两市。由于位于亚热带海滨,区内气候温和,风光旖旎,环境宜人。龙岗区于1993年1月1日成立。现辖平湖、布吉、龙岗、横岗、坑梓、坪山、坪地、葵涌、大鹏、南澳10镇,总人口近百万,常住人口17.1万人。数十万移居此地投资兴业、打工创业的外来人口,使这里充分体现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特点,百万人民的劳动创造,构筑成了这片热土十分诱人的兴旺景象。
台 湾 客 家 概 述
台湾客家人多半是在二、三百年前从广东的嘉应、惠州、潮州等府东渡,居住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屏东等县及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县内,至今仍然保持和使用广东梅县、海陆丰等地的生活、风俗习惯和语言。台湾客家人的总人数,据统计,占台湾总人口的13%。
台湾客家人居住地多半是山区或贫瘠的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经济困难,因此他们既具有保卫已得家乡的保守内向倾向,也具有要求改革的强烈上进心。当甲午战争失败,日寇侵占台湾之时,客家人奋起抵抗,坚决保卫家乡,大量客家人向海外发展,许多海外留学生即是明证。
台湾南部的客家人称为“六堆客家”,主要居地在高雄县内的三乡镇、屏东县的八乡镇内。六堆人勤劳勇敢,团结互助,组织性强。因此在其发展的三百多年中虽屡遭外敌的进攻,均以自卫、自治胜利地保卫了自己的家乡。他们很注意培养人才,道光九年设立了奖励子弟应试的“六堆科举会”,有3人中了进士。六堆人有许多人在海外经商或留学,颇有成就。在日本、巴西、阿根廷、美国、欧洲等地均有六堆同乡会。六堆地区内贫富比较均匀,风气健康,是一个健康活泼、奋发上进的乡村。
台湾北部的客家人主要来自广东的梅县、海陆丰、大埔、饶平、蕉岭、潮阳等县。在新竹坊寮有著名的“义民庙”,作为他们的中心。通过祭祀义民,怀念先人创业之苦,加强各地之间的和睦团结。北部客家人也很注意培养子弟,用义民庙资金设有义民中学、大学,供子弟上学。苗栗的客家人中,丘逢甲和罗福生烈士为保卫祖神圣的领土,用自己的鲜血、生命写下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
台湾的客家人在文化界和政界均有建树,文化界中有著名的作家钟理、小提琴家苏万松、山歌手阿玉妲等,政界中丘逢甲遗子丘念台,曾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黄国书任立法院院长,刘阔长曾任立法院副院长等。
台湾是自古以来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古称福建九闽即来源于此--陈志伟
客 家 人 紫 金 龙 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