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水区大塘镇六和一带,聚居着这样一群客家人:他们的祖先300年前迁至此地,渐渐与当地人融合,现在已没什么差别,但他们又保留着一些原有的习俗文化,尤其是语言和建筑。近日,记者在当地人的引领下探访了这些古老的村落。
六和几乎是一个纯客家的聚居地。全片共1.3万人,95%的人说客家话,说粤语的自然村只有3个。六和客家人的祖先可远溯至秦汉时期的中原人。几百年前部分子孙又迁到珠三角地区。因为客家话中保留中原古音较多,语调也较粤语更接近普通话。受粤语同化的影响,六和的客家话与梅州、河源的客家话已有些差别。
围龙屋: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记者探访的第一个村叫蒲坑村。蒲坑村的客家人来自福建莆田,又因居住地是一个山坑,故名蒲坑。蒲坑村房屋的布局与客家围龙屋略有差别。虽然是按围龙屋三门布局,但整座建筑并没有围起来。该村东头的一栋三层小楼引人注目。据村里的林少英老人介绍,这是该村的了望楼,用来警戒的。祠堂门口原有两座小脸盆粗细的铸铁“猪仔炮”,用来对付山贼、土匪和“红头贼”(清政府对三水陈金缸农民起义军的蔑称)。这种战时防御建筑在另一个村子围屋村也可以见到。祠堂门前竖起一米高的花岗岩石板,上面有数个射击孔。
六和的客家建筑风格独特。窗子高而窄,外窄内宽。门口旁边有一个专门给猫狗出入的“狗洞”,即使新房也如此。客家人的客厅不高,上面有木制的阁楼,称为“篷”。篷上有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孔,平时用木板盖住,丰收时节就用绳子把谷子一筐筐地吊上去。篷里通风干燥,适宜贮藏粮食。
客家围龙屋可分为两种式样,一种是福建一带的同心圆形,一种是半圆形。在六和,这两种建筑形式的客家围龙屋都有。木棉村的圆形围龙屋只剩下残垣断壁了。乐屋村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半圆形的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心是祠堂,两排房屋围着祠堂绕成同心半圆。祠堂大门和左右小巷各设一道门。三道门一关,外人难以进入。为了围成圆弧,祠堂后面的房子不是常见的方形,而是扇形的,内窄外宽。村里人说。如今大部分村民都已搬出去,围龙屋的房子只拿来放杂物。
空心煎堆不是吹的
六和客家人保留的最独特的习俗该数空心煎堆。腊月送完灶神后,六和客家人就开始做煎堆准备过年。煎堆用糯米粉拌上糖和水压成团,搓成小球后又压成饼状,然后捏成桔子大小的空心球放进油锅。一边炸一边用笊篱反复搓挤。煎堆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成球状,最大的有柚子大小。一些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用嘴吹出来的。(本报记者 何宁 通讯员 邓翔、乐嘉和)。
佛山日报 |
|