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族群认同的心理标志
http://www.xinbar2000.com/gdxl/gd11.htm
一个民族的不同民系如何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不同民系以文化特征为认同的标志已见前述。本章着重从田野调查出发,考察一下民众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究竟如何认同民系的事实。
经验常常表明,一些也许令学者们绞尽脑汁的问题而在民众看来却是理所当然明晰的事实。在调查中,当我们用“你主要根据什么特征来确认自己和别人是广府人或潮汕人或客家人?”这个问题进行询问时,有64.29%的广府人、62.73%的潮汕人和62.24%的客家人认为主要是根据方言来确认同族人的;另有 17.14%的广府人、14.55%的潮汕人和13.29%的客家人则是根据血缘关系来认同的,还有10.0%的广府人,11.81%的潮汕人和11.89%的客家人是根据其居住地来认同的,有8.57%的广府人、13.64%的潮汕人和10.49%的客家人是根据其体格特点来区别的。由此可见,在民系认同标准中,文化方言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血缘关系(裔承与体格),地缘关系是第三位的。依据这种世俗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不具有客家文化的烙印,即使他的祖先曾经是流浪于粤土的中原人,也算不上是一个客家人;相反,一个人若出生于一个典型的客家家庭,从小受到客家文化的濡化,即使长期居住在潮州,会讲流利的潮汕话,仍会被认同为客家人。客家有谚云:“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最生动贴切地表达了方言在族群认同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方言不仅是民系认同的主要外观标志,而且是一个表达与维系群体情感的纽带。当一个人用方言(而不仅仅是用语言)与同族人进行交谈时,不仅只是传达信息而已,还包含着一种同乡同族情感的交流。在这里,人类学家眼光中的方言并不等同于语言学家谈论的语言,正如赖特夫人在《乡村俗语和民俗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类学家要掌握某个民族看来是难以表达的思想之钥匙,最好的方法就是熟知他们的土语。她说:“他内心深处的感情是与传统的词语和表达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只要你掌握了他说话的方式,你就把他的心弦握在手里了”。 因此,人类学家R.R.马雷特别提醒民俗学家,“在他报告一则乡间民俗时,不要忽视隐藏在言谈举止之后的情感,因为情感不仅属于当时的场合和环境,而且属于他所必须研究对象的本质......”。由此可见,方言在族群的意义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族内人情感交流的密码,对方言的认同已成为族群持久的一种情感。在调查中,82.86%的广府人、39.18%的客家人和38.18%的潮汕人认为各自民系的方言较其它的方言更好听。但也有37.06%的客家人和37.27%的潮汕人认为粤语(指广州话)较其它方言好听,提示粤语在广东三种方言中影响力最大,而广府人对客家话和潮汕话的评价则很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